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呼图壁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和听取自治区、兵团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历次全会和州党委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贡献呼图壁力量。2024年,我县农业生产稳中有增,工业经济降幅持续收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消费品市场恢复势头良好,经济呈“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2024年,我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77.93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83亿元,同比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53.89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工业增加值44.59亿元,增长2.0%,建筑业增加值9.3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65.21亿元,同比增长2.1%。三次产业结构:33.06:30.29:36.65。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我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5亿元,同比增长10.26%。其中:税收收入6.33亿元,同比下降12.08%,非税收入6.62亿元,同比增长45.6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82亿元,同比下降1.56%。其中:公共安全支出2.06亿元,同比下降27.67%,教育支出5.23亿元,同比增长0.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5亿元,同比增长23.96%,卫生健康支出2.16亿元,同比下降36.27%,城乡社区支出5.84亿元,同比增长48.24%。
金融供给支撑有力。根据州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我县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18.16亿元,同比增长1.4%,各类贷款余额163.28亿元,同比增长2.11%。存贷比74.84%。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二产投资压舱石作用持续稳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9%,贡献率17.4%,拉动率4.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额59.2%,同比增长16.9%,贡献率44%,拉动率10.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全部投资额的31.6%,同比增长31%,贡献率38.6%,拉动率9.3%。
二、农林牧渔业
2024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45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农业产值29.78亿元,增长7.4%;林业产值0.61亿元,下降7.3%;畜牧业产值16.69亿元,增长0.7%;渔业产值0.55亿元,增长8.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5.83亿元,增长16.3%。
表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分行业增长情况
指标 | 产值(万元) | 同期(万元) | 增速(%) | 占比(%)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534543.25 | 548622.00 | 5.9 | - |
农业 | 297764.90 | 310410.43 | 7.4 | 55.7 |
林业 | 6102.99 | 7070.70 | -7.3 | 1.14 |
牧业 | 166893.60 | 176183.35 | 0.7 | 31.22 |
渔业 | 5489.25 | 4616.40 | 8.7 | 1.03 |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 58292.50 | 50341.13 | 16.3 | 10.91 |
1.种植业生产稳中有增。据州统计局和州调查队反馈数据显示,小麦播种面积11.50万亩,较上年减少3.81万亩,同比下降24.89%。玉米播种面积20.98万亩,较上年同期增长0.18万亩,同比增长0.87%,棉花播种面积56.87万亩,同比增长5.9%,蔬菜共收获4.4万亩,同比下降7.7%;小麦总产量5.08万吨,同比下降20.41%。玉米产量15.37万吨,同比增长16.32%。棉花产量8.98万吨,同比增长16.1%。蔬菜产量29.27万吨,同比下降18%。
2.主要畜牧业呈现“六增四降”态势。牛出栏5.53万头,同比增长4.99%;羊出栏29.07万只,同比增长11.71%;生猪出栏4.25万头,同比下降11.21%;活家禽出栏532.2万只,同比增长40.61%。猪肉0.39万吨,同比下降9.94%;牛肉1万吨,同比增长9.71%;羊肉0.56万吨,同比增长15.81%;禽肉0.93万吨,同比增长39.18%;禽蛋产量77吨,同比下降18.27%;生牛奶产量14.25万吨,同比下降22.19%。
3.渔业水产养殖面积逐年下降,增长乏力。据农业农村据统计数据显示,渔业总产量3625吨,较上年减少486吨,同比下降13.55%;水产总养殖面积8100亩,较上年减少175亩,同比下降21.15%。
三、工业和建筑业
(一)工业经济稳定回升。1-12月,全县6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0.7亿元(同期112.3亿元),同比下降19.3%;完成工业增加值16.6亿元(同期20.4亿元),同比下降12.1%,降幅较年初收窄28.5个百分点。
1.三大门类“一增两降”。采矿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2亿元(同期3.84亿元),同比下降36.8%,下拉规上工业增速6.94个百分点;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1.51亿元,同比下降8.2%,下拉规上工业增速5.5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2.86亿元,同比增长3.2%,拉动规上工业增速0.44个百分点。
2.超五成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全县19个行业大类中,10个行业同比增长,增长面达53%。
表2 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增加值情况
指标名称 | 累计增加值占比% | 增速% | 拉动百分点 | ||
12月 | 1-12月 | 12月 | 1-12月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计) | -10.5 | -12.1 | -10.5 | -12.1 |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12.8 | 9.1 | 56 | 0.9 | 4.1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0.5 | -100 | 30.5 | 0 | 2.2 |
医药制造业 | 2.9 | 10.4 | 29 | 0.3 | 0.6 |
金属制品业 | 0.8 | 46.2 | 31 | 0.4 | 0.2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12.3 | 6.5 | 1.6 | 1.1 | 0.2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3.2 | -2.7 | 9.5 | -0.1 | 0.2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0.1 | -100 | 53.1 | 0 | 0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8 | 14.6 | 2.5 | 0.3 | 0 |
木材加工制品业 | 0.1 | -93.2 | -30.8 | -0.1 | 0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0.8 | -46.7 | 6.4 | -0.2 | 0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0.4 | -1.1 | 8 | 0 | 0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0.4 | 50.2 | -22 | 0.2 | -0.1 |
纺织业 | 3.7 | 219 | -6.9 | 3.2 | -0.2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0.6 | 24.8 | -34.1 | 0.2 | -0.2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2.2 | 15.9 | -16.2 | 0.1 | -0.4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8.8 | 238.2 | -12.2 | 2 | -1.1 |
食品制造业 | 13.1 | -11.6 | -9.3 | -1.5 | -1.2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13.5 | -58.7 | -36.8 | -18.6 | -7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12.1 | 11.1 | -46.9 | 1.4 | -9.4 |
3.近四成主要产品产量同比增长。本月全县汇总30种工业产品,11种产品同比增长,19种产品同比下降。
表3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序号 |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1-12月累计 | 同期 | 增速(%) |
1 | 预应力混凝土桩 | 米 | 118122.00 | 0.00 | -- |
2 | 化学试剂 | 吨 | 17976.28 | 7437.22 | 142 |
3 | 水泥混凝土压力管 | 千米 | 76.77 | 39.07 | 96 |
4 | 活性炭 | 吨 | 2354 | 1372.6 | 71 |
5 | 钢材 | 吨 | 471447.34 | 344116.67 | 37 |
6 | 自来水生产量 | 万立方米 | 980.73 | 717.48 | 37 |
7 | 粗钢 | 吨 | 482077.36 | 369413.81 | 30 |
8 | 小麦粉 | 吨 | 112237.46 | 98370.13 | 14 |
9 | 塑料制品 | 吨 | 14269.36 | 13124.83 | 9 |
10 | 罐头 | 吨 | 32969.15 | 31431.75 | 5 |
11 | 人造板 | 立方米 | 29254 | 28428 | 3 |
12 | 乳制品 | 吨 | 106921.43 | 108486.30 | -1 |
13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31.753376 | 33.251634 | -5 |
14 | 焦炭 | 万吨 | 21.305644 | 22.439497 | -5 |
15 | 涂料 | 吨 | 5342 | 5854.18 | -9 |
16 | 纱 | 吨 | 32848.03 | 36361.01 | -10 |
17 | 沥青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平方米 | 2437100.00 | 2797450.00 | -13 |
18 | 饲料 | 吨 | 28748.00 | 33697.70 | -15 |
19 | 水泥混凝土排水管 | 千米 | 126.39 | 148.57 | -15 |
20 | 低压开关板 | 面 | 1790 | 2310 | -23 |
21 | 高压开关板 | 面 | 851 | 1107 | -23 |
22 | 非织造布(无纺布) | 吨 | 4185.66 | 5796.79 | -28 |
23 | 原煤 | 万吨 | 193.797521 | 278.190389 | -30 |
24 | 石墨及碳素制品 | 吨 | 53160 | 93600 | -43 |
25 | 服装 | 万件 | 178 | 348 | -49 |
26 | 水泥 | 吨 | 224983.00 | 524679.54 | -57 |
27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99224.1 | 252196.79 | -61 |
28 | 钢结构 | 吨 | 2454.97 | 7828 | -69 |
29 | 石油沥青 | 万吨 | 2.70 | 17.82762 | -85 |
30 | 砖 | 万块 | 0 | 7547.36 | -100 |
4.企业亏损进一步扩大。1-12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0.2亿元(同期122.8亿元),同比下降18.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99亿元(同期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86亿元)。
(二)建筑业生产呈高速增长态势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55亿元,同比增长101.82%。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13.43亿元,同比增长76.58%。其中:结转合同额5.19亿元,同比增长52.27%,今年新签合同额8.24亿元,同比增长96.3%。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地方交通运输及邮政业增加值2.46亿元,同比增长3.3%。境内公路里程达到1541.868公里,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80辆、出租汽车490辆(不含兵团)。
通讯业持续发展,服务覆盖更加广泛。202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0472户,移动电话用户243493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08517户。
五、国内贸易和房地产开发业
消费市场稳步回暖。2024年,我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5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2亿元,同比增长3.9%,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4.51亿元,同比增长14.6%。按消费类型分,实现商品零售额4.27亿元,同比增长16.8%,实现餐饮收入0.24亿元,同比下降17.01%。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降、销售面积保持增长。我县资质以上房地产企业13家,同比减少6家,在库房地产项目15个,同比减少2个。本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917万元,同比下降37.7%。实现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3551平方米,其中商业营用房2099平方米,同比增长27%,新建商品房销售额5028万元,同比增长44.6%,均价3710元/平方米。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加大,对外贸易大幅增长。2024年招商引资项目79个,完成到位资金137.28亿元,同比增长14.26%,其中:区外到位资金109.15亿元,同比增长24.71%。实现进出口总额477.77万美元,同比增长174.03%。其中,出口总额315.97万美元,同比增长242.88%,进口总额161.8万美元,同比增长96.8%。
发展旅游产业,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围绕天山自然风光百里丹霞和百泉湖、鸭洼湖万亩水域资源,大力实施“双百”战略。进一步完善康家石门子景区规划,深入挖掘康家石门子岩雕刻画国家级重点文物历史文化,规划建设康家石门子岩画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展示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积极推动百里丹霞江山多娇项目,新建停车场、旅游厕所、通信基站、旅游导示牌等,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游客体验度。结合小甘沟煤矿生活区建设项目,打造白杨沟露营地、停车场、游客集散中心,不断丰富百里丹霞旅游业态。促进南中北三大旅游产业带串连成线、联动发展。在S101百里丹霞风景道沿线新增旅游标识牌20块,今年新建旅游厕所6座(赤壁天湖东2个、翁巴郎驿站1个、全景天山1个、二十里店镇精品旅游环线建设厕所2个),通信基站3个(呼图壁伴山风景道8站(驴尾巴梁)1座,S101路段K78、K98公里处基站2座),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十四户村停车场新建停车场1座。举办呼图壁县第四届冰雪风情、第七届海棠花季暨椒麻鸡美食推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暨端午节、自治区第十二届新疆曲子演出季暨2024舌尖上的丝绸之路美食节呼图壁县专场等活动,激发市场消费活力。2024全年累计接待旅游人次420.91万人次,同比上升29.31%,实现旅游消费261662万元,同比增长76.72%。
七、科学技术、教育和医疗卫生
科技兴县战略深入实施,创新型县建设迈出新步伐。组织13家企业积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评审12家,退出高新技术企业2家。2024年,全县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达到31家,创历史新高,63家规上企业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20家,占比31.7%。申报自治区各类科技项目35项,其中申报2024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项、2024年自治区科技援疆项目1项、自治区乡村振兴项目11项、科技特派员项目8项,其中重点类2项、引导类2项、服务类4项,“2+5”自治区重点人才项目7项。申报昌吉州各类科技项目21项,其中:昌吉州重点科技专项4项、科技特派员项目17项。2024年,14个项目已经昌吉州科技局初审通过,其中:重点科技专项3项、科技特派员项目11项。2024年,争取区州财政资金共计1538万元。
教育强县工作持续推进,基础教育办学条件逐步提升。全县共有各类学校48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小学1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幼儿园29所。2024年末,各类学校占地面积1522023.57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筑面积408720.37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8223.15万元,各类图书505221册。2024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70人、普通中学招生2594人(其中初中1697人、高中897人)、普通小学招生1102人、幼儿入园718人。2024年各类学校在校学生20504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948人、普通中学在校7845人、普通小学在校8930人、在园幼儿2781人。2024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281人、普通中学毕业生2724人(其中:高中毕业生988人、初中毕业1736人)、小学毕业177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升学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98.5%。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全年未发生重大疫病和突发疫情。全县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达到10.45万平方米,总资产6.0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5.29亿元。2024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为121个,拥有床位数870张;卫生技术人员104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10人。
八、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
丰富文旅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文润庭州 福满元宵”第三十二届秧歌社火表演赛、“文润春城 灯耀中华”呼图壁县花灯展演、大型群众猜灯谜和烟花秀活动、百日文化广场启动仪式、庆国庆文艺晚会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承接福建省援疆专场文艺演出、山西演艺集团演出、中央民族歌舞团专场慰问演出、庭州爱乐乐团惠民演出、昌吉州胡杨民乐团专场惠民演出等多项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我县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坚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指引,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送到群众身边,全力构建有“温度”的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下基层演出142场次、乡村百日文体竞赛121场次、百日广场文化活动108场次,戏曲下乡60场次,四季村晚活动71场次,其他各类演出、展览等活动100余场次,服务全县各族群众达17万人次。演出形式涵盖了非遗项目展示、戏曲演绎、器乐演奏、歌舞表演及声乐演出等多种类型,不断提高我县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水平,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覆盖。
媒体融合和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文化媒体宣传品影响力持续扩大。截止2024年末,建成融媒体中心1个,广播频率1个,电视频道1个,全年制作播出广播291期,电视291期,播发新闻稿件1595条。生产原创融媒体3136条,其中短视频2456条、海报616张、长图8个、新媒体音频53个、H5 3个、制作SVG动画4期。外宣上稿1468条,其中:中央电视台8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3条,人民日报5条,光明日报2条,经济日报5条,新疆日报49条,新疆电视台19条,新疆广播电台66条,昌吉日报436条,昌吉电视台457条,昌吉广播电台398条。
九、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深化污染防治,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完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2231户,6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整治4台,农业领域散煤治理47个。淘汰营运柴油货车96辆,新增新能源公务用车16辆。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513台。完成4家企业10项“一企一策”治理项目,完成8家企业27项“创A晋B”治理措施,完成涉气企业深度治理项目17个,完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项目8项,开展低效失效治理8项。2024年,累计优良天数比例85.2%(311天),细颗粒物浓度32μg/m3,较全年目标值37.5μg/m3低5.5μg/m3,重污染天数比例3.0%(11天)。呼图壁河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100%,我县辖区内无土地性质发生变化的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2024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起,均为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4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55万元。
十、劳动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事业
就业创业服务保障水平稳步提升。2023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168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1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1641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20265人次;新增创业720人次,创业带动就业1740人次;为企业招聘引才655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91.2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4798人,其中补贴性培训2223人,新型学徒制培训30人。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024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14元,同比增长5.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33元,同比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2.9个百分点。
民生保障各项政策全面落实。2024 年末,全县共有城乡低保1039户、1946人(其中:城镇250户1946人,农村289户、1538人),全县新增城乡低保300户595人、动态管理清退109户202人。全县累计发放各类困难群众救助资金2285万元。其中:城乡低保金1175.8万元、特困供养供养金483万元、临时救助金91.5万元、孤儿生活费22.1万元、孤儿助学8.3万元、高龄老人津贴211.6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217.8万元,冬季取暖补贴74.9万元。全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4615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4808人;工伤保险参保20947人;失业保险参保18423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3716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5740人,参保率97.65%。
注:1、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均为现价,其增减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地区生产总值及金融、邮电、人口部门数据包括兵团,其余数据不包括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