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大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1926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8154万元,同比增长1.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4786万元,同比增长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8986万元,同比增长3.3%。三次产业结构为15.4:25.8:58.8。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69754万元,同比增长5.2%,占全县GDP比重为56.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41963元,同比增长5.6%。

二、农业

农村经济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72574万元,同比增长1.4%。其中,农业总产值59387万元,林业总产值3308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72057万元,渔业总产值4000万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总产值4050万元。

农产品产量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92296吨,同比增长1.1%。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830吨,增长9.3%;烤烟产量752吨,下降1.5%;蔬菜产量149217吨,增长7.1%。

畜牧业  全年生猪出栏286654头,下降4.1%;牛出栏7503头,下降0.72%;羊出栏28149只,下降11.6%;家禽出栏461534只,增长9.4%;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29842吨,下降4.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  全县工业增加值83150万元,同比增长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

主要产品产量 全县十一种主要工业产品“八增三降”。其中,全年竹笋产量10102吨,增长9.6%;石英砂产量73万吨,下降5.4%;饲料产量5.45万吨,增长16.8%;电石产量14.88万吨,增长14.5%;水泥产量66.6万吨,下降5.2%。

表一   202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同比增长(%)
发电量 万度 59712 51.4
水泥 万吨 66.6 -5.2
电石 万吨 14.88 14.5
混凝土电杆 19186 18.3
竹笋 10102 9.6
石英砂 734053 -5.4
饲料 54505 16.8
竹质家具 12047 17.8
新型建筑砌块 万块 3221 0.2
自来水生产 万吨 1713 0.2
精制茶 30 3.4

业经济效益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599万元,下降5.8%;实现应交增值税2102万元,增加70.6%。

建筑业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1636万元,同比增长10.1%,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67609万元,同比增长5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9%。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20.3%。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0.8%,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6.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3.1%。从投资领域看,产业投资下降23.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8.4%,民间投资下降37.4%。

五、国内贸易及旅游

国内贸易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803万元,同比增长0.78%。其中:限额以上完成21468万元,同比增长6.9%。批发业销售额21486万元,同比增长1.4%;零售业销售额217805万元,同比增长10.3%;住宿业营业额3726万元,同比增长11.9%;餐饮业营业额36475万元,同比增长9.9%。

旅游  全年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16.56亿元,同比增长13.88%;接待国内旅游者156.96万人次,同比增长16.52%(快报数)。

六、财政、金融

  财政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9951万元,下降31.1%。其中,税收收入7595万元,比上年增收581万元、增长8.3 %;非税收入22356万元,同比上年减收14122万元、下降38.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04778万元,增长15.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240万元,增长12.9%;公共安全支出7546万元,增长7.2%;教育支出56424万元,增长10.5%;卫生健康支出16748万元,增长2.5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399万元,增长16.4 %;节能环保支出 3513万元,下降61%。

金融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56115万元、同比增长14.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29736万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95562万元,同比增长12%。

七、教育、卫生

教育  全县有职业中学1所,招生162人,在校生437人,毕业生173人。普通中学13所。普通高中招生2092人,在校生5159人,毕业生1748人;普通初中招生3885人,在校生11536人,毕业生3500人。普通小学50所,招生3880人,在校生23716人,毕业生4207人。幼儿园80所,入园人数3361人,在园幼儿8560人。全县教师人数4166人,其中专任教师3432人。

卫生资源  全县医疗卫生机构147个(其中:公立医院5个,私立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98个,诊所23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792张(含民营医院)。医技人员1745人,其中全科医师119人,执业医师480人,执业助理医师175人,乡村全科助理医师33人,护士938人。

八、节能降耗

节能降耗  能源消费总量 58.15万吨标准煤(等价热值),比上年增长7.8%。万元GDP能源消耗为0.7525吨标准煤,增长3.7%。居民能源消费量为5.59万吨标准煤,占总能源消费总量的9.6%。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常住人口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9.72万人。出生人口0.21万人、出生率为10.59‰,死亡人口0.22万人、死亡率为11.1‰,自然增长率为-0.5‰。年末全县城镇人口7.35万人,乡村人口12.37万人,全县城镇化率37.27%。

户籍人口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5.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75万人,乡村人口24.35万人。总户数11.09万户。

城乡居民收入和支出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0元,同比增长5.5%。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73元,同比增长3.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60元,同比增长7.1%。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229元,同比增长6.8%。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006元,同比增长4.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39元,同比增长7.9%。

社会保险  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299963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2943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287020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26304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1204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05100人;失业保险9266人。

社会救助  全年纳入城市低保人数15482人,农村低保人数30162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735元/人/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6400元/人/年。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大关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2024》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的财政、金融、旅游、教育、卫生、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相关指标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