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三年看吉林,实现新跨越”中心工作,突出“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全面推进功能区建设,全区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一、国民经济
经济总量稳中有升。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属地口径的生产总值424.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以下同)比上年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18亿元,比上年增长4.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98.01亿元,比上年增长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9.68亿元,比上年增长9.1%。
表1:龙潭区2013年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 ||
2013年 | 同比增长% | |
地区生产总值 | 424.86 | 4.5 |
第一产业 | 17.18 | 4.6 |
第二产业 | 298.01 | 3.0 |
工 业 | 271.19 | 3.4 |
建筑业 | 26.81 | 0.1 |
第三产业 | 109.68 | 9.1 |
交通运输业 | 32.79 | 10.3 |
信息计算机软件业 | 10.86 | 3.5 |
批发和零售业 | 24.92 | 10.6 |
住宿和餐饮业 | 9.62 | 3.1 |
金融保险业 | 4.68 | 14.7 |
房地产业 | 14.05 | 5.3 |
其它服务业 | 2.08 | 15.2 |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4:70:26,与2012年相比二、三产业分别下降和增长2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重点支出得到保障。一般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87.86亿元,比上年下降4.39%,完成预算73.1%,占GDP比重为20.7%。其中:区级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66亿元,比上年增长6.23%。一般预算支出11.4亿元,增长17.7%。
二、农业
全区农业取得良好发展,粮食产量稳步攀升,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75亿元,比上年增长5.77%。。其中农业产值18.08亿元,比上年增长2.37%;林业产值0.21亿元,比上年增长-9.4%;牧业产值13.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7%;实现渔业产值0.18万元,比上年增长14.8%。
2013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4462公顷,比上年多62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203641吨,比去年增加2454吨,增长1.22%(图4)。其中:水稻产量63527吨,与上年持平;玉米产量134134吨,比上年增长1.06%;大豆产量5767吨,比上年增长22.2%;蔬菜产量553520吨,比上年增长8.26%。
畜牧业发展稳定。牛出栏总量达2.58万头,生猪出栏18.28万头,家禽出栏554.2万只。肉类总产量4.12万吨,同比增长31.8%;禽蛋产量0.59万吨,同比增长11.1%;牛奶产量0.4万吨,同比增长-45.6%。
表2: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指 标 | 单位 | 2013年 | 同比增长% |
粮食总产量 | 万吨 | 20.36 | 1.22 |
蔬菜总产量 | 万吨 | 55.35 | 2.26 |
肉类总产量 | 万吨 | 4.12 | 31.87 |
鲜蛋总产量 | 万吨 | 0.59 | 11.09 |
牛奶总产量 | 万吨 | 0.39 | -46.60 |
出栏生猪 | 万头 | 18.28 | 29.21 |
出栏家禽 | 万只 | 554.20 | 0.20 |
三、规模工业
规模工业稳中趋缓。2013年,全区规模工业105户,实现总产值878.1亿元,可比价增长1.53%(见表3)。实现增加值205.9亿元,同比增长2.7%。
表3:规模工业实现产值情况
项 目 | 企业户数(户) | 本年累计(亿元) | 同比增幅(%) | 占产值比重(%) |
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 | 105 | 878.10 | 1.53 | 100.0 |
其中:中、省、市直企业 | 11 | 759.03 | 0.43 | 86.4 |
其中:中油石化 | 1 | 594.91 | 0.7 | 67.7 |
区本级企业 | 94 | 119.07 | 9.1 | 13.6 |
四、建筑业房地产
2013年,资质内建筑业企业33户,完成总产值68.89亿元,比上年增长0.1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2.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7.55%。商品房销售面积5.9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5%。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5亿元,同比增长3.6%;房地产投资9.2亿元,同比下降6.2%。
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16.4亿元,同比增长106.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209.2亿元,同比增长0.37%,其中,工业完成投资207.7亿元,同比增长0.27%,占全部投资比重75.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49.4亿元,同比增长18.7%。
六、商业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消费需求持续稳步增长。2013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其中批发业33.55亿元,增长15.7%;零售业48.19亿元,增长13.8%,住宿业1.26亿元,增长-1.9%,餐饮业16.23亿元, 增长11.7%。
七、科技、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业绩。通过全面开展农村科技培训活动,提高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水平和能力。2013年全市开展各级各类适用技术培训5500多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人数达1600多人。全年下拨科技三项经费占全年财政预算支出的1.5%。
教育事业坚持以“创优”建设为主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年末,全区在校学生11334人,比上年减少7845人,全区教职员工总数为1930人,其中专任教师为1795人。校舍面积14.28万平方米。
八、文化、体育、卫生
文化体育事业平稳发展。全区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图书拥有量为2万册。有少儿业余体校1所,在校学生有128人,专职教练员8人,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9枚。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区有卫生机构384个,编制医疗床位2446张,卫生技术人员为2429人,全区每千人拥有病床5.2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21人。
卫生事业情况 | |||
机构(个) | 床位(张) | 卫生技术人员(人) | |
总 计 | 384 | 2446 | 2429 |
1、医院(市)合计 | 14 | 2168 | 1563 |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181 | 238 | 709 |
3、门诊部 | 10 | 0 | 53 |
4、诊所、医务室 | 176 | 0 | 328 |
5、妇幼保健院 | 1 | 40 | 87 |
6、结核病防治所 | 1 | 15 | |
7、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 | 55 |
城市公用事业成绩显著。全年义务植树44万株,植草坪10万平方米,栽花8万株,目前全区绿地面积1686公顷,人均占有公共绿地3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8.7%。
九、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3年,全区总人口为466463人(户籍人口),比上年减少6292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32942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9.94%,非农业人口280427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0.12%。
全年出生人口3182人,人口出生率6.82‰,死亡人口6374人,死亡率13.6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4‰,比上年下降1‰(见图9)。
十、城乡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市数据)23249元,同比增长5.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288(初步),同比增长14.6%。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月报(快报)数据,最终结果将以统计年报数为准。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3.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系有关部门(行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