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海原县统计局

20255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交织叠加的困难挑战,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落细各项稳经济促发展政策,闯风浪、攻难关、破梗阻,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发展动能稳步提升,风险化解有力有效,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县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33.1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18亿元,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增加值28.76亿元,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83.23亿元,同比增长4.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9:21.6:62.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433元,同比增长6.8%。

 

图1 2020-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图2 2020-2024年全县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3.36万户45.6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06万人,乡村人口36.61万人。全年全县人口出生率12.2‰,人口死亡率3.9‰,人口自然增长率8.4‰。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9.67万户33.55万人,年平均人口33.77万人。城镇人口12.97万人,乡村人口20.5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8.66%。回族24.79万人,占总人口的73.87%;汉族8.68万人,占总人口的25.88%;其他少数民族0.08万人,占总人口的0.25%。男性17.69万人,女性15.86万人,平均家庭人口数3.47人/户。出生人口0.51万人,出生率15.10‰;死亡人口0.24万人,死亡率7.11‰;自然增长人口0.27万人,自然增长率7.99‰。

表1 2024年末全县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常住人口

33.55

100.0

其中:城镇

12.97

38.66

乡村

20.58

61.34

其中:男性

17.69

52.73

女性

15.86

47.27

其中:汉族

8.68

25.88

回族

24.79

73.87

其他少数民族

0.08

0.25

图3 2020-2024年全县城镇化率(%)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192人(自然减员前),同比增加497人。全县劳务输出10.92万人,同比增加0.08万人。

全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下降0.2%。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分别上涨0.8%、3.1%、5.1%;食品烟酒、衣着、居住、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价格分别同比下降1.0%、0.1%、1.5%、0.4%、0.3%。

图4 2024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图(%)

表2 2024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类别

上年价格=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99.8

食品烟酒

99.0

衣着

99.9

居住

98.5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8

交通和通信

99.6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3.1

医疗保健

99.7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5.1

 

二、农业

全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02亿元,同比增长9.8%;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91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农业产值21.57亿元,同比增长5.3%;林业产值1.02亿元,同比增长79.3%;牧业产值19.07亿元,同比增长14.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6亿元,同比增长4.8%。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0.09万亩,比上年增加0.02万亩。全年全县粮食总产量24.04万吨,比上年增加0.59万吨,同比增长2.5%。其中,夏粮产量1.31万吨,同比增长10.2%;秋粮产量22.73万吨,同比增长2.1%。

图5 2020-2024年全县粮食产量(万吨)

年末生猪存栏2.13万头,同比下降2.1%,出栏3.44万头,同比增长22.5%;牛存栏14.50万头,同比下降3.2%,出栏8.86万头,同比增长20.8%;羊存栏52.73万只,同比增长3.5%,出栏76.05万只,同比增长17.7%;家禽存栏14.36万只,同比下降21.7%,出栏14.15万只,同比下降32.8%。

全年全县猪牛羊禽肉产量3.15万吨,同比增长23.8%。其中,猪肉产量0.28万吨,同比增长24.7%;牛肉产量1.47万吨,同比增长24.0%;羊肉产量1.38万吨,同比增长25.6%;禽肉产量0.03万吨,同比下降33.7%。牛奶产量5.32万吨,同比增长18.7%。禽蛋产量0.28万吨,同比下降13.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8.43亿元,同比增长3.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3.8%。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12.6%;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87.4%。分门类看:电力生产与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72.7%;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0%,占规上工业增加值27.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0%;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

图6 2020-2024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及增速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77亿元,同比下降10.9%。分门类看: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0.10亿元,同比增长1.9倍;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8.67亿元,同比下降11.6%。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65.9元,比上年增加1.68元;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52.3元,比上年减少1.1元;年末规上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13.2%,比上年末下降2.1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发电装机容量193.51万千瓦,同比增长2.0%。并网风电装机容量136.30万千瓦,与上年同期持平;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57.21万千瓦,同比增长7.0%。

全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32亿元,同比增长18.2%。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18亿元,同比增长86.1%;完成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14万平方米,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15.1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9.12万平方米,竣工价值5.48亿元。

图7 2020-2024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及增速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3.23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6.97亿元,同比增长5.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7.52亿元,同比增长2.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67亿元,同比增长6.9%;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29亿元,同比增长5.3%;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86亿元,同比增长2.2%;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49亿元,同比增长5.7%;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1.61亿元,同比增长4.5%。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35亿元,同比增长3.0倍。

图8 2020-2024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及增速

五、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74亿元,同比增长2.7%,较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分批零售额5.38亿元,同比增长0.7%。分地区看:城镇地区零售总额18.12亿元,同比增长2.9%;乡村地区零售总额12.62亿元,同比增长2.3%。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9.58亿元,同比增长3.4%;零售业零售额17.57亿元,同比增长2.2%;住宿业零售额0.16亿元,同比增长8.1%;餐饮业零售额3.43亿元,同比增长3.0%。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3.59亿元,同比增长3.2%,商品零售27.15亿元,同比增长2.6%。

图9 2020-202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2.2%。其中,县属投资同比增长18.1%,区属投资同比下降50.4%。在县属项目投资中,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9.2%;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6.0%,其中,工业投资同比下降26.0%,高耗能投资同比下降23.6%;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9.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5%;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同比增长35.8%,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8.3%。

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14.80亿元,同比增长1.1倍。其中,住宅投资12.14亿元,同比增长95.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18亿元,同比增长1.7倍。年末全县住宅待售面积15.2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3.13万平方米。

表3 2024年分行业县属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行业

比上年增速(%

总计

-18.1

农、林、牧、渔业

36.5

采矿业

制造业

-18.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6.9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72.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2倍

住宿和餐饮业

-84.0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8.8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8.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2.2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63.6

卫生和社会工作

-76.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倍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44.7

表4 2024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增速

指标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投资额

亿元

14.80

1.1倍

其中:住宅

亿元

12.14

95.5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78.39

-7.6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61.56

-5.6

房屋新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37.74

21.6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32.71

37.8

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5.68

-65.5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5.57

-56.0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18.42

-20.1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6.70

-19.8

本年到位资金

亿元

9.69

-22.7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税收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40.6%;非税收入1.08亿元,同比下降16.1%。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75亿元,同比增长4.8%。

图10 2020-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速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8.44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6.43亿元,同比增长9.7%;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8.77亿元,同比增长5.0%;机关团体存款余额22.21亿元,同比下降4.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4.81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05.71亿元,同比增长19.5%;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9.10亿元,同比下降20.6%。

表5 202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及增速

指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108.44

7.0

其中:住户存款

76.43

9.7

非金融企业存款

8.77

5.0

机关团体存款

22.21

-4.9

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114.81

14.9

其中:住户贷款

105.71

19.5

企(事)业单位贷款

9.10

-20.6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86元,同比增长4.8%。其中,工资性收入29436元,同比增长4.8%,占比为86.4%;经营净收入1992元,同比增长4.9%,占比为5.8%;财产净收入587元,同比增长3.1%,占比为1.7%;转移净收入2071元,同比增长4.8%,占比为6.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1元,同比增长7.7%。其中,工资性收入6958元,同比增长7.8%,占比为46.7%;经营净收入5148元,同比增长7.8%,占比为34.6%;财产净收入88元,同比增长4.2%,占比为0.6%;转移净收入2698元,同比增长7.3%,占比为18.1%。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118元,同比增长7.8%。其中,食品烟酒类消费支出5522元,同比增长3.9%,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30.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348元,同比增长9.4%。其中,食品烟酒类消费支出3606元,同比增长8.1%,占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31.8%。

图11 2020-2024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图12 2020-2024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图13 2024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构成

图14 2024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构成

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4万人。其中,城镇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参保人数3.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4万人。全年收缴基本养老保险费7.95亿元;实发养老保险待遇8.32亿元。

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7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3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人数2.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统筹医疗保险人数36.5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5.1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12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4.0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43亿元。

九、交通和邮电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733.47公里,公路密度达到58.54公里/百平方公里。按行政等级分:国道里程274.14公里(包含普通国道186.385公里和国家高速87.755公里);省道里程515.543公里(包含省级高速142.397公里和普通省道373.146公里);乡道里程601.881公里;专用公路155.4公里;村道2186.502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230.152公里,一级公路11.126公里,二级公路372.547公里,三级公路380.944公里,四级公路2738.701公里。

年末全县共有客运企业9家,运营线路94条,客运车辆576辆。全县现有货运企业109家(道路货运企业97家、大型商贸骨干物流企业1家、快递企业8家、零担物流企业3家);货运汽车保有量9853辆(含本地注册6297辆、外地注册3556辆)。现有B2及以上货运驾驶员24360人

年末全县共有邮政支所(邮政普遍服务场所)20处。全县邮政行业业务收入4893.79万元,同比增长13.1%。快递业务量157.97万件,同比增长11.5%,国内普通包裹0.45万件,同比增长31.1%;函件0.81万件,同比增长2.4倍;报刊累计333.53万份,同比增长15.5%;杂志累计6.02万份,同比下降20.5%。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0.9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33.51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22.50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77万户,比上年增加0.47万户。

十、文教卫生

2024年年末全县现有学校266所。其中,小学180所(县城小学11所,乡镇中心小学12所,村级小学75所,教学点82个);中学18所(高级中学3所,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66所。

2024年,全县有教职工4744人(在编4638人,特岗106人),女教职工2739人,专任教师4737人。按学校类别分高中学校885人、职中学校143人、初中学校1415人、小学学校2131人、幼儿园88人、特殊教育学校20人、局机关各中心等62人。

全县有教学班2222个,在校学生76928人。学前幼儿9304人。其中,小学学前班1085人;在园幼儿8219人。小学阶段35920人。初中阶段18167人。普通高中11732人。职业中学1749人。特殊教育学校56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95.38%,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8.43%,高中三年毛入学率95.89%,小学六年巩固率100%,初中三年巩固率100%。资助困难学生87603人次。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行政部门1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9家。其中,区级医疗分支机构1家,县级公立医院2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家,乡镇卫生院1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家,民营医院1家,标准化村卫生室157家,个体诊所41家。全县医疗机构实有床位数1458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075人,全县在册执业(助理)医师总数883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县总取水量14322.33万立方米,同比减少2.7%。其中,生活用水1229.9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5.2%;农业用水12871.13万立方米,同比减少6.5%;生态用水210.2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87.0%;工业用水11.0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7.8%。全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11000公顷。其中,新造林面积2000公顷,退化林修复9000公顷。

全年全县平均气温为9.2℃,较常年偏高1.1℃;年总降水量为494.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05.9毫米;日照时数2324.6小时,较常年偏少35.7小时。全年全县累计优良天数339天,有效监测天数365天,优良天数比例92.9%(不扣除沙尘异常超标天),与上年同期(优良天数335天,有效监测天数363天,优良天数比例92.3%)相比,优良天数增加4天,优良天数比例上升0.6个百分点。PM10平均浓度45μg/m³,较上年同期(48μg/m³)下降6.3%;PM2.5平均浓度21μg/m³,较上年同期(21μg/m³)持平。

全年全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3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225人/亿元。

十二、乡村振兴

全年全县有脱贫人口2.55万户9.94万人,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228户1009人,有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898户3808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96户450人,边缘易致贫户165户748人,突发严重困难户637户2610人。全年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9077元,同比增长15.76%;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6327元,同比增长14.02%。

雨露计划共资助学生6507名1301.4万元,安置各类公益性岗位4352人(乡村振兴岗和光伏公岗)。

注释:

[1]本公报中的年度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海原县2024年经济要情手册》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经最终核实,2023年,海原县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126.2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7亿元,同比增长10.1%;第二产业增加值27.75亿元,同比下降3.7%;第三产业增加值78.51亿元,同比增长10.9%。

[4]①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②有资质的建筑业:有总承包、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③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④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⑤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⑥规模以上服务业: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就业数据来自县就创局;发电装机容量数据来自国网中卫供电公司;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中卫市分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商保险数据来自县人社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县医保局;交通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邮政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体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局;用水数据来自县水务局;林业数据来自县林草局;气象数据来自县气象局;环境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海原分局;生产安全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乡村振兴数据来自县农业农村局;其余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海原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