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县经济运行整体向好,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城市活力持续增强,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1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80.2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52.5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2%、26.2%和64.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6:28.1:53.3。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010元,比上年增长6.9%。
图1 2020年—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
图2 2020年—2024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二、民营经济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81.8亿元,比上年增长7.2%,占GDP的比重为63.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8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57.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73.1亿元,增长11.1%。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8.0:31.8:40.2。
年末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40788户,比上年下降6.6%,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8.1%,其中私营企业5688户,个体工商户3405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50户。全年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4581户,其中新增私营企业1322户,新增个体工商户3208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1户。
三、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9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农业产值57.6亿元,林业产值3.1亿元,牧业产值32.6亿元,渔业产值2.1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亿元。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9700公顷,比上年减少0.1%,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5663公顷,玉米播种面积13200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6369公顷,比上年增长0.4%,其中,油菜籽面积18338公顷,占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的69.5%。蔬菜播种面积24451公顷,比上年增长0.6%。
全年粮食总产量41.3万吨,比上年增长1.6%。其中,夏粮产量7.9万吨,增长2.1%;秋粮产量33.4万吨,增长1.5%。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7.0万吨,比上年增长3.9%;蔬菜产量47.6万吨,增长5.4%;园林水果产量5.4万吨,增长4.5%。
图3 2020年—2024年粮食产量
全年生猪出栏74.4万头,比上年下降8.3%;牛出栏2.2万头,下降9.1%;羊出栏33.4万只,下降14.2%;家禽出栏856.6万只,下降6.6%。猪肉产量5.9万吨,比上年下降1.6%;牛肉产量0.3万吨,下降7.5%;羊肉产量0.5万吨,下降14.5%;禽肉产量1.2万吨,下降4.2%。禽蛋产量2.4万吨,比上年下降0.8%。牛奶产量0.01万吨,比上年下降14.0%。
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9740公顷,新增蓄水能力4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平方公里。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3.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6%,其中,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1.1万千瓦。
四、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1.6亿元,占GDP比重为18.0%。其中,采矿业增加值0.03亿元,制造业增加值47.5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4.1亿元。年末规上工业企业125户,比上年净增15户。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8.8亿元,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48户。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8.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3.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7.7万平方米,增长120.9%。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0.4%,民间投资增长19.7%,技改投资增长44.2%。
图4 2020年—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7.1%,商品房施工面积337.2万平方米,增长3.8%;商品房销售面积66.1万平方米,下降14.1%。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7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45.7亿元,增长19.9%;按城乡市场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19.6亿元,增长3.3%,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5.1亿元,增长3.3%;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122.7亿元,增长3.3%;餐饮收入32.0亿元,增长3.5%。
七、交通
全年公路总里程37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5公里。全县等级公路里程3668公里,其中,一级公路49公里。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亿元,比上年增长9.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1亿元,比上年增长4.0%。
图5 2020年—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有各类学校128所(不含村小),招生21384人,在校学生87299人。其中,小学29所,招生4944人,在校生36029人。初中51所,招生7514人,在校生23076人。普通高中5所,招生4205人,在校生11841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招生1377人,在校生372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15人,在校生300人。幼儿园41所,招生3329人,在校生1232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2%。高考质量继续保持历史较好纪录,年内参加普通高校考试的人数为4260人。职业教育方面,参加各类成人高校考试人数460人,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数1784人。
年末共有高科技产业企业21户,科技兴农引进新品种23项,引进新技术38项,建立示范基地10个。全年共有民营科技企业64户,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0户。全年重点转化科技成果2项,技术交易7项,申请专利335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文化系统共有群众文化演出队50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站)54个,文化俱乐部、文化室657个。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文物保护单位652个,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个。文化下乡共演出84场,观看人数达83.2万人。
全县广播喇叭数4378个,乡镇广播站28个,广播综合覆盖率99.9%。全县电视总用户8.3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9.9%。
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753个,其中,医院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4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其他机构1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609张,卫生技术人员409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40人,注册护士1812人。全年总诊疗406.7万人次,其中,医院诊疗132.8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268.3万人次。
全县共有体育场馆5个,符合“两场一池一房”要求场地1个,新建全民健身场所3处,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站1个。体育人才输送12人,其中,省单项运动学校人才输送3人,体育大专院校人才输送2人,重点业余体校人才输送6人。
十一、人口
年末公安户籍总人口85.5万人,比上年下降1.0%。其中,男性45.1万人,女性40.4万人;乡村人口70万人,城镇人口15.5万人。年末常住人口60.6万人,城镇化率47.2%,比上年上涨0.9个百分点。
图6 2020年—202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17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工资性收入18728元,增长1.8%;经营净收入7655元,增长10.5%;财产净收入3311元,增长10.4%;转移净收入9723元,增长4.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822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4.9%,衣着支出增长5.4%,居住支出增长10.6%,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4.0%,交通通信支出增长8.2%,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2%,医疗保健支出增长-37.3%,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增长7.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3.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37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工资性收入6439元,增长6.3%;经营净收入7822元,增长7.0%;财产净收入553元,增长-0.9%;转移净收入5723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091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5.0%,衣着支出增长11.8%,居住支出增长7.2%,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9.5%,交通通信支出增长13.8%,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5.6%,医疗保健支出增长-4.4%,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增长2.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6.7%。
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5.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0.0万人。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3.3%。
注:
1.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未作机械调整。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及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国家统计局关于民营经济类型统计划分的暂行规定,对2023年民营经济增加值数据进行了修订。
4.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施工和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等指标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2024年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5.规模以上工业相关指标增速及变化按可比口径计算,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财务指标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6.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修订。
7.公报中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交通运输、金融、财政、保险、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