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武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深入实施“融入两区、生态立县、产业兴城、旅游富民”县域发展战略,建设闽粤赣省际宜居宜业宜旅的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武平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亿大关,实现306.73亿元,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73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124.34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143.66亿元,增长5.8%。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为12.6%,第二产业为40.6%,第三产业为46.8%。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0931元,增长5.2%。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2.11亿元,下降16.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3亿元,下降14.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59亿元,增长7.4%。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13亿元,增长1.0%。其中,农业产值29.33亿元,增长6.1%;林业产值8.81亿元,增长4.7%;牧业产值28.19亿元,下降5.2%;渔业产值2.21亿元,增长3.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0亿元,增长4.5%。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平稳,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6.04万亩,下降0.1%,全年粮食产量15.61万吨,下降0.1%;蔬菜产量19.11万吨,增长4.4%;茶叶产量3916吨,增长9.7%;水果产量8.25万吨,增长14.9%;食用菌产量9794吨,增长7.5%。

全年主要林产品油桐籽1959吨,增长6.0%;竹笋干2088吨,增长7.8%;松脂3635吨,增长5.4%;毛竹产量965万根,增长6.0%。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7.71万吨,下降5.8%。肉类总产量6.84万吨,下降7.6%,其中,猪肉产量3.48万吨,下降14.6%;牛肉产量525.7吨,增长5.6%;羊肉产量320.8吨,增长13.4%;禽类肉产量3.1万吨,增长1.8%;禽蛋产量 0.87万吨,增长11.1%。

全年水产品产量1.34万吨,增长3.1%,其中鱼类产量1.3万吨,增长1.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新上16家规模工业企业,规模工业企业数达131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63家。全年工业增加值74.2亿元,增长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产值与去年基本持平,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现价增长11.6%,其他经济类型产值现价增长28.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下降3.6%,重工业产值现价增长2.6%;分门类看,采矿业产值现价增长22.2%,制造业产值现价下降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现价增长16.5%;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产值现价增长2.9%,小型企业产值现价增长0.3%。工业产品销售率94.88%,比上年下降1.73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98亿元,下降44.5%;其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54亿元,下降43.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42亿元,下降27.7%。税金总额3.82亿元,下降24.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以新型显示为重点的信息产业、矿产品精深加工、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不锈钢家居及机械装备制造“1+4”先进制造业产值现价增长0.04%,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3.6%。

全年全县新增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7家,达111家;总专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30.95亿元,增长14.0%。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0.13亿元,增长9.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百亿大关,达101.47亿元,增长3.5%。分项目看,项目投资完成87.84亿元,增长1.5%,其中工业投资完成55.15亿元,增长10.7%,建安投资完成85.61亿元,增长11.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63亿元,增长18.7%,其中住宅投资11.08亿元,增长13.2%。

全年新上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8家,全县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达44家。商品房销售面积28.58万平方米,下降5.6%;商品房销售额15.98亿元,下降3.7%。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新上限额以上流通贸易企业28家,限额以上流通贸易企业达197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53亿元,增长6.4%。按规模分,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11亿元,增长12.8%,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42亿元,增长2.3%。按经营地分,限额以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0.94亿元,增长11.9%;限额以上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17亿元,增长22.9%。按商品形态分,限额以上餐饮收入额8.0亿元,增长19.3%;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59.11亿元,增长12.0%。

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完成12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8.66亿元,增长6.6%;客货运周转量49661万吨公里,增长10.8%。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为1799公里,比上年末增长1.9%,其中高速公路68公里。

年末全县机动车保有量13.1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0.9%,其中汽车(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保有量5.05万辆,增长4.6%。全县小型汽车保有量3.96万辆。

全年接待游客536.84万人次,下降6.4%;实现旅游收入35.19亿元,下降20.6%。

七、金融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368.83亿元,增长19.2%,其中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3.82亿元,增长20.5%(住户储蓄存款余额125.52亿元,增长15.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5.01亿元,增长17.9%,存贷比(存款=100)为100.7:100。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12.16万户,户籍人口38.97万人。全县常住人口27.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4.3%,比上年末提高0.7个百分点;出生率为8.32‰,死亡率为8.87‰,自然增长率为-0.55‰。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62元,增长5.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263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10元,增长7.6%。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753元,增长5.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195元,增长4.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299元,增长6.0%。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712人,比上年增加33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49人,比上年末减少634人。

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8585人,比上年增加12177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96015人,比上年减少664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1544人,比上年增加836人。

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3417人,其中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88419人。

全县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47人,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9032人;“五保”供养对象1156人。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普通中学(含职专)20所,在校学生数16763人;小学42所,在校生26070人;特殊教育学校 1所,特殊教育在校生186人;幼儿园(含民办)87所,在园幼儿12735人。全县各类事业专业技术人员5818人,其中事业农业专业技术人员235人。

年末全县高新技术企业43家,新增12家。全县授权专利597件,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527项,外观设计专利51项;全县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5.79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群众业余文艺团队103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体育场馆2个,图书馆 1个,图书藏量13万册。年末共有影院4个,电影放映2.15万场次。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 1座。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 包括门诊部、卫生所、医务室、诊所)393个。其中医院5个,卫生院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1个;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161张。年末全县卫生机构人员总数298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15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78人,注册护士913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初步核算,全年规模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7.56万吨标准煤;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4%。

年末林地面积328.01万亩,森林覆盖率79.1%;全年完成造林总面积3.35万亩,其中更新造林面积2.53万亩。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0.6万亩,绿地率达42.2%。污水处理厂15座,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8%;垃圾处理站11个。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1起、死亡1人,分别同比下降75%、8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03人。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本公报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总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社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户籍人口、机动车等数据来自县公安局;金融数据来自人行武平县支行;高新技术数据来自工信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旅游、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等数据来自县文旅局;影剧院等数据来自县宣传部;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低保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医保数据来自县医保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林业数据来自县林业局;绿地数据来自城管局;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县住建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