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武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深入实施“融入两区、生态立县、产业兴城、旅游富民”县域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1+7”行动,坚持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紧紧围绕“建设闽粤赣省际宜居宜业宜旅的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先行区”目标,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升。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20.69亿元,增长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37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124.98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154.33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为12.9%,第二产业为39.0%,第三产业为48.1%。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8993元,增长5.8%。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1.32亿元,下降16.0%,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亿元,下降14.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5亿元,增长3.5%。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74.94亿元,增长2.8%。其中农业产值完成32.11亿元,增长2.9%;林业产值完成9.5亿元,增长4.3%;牧业产值完成29.53亿元,增长2.6%;渔业产值完成2.11亿元,增长2.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完成1.7亿元,增长2.6%。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6.42万亩,增长0.6%,全年粮食产量15.77万吨,增长0.3%;蔬菜产量20.6万吨,增长4.0%;茶叶产量4289吨,增长4.4%;水果产量8.65万吨,增长4.3%;食用菌产量10655吨,增长4.7%。

全年主要林产品油桐籽2080吨,增长4.9%;竹笋干2352吨,增长7.6%;松脂4015吨,增长4.8%;毛竹产量1026万根,增长1.6%。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8.2万吨,增长10.2%。肉类总产量7.26万吨,增长12.0%,其中,猪肉产量3.71万吨,增长2.1%;牛肉产量513.6吨,下降12.7%;羊肉产量328.6吨,下降0.8%;禽类肉产量3.3万吨,增长1.4%;禽蛋产量0.96万吨,增长2.7%。

全年水产品产量1.4万吨,增长2.2%,其中鱼类产量1.4万吨,增长2.9%。

2024年主要农产品种植面积及产量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新上11家规模工业企业,规模工业企业数达139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54家。全年工业增加值71.43亿元,增长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产值现价增长1.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现价下降5.3%,其他经济类型产值现价增长1071.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现价增长4.9%,重工业产值下降0.1%;分门类看,采矿业产值现价增长11.3%,制造业产值现价增长0.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现价增长17.3%;分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产值现价下降15.6%,小型企业产值现价增长6.1%,微型企业产值现价下降0.3%。工业产品销售率96.18%,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0亿元,下降18.4%;其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63亿元,下降18.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37亿元,与上年持平。

武平县集中资源力量,加强业务指导、强化区域协同、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促进重点产业链综合实力持续壮大,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2024年7月入选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试点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以新型显示为首位产业的“3+N”重点产业企业数达90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64.7%,产值现价增长0.9%,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贡献率达40.2%;其中新型显示产业企业43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30.9%。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3+N”重点产业企业数情况

全年全县新增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1家,达124家;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61.08亿元,增长9.3%。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3.91亿元,增长3.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分项目看,项目投资增长15.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4%,建安投资增长4.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9.6%,其中住宅投资下降70.3%。

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达40家。商品房销售面积10.87万平方米,下降43.9%;商品房销售额6.43亿元,下降44.4%。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新上限额以上流通贸易企业29家,限额以上流通贸易企业达226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67亿元,增长3.6%。按规模分,2024年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05亿元,增长6.8%;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62亿元,增长0.8%。按企业经营地分,2024年全县限额以上单位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9.37亿元,增长8.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8亿元,下降12.6%。按商品形态分,2024年全县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商品零售额53.92亿元,增长5.6%;实现餐饮收入额9.12亿元,增长14.6%。

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完成24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64亿元,增长11.4%;客货运周转量57847万吨公里,增长8.1%。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为1808公里,比上年末增长0.2%,其中高速公路68公里;铁路营业里程10.76公里。

年末全县机动车保有量12.65万辆,比上年末下降2.2%,其中汽车(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保有量5.36万辆,增长2.6%。全县小型汽车保有量5.21万辆,增长26.4%。

全年接待游客866.58万人次,增长13.3%;实现旅游收入63.55亿元,增长22.0%。

七、金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428.1亿元,增长6.5%,其中本外币存款余额209.03亿元,增长6.8%(住户储蓄存款余额159.97亿元,增长10.4%);本外币贷款余额219.07亿元,增长6.3%,存贷比(存款为100)为104.8:100。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12.22万户,户籍人口38.3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3万人。全县常住人口26.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万人,下降0.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1%,比上年末提高1.2个百分点;出生率为7.86‰,死亡率为9.09‰,自然增长率为-1.23‰。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20元,增长5.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908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42元,增长5.8%。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265元,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3598元,增长5.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356元,增长5.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0人,比上年末减少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684人,比上年末增加426人。

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0250人,比上年增加6331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92136人,比上年减少155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2690人,比上年增加366人。

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1534人,其中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4752人。2024年起参保城乡居民市内二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起付线从500元调整为300元,市内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起付线从800元调整为700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55%提到到60%,市内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65%。

年末全县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54人,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9778人;“五保”供养对象1180人。武平县入选全省第三批婚俗改革试点县;获评“幸福家园”村社工程全国联动示范县、全省特殊困难老年人“平安通”试点县等荣誉。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普通中学(含职专)20所,在校学生数18491人;小学39所,在校生27550人;特殊教育学校 1所,特殊教育在校生193人;幼儿园(含民办)56所,在园幼儿7581人。全县各类事业专业技术人员5895人,其中事业农业专业技术人员251人。

年末全县高新技术企业53家。全县授权专利276件,其中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219项,外观设计专利24项;全县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85件。武平县深入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环境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成为县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加速县域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2024年1月武平县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群众业余文艺团队59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体育场馆2个,图书馆 1个,图书藏量33.9万册。年末共有影院4家,电影放映1.94万场次。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 1座。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 包括门诊部、卫生所、医务室、诊所)380个。其中医院6个,卫生院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1个;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394张。年末全县卫生机构人员总数311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34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20人,注册护士1017人。武平县在保障现有临床重点学科能力建设的基础上,围绕县域人口数量和群众医疗需求,不断推进薄弱领域学科建设,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总量。2024年武平县医院连续第4年进入全国300强县级医院,房颤中心建设获评全国优秀基层单位,是全省唯一上榜医院,呼吸内科获评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皮肤科获得中华医学会“银屑病专病”门诊,创伤中心通过省创伤救治联盟评估认证、是福建省首批县域创伤中心单位,健康管理(体检)机构综合排名福建省县级医院第5名。

2024年9月,武平籍运动员李凤梅在巴黎残奥会羽毛球混合双打SH6项目比赛、女子单打SH6项目决赛中各夺得一枚金牌。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初步核算,全年规模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7.07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9%。

年末林地面积327.67万亩,森林覆盖率79.2%;全年完成造林总面积2.96万亩,其中更新造林面积2.83万亩。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0.6万亩,绿地率达43.0%。污水处理厂15座,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8%;垃圾处理站16个。武平县建成全国首个林业数字孪生系统平台“e林通”,并入选全省第二批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在由国家数据局指导、福建省数据管理局主办的2024年“数据要素X”大赛福建分赛“现代农业”赛道中荣获全省金奖。创新林权登记服务举措被国家自然资源部采纳运用。发行股金型林票,实现完全市场化,入选国家林草局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第五批)。全省首单福建碳中和林项目碳汇交易签约仪式在武平举行。千鹭湖美丽河湖建设项目被列入全省第一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2024年,武平9个国省控主要流域断面综合水质II类以上比例为100%,进一步彰显了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生态优势和治理成效;2024年3月武平应邀参加水利部“节水中国行”特别节目访谈,以“综合治水”带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显成效。

全年无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1. 本公报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总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 地区生产总值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修订。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修订。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社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户籍人口、机动车等数据来自县公安局;金融数据来自人行武平县支行;高新技术数据来自工信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旅游、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等数据来自县文旅局;影剧院等数据来自县委宣传部;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低保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医保数据来自县医保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林业数据来自县林业局;绿地数据来自城管局;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县住建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