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业投资稳定增长,就业物价总体平稳,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3.38亿元,比上年增长2.4%。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61.55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48.46亿元,下降1.6%,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41.61亿元,增长1.9%,,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02亿元,下降11.5%;第三产业增加值63.38亿元,增长1.9%。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协调发展。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的需求和经济转型协调发展,从GDP结构看,三次产业比重为35.5:27.9:36.6,第二产业比重略有提高,一产比重较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高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收入保持增长,民生投入持续加强。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增加,民生投入增加明显。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本级收入17.83亿元,比上年增长35.88%,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97亿元,增长1.33%。上级补助收入22.06亿元。地方财政本级支出为45.62亿元,比上年增加46.6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06亿元,增长37.91%,其中,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和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支出分别增长12.21%、15.35%、-22.32%、59.62%、297.65%、60.27%和33.42%。

金融机构存贷比小幅下降。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90.34亿元,比同期增加25.91亿元,增长15.76%;贷款余额138.39亿元,比同期增加6.6亿元,上升5%。其中,短期贷款61亿元,同比下降5%;中长期贷款67.63亿元,上升23.17%;票据融资9.76亿元,下降22.97%。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比例为72.71%,比上年减少7.44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增,二产投资成主要增长驱动力。2022年新开工投资项目达56项,比上年增加9项。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9.9%,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5%,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0.5%。

二、农林牧渔业和农业基础设施

农林牧渔业生产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27亿元,同比增长4.6%。

1.农业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种植结构有所调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29.34万亩,比上年减少3.91万亩,下降0.58%。粮食面积30.33万亩,比上年下降0.73万亩,下降2.41%,其中小麦面积增长16.3%,玉米面积下降16.7%;经济作物面积为99万亩,增长4.3%。其中棉花面积增长0.1%,甜菜面积增长了354.5%,蔬菜面积下降24.8%,瓜果面积增长11.2%;饲草面积9.89万亩,下降32.4%。大宗农产品产量中,粮食产量15.81万吨,比上年下降8.19%,其中小麦产量增长16.49%,玉米产量下降17.78%;经济作物中,棉花产量达到10万吨,增长6.2%,甜菜产量增长508.8%,蔬菜产量增长12.9%,瓜果产量增长37.9%;饲草产量33.49万吨,下降44.16%,其中青贮玉米产量下降5.56%,苜蓿产量下降46.23%。

表1:2022年呼图壁县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

项  目 2022年播种面积

(万亩)

增减(%) 2022年产量

(万吨)

增减(%)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129.34 -0.58    
  粮食作物合计 30.33 -2.41 15.81 -8.19
  小麦 15.07 16.28 5.51 16.49
  玉米 15.02 -16.74 10.22 -17.78
棉   花 72.50 0.11 10 6.16
油   料 0.06 -86.96 0.01 -88.89
甜   菜 1.27 353.57 6.48 511.32
蔬 菜(含菜用瓜) 4.79 -24.80 32.74 12.94
   其中:制酱番茄 3.78 40.00 28.81 23.38
瓜果类 3.60 11.46 18.40 37.83
苜蓿 2.76 -6.76 2.89 -5.56
青贮玉米 7.01 -39.88 30.60 -46.23

2.林业生产稳步发展,生态林建设扎实推进全年人工造林面积0.15万亩。年末封沙育林2万亩;育苗面积5.17万亩。全年苗木产量达到5170.9万株。幼林抚育作业面积为1.8万亩。

3.畜牧业生产稳中有增。全年完成畜牧业产值15.91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牲畜饲养产值14.08亿元,家禽饲养产值1.31亿元,生猪饲养产值0.52亿元。

4.渔业产业整体稳定发展。到2022年末,渔业产值0.5亿元,同比下降1.9%,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752吨,同比下降1.9%,水产养殖面积647公顷,同比下降31%。

5.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截止2022年年底,农业机械总动力48.9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4.8%,农机配套农具达到 3.64万台,比上年增长15.5%,种植业综合机械化水平98%,其中机耕机械化水平达 100%、机播水平 96.76%、机收水平96.58%,其中棉花、番茄等综合机械化收获水平提高到 100%,全县农田地膜回收率达到 85.3%。

三、工业和建筑业

新型工业化强基增效。“一园三区”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纺织服装产业触底回升;化工产业增速明显;煤炭、油气产能稳步释放,输煤廊道、煤炭枢纽中心项目进展顺利;钢铁产业提档升级;新能源产业实现零突破。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5.2亿元,同比增长12.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83亿元,比上年增长2.2%。规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7.96亿元,比上年增长5.8%,实现税金及附加1.13亿元,增长0.4亿元,利润总额为0.98亿元,增长1.24亿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石墨及碳素制品、水泥、钢材、服装、石油沥青、棉纱等工业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原煤、焦炭、化学纤维、纸制品等产量呈下降态势。

表2: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

  工业产品名称 产 量 增减(%)
原煤(万吨) 148.97 -23.4
焦炭(万吨) 36.3 0.89
发电量(亿千瓦时) 30.1 -10.72
石墨及碳素制品(万吨) 4.95 3.22
商品混凝土(万立方米) 6 4.35
涂料(万吨) 0.6 17.2
水泥(万吨) 33.15 -25.37
钢材(万吨) 25.46 -23.14
粗钢(万吨) 26.8 -27.26
服装(万件) 124.1 -62.98
乳制品(万吨) 11.8 3.09
小麦粉(万吨) 11.48 2.89
罐头(万吨) 1.8 20.79
饲料(万吨) 3.6 -24
鲜、冷藏肉(吨) 2835 -38.54
棉纱(万吨) 3.04 -55.65
纸制品(万吨) 11.82 3.09
石油沥青(万吨) 20.44 30.53
化学药品原药(吨) 79 -81.95
化学试剂(吨) 2665 -5.6
砖(万块) 4975 -55.66
高压开关板(面) 643 -13
低压开关板(面) 1449 55.97
水泥混凝土排水管(千米) 14.87 -31.73

建筑业生产呈下降态势 。全县资质等级3级以上的建筑施工企业9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7亿元,比上年下降31.7%,签订的合同额为5.04亿元,同比下降11.3%,其中今年新签合同额1.64亿元,同比下降43.7%。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9.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5%,今年1-4季度新开工面积0.19万平米。完成营业收入1.82亿元,下降1.6%,利润总额负0.1亿元元、应交增值税0.1亿元。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地方交通运输及邮政业增加值6.74亿元,增长2.9%。境内公路里程达到1562.191公里(其中国省道路372.92公里、农村公路1128.521公里、城市道路60.75公里),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76辆、出租汽车490辆(不含兵团)。

通讯业持续发展,服务覆盖更加广泛。202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060户,移动电话用户174522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77934户。

五、国内贸易和房地产开发业

消费市场有所下降。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5亿元,比上年下降8.6%。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57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8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8%和11.6%。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96亿元,下降17.7%;商品零售15.09亿元,下降7.2%。

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均有所下降。房地产开发企业全年施工面积32.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64%,2022年房地产完成投资1.2亿元,同比下降50.75%,商品房销售面积1.0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63%。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招商引资项目有所减少,对外贸易有所下降。招商引资项目76个,同比减少20个,下降20.83%,到位资金100.16亿元,同比增加35.99亿元,增长56.09%。实现进出口总额39.6万美元,同比下降23.70%,其中出口总额39.6万美元,同比下降23.70%,进口总额0美元。

旅游产业持续发力。旅游兴县“双百”战略深入实施,“百里丹霞·百里水乡”示范区建设性规划完成编制,百里丹霞旅游风景道、百里水乡核心区等景区景点设施加快建设,新增驿站3座、停车位300个,赤壁天湖、江山多娇等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第二届百泉湖·鸭洼湖冰雪风情节、海棠花季、福禄美食节等旅游节庆活动精彩纷呈,“田园呼图壁·周末根据地”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全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2亿元。

七、科学技术、教育和医疗卫生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科技行动计划,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2022年,组织申报自治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科技行动计划专项8个,立项3个,争取项目资金150万元,为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行动,全面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水平。大力开展科技特派员选聘工作。2022年完成科技特派员选聘126名。其中,自然人科技特派员106人,法人科技特派员13家,科技特派团队7家。组织科技特派员及服务团队深入52个村场28家企业合作社,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春蕾、夏雨、金秋行动,参与人数达101人。2022年组织申报区、州科技特派员38项,自治区特派员项目立项1项、昌吉州科技特派员项目立项11项,立项资金25万元。通过申报施实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项目,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11项、新品种9个。

扎实开展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暨“科技之冬”活动。共举办种植、畜牧、林果、节水灌溉、电子商务等实用技能培训班294场次,聘请各级专家225人,培训农牧民、社区居民1.7万人次,其中女性达0.4万人次;科普活动389场次,参与人数达2.7万人次;政策宣讲464场次,参与人数达2.8万人次;疫情防控科普宣传348场次,惠及群众2.2万人次。全县各相关部门科技人员参加数达1846人。

教育强县工作持续推进,基础教育办学条件逐步提升 。全县共有各类学校48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小学1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幼儿园29所。2022年末,各类学校占地面积1416110.75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筑面积177098.68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42139.77万元,各类图书541096册。教学年各类学校在校学生22565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705人、普通中学在校8083人、普通小学在校9964人、在园幼儿3813人。2022年小学招生1723人、高中毕业生883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63人。2022年中等专业学校招生283人、普通中学招生1764人、普通小学招生1723人、幼儿入园3813人。各类学校教职工总数为2172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教职工56人、普通中学738人、普通小学833人、幼儿园教职工545人。

九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升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100.27%,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98.26%;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100%;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100%;幼儿学前享受一年、三年教育率均达到100%。

医改工作持续深化,医疗基础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全年发生重大疫病和突发疫情1起。全县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达到5.41万平方米,总资产3.72亿元,同比增长21%,固定资产3.02亿元,同比增长5.31%,其中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1.7 亿元,同比增长39.22%。2022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为123个,其中县、乡镇级卫生机构10个,拥有床位数557张;卫生技术人员82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80人。全年各医疗卫生机构诊疗28.79万人次,全民健康体检覆盖率56.17%。妇幼保健综合服务功能稳步完善,全县产妇住院分娩比例0.8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43‰,婴儿死亡率1.43‰。

八、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

文化服务持续发展。以喜迎二十大及宣传二十大为契机,持续深化文化润疆工程。举办呼图壁县2022年春晚、全国村晚,喜迎二十大-“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持续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戏曲下基层等活动102场次;百日文体竞赛活动143场次、百日广场文化活动94场次,“喜迎二十大”中原文化边疆行少林功夫展演等大型体育赛事10场次,完成全民健身活动62场次,开展冰雪主题活动、冰雪赛事25场次,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通过线上线下开设包含舞蹈、声乐、书画等多项课程的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班15期,培训人数达到700余人次,图书馆开展迎新春“春节年俗文化展”“新年从学习开始,天山儿女颂党恩诗友会”“喜迎二十大 书香进万家”暨“畅阅全城 书香呼图壁”等线上线下活动98场次。博物馆开展流动博物馆巡展活动31场次,举办“妙笔丹青绘年味 欢声笑语迎元旦”“欢乐猜灯谜 喜庆闹元宵”“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等主题活动。创编了《朝霞映在百泉湖》、《我的家乡五彩缤纷》、《喜迎二十大》、《金色年华》等各种形式的文艺精品。文化馆馆办团队百合花艺术团编导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获得2022年昌吉州总工会线上文艺节目评比一等奖,笑笑艺术团编导的舞蹈《灯火里的中国》获得二等奖,在昌吉州“喜迎二十大 舞蹈新时代”昌吉首届群众舞蹈大赛暨广场舞展示活动中,我县参赛团队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文化馆获得优秀组织奖。文化馆DALA乐队代表昌吉州参加中央电视台三套《欢乐城市派·宝藏昌吉》节目,向全国观众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媒体融合和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文化媒体宣传品影响力持续扩大。截止2022年末,建成融媒体中心1个,全年制作播出广播电视新闻296期,播发新闻稿件1284 条。生产原创融媒体产品3339条,在“呼图壁零距离”微信公众号、“呼图壁好地方”客户端、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累计发布融媒产品37695条。外宣上稿1179条,其中中央级媒体69条,区级媒体295条,州级媒体815条,学习强国上稿47条,《呼图壁储气库本周期累计采气11亿立方米》《脑袋富 钱袋鼓 日子有奔头》《呼图壁县沙飞儿椒麻鸡(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重点稿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台等大报大台大网频频亮相。

九、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镇供水、排水、供气、供暖、道路等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年末供气管道长度达99公里,年末供水管道长度89.6公里,年末排水管道长度125公里。城镇用水普及率100%、污水处理率98.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地率分别达41.16%和40.9%。城区生态进一步好转,年末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2308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6.96平方米。全年实现区域集中供热面积580万平方米,生活垃清运量达到2.28万吨。

全面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乌昌石”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持续深化。2022年共申报中央生态环保项目5个,其中,能力建设类项目2个,燃煤锅炉整治项目1个,水污染治理项目2个,成功申请呼图壁县丰泉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项目资金6710万元。完成农村清洁供暖项目3535户,淘汰整治燃煤锅炉26台,其中煤改气4台,煤改电22台,深度治理及清洁能源替代工业炉窑34台,改造燃气锅炉低氮34台;注销报废国三柴油货车机动车46辆;更新10辆新能源公交车;16家医疗卫生机构均与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签订了医疗垃圾转移合同和处置合同,共转移处置医疗废物约72吨。我县优良天数为288天,较2021年减少2天,优良率为79.6%;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较2021年上升2.7%;重污染天数18天,较2021年增加1天。河湖管护责任进一步压实,呼图壁河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100%,重点监测湖库(石门水库)水质保持优良。土壤污染防治深入实施,危险废物安全处理率达100%。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2022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起,火灾事故1起,工贸领域事故2起,受伤2人,死亡2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0.4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42.9%,受伤人数下降50%,死亡人数下降92%,直接经济损失下降96.2%。

十、人口、劳动就业、计划生育、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事业

全县户籍户数、人口略有下降。2022年末户籍总户数75479户,比年初减少3户,全县共有35个民族(含汉族),户籍总人口20.12万人,比上年减少0.45万人,同比下降2.19%,其中汉族14.97万人,减少0.44万人,少数民族5.15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地方户数(县属、下同)45521户,减少366户,地方人口12.89万人,减少0.39万人,减少2.92%。

坚持就业优先,全力推动就业创业工作。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2554人,新增创业730人,创业带动就业1100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0131人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企业招聘引才实现就业645人。高质量完成职业培训13863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完成6998人。新增技能人才411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完成38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全年户口登记新出生793人,比上年下降28.04%,出生率为3.94‰,比上年下降1.42个千分点,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到 99.87%;死亡849人,比上年下降15.18%,死亡率为4.22‰,比上年下降0.6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8‰,同比下降0.77‰。

城乡居民货币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缩小。2022年我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86元,同比增长4.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87元/人,较上年增加621元/人,同比增长1.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99元/人,较上年增加1565元/人,同比增长6.3%。

民生保障各项政策全面落实。2022年末,全县城乡低保对象共750户1396人,其中:城市低保184户268人,农村低保566户1128人;特困供养人员198人,孤儿14人;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1545人;享受高龄老人津贴2821人。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补助资金1636.06万元。自8月疫情发生以来,共计为全县各族困难群众发放各类补助491.4万元。全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达32984人,比上年减少4722人,参保率99.6%;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43895人,较上年增加2505人;工伤保险参保33881人,较上年末增加1695人;失业保险参保19255人,较上年末增加517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8952人,较上年末增加576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88495人,较上年末减少4897人,参保率95.77%。

注:1、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均为现价,其增减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地区生产总值及金融、邮电部门数据包括兵团,其余数据不包括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