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县上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县经济稳步回升,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29.4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99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45.50亿元,同比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67亿元,同比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为13.1:35.1:51.8。
二、农 业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各类产品供应稳定。2024年,农业总产值30.95亿元,增长3.0%,全县粮食总产量32.26万吨,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4.82万亩,比上年增加6150亩,增长0.8%;粮食单产431.1公斤/亩,较去年减少8.3公斤/亩,降低1.9%。畜禽出栏22.08万头,其中生猪18.31万头,下降1.8%。畜禽产品产量19699吨,其中猪肉产量14945吨。油料播种面积4.61万亩,总产量6563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4.26万吨;茶叶总产量1732吨,水果总产量10.64万吨。
三、工 业
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发展向好。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其中制造业增长1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7%。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129亿元,同比增长3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45亿元;全县工业用电5739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0.7%,工业税收实现2.70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平稳增长,房地产业降幅逐步收窄。202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3%;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8.7%,工业投资下降40.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7.9%,民间投资下降30.6%。全县建筑业总产值17.50亿元,同比增长7.8%。全年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3.2%,降幅比年初收窄24.3个百分点。
五、贸易业、服务业
贸易市场运行良好,四行业持续增长。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57亿元,同比增长4.8%。分四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增长8.1%,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5.5%,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5.3%,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0.6%。
服务业总体保持增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较快。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31.39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13.32亿元,同比增长79.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17.35亿元,同比下降10.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营业收入2496万元,同比下降5.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1202万元,同比下降21.7%。
六、开放经济
进出口持续下行,外部投资增长放缓。2024年,全县进出口总额8.10亿元,同比下降50.0%,其中出口总额8.03亿元,同比下降50.0%。外部环境经济不稳,投资信心不足,全年实际利用外资现汇进资金额337万美元,同比下降24.8%。
七、交通、邮电通信、文化旅游
货物运输量同比下降,旅客出行有所回落。2024年,全县完成货物周转量120285万吨公里,同比下降17.9%,旅客周转量242万人公里,同比回落9.0%,客运量1.5万人,货运量402万吨。年末载货汽车1215辆,载客汽车4辆。
邮政业务发展平稳,电信业务形势良好。2024年,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782万元,同比增长3.4%,邮路总长度1486公里,函件602万件,订销报刊累计数380万件。县电信公司业务收入5079万元,增长12.5%。
文旅产业增色添彩。成功承办2024年抚州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心组织“文旅+古村”、“文旅+赛事”等一系列活动,承办微马、国服、围棋、摄影、轮滑等国家、省市级赛事活动30余场。全年实现接待旅游人次同比增长8.3%,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9.0%。
八、财政、金融
财税收入有所减少,金融存贷企稳回升。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1亿元,同比下降14.7%。其中地方税收收入3.52亿元,同比下降28.1%,税比43.3%。全县税收总收入8.88亿元,同比下降19.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9.19亿元,增长14.5%;贷款余额261.39亿元,增长16.8%;存贷比104.9。
九、城乡建设、生态环境、教育卫生事业
城市品质明显提升。2024年,城南片区12条市政道路及周边区域污水管网建设竣工,污水管网公里数实现三年翻番,城镇污水收集率全市前列。香都大道汽车城等7处排水防涝工程建设完毕,基本解决城区内涝问题。新增公共停车位860个,充电端口286个,口袋公园3处,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3个,全面完成瓶装液化石油气自有产权化和统一配送入户。
持续深入打好环境保卫战。2024年,全县空气优良天数同比上升1.4%,国考、省考断面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持续推进“废气扰民”问题解决,积极鼓励企业采取RTO、RCO等方式扎实做好废气收集处理,累计已有12家化工企业完成废气收集处理设施升级改造,投诉平台涉废气投诉件同比下降43%。
教育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教育领域,实行“双学区制”,“阳光分班”等制度,2024年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本科上线率43.76%,比2023年提高4.39个百分点。卫生领域,推进了全省唯一以中医牵头县域紧密型医的共体建设,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深入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县中医院成功创评全国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成立全市唯一上海高级专家的远程会诊中心。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金溪县常住人口总体稳定,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24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44992人,比上年末减少2565人。全年出生人口1610人,人口出生率为6.54‰;死亡人口1898人,人口死亡率为7.7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7‰。全县城镇常住人口126502人,比上年末增加232人,城镇人口占全县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51.64%,比上年末提高0.63个百分点。
居民收支稳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2024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7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0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5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0%;城乡收入之比为1.84。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19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27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3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2%。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84.57%。扎实推进县本级人大代表票决制十大民生实事,老旧小区改造、排水防涝建设、乡道双车道拓宽改造等一批民生项目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举办“2024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线上线下活动30余场,形成城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和农村15公里就业服务网,帮助2700余人实现就业。社会各类保障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市率先完成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目标任务,建成“一老一小幸福院”14个、农村老年助餐点84个、社区助餐点9个、中心食堂1家。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