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龙潭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两年来呈企稳上扬态势,生产总值、规模工业、零售额等主要指标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并继续保持领先,经济发展不乏亮点,第三产业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国民经济
2017年,龙潭区经济明显向好,并呈现企稳上扬态势。经初步核算,全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计算(以下同)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9%,其中,工业增长4%,建筑业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4%。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4.8:56.9:38.3,与2016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0.3和7.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7.8个百分点,与2015年相比二产下降8.5个百分点,三产上升8.3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
财政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重点支出得到保障。一般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37.7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财政支出完成12.99亿元,增速为1.7%。
农 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201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9%。全区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1.4%;粮食总产量较2016年增长1.3%。
肉类总产量上年增长5.1%。
规模工业
规模工业产值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17年,全区11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0.2%,回升18.9个百分点。其中:市属企业产值较上年增长25.1%;区属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9%。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可比口径增长4.5%,高于全市3.5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量
单位:万吨
|
建设领域
2017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下降12%。
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投资额占全部投资额的11%;第二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69.4%;第三产业投资额占比19.6%。
2017年,房地产投资较上年下降66%。房屋施工面积较上年增长9.5%。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增长267.4%。
今年全区资质内建筑业企业43户,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3.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较上年增长50.7%,其中:新开工面积比上年增长25.6% 。
第三产业
2017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可比增长9.4%,占GDP比重为38.3%,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构成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可比增长5.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可比增长5.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可比增长4.6%;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可比增长4.3%;房地产业增加值可比增长30.1%;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可比增长4.9%。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8.5%。其中,限上零售额增长4.5%;限下零售额增长9%。
2017年末,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2户,营业收入较上年下降26%。其中,道路运输业11户,营业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82.2%;其他行业营业收入占比17.8%。全年其他营利性服务业4户,营业收入增速18.6%,占全区规上服务业收入的1.42%。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68.96%。
文体教育
文化体育事业平稳发展。全区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图书拥有量为3.3万册。有少儿业余体校1所,在校学生有85人,专职教练员5人,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3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年末,全区在校学生12695人,比上年减少814人,全区教职员工总数为1787人,其中专任教师为1605人,学校占地面积41.83万平方米。其中,普通中学9所,在校学生3582人,专任教师510人;小学23所,在校学生9113人,专任教师95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0人。
卫生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群众健康得到进一步保障。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75所,其中:医院12所,卫生院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所,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诊所206所,村卫生室123所。全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964人,拥有医疗床位2627张,全区每千人拥有病床5.92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94人。
人口生活
2017年,全区总人口为443623人(户籍人口),比上年减少10012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19954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9.6%,非农业人口298171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7.2%。
全年出生人口2876人,人口出生率6.41‰,死亡人口8482人,死亡率18.9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5‰,比上年下降12.4‰。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7179元,同比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3096元,同比增长6.6%。
注:1.本文数据为初步统计月报(快报)数据,最终结果将以统计年报数为准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文部分指标数据系有关部门(行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