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东兰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河池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全县经济社会总体呈现稳中有升发展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GDP)68737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6340万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103575万元,下降8.5%;第三产业增加值427461万元,增长8.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2.7%、15.1%和62.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29.3%、-27.2%和97.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449元,比上年增长8.8%。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1.0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7万人。年末常住人口[3]20.3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3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0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4.6%,比上年末提高0.5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191人,出生率为7.03‰;死亡人口1621人,死亡率为5.2‰;自然增长率为1.8‰。
二、农业
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4826.4公顷,比上年增加43.52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608.34公顷,减少44.12公顷;甘蔗(含果蔗)种植面积587.62公顷,增加88.88公顷;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种植面积7392.72公顷,增加237.66公顷。桑园面积3396.33公顷,增加18.02公顷。
全年全县粮食总产量55641吨,比上年增加494吨,增产0.9%。其中,春收粮食产量430吨,增产2.8%;夏收粮食产量25419吨,增产1.3%;秋收粮食产量29792吨,增产0.6%。全年谷物产量52225吨,增产0.8%。其中,稻谷产量25563吨,减产0.02%;玉米产量26568吨,增产1.5%。
全年全县油料产量1122吨,比上年增产18.0%;甘蔗产量49109吨,增产9.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96166吨,增产5.0%。园林水果产量50139吨,增产5.7%。
全年肉类总产量16559吨,比上年增长0.1%。其中,猪肉产量9622吨,增长3.6%;牛肉产量1495吨,下降4.1%;羊肉产量1050吨,下降5.6%;禽肉产量4210吨,下降4.1%。禽蛋产量1340吨,增长4.2%。年末生猪存栏93253头,增长4.2%。全年生猪出栏120990头,增长3.3%。蚕茧产量6696吨,增长9.4%。
全年全县水产品产量6001吨,比上年增长4.8%。
全年全县木材产量11.2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1.8%。油茶籽产量26320吨,增长28.2%。油桐籽产量1215吨,增长0.5%。天然松脂206吨,增长1.8%。八角产量1627吨,增长1.0%。板栗产量23127吨,增长0.8%。核桃产量422吨,增长4%。
表1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 ||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55641 | 0.9 |
其中:稻谷 | 25563 | -0.02 |
玉米 | 26568 | 1.5 |
大豆 | 1592 | 1.6 |
油料 | 1122 | 18.0 |
甘蔗 | 49109 | 9.9 |
蔬菜(含食用菌) | 96166 | 5.0 |
园林水果 | 50139 | 5.7 |
肉类总产量 | 16559 | 0.1 |
其中:猪肉 | 9622 | 3.6 |
牛肉 | 1495 | -4.1 |
羊肉 | 1050 | -5.6 |
禽肉 | 4210 | -4.1 |
水产品产量 | 6001 | 4.8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6710万元,比上年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非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1.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0.1%,医药制造业增长10.2%,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40.6%,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14.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23.5%,纺织业下降13.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2.1%。
表2 2024年东兰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 |||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人造板 | 立方米 | 58704 | 23.4 |
蚕丝 | 吨 | 249.81 | 4.9 |
水泥 | 吨 | 215888 | -25.1 |
中成药 | 吨 | 521.21 | 13.3 |
重质碳酸钙粉体 | 吨 | 25248 | 5.0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68681.7 | -11.5 |
包装饮用水 | 吨 | 16019 | 5.9 |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47186万元,比上年下降22.6%。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22004万元,比上年增长1.4%。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5070万元,比上年增长46.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1411万元,增长1.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2604万元,增长3.6%;金融业增加值26957万元,增长3.4%;房地产业增加值52123万元,增长0.4%;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25580万元,增长4.9%。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4]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5.2%。
年末全县境内管养公路总里程2387.19公里,比上年(2362.12)增加25.0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总里程2386.53公里,比上年(2361.45)增加25.08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67.39公里,与上年公里数持平;一级公路2.38公里,与上年公里数持平;二级公路213.14公里,与上年公里数持平;三级公路179.50公里,与上年公里数持平;四级公路1924.12公里,比上年(1899.04)增加25.08公里。
全年全县旅客运输周转量1187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8%。货物运输周转量33049万吨公里,增长2.3%。
表3 2024年旅客、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 |||
指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旅客运输周转量 | 万人公里 | 11870 | 9.8 |
公路 | 万人公里 | 11870 | 9.8 |
水路 | 万人公里 | ||
货物运输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33049 | 2.3 |
公路 | 万吨公里 | 31938 | 2.1 |
水路 | 万吨公里 | 1111 | 9.1 |
全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5]4022万元,比上年增长7.0%。电信业务总量[6]22115万元,比上年增长13.0%。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194万元,比上年增长3.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9%。按消费类型统计,餐饮收入增长2.8%,商品零售额增长3.0%。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14.0%;饮料类增长13.3%;烟酒类下降41.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35.4%;化妆品类下降8.2%;日用品类增长3.0%;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63.7%;书报杂志类下降52.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7.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8.0%;家具类下降11.0%;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2%;汽车类增长44.3%。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36.0%。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9.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1.1%,其中工业投资下降19.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7.5%。基础设施投资[8]下降44.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9]下降34.1%。
表4 2024年东兰县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行业 | 比上年增长(%) |
总计 | -36.0 |
农、林、牧、渔业 | 99.5 |
采矿业 | |
制造业 | -9.2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21.5 |
建筑业 | -100.0 |
批发和零售业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5.9 |
住宿和餐饮业 | -95.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
金融业 | -100.0 |
房地产业 | -30.0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62.8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1.7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
教育 | -59.1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00.0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837.5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5163万元,下降27.4%。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2648万元,下降16.1%;办公楼投资60万元,增长10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355万元,下降54.8%。商品房销售面积5.45万平方米,增长5.7%,其中住宅3.97万平方米,下降21.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71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5.56万平方米。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98万元,增长12.3%,其中税收收入9216万元,增长2.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39.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8440万元,比上年下降4.9%。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01756万元,比年初增加68979万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0522万元,比年初增加69556万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82721万元,比年初增加25846万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82721万元,比年初增加25846万元。
八、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94元,比上年名义(下同)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41元,比上年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78元,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43:1,比上年缩小0.05。
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4780人;参加城镇职工(包含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64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8505万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088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655人。
年末全县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数17个;床位数830张。
年末全县共有2273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26136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九、教育、卫生和文化旅游
全县有幼儿园43所,在园幼儿7143人,专任教师559人。普通小学52所,在校生20870人,专任教师1437人。普通初中11所,在校生11138人,专任教师778人。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5956人,专任教师444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1638人,专任教师11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56人,专任教师19人。
表5 2024年东兰县教育基本情况
指标名称 | 学校数(所) | 教职工数(人) | 在校学生数(人) | 当年招生数(人) | 当年毕业生数(人) | |
合计 | 其中:专任教师 | |||||
幼儿园 | 43 | 1034 | 559 | 7143 | 2115 | 2732 |
普通小学 | 52 | 1529 | 1437 | 20870 | 3164 | 3667 |
普通初中 | 11 | 924 | 778 | 11138 | 3679 | 3591 |
普通高中 | 2 | 478 | 444 | 5956 | 2209 | 1373 |
中等职业学校 | 1 | 119 | 115 | 1638 | 513 | 393 |
特殊教育学校 | 1 | 21 | 19 | 56 | 12 | 19 |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1个,其中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4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32个,行政村卫生室14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妇幼保健院1个。全县卫生机构从业人员193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84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292人,执业助理医师405人,注册护士686人。全县卫生机构床位数1233张,其中医院床位627张,乡镇卫生院546张,妇幼保健院60张。
年末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70千册,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4个。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341.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6%。实现旅游消费35.64亿元。
十、资源和环境
全县土地面积24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50千公顷。森林面积184.83千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5.8%。全年全县平均气温21.1℃,年总降雨量1667.7毫米。全年总用水量5633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4303万立方米,工业用水23万立方米,生活用水1308万立方米。
全县城区面积10.2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84平方公里。城区建设用地面积2.78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75平方米。
注释:
[1]本公报中2024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最终数据以《东兰统计年鉴(2025)》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常住人口指在东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户口在东兰、外出东兰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口。
[4]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5]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
[6]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价格计算。
[7]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2020-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修订。
[8]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调查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调查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出生人口、出生率、死亡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河池市分行;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县交通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服务、低保数据来自县民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文化设施和旅游数据来自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土地面积数据来自县自然资源局;森林数据来自县林业局;气象数据来自县气象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县水利局;县城区面积数据来自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