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汾西县统计局
2025年3月31日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汾西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下,汾西县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美丽汾西建设成效明显,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51048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004万元,增长6.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5%;第二产业增加值102887万元,增长16.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8%;第三产业增加值296157万元,增长7.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934元,按2024年平均汇率计算为6590.4美元。
2015—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2020—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95566人,比上年末减少1071人。全县常住人口中,城镇常住人口50149人,城镇化率为52.48%,比上年末提高1.5个百分点。全年全县出生人口534人,出生率为5.56‰;死亡人口1204人,死亡率为12.53‰;自然增长率为-6.97‰。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9467人,占51.76%;女性人口为46099人,占48.24%。
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共55790户,户籍人口143606人。全县户籍人口中,城镇户籍人口28525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19.86%。
2024年年末全县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 年末常住人口人数(人) | 比重(%) |
全县人口 | 95566 | -- |
其中:城镇 | 50149 | 52.48 |
乡村 | 45417 | 47.52 |
其中:男性 | 49467 | 51.76 |
女性 | 46099 | 48.24 |
2014—2024年常住人口数及城镇化率
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5688公顷,比上年减少490公顷。其中,小麦播种面积5371公顷,减少1187公顷;玉米播种面积17490公顷,增加564公顷;大豆播种面积687公顷,减少0.5公顷。油料播种面积313公顷,减少22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72961吨,比上年减少2910吨,减产3.8%。其中,夏粮产量16924吨,减产15.8%;秋粮产量56038吨,增产0.5%。谷物产量69065吨,比上年减产2.9%。其中,小麦产量16924吨,减产15.8%;玉米产量50743吨,增产2.3%。大豆产量925吨,比上年减产8.5%。油料产量782吨,增产2.3%。
2020—2024年全县粮食产量
2024年全县主要农林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 72961 | -3.8 |
其中:玉 米 | 50743.2 | 2.3 |
小 麦 | 16924 | -15.8 |
谷 子 | 1121.6 | 15.3 |
豆 类 | 1090.1 | -14.5 |
薯 类 | 14030.7 | -19.6 |
油 料 | 782.1 | 2.3 |
中草药材 | 2552.4 | 24.6 |
蔬菜及食用菌 | 16487.2 | 16.7 |
水 果(含果用瓜) | 10916.7 | 16.9 |
其中:梨 | 9330.7 | 25.0 |
红 枣 | 7.9 | 11.3 |
果用瓜/瓜果 | 817.7 | -29.7 |
食用坚果 | 714.4 | 1.4 |
其中:核 桃 | 714.4 | 1.4 |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24585吨,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猪肉产量3606吨,增长12.9%;牛肉产量582吨,增长17.8%;羊肉产量403吨,增长2.5%;禽肉产量19993吨,增长14%。禽蛋产量4422吨,增长18.4%。牛奶产量463吨,增长17%。年末生猪存栏34701头,比上年末增长0.9%;全年生猪出栏46070头,比上年增长13.7%。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87043千瓦。机械耕地面积22460公顷;机械播种面积17355公顷,机械收获面积15371公顷。全县农机化经营总收入达到2884万元。
年末全县拥有大中型农用拖拉机1077台,小型农用拖拉机938台。农用水泵31套。
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15个,其中:绿色食品15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6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73500人次。全县秸秆还田面积5330亩。
工业和建筑业
2024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3%。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0.5%,制造业增长13.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3%。
2020—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指标 | 比上年增长(%) |
---|---|
规模以上工业 | 19.3 |
其中:能源工业 | 20.1 |
煤炭工业 | 20.5 |
非煤工业 | 12.8 |
非能源工业 | 14.1 |
四大支柱产业 | 20.1 |
非传统工业 | 14.2 |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20.5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4.0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5.0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32.0 |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8563万元,比上年下降4.0%。分门类看,采矿业123686.3万元,下降13.5%;制造业98520.6万元,增长1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16356.1万元,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78.2万元。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350.3万元,比上年下降93.9%。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189.2万元,比上年下降149.3%;制造业-3080.4万元,下降903.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619.9万元,下降27.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5.88元,比上年增加3.03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0.33%,下降1.89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4.5%,比上年末下降2.9个百分点。
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共3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7442.5万元,比上年增长3.03%,签订合同额17366.4万元,同比增加30%。
能源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191239.81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为0.4682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2291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增长8.5%,单位GDP电耗为595.3007千瓦时/万元,比上年下降8.6%。
全年全县全社会用电总量24316.19万千瓦时。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发电量为16289.02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6%。
服务业
全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296157 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3161 万元,增长12.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9806 万元,增长15.1 %;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3345 万元,增长16.3 %;金融业增加值16573 万元,增长15.1 %;房地产业增加值52881 万元,增长3.8 %;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67703 万元,增长5.7 %。
2020—2024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613.585 公里。二级公路21.082 公里;三级公路129.351 公里;四级公路461.876 公里;等外公路1.276 公里。
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20辆,年末公交企业从业人数25人,年末县域公交汽车营运线路17条,年末实有出租车数量41辆。
全年货运量237600吨;货物周转量831600吨公里;客运量136900人。
国内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186 万元,比上年增长5.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5060.3 万元,增长4.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9126.0 万元,增长10.7%。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38615.2万元,增长4.9%;餐饮收入额75571.1万元,增长6.3%。
全年全县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9930 万元,增长4.9%。
2020—202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2024年全县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 绝对数(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合 计 | 16688.4 | 15.8 |
粮油、食品类 | 5004.7 | 44.4 |
其中:粮油类 | 761.0 | 9.7 |
肉禽蛋类 | 653.7 | 5.8 |
水产品类 | 153.8 | -8.9 |
蔬菜类 | 1309.2 | 203.4 |
干鲜果品类 | 307.7 | -4.8 |
饮料类 | 711.8 | 21.1 |
烟酒类 | 2436.2 | 10.2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61.3 | 51.4 |
化妆品类 | 230.7 | 11.0 |
金银珠宝类 | 484.1 | -44.7 |
日用品类 | 542.8 | 28.8 |
五金、电料类 | 115.2 | 4.4 |
体育、娱乐用品类 | 87.9 | -10.9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106.2 | -0.3 |
中西药品类 | 1101.8 | 7.0 |
其中:西药类 | 868.3 | 7.0 |
中草药及中成药类 | 222.5 | 6.7 |
文化办公用品类 | 2.6 | -3.7 |
煤炭及制品类 | 157.3 | |
石油及制品类 | 485.7 | -51.1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 2129.4 | 111.3 |
汽车类 | 1171.1 | 19.0 |
其他类 | 1859.6 | -15.9 |
截至2024年底,全县实有市场主体9414户,本年新注册成立929户。其中:企业2881户(本年新增23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25户(本年新增7户)、个体工商户6734户(本年新增689户)。
截至2025年3月26日,全县实有经营主体9606户,其中,个体工商户6724户,企业2185户,农民合作社697户。
按行业划分,农业产业市场主体3250户,其中企业636户、个体工商户191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97户;工业产业市场主体634户,其中企业317户、个体工商户317户;建筑产业市场主体238户,其中企业215户、个体工商户23户;商贸产业市场主体4557户,其中企业829户、个体工商户3728户;服务产业市场主体927户,其中企业188户、个体工商户739户。
202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 绝对数(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214186.4 | 5.4 |
按地域分 | ||
城镇 | 175060.3 | 4.3 |
乡村 | 39126 | 10.7 |
按消费形态分 | ||
餐饮收入 | 75571.1 | 6.3 |
商品零售 | 138615.2 | 4.9 |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80个。其中2024年新入库项目41个,新入库项目本年完成投资37676万元,占全部投资的22.69%。全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6081万元,比上年增长17%。
2020—202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分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42.6%,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94.1%,其他投资下降73.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7079万元,同比增长21.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5452万元,同比增长0.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3550万元,同比增长93.6%。三次产业投资占比结构为10:64:26。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78.6%,民间投资下降8%。
全县制造业投资完成8818万元,同比增长412.4%,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31%;民间投资完成83298万元,同比下降8%,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0.16%;建安工程投资完成107447万元,同比增长42.6%,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4.7%;
全县全年在库房地产企业3家,在库房地产项目3家,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483万元,同比增长75.7%,房地产销售面积完成5609平方米,同比下降51.7%。
2020—2024年全县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2024年全县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行业 | 投资额(万元)
(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
---|---|---|
总计 | 166081 | 17 |
农林牧渔业 | 17079 | 21.2 |
采矿业 | 26001 | -55.8 |
制造业 | 8818 | 412.4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70633 | 57.8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6132 | 958.5 |
房地产业 | 6483 | 75.7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6611 | 76.4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555 | -52.5 |
教育 | 3490 | -30.9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279 | *** |
对外经济
全年全县海关出口总额1580万元人民币,下降18.09%。
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1338 万元,降低90.9%。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457万元,降低43.7%,其中,企业所得税收入442万元,降低2.6%,增值税收入1839万元,降低24.8%。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4299万元,降低5.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952万元,降低9.1%,教育支出24538万元,增长0.2%,农林水事务支出42272万元,降低14.4%。
2020—202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2020—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2020—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61740.99万元,比2023年末增加49297.2万元,增长9.62%。其中单位存款82585.33万元,增长1.80%;财政存款1074.61万元,增长509.12%;居民储蓄存款478081.05万元,增长10.89%。
各项贷款余额134309.96万元,比2023年末增加16128.07万元、增长13.65%。
202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 年末数(万元) | 比上年末增长(%) |
各项存款余额 | 561740.99 | 9.62 |
其中:单位存款 | 82585.33 | 1.80 |
财政存款 | 1074.61 | 509.12 |
居民储蓄存款 | 478081.05 | 10.89 |
各项贷款余额 | 134309.96 | 13.65 |
2020—2024年全县存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2020—2024年全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2020—2024年全县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全县各类保险公司4个,其中寿险公司1个,财险公司3个。全年全县寿险部分赔款及给付件数15541件,财产险部分赔款及给付件数12252件。
全年全县保费收入6703.13万元,其中寿险部分保费收入合计2242.82万元,财产险部分保费收入合计4460.31万元。
全年全县各项赔款及给付合计5525.11万元,其中寿险部分各项赔款及给付合计710.58万元,财产险部分各项赔款及给付4814.53万元。
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04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93元,增长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23元,增长9.1%。
2020—2024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2020—2024年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2020—2024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251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41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138人;失业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303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开展技能培训407人次;创业培训60人次;岗前培训347人次。
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83667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1686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8659人,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为105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9272人。
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19435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161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4274人,参加医疗费用统筹的离退休人数为15人。此外,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5146人。
年末全县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942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4292708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居民4342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5648023元。年末全县享受农村特困人员(农村五保供养)救助供养人数492人,发放五保供养金5487824.5元;临时救助466人。年末全县直接接受社会捐赠款426410元。全县收养性单位1家,收养人数1人。全县社区服务机构4家。
2024年,全县登记结婚753对,结婚率0.75%。
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县普通中学5所(包括初中3所、普通高中1所和职业中学1所),专任教师数681人,当年毕业1882人,年末在校学生6104人;小学17所,专任教师数623人,当年毕业1252人,年末在校学生5235人。
2024年全县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指标 | 教师
(人) |
毛入学率(%) | 招生
(人) |
在校生
(人) |
毕业生
(人) |
中等职业教育 | 43 | 25 | 94 | 343 | 110 |
普通高中 | 240 | 78 | 749 | 2360 | 806 |
初中 | 394 | 100 | 1043 | 3401 | 966 |
小学 | 623 | 100 | 659 | 5235 | 1252 |
学前教育 | 66 | 99 | 1796 | 1796 | 642 |
全县有气象台(站)22个。气象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1个,全年降水量504.1mm,防雹、增雨受益覆盖面积50平方公里,全年平均气温11.8摄氏度,日照时长2538小时。全年平均气压889.6hpa。
全县有专业综合地震台站1个,县级地震台网中心1个,前兆台站1个。
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7座,剧团1个,电影公司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83015册;乡村群众文艺队伍(文艺小分队)56支,开展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工作17次,乡村文化带头人工作40次,免费送戏下乡216次。
年末全县共有公共体育场550个,足球场17个,大小运动场13个,篮球场127个,排球场2个,全年举办体育运动竞赛场次62次。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125家,其中,县医院1家,中医院1家,疾控中心1家,卫生监督所1家,妇幼保健站1家,村卫生所98家,精神病院1家,乡镇卫生院8家。县医院床位150张,卫生院床位143张。卫生技术人员547人,其中执业医师189人,执业助理医师283人,注册护士170人,婴儿死亡率0.116%,产妇住院分娩比例100%。
资源、环境、应急管理和其他
全县土地面积874.54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71.96平方公里。全县煤炭资源地质储量16.6亿吨,铁矿石储量0.2亿吨,石膏矿储量0.35亿吨,铝土矿储量1.5亿吨,硫铁矿储量0.15亿吨。全县耕地保有面积2925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22466.67公顷。
年末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6处,水利工程投入资金5230万元,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1173000立方米。
全县森林面积15377公顷,森林覆盖率17.58%;全县活立木蓄积896720立方米。
年末县区绿化覆盖率13.59%,全年新增绿化面积17.73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面积101.34万平方米。全县供气管道长度22.5公里,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297吨,管道燃气用户2100户,液化石油气用户1420户。
全县全年环境综合指数3.4,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299天,PM2.5浓度均值为27.3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均值为52.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均值为8.3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浓度均值为15.4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浓度均值为1.1微克/立方米。
全县污水处理厂1家,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387127吨,工业废水处理量387127吨,城市污水处理率100%。
全年全县启动应急响应1次,发生2起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死亡2人。煤矿百吨死亡人数1人。
2024年,全县民事案件立案数792件,全县刑事案件立案数58件,全县行政案件立案数2件,全县其他案件立案数6件。全县犯罪人数合计92人,其中全县青少年犯罪人数合计13人(年龄25周岁及以下)。
2024年,全县处理信访案件数量405件。2013年—2024年累计信访案件数量3933件。
公报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除注明外,所有增长或下降均为同上年相比较。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本公报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进行了修订。
[4]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22年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5]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不含高速公路事故。
[6]2022年7月起,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使用工信部门口径数据。
[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8]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9]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10]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
[11]除注明外,本公报所列增加、增长、减少、下降均系与上年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