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宾川县统计局

(2025年8月)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州县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按照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的总体思路,全力以赴抓项目、帮企业、育产业,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191.85亿元,按可比价增长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1.72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35.61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74.52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为42.6:18.56:38.84。全县人均生产总值56394元,增长3.7%。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122.68亿元,增长2.7%,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63.9%。

 

二、农业

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153.05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种植业产值129.28亿元,增长1.6%;林业产值2.9亿元,增长20%;牧业产值14.01亿元,与上年持平;渔业产值1.76亿元,增长2.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1亿元,增长5.8%。

    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629893.8亩,同比增加3643.8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67770亩,增加105亩;水稻面积10686亩,增加78.4亩;玉米面积306780亩,减少838亩;小麦面积2083亩,减少134亩;蚕豆面积18026亩,增加367亩;经济作物面积262123.8亩,增加3538.8亩;油料面积23273.2亩,增加71.2亩;烟叶面积37200亩,增加400亩;香叶面积4126亩,减少2485亩;水果面积369207亩,减少1345亩;其中:柑橘面积117568亩,减少1599亩;葡萄面积183450.9亩,增加1248亩;蔬菜面积191390.9亩,增加8953.9亩,其中:大蒜47718亩,减少3668亩;小葱33369亩,减少479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5.94万吨,增长0.8%;油料产量4161.5吨,增长2.8%;烟叶产量5035吨,增长1%;水果产量100.49万吨,增长9.6%。

指 ⠂ ⠂ 标 单  位 2024年 2023年 同比增减
农作物播种面积 629893.8 626250 3643.8
   其中:粮食作物面积 367770 367665 105.0
      水稻面积 10686.4 10608 78.4
      玉米面积 306780.1 307618 -837.9
      小麦面积 2083 2217 -134.0
      蚕豆面积 18026 17659 367.0
     经济作物面积 262123.8 258585 3538.8
      油料面积 23273.2 23202 71.2
      烟叶面积 37200 36800 400.0
      香叶面积 4126 6611 -2485.0
            水果面积 369207.05 370552 -1345.0
       其中:柑橘面积 117568 119167 -1599.0
      ⠂ ⠂  葡萄面积 183450.89 182203 1247.9
      蔬菜面积 191390.9 182437 8953.9
       其中:大蒜 47718 51386 -3668.0
          小葱 33369 33848 -479.0
主要农产品产量        
     粮  食 159383 158186 1197.0
     油  料 4161.5 4048 113.5
     烟  叶 5035 4985 50.0
     水  果 1004909.6 917085 87824.6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4年,全县工业增加值28.66亿元,按可比价增长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下降10%,重工业增加值增长5.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6%,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3.3%。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0.5%。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商品混凝土13.13万立方米,下降25.9%;发电量165835万度,增长35.1%;水泥180.4万吨,下降5%;陶瓷砖209.27万平方米,下降1.5%。

2024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7亿元,按可比价下降2.1%。全县具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7户,全年完成产值12.68亿元,增长12.4 %。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2024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2.65亿元,下降34.8%,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1.29亿元,下降35.9%;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7亿元,增长9.2%。全县能源外工业投资完成3.4亿元,下降29.6%。

五、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202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76亿元,下降1.5%。

2024年,全县农副产品出口总额12.68亿元,下降45.6%。全县引进州外到位资金8.78亿元,下降60.3%。全年实现旅游总花费77.66亿元,增长2.8%,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42.08万人次。鸡足山景区游客达78.56万人次,增长5.7%,鸡足山景区旅游总花费达11036万元,增长12.3%。

六、交通、邮电

2024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9亿元,下降11.1%。全县年末车辆拥有量15.79万辆,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148万吨,增长0.6%;货物运输周转量176535.5万吨公里,增长12.1%。全年客运量99.7万人次,同比增长0.2%;客运周转量10590万人公里,增长2.3%。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1079.4万元、年末移动电话达314288部,电话普及率达92.08%。

七、财政、金融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35亿元,增长10.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8.31亿元,增长14.2%。其中:教育支出51555万元,增长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180万元,增长8.2%;卫生健康支出41285万元,下降1.8%;城乡社区支出4783万元,下降34.5%;农林水支出72312万元,增长58.8%;交通运输支出4809万元,增长22.3%;住房保障支出12350万元,下降10.2%。

 

2024年,全县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46亿元,按可比价下降0.2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83.37亿元,增长10.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5.08亿元,增长12.1%。

八、教育、文化、卫生

2024年末,全县共有学校190所,在校学生56329人。其中,高中5506人、初中13160人、小学26361人、幼儿园9936人。年末,全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9个。其中,医院7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2345张,卫生技术人员3293人,执业(助理)医师1015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环境

2024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67985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2406人,占总人口的25.1%。全县常住人口为3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7.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8‰,城镇化率为34.59%。

2024年,全县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17元,增长4.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61元,增长3.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24元,增长6.2%。

2024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17万人,减少0.8%。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居民为2193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3.49万人次。全县医保参保人数达31.71万人。

全年降雨量406.1毫米,平均气温19.8℃、年末蓄水6619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43.24%。

备注:[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宾川县统计年鉴(2024)》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2020—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023年经济普查结果修订数。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指城镇和农村非农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县林草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行宾川支行;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县商务局;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县投资促进局;运输客运量货运量及周转量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县运政管理所;机动车拥有量来自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邮政业务总量来自中国邮政宾川分公司;电信业务总量来自中国电信宾川分公司、中国移动宾川分公司、中国联通宾川分公司;旅游数据来自县文化和旅游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体育局;广播、电视覆盖率数据来自县委宣传部;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自国家统计局宾川调查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数据来自县医保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年平均降雨量、年平均气温数来自县气象局;蓄水数据来自县水务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