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锦屏县统计局
(二○二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质效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 合
根据县(市)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县生产总值为649626万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111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57431万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368084万元,增长5.6%。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9.1:24.2:56.7,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全县人均生产总值42061元(按年人均常住人口计算)。
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45291万元,比上年下降3.3%,减少154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592万元,比上年增长3.2%,增收78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1363万元,比上年增长21.2%,增加40475万元。税收总收入36150万元,比上年下降2.8%,减少1059万元。
二、人口、就业
全县年末总户数64514户,总人口239069人,其中:乡村人口179569人,占总人口的75.11%;城镇人口59500人,占总人口的24.89%。男性人口128260人,占总人口的53.65%;女性人口110809人,占总人口的46.35%。少数民族人口214878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9.88%。年末常住人口15.54万人,全县人口出生率为7.83‰,死亡率为7.4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6‰。
表1:2024年末户籍人口及其构成
指标 | 年末数(人) | 占总人口比重(%) |
全县总人口 | 239069 | 100 |
其中:城镇 | 59500 | 24.89 |
乡村 | 179569 | 75.11 |
其中:男 | 128260 | 53.65 |
女 | 110809 | 46.35 |
其中:0-17岁 | 51409 | 21.50 |
18-34岁 | 56750 | 23.74 |
35-59岁 | 90741 | 37.96 |
60岁及以上 | 40169 | 16.80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06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58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38人。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7期,培训人数1067人,转移农业劳动力就业4535人。农村外出务工人数6.75万人。
三、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3926.51公顷,比上年下降0.5%。全年粮食总产量70258吨,比上年增长3.7%。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0750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102567万元,增长5.5%;林业产值54362万元,增长5.5%;牧业产值27895万元,增长0.8%;渔业产值16290万元,增长2.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637万元,增长1.9%。
表2:主要农林产品产量
农产品 | 产量(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 70258 | 3.7 |
其中:夏粮 | 14387 | 0.6 |
秋粮 | 55871 | 4.5 |
蔬菜 | 130111 | 5.4 |
瓜果类 | 9102 | -2.5 |
食用菌 | 634 | -16.5 |
中草药材 | 13086 | 16.7 |
园林水果 | 39102 | 10.1 |
食用坚果 | 866 | 8.1 |
油料 | 5897 | 2.7 |
油茶籽 | 3185 | -7.6 |
茶叶 | 11 | 7.4 |
全年肉类总产量7493吨,比上年下降0.7%,其中:猪肉5494吨,增长0.3%,牛肉470吨,增长5.2%,羊肉48吨,下降9.1%禽肉1460吨,下降5.8%。
表3:主要畜产品产量
畜产品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肉类总产量 | 吨 | 7493 | -0.7 |
其中:猪肉 | 吨 | 5494 | 0.3 |
牛肉 | 吨 | 470 | 5.2 |
羊肉 | 吨 | 48 | -9.1 |
禽肉 | 吨 | 1460 | -5.8 |
牛出栏 | 头 | 3262 | -4.1 |
猪出栏 | 头 | 60506 | -3.1 |
羊出栏 | 只 | 2880 | -11.4 |
家禽出栏 | 只 | 782544 | -11.6 |
牛年末存栏 | 头 | 8859 | -5.7 |
猪年末存栏 | 头 | 39441 | 2.1 |
羊年末存栏 | 只 | 2669 | -22.2 |
家禽年末存栏 | 只 | 582868 | -14.6 |
全年水产品养殖产量6904吨,比上年增长3.0%。
四、工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110960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年末拥有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28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9613万元,比上年增长52.3%,其中:规模以上采矿业完成594万元,比上年下降15.4%,规模以上制造业完成29273万元,比上年下降9.2%;规模以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59746万元,比上年增长126.1%。全年全社会用电量33901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8256万千瓦时,城镇居民用电量5916万千瓦时,乡村居民用电量9404万千瓦时。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发电量38.9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8.7%;人造板7.6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7%;水泥46.95万吨,比上年下降5.8%;商品混凝土16.88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2%;印刷电路板58.7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1%。
五、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建筑业增加值46471万元,比上年增长4.4%。年末拥有资质内注册地总专包建筑企业9家,建筑业总产值121342万元,比上年增长0.8%。全年新签合同额75691万元,比上年下降39.0%,全年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0.6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6%。
年末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房开)101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40个。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590万元(含房开),比上年增长2.0%,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142660万元,比上年增长16.6%;工业投资37077万元,比上年下降52.6%。
年末拥有房地产开发企业12家,房开项目16个,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37489万元,比上年增长25.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310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3%。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
全县通车里程达2232公里,其中通村油路(水泥路)通车里程852公里。全县通沥青(水泥)路和通客车建制村的比重均达到100%。
年末拥有各类营运车辆330辆,各类营运船只21艘。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55.4万吨,比上年下降18.0%,货物运输周转量2802.1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29.1%。
表4:2024年客货运输总量及周转量
指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货物运输总量 | 万吨 | 55.4 | -18.0 |
货物运输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2802.1 | -29.1 |
旅客运输总量 | 万人次 | 106.6 | 18.5 |
旅客运输周转量 | 万人公里 | 9047.9 | -14.3 |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106.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5%。旅客运输周转量9047.9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4.3%。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3376.6万元,比上年增长13.1%;电信业务总量1.52亿元,比上年增长8.7%。
七、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9026万元,比上年增长3.3%。批发业销售额59686万元,比上年增长6.6%,零售业销售额315413万元,比上年增长5.7%,住宿业营业额4708万元,比上年增长5.8%,餐饮业营业额31628万元,比上年增长8.1%。
年末拥有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企业数及大个体分别为4家、12家、2家、3家。全年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万元,比上年下降12.1%。
八、金融、保险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2186225万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54637万元,比上年增长3.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131588万元,比上年增长7.7%。
全年保险业务收入9854万元,比上年增长9.2%。
九、教 育
年末拥有基础教育和中职教育学校(园)128所,其中:幼儿园58所,小学(教学点)59所,普通中学(初中、高中、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年末在校(园)学生35590人,其中:幼儿园5412人,小学(教学点)15045人,普通中学(初中、高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3253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751人,特殊教育学校129人。
年末在职公办教师2354人,其中:幼儿园325人,小学(教学点)900人,普通中学(初中、高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010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98人,特殊教育学校21人。
2024年高考二本以上录取人数801人,比上年增加73人;专科以上上线人数1011人,比上年减少96人。
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覆盖率达100%,受益学生达23517人。
十、文化、卫生和旅游
年末拥有县级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博物馆1个。全年共播出《锦屏新闻》202期1240条,《一周要闻》50期516条、制作各类专题18个;在国家、省、州级广播电视台分别播出新闻5条、122条、152条。
年末全县拥有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1个,电视覆盖率100%,广播覆盖率100%,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51684户。
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4个,其中:综合医院1个,中医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5个,村卫生室169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6个,疾病预防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全县设有住院编制病床位1097张,实际开放床位1503张。卫生技术人员170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62人,注册护士748人,药师(士)69人,技师(士)173人。
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319.12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人数319.12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人数84人次。旅游人数中,过夜游客人数20.1万人次、一日游客人数299万人次。全年旅游接待总收入32.1亿元,比上年增长21.6%。
十一、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19824人,比上年下降1.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1172人,比上年增长14.2%。失业保险年末参保总人数5573人,比上年增长13.8%。工伤保险参保单位581家,比上年增长5.6%,工伤参保人数17902人,比上年下降6.8%。
全年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含城镇居民)197499人。全年全县共有1016135人次享受合作医疗补偿,补助医疗费用24728万元。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共有参保单位417家,参保职工12526人,征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5829万元。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6804元/人/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359户7592人,全年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286万元。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756元/人/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133户2452人,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279万元。全年发放城乡居民临时生活困难救助金293万元。
全年实施城市老旧小区改造772户,住房租赁补贴发放424户,城市棚户区改造户数0户,农村危房改造开工建设户数24户。落实中央、省、州和县级保障性住房补助资金597万元,落实中央、省、州和县级危房改造补助资金56万元。
十二、人民生活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70元,比上年增长4.4%。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52元,比上年增长7.7%。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765元,比上年增长3.1%。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449元,比上年增长3.9%。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2609.7公顷,村寨(学校、园区)绿化30处,栽植各类绿化苗木11万株。
全年办理采伐证2741份,采伐林木蓄积40万立方米,出材量27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72.20%。
国土面积1619.16平方公里,年末耕地面积为189594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166812亩。建设用地供应量69.63公顷,其中:房地产用地0.05公顷,基础设施建设用地63.37公顷。
年末实际耕地灌溉面积9326公顷,山塘水库数56座,其中:山塘39座,水库17座(电站水库16座);年末水库蓄水总量420932.29万立方米,其中:电站水库418923.55万立方米。
年平均气温17.5摄氏度,年平均相对湿度82.0%,年降水量1788.8毫米,年蒸发量951.1毫米,年无霜期366天,年日照1700.4小时。
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1,AQI优良天数365天,AQI优良天数比例100%,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0.912吨,二氧化硫排放量65.346吨,氨氮排放量0.076吨。
全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起,死亡1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530起,死亡9人。
注释: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部门报送数据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0-2023年生产总值为修订数据。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单位。
[5]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单位。
[6]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单位。
[7]规模以上服务业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总户数、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医疗卫生机构、卫健人员数据来自县卫健局;城乡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职业技能培训、城乡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数据来自县人社局;财政、税收、金融机构存贷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保险业务数据来自县财政局;交通、运输、车辆船舶数据、邮政业务总量来自县交通局;电信数据来自县发改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文化、体育数据来自县文广局;新城乡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农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数据来自县民政局;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数据来自县住建局;人工造林、林木采伐、出材量、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县林业局;耕地面积、建设用地数据来自县自然资源局;水库、耕地灌溉面积数据来自县水务局;气温、湿度、降水量、蒸发量、霜期、日照数据来自县气象局;环境质量数据来自州生态环境锦屏分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局;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县公安交警大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