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宣威发展历程中极富挑战、极为艰辛、极具考验的一年。面对多重挑战并存、多重矛盾叠加的复杂局面,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宣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对曲靖“六个走在前列”要求,聚焦建设曲靖副中心城市目标,全力以赴守底线、强支撑、增动力、促发展,交出了一份极为不易的发展答卷。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4年全年宣威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4706772万元,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同比下降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3552万元,同比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955585万元,同比下降17.1%;第三产业增加值2797635万元,同比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为20.3:20.3:59.4。人均GDP达到40485元。
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2919948万元,同比下降2.0%,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2.0%,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19965万元,同比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587109万元,同比下降14.1%;第三产业增加值1510844万元,同比增长2.2%。
二、农业
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为2608260亩,比去年的2604870亩增加3390亩,同比增长0.13%。其中,夏粮398430亩,比去年增加1500亩,同比增长0.38%;秋粮2209830亩,比去年增加1890亩,同比增长0.09%。全年粮食总产量为828432吨,比去年的819990吨增产8442吨,同比增长1.03%。
2020年—2024年宣威市粮食产量(图一)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72721万元,同比增长1.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76815万元,同比增长1.2%。其中,农业产值636048万元,同比增长1.7%;林业产值19130万元,同比增长5.5%;畜牧业产值763406万元,同比增长0.4%;渔业产值7922万元,同比下降1.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0309万元,同比增长4.6%。
全年共完成营造林3673.33公顷,其中,完成人工造林273.33公顷,退化林修复2333.33公顷,森林抚育666.67公顷,封山育林400公顷。森林活立木蓄积达森林蓄积1693.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98%。
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表一)
指标名称 |
单位 |
产量 |
同比±% |
粮食总产量 |
吨 |
828432 |
1.03 |
小麦 |
吨 |
14987.8 |
-1.42 |
豆类 |
吨 |
19897.16 |
-11.62 |
稻谷 |
吨 |
38096 |
-7.01 |
玉米 |
吨 |
496360 |
2.61 |
鲜薯 |
吨 |
1146764 |
1.81 |
烤烟 |
吨 |
34000.2 |
2.45 |
蔬菜 |
吨 |
370055.2 |
6.23 |
水果 |
吨 |
33023.94 |
27.99 |
肉类总产量 |
吨 |
301916 |
-6.34 |
年末生猪存栏 |
头 |
1854400 |
-9.89 |
年末牛存栏 |
头 |
153387 |
-9.21 |
年末羊存栏 |
只 |
332517 |
-2.3 |
生猪出栏 |
头 |
3090400 |
-6.52 |
牛出栏 |
头 |
73513 |
-2.99 |
羊出栏 |
只 |
315309 |
-9.45 |
三、工业
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729378万元,同比下降11.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4%。从轻重工业结构看,轻工业同比下降50.3%,重工业同比下降13.3%。分门类看,采矿业同比下降10.5%,制造业同比下降21.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16.7%。
分行业情况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0.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下降10.2%,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下降39.2%,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同比下降10.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2.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下降50.4%,食品制造业同比下降66.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17.5%。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二)
指标名称 |
单位 |
产量 |
同比±% |
原煤 |
万吨 |
463.92 |
-3.83 |
洗精煤 |
万吨 |
102.33 |
2.66 |
发电量 |
亿度 |
53.25 |
13.03 |
其中:火电 |
亿度 |
33.68 |
-8.92 |
水电 |
亿度 |
5.63 |
11.93 |
风电 |
亿度 |
11.38 |
288.4 |
太阳能发电 |
亿度 |
2.56 |
17.97 |
化肥折纯产量 |
万吨 |
30.77 |
-10.03 |
锌 |
万吨 |
13.68 |
-3.18 |
粗钢 |
万吨 |
153.00 |
2.00 |
钢材 |
万吨 |
143.77 |
0.36 |
水泥 |
万吨 |
136.39 |
-18.72 |
黄磷 |
万吨 |
7.66 |
28.52 |
四、服务业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2768.2万元,同比增长14.6%。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3%。其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同比增长3.4%,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同比下降13.2%,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同比增长23.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下降11.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487.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同比下降4.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下降11.0%。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4.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8.6%。
重点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表三)
重点行业名称 |
同比±% |
工业 |
-38.0 |
其中:制造业 |
-25.5 |
煤炭 |
9.9 |
电气水 |
-69.5 |
水利 |
-73.7 |
交通运输 |
-69.3 |
房地产业 |
-78.6 |
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04819万元,同比下降57.6%;增加值227164万元,同比下降34.4%。
六、财政和金融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16676万元,同比增长22.3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5106万元,同比增长18.06%。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增值税完成37450万元,同比增长1.4%;企业所得税完成2056万元,同比下降15.77%。财政总支出完成994856万元,同比下降8.2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47261万元,同比增长2.1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5777万元,同比增长11.1%;教育支出250718万元,和上年同期持平。
2020年—2024年宣威市财政收支图(图二)
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60.91亿元,同比增长7.2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64.11亿元,同比增长9.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93.79亿元,同比增长4.99%,其中中长期贷款189.31亿元,同比增长17.56%;短期贷款74.37亿元,同比下降2.08%。
全年保险行业实现保费收入15.41亿元,赔款支出4.45亿元,赔付率28.89%。
七、贸易和市场物价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8136万元,同比下降6.1%。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0406.6万元,同比下降13.4%。从分类看,批发业销售额完成1420435万元,同比增长1.0%;零售业销售额完成1950549万元,同比下降3.1%;住宿业营业额完成80956万元,同比增长2.0%;餐饮业营业额完成279601万元,同比增长1.1%。
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表四)
项目名称 |
12月环比 增减(%) |
12月同比 增减(%) |
1—12月同比 增减(%)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0.1 |
1.3 |
0.5 |
食品烟酒 |
-0.8 |
2.0 |
-0.7 |
其中:粮食 |
-1.9 |
-1.0 |
4.1 |
鲜菜 |
-1.6 |
12.2 |
-2.0 |
畜肉 |
-1.4 |
1.9 |
-3.2 |
水产品 |
-4.7 |
-4.4 |
-3.3 |
蛋 |
2.9 |
-2.1 |
-6.2 |
鲜果 |
0.8 |
0.8 |
-3.1 |
衣着 |
0.1 |
3.6 |
4.0 |
居住 |
0.0 |
0.3 |
0.6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0.2 |
0.6 |
2.8 |
交通和通信 |
0.2 |
-0.8 |
-0.8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0.1 |
3.6 |
2.2 |
医疗保健 |
0.0 |
0.5 |
0.5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1.4 |
5.7 |
3.5 |
八、交通运输、电信和旅游
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通车公路5446条11814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公路1.94公里,其中:国网高速4条185.09公里,一级公路1条36.2公里,国道1条65.6公里,省道6条418.09公里,县道55条537.272公里,乡道370条2558.37公里,村道5009条8013.425公里;有高速公路185.09公里,占总里程的1.57%,一级公路36.2公里,占0.31%,二级公路170.096公里,占1.44%,三级公路249.008公里,占2.11%,四级公路6620.119公里,占56.04%,等外公路4537.968公里,占38.41%。
公路客货运输总周转量876396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45%。其中,客运量680万人,同比下降3.41%;客运周转量63280万人公里,同比下降3.36%;货运量4205万吨,同比下降4.13%;货运周转量870068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5%。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3463.88万元,同比增长11.56%,邮政业务收入11607.57万元,同比下降1.49%;快递业务收入7405.08万元,同比增长4.6%。电信业务总量487586万元,同比增长8.8%,电信业务收入80843万元,同比增长6.8%。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1.6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106.1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93.23部/百人。宽带用户达32.58万户,同比下降6.3%。
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869.66万人次,同比增长10.3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93.29亿元,同比增长6.88%。
九、教育和专业技术
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计870所。其中,幼儿园478所;小学330所;初级中学37所;完全中学13所;高级中学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其他中职机构2所。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16995人。其中,学前教育2924人;小学6413人;中学7340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76人;特殊教育42人。在校学生总数234170人。其中,幼儿园32858人;小学生96659人;初中生57886人;高中生42843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634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290人。2024年,学前教育入园人数12023人;小学招生14392人;初级中学招生19260人;普通高中招生14227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725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86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5102人。其中,幼儿园有专任教师1975人;小学有专任教师6046人;初中有专任教师3999人;普通高中有专任教师2773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有专任教师268人;特殊教育有专任教师41人。
2024年全市高考报名人数15476人,文科报名人数6122人,理科报名人数9354人,应届报名人数13471人,往届报名人数2005人,三校生报名人数609人。一本上线人数3854人,上线率24.9%;二本上线人数6200人,上线率40.06%;专科上线人数5406人,上线率34.93%;全市本科线人数10054人,本科率64.97%;总上线人数15460,总上线率99.89%。
年末全市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1257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278人,高中教师2467人,初中教师3895人,小学教师6451人,幼儿教师150人,特殊教育教师50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18人,卫生5206人,工程1258人,农业894人,新闻26人,出版3人,图书资料95人,文物博物馆9人,档案12人,工艺美术1人,播音主持5人,会计148人,统计26人,经济203人,实验技术1人,艺术39人,公共法律服务21人,审计1人。取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20180人,其中,高职资格9743人,中职资格4539人,初职资格5898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4年全市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20个、文化馆52个(总馆1个,分馆51个)、图书馆33个(总馆1个,分馆32个)、纪念馆1个、博物馆3个、文物管理所1个,文化经营户110户,从业人员620人。图书馆新增书刊635种(册),藏书量(包括电子书刊)达到33.9万册。
全市有卫生机构562个(含村级卫生所);卫生机构床位数8417张;执业(助理)医师2554人;执业护士3060人。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人数为1246529人。
2024年全市体育场地数量达到3476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8平方米。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3398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达到常住人口的2.9‰。体育协会21个,共有体育彩票销售点91个,年销售额9100万元。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2024年城市建成区面积38.84平方公里。建成区供水管网密度6.36公里/平方公里,排水管道密度11.69公里/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5.36%,绿地率40.43%,用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89.23%,人均日生活用水181.44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9.67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3平方米。
全年污水处理率96.37%,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6.3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149.7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41%。主要能源品种消费量中,原煤消费量530.31万吨,同比下降6.86%;焦炭消费量19.46万吨,同比下降16.3%;电力消费量36.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
2024年,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6起,死亡17人,直接经济损失279.8万元。事故起数同比上升14.3%,死亡人数同比持平,直接经济损失同比下降23.9%;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化、烟花爆竹等行业未接到事故报告。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0.036人,同比增长20.0%。
十二、人口、居民收支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达155.9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6.71万人,乡村人口79.28万人。男性82.69万人,女性73.30万人,性别比为112.81(以女性为100)。全市少数民族人口达12.77万人,占总人口的8.19%,其中:彝族8.39万人,壮族0.3万人,苗族0.76万人,回族2.41万人。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115.5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23万人,人口出生率10.58‰;死亡人口1.18万人,死亡率10.15‰;自然增长率为0.43‰。全年年末常住城镇人口69.15万人,城镇化率59.84%。
全年宣威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0元,比上年同期的31498元增加1472元,增长4.7%。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020元,比上年同期的46306元增加1714元,增长3.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37元,比上年同期的18575元增加1262元,增长6.8%。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725元,同比增长4.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395元,同比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905元,同比增长6.6%。
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8.64万人,收缴保费97895.31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1.97万人,收缴保费63266.77万元;失业保险参保5.15万人,收缴保费3925.26万元;工伤保险参保6.77万人,收缴保费4018.76万元;生育保险参保4.59万人,收缴保费4145.47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78.8万人,收缴保费16839万元。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42万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累计收入83162.07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02088人次,全年累计保障金额5157.68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015238人次,全年累计保障金额37395.58万元。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948人,登记失业率4.2%。
注:1.本公报数据为年度快报数,最终定案数以《宣威统计内部资料汇编》为准。
2.本公报中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为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