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五指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五指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五指山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市上下锚定“生态立市、产业兴市”发展定位,深入实施“六园”建设提升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施策扩大有效投资,多维发力激活消费市场。全年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农业基础持续巩固,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民生保障坚实有力,为“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奠定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94802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063万元,同比增长3.5%,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9840万元,同比增长2.0%,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19899万元,同比增长4.6%,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3.2:12.1:64.7。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691元,同比增长3.1%。

202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1.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5%,提高0.14个百分点。其中,0-14岁人口1.70万人,占比15.0%;15-64岁人口8.16万人,占比72.0%;65岁及以上人口1.47万人,占比13.0%。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8.21‰,死亡率为7.05‰,自然增长率为1.16‰。五指山市户籍人口104970人。其中,男性53679人,女性51291人。按民族分,汉族28306人、少数民族76664人(其中:黎族69587人、苗族6003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比重73.0%。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6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56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214人,城镇就业困难再就业人员160人。

2024年末,全市汽车拥有量5.5万辆,同比增长9.3%,万车死亡率1.446人/万车。

海南省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上年持平。分类别看,其他用品及服务上涨2.8%,居八大类之首;其次是衣着上涨1.2%;医疗保健上涨1.1%;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0%。各行业消费价格情况详见表1。

表1 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0.0
食品烟酒 -0.7
衣着 1.2
居住 0.7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
交通和通信 -1.5
教育文化和娱乐 0.3
医疗保健 1.1
其他用品及服务 2.8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9377万元,同比增长3.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4541万元,同比增长3.6%。从内部行业看:种植业产值141806万元,同比增长4.1%。粮食产量13491吨,同比增长2.3%;蔬菜产量68459吨,同比增长5.7%;茶叶产量517吨,同比增长12.9%;槟榔产量8723吨,同比增长7.2%。水果产量4671吨,同比增长9.5%。林业产值24786万元,同比增长7.7%。橡胶收获面积13.7万亩,同比增长1.6%,产量8508吨,同比增长4.4%;林业育种育苗460亩,同比增长307.3%;造林1482亩,同比增长140.7%;木材采运19504.4立方米,同比下降50.8%。牧业产值14967万元,同比下降4.5%。家禽出栏62.8万只,同比下降5.9%,年末存栏26.7万只,同比下降5.7%;生猪出栏2.8万头,同比下降7.9%,年末存栏1.8万头,同比下降27.5%;蜂蜜产量31.1吨,同比增长11.5%。渔业产值3018万元,同比增长3.4%。淡水产品总产量2557吨,同比增长4.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963万元,同比增长4.5%。

三、工业

202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为20074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

四、服务业

2024年,全市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319899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3287万元,同比增长3.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256万元,同比增长16.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8063万元,同比增长3.6%;金融业增加值35871万元,同比增长9.9%;房地产业增加值43558万元,同比增长12.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73347万元,同比增长1.5%。

全年全市货物周转量827万吨公里,同比下降0.4%;旅客周转量5867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6%;客运量69万人,同比下降2.8%;货运量16万吨,同上年持平。

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2024户,同比增长3.6%。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35854户,同比增长1.2%。互联网年末用户161748户,同比增长1.3%。

五、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

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534万元,同比增长1.1%。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117479万元,同比增长0.9%;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3055万元,同比增长2.8%。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06368万元,同比增长1.0%,餐饮收入24166万元,同比增长1.4%。全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1139万元,同比增长178.3%。

六、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

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4.6%,非房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3.9%。分产业投资看(不含跨境投资),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71.2%,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0.2%,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2%。分领域投资情况看,政府投资同比增长24.9%,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1.8%。

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39969万元,同比增长2.2%。

2024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额为95769万元,同比增长110.8%,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2587平方米,同比增长62.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474万元,同口径相比增长5.5%。其中,税收收入16466万元,同口径增长13.7%,非税收收入9008万元,同比下降6.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9029万元,同比增长6.0%。

表2 2024年财政收支及其增长速度(同口径对比)
一、财政收入情况 单位

(万元)

比上年增减(±%) 二、财政支出情况 单位

(万元)

比上年增减(±%)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5474 5.5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99029 6.0
1.税收收入小计 16466 13.7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25822 -5.3
增值税 4391 4.5 公共安全支出 8919 -7.3
企业所得税 2073 27.7 教育支出 49211 22.6
个人所得税 1267 94.0 科学技术支出 656 -16.3
资源税 19 -34.5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

媒支出

5654 -5.5
城市维护建设

469 -6.2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

43428 13.1
房产税 869 -7.8 卫生健康支出 22855 -6.9
印花税 169 0.6 节能环保支出 9152 -21.7
城镇土地使用

2254 8.7 城乡社区支出 32921 61.7
土地增值税 1152 -29.6 农林水支出 69520 0.0
契税 2472 28.0 交通运输支出 12391 16.5
2.非税收入小计 9008 -6.8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

等支出

2476 -39.3
行政事业性收

费收入

1494 -33.2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463 4.8
罚没收入 3259 12.9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

等支出

2994 -3.7
国有资源(资

产)有偿使用收

1027 65.6 住房保障支出 7574 -25.6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271 -2.2
债务付息支出 2251 3.8

2024年末,全市辖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9.62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住户存款91.26亿元,增长18.0%;非金融企业存款12.30亿元,同比下降6.7%。各项贷款余额77.97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住户贷款20.29亿元,同比增长5.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57.68亿元,同比增长7.2%。

全市原保险保费收入12164.67万元,同比增长10.1%。其中,财产保险收入7583.41万元,同比增长23.0%;寿险收入3657.84万元,同比下降7.4%;意外险收入289.45万元,同比下降5.5%;健康险收入633.97万元,同比下降0.5%。

八、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2024年,全市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31元,同比增长5.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65元,同比增长4.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08元,同比增长7.7%。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723元,同比增长9.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691元,同比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073元,同比增长9.7%。

2024年末,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37人,同比增长11.2%;全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904人,同比增长6.1%;农村五保户供养对象248人,同比增长5.1%;全年实施医疗救助17036人次,同比增长26.8%。

2024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595人;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943人;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7012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4063人;参加工伤保险16207人;参加生育保险14269人。

全年抚恤、补助各类优抚人员资金296万元。投入乡村振兴资金23654万元。全市防止返贫监测对象6246户22919人。

全年全市农村危房改造6户,改造面积473平方米;竣工6户,竣工面积473平方米,竣工率100%。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24年,紧扣产业需求,联动省科技厅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遴选推荐11项2024年省重点科技特派员项目、2项2025年省重点研发专项,推动科技人才向农村流动,实现科技服务全覆盖。创新技术攻关机制,通过“揭榜挂帅”等模式,推进2个省重点联合攻关项目立项,为茶产业、热带特色果树提质增效提供种质保障。2024年我市累计完成新能源汽车推广377辆,完成年度推广任务进度的139.63%(全年任务数为270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514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有率13.58%,新能源汽车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比例54.32%。强化企业培育,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梯队,累计指导申报18次,2024年新增1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6家)、5家科小企业(保有量21家)。落实科技人才培训长效机制,巩固建设成果。组织47人赴广州培训,拓展乡村振兴思路。柔性引进“三区”人才16名,评选优秀“三区”人才11名、优秀特派员29名,遴选28名科技人才。

2024年,全市辖区内省属大中专学校全年招生人数7753人,毕业生9130人,在校生25430人。市辖区内省属中学全年共招生1664人,毕业1499人,在校4833人。全市各级各类市属学校43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全中学1所,完全小学10所,教学点10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18所。学生方面,全市秋季小学在校生7628人,秋季初中在校生3180人,秋季高中在校生1128人。教师方面,小学专任教师数773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520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5%。高招全市高考报考人数1325人。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2024年末,全市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0%。持续举办特色主题文旅活动,多渠道开展旅游宣传。持续放大新媒体平台效应,“寻旅五指山”于6个主流平台开设官方账号,总订阅17.3万人,累计播放0.78亿次。以图、文、视、音频多元形式,宣传文旅特色,发布97篇原创视频、866篇推文,多作品登热榜、获奖并被媒体转载,广受各界关注。助推文化对外交流,黎锦亮相巴黎时装周,与知名设计师联名推出国际化产品并获认可;五指山黎苗合唱团赴韩演出展民族魅力;开办毛纳研学课堂提升民俗文化研学国际知名度。持续丰富旅游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成功创建2家省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五椰级和2个三椰级乡村旅游点、1个旅游小镇。积极组织申报全国文化遗产旅游案例、线路等,推进多个项目申报省级及以上旅游品牌。2024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总数236.9万人次,同比增长12.8%。其中,接待过夜游客人数106.7万人次,同比增长8.3%;接待入境游客4367人次,同比增长63.9%;一日游游客130.3万人次,同比增长16.7%。游客总花费17.1亿元,同比增长16.1%。

2024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24家。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471人,其中,执业医师381人,执业助理医师61人,注册护士717人,药剂人员64人,检验人员64人;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数1521张。个体诊所数28个,个人诊所卫生技术人员99人。村委会卫生室54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4人。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36305份,农村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66239份,建档率达92.2%。

高质量举办多元体育赛事打造品牌亮点,成功举办2024年五指山市第二届“桐林假日·老州府杯”足球比赛暨第八届中国职工足球联赛海南基层赛、中国自由搏击俱乐部超级联赛四强争夺赛、“向山而行花开太平”徒步活动、世界大学生自行车锦标赛选拔等赛事,完成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五指山站)保障工作。积极筹备系列赛事并全平台推广体旅融合。支持五指山1867自行车队参赛成绩亮眼,斩获全国公路自行车锦标赛男、女组冠军,夺得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车队大中华团体总成绩第一。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初步核算,2024年全市全社会能耗10.1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0%。规模以上工业能耗0.75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4.8%。

全年全市造林绿化面积1482.22亩。城市绿地面积582.0公顷,现有林地面积146万亩,森林覆盖率87.67%。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质优良比例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100%。空气质量优良比例100%。全年完成垃圾填埋量4.3万吨,无害化垃圾处理率100%。无公害防治率92.13%。

积极组织五防安委会成员单位派出1100余人,对11个包点区域200余处经营场所拉网式暗访排查,检查企业983家次,整改461个一般隐患;建立健全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举报制度,全市各有关单位共对企业和个人进行行政处罚20.89万元,对5家企业采取停产整顿措施,对2家企业实施“一案双罚”。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宗,死亡1人。全年全市组织安全生产执法检查25次,检查人员100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02家次。

注释

1.本2024年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五指山统计年鉴—2025》公布的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对三次产业进行划分。

3.本公报中部分指标合计数与分项数有出入主要是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均未做机械调整。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五指山支行,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保险业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海南监管局,价格、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科学技术数据来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体育和旅游数据来自市旅游和文化发展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救助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共卫生、绿化数据来自市政服务中心,抚恤补助数据和社会救助数据来自市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社会保险数据来自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就业数据来自市就业服务中心,生活污水处理数据和乡村振兴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市乡村振兴局),交通运输数据和危房改造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森林数据、空气质量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市应急管理局,汽车拥有量数据来自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