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宝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中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动宝塔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平稳运行。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4年实现生产总值(GDP)482.60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7.10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57.36亿元,同比增长0.1%;第三产业完成298.14亿元,同比增长3.7%。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6:32.6:61.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04.3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3%。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04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39.96亿元,同比增长4.6%;林业产值0.29亿元,同比增长6.9%;牧业产值3.68亿元,同比增长1.2%;渔业产值0.14亿元,同比增长5.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97亿元,同比增长4.4%。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8.03万亩,较上年增长0.8%;粮食总产量7.64万吨,同比增长0.9%。蔬菜种植面积5.07万亩,同比增长5.0%,蔬菜产量18.55万吨,同比增长4.8%;苹果面积32.16万亩,与上年持平,产量47.87万吨,同比增长10.7%。猪存栏3.22万头,同比增长6.5%,出栏5.47万头,同比增长2.9%;牛存栏0.89万头,同比下降1.8%,出栏0.42万头,同比下降0.9%;羊存栏2.56万只,同比增长0.2%,出栏2.38万只,同比增长9.5%。禽蛋产量0.53万吨,同比增长6.6%;奶类产量0.17万吨,同比增长3.5%。

三、工业与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4.27亿元,同比下降1.7%。

从分行业产值来看:烟草制品业完成产值67.75亿元,同比增长0.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完成产值67.88亿元,同比增长6.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产值34.74亿元,同比增长2.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产值28.01亿元,同比增长1.2%;开采辅助活动完成产值20.73亿元,同比下降18.8%;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7.57亿元,同比下降14.0%;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完成产值14.98亿元,同比下降0.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产值6.80亿元,同比下降38.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产值7.32亿元,同比增长47.9%;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产值4.12亿元,同比增长3.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完成产值2.65亿元,同比下降3.6%。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1.76亿元,同比下降13.5%。资质内建筑业总产值108.48亿元,同比下降9.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3%。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4%,房地产开发同比下降9.9%,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5%。

从投资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0.3%;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0.0%;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1.2%。

房地产销售面积50.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

五、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0.51亿元,同比增长0.2%;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2.49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分消费形态看,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餐饮收入7.80亿元,同比增长9.8%;商品零售134.69亿元,同比下降0.5%。在重点行业消费品零售额中,吃类9.96亿元,同比增长5.6%;穿类2.09亿元,同比下降20.9%;用类106.79亿元,同比下降3.5%,其中:汽车类36.32亿元,同比下降9.3%,石油及制品类69.40亿元,同比下降0.3%,化妆品类0.68亿元,同比增长15.2%,金银珠宝类0.03亿元,同比增长69.4%,日用品类0.36亿元,同比下降20.4%。

六、财政与金融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4.65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税收收入11.94亿元,同比增长17.6%;非税收入2.71亿元,同比下降14.9%。地方财政支出55.69亿元,同比增长13.9%。

全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05.04亿元,同比增长7.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10.53亿元,同比增长8.9%。

七、教育

辖区学校221所(大学1所、中等专业学校5所、高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高级中学4所、完全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所、初级中学17所、小学50所、幼儿园127所、聋哑学校1所),教职工14353人(大学1335人、中等专业学校252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583人、高级中学676人、完全中学1484人、九年一贯制学校758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008人、初级中学1770人、小学4074人、幼儿园2351人、聋哑学校62人),在校学生208652人(大学22037人、中等专业学校5241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11548人、高级中学7266人、完全中学19924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1975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3873人、初级中学26496人、小学64640人、幼儿园25523人、聋哑学校129人)。

八、文化、卫生事业

全区有电影院13个,剧场、艺术表演场所4个,艺术表演团体19个,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总量46.64万册。

年末有卫生机构361个,其中:医院2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2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0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全区设置卫生机构床位7400张,其中:医院6500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00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00张。全区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896人,其中:医院8839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05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45人,其他卫生机构7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4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为51.16万人,其中,男性25.61万人,女性25.55万人;城镇人口31.01万人,乡村人口20.1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0‰,人口死亡率为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

全区常住人口65.70万人,城镇化率77.2%,出生率5.9‰,死亡率7.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34元,同比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86元,同比增长7.9%,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4:1,比上年缩小0.11。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全区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35.81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3.73万人,城乡居民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32.08万人。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3.9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已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7.76万人,城乡居民已纳入养老保险人数达16.16万人。

指标解释:

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是反映经济总体状况最重要的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和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个人包括城乡居民和入境人员,社会集团包括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

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户在调查期内活动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付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

注:

1、本资料数据为初步统计或月快报数据;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粮食总产量、播种面积,肉类产量均为市统计局根据国家调查队抽样调查数据,评估认定的数据;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辖区内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法人企业;

5、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

6、文中“增长”和“下降”均指与上年同期比较的增长或下降;

7、户籍人口数为公安年报数中的户籍人口;

8、常住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为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9、财政、金融、教育、文化、卫生、人口、社会保障等数据均由相关部门提供。

10、由于小数点位数保留的原因,个别指标分项加总与合计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