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

选择区域:>>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全力抓项目、夯基础、兴产业、培财源、惠民生、强作风,埋头苦干,奋力赶超使全区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物价涨幅得到有效调控,转方式调结构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效益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不断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宝塔区完成生产总值17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1亿元,增长7.4%,拉动总体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6.5亿元,增长8.3%,拉动总体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6.2亿元,增长14.6%,拉动总体经济增长7.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5:45.3:49.2调整为5.8:44.3:49.9,人均生产总值为37572元。

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压力不断加大。宝塔区财政增收主要依靠石油,渠道单一,增长缓慢,加之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民生工程、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支出连年增加,区级财政收支平衡困难较大。二是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除石油开采外,石油配套加工业呈下滑趋势,煤炭、天然气尚未形成规模;商贸物流经济小而全、松而散,大市场、大集团、大品牌还未形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明显;农村三大主导产业开发资金缺口较大,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缺乏有力保障。

二、农业

农业经济继续稳步增长,苹果、蔬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效益日益突显,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民收入显着增加。全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完成产值16.7亿元,增长23.7%。其中:农业产值13.2亿元,林业产值0.3亿元,牧业产值2.6亿元,渔业产值0,1亿元,服务业产值0.5亿元,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0.1亿元。

全区粮食播种面积41.9万亩,粮食总产量8.3万吨;苹果面积为43.7万亩,产量26.2万吨;蔬菜面积4.6万亩,产量13.8万吨。

畜牧业生产发展态势较好。全区牛存栏1.8万头,出栏0.9万头;生猪存栏4.5万头,出栏5.9万头;羊存栏2.7万只,出栏1.6万只;家禽存栏54.1万只,出栏48.4万只。肉类总产量0.7万吨;禽蛋产量0.4万吨,奶类产量0.3万吨。

林业生产稳步推进。全年造林面积5.4万亩,比上年下降了7.7%,零星四旁植树10万株;育苗面积0.2万亩。

三、工业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工业经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65.9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1.7亿元,增长6.9%,完成工业总产值101.6亿元,与上年持平。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生产原油175.7万吨,其中南泥湾采油厂生产原油55.0万吨,降低5.8%;甘谷驿采油厂生产原油26.8万吨,降低0.1%;青化砭采油厂生产原油45.4万吨,增长0.7%;蟠龙采油厂生产原油8.5万吨,降低8.3%;川口采油厂生产原油34.5万吨,降低6.2%;生产卷烟166.5万支,降低2.6%;自来水生产量1647.6万立方米,增长10.5%。

四、固定资产与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扩大。全区上下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投资总产继续扩大,扩内需项目稳步实施。全年全辖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5亿元,比上年增长32.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2.2亿元,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5.9亿元。

重点项目投资再创佳绩。全年共安排区属重点建设项目36个,年度计划投资11.0亿元。截止年底,计划开工项目35个,已开(复)工33个,开(复)工率为95%,共完成投资13.6亿元,完成计划的120.4%。

建筑业生产情况良好。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6亿元,增长17.1%。

五、贸易、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5亿元,增长18.2%。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20.6亿元,增长59.2%;零售业16.2亿元,增长17.9%;住宿业0.9亿元,降低4.1%;餐饮业1.2亿元,增长6.9%。

限额以下企业个体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亿元,降低4.6%。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了5.4%。从居民消费八大类来看,食品类涨幅较高,上涨13.1%。其中:粮食类上涨9.6%,蛋类上涨18.8%,蔬菜上涨2.7%。烟酒、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也保持较高的上涨态势,分别上涨3.2%、3.5%、5.6%、2.4%;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讯分别下降1.5%、0.1%、1.2%。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4.9,上涨4.9%。

六、财政与金融

财政收入保持健康态势。?全年全区财政收入16.5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4亿元,增长10.2%;一般预算支出14.6亿元,增长19.7%。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3.3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加46.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5.3亿元,增加21.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1.2亿元,增加7.8亿元。

七、教育

教育事业较快发展,惠民工程进一步加大。全区拥有各类学校251所。其中大学1所,在校学生17400人,专任教师957人;中等专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3204人,专任教师165人;普通中学36所,在校学生41206人,专任教师2908人;小学67所,在校学生42913人,专任教师2400人;幼儿园142个,在校学生21859人,专任教师1344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7079人,专任教师26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300人,专任教师104人。

八、文化、卫生事业

文化事业继续繁荣。全区剧院、影院6个、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场所3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7.8万册.

卫生事业有序推进。全区有卫生机构631个,设置病床3787张,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671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按公安户籍人口年报,全区总人口为462389人。其中:农业人口226362人,非农业人口236027人,城市(三办)人口171275人,乡镇人口291114人。人口出生率为9.78‰,比上年下降0.0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4.56‰,比上年下降0.1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2‰,比上年增长0.12个千分点。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905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工资性收入14727.9元,经营性收入3125.8元,转移性收入5513.2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4894.9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8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6379元,增长26.3%。其中工资性纯收入2557.9元,家庭经营性纯收入3217.5元,财产性纯收入177.4元,转移性纯收入426.9元。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全年城镇已参加医疗保险139168人比上年增长32.9%;城镇已参加养老保险102359人比上年增长18.5%。城镇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9.1%。

1、人均生产总值中的人口数,为公安年报数

2、出生率、死亡率、自增率为计生年报数

3、其余数据均为快报数(局内和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