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于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扩需求、优结构,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2609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2937万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150281万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2002876万元,增长3.0%。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5%、57.2%和34.3%。三次产业比例结构由去年同期的10.3:31.8:57.9调整为10.6:32.6:5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103元,增长5.3%。

202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67390万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5457万元,增长2.2%。2024年,全年各项税收收入204866万元,比上年下降1.6%,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76.6%。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含专款)824986万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科学技术支出24786万元,增长8.0%;教育支出251286万元,增长0.5%;卫生健康支出57309万元,增长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4539万元,增长4.9%;城乡社区支出16323万元,下降18.6%。

二、农业

2024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350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2%。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50.15千公顷(752304亩),比上年增加1.65千公顷(24752亩),同比增长3.4%。全年粮食总产量242403吨,比上年增加11902吨,同比增长5.2%。蔬菜产量349941吨,增长6.0%;茶叶总产量619吨,增长9.0%;水果总产量138843吨,增长1.0%;其中,脐橙产量107244吨。肉类总产量94833吨,生猪存栏258678头。

表1: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2024 比上年增长±%
一、粮食总产量

二、花生

三、油菜籽

四、芝麻

五、甘蔗

七、蔬菜

八、瓜果

八、水果

#脐橙

242403 5.2
19416 -1.0
5887 3.9
125 2.5
953 2.7
349941 6.0
13187 6.1
138843 1.0
107244 0

表2:2024主要畜牧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2024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猪肉

禽蛋

生猪存栏

家禽存笼

大牲畜(牛)存栏

百只

94833 -0.3
38421 6.0
5026 2.3
258678 11.5
124428 -3.0
22889 2.0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4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947850万元,较上年增长9.7%,占全县GDP比重为26.9%,较上年提升0.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8%。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90798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实现销售产值2051235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工业产销率达98.1%。

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达207.03亿元,比上年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73535万元,比上年增长3.8%。从工业三大门类来看,采矿业实现营业收入170082万元,增长7.6%,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853221万元,增长8.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营业收入46990万元,增长3.4%。

2024年,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60家,建筑业总产值5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建筑工程产值49.71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93.9%;安装工程产值2.11亿元,占4.0%;其他产值1.11亿元,占2.1%。

四、服务业

2024年,全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002876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67528万元,增长9.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0052万元,增长2.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40046万元,增长4.1%;金融业增加值175589万元,增长3.7%;房地产业增加值286804万元,下降2.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42770万元,增长7.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81593万元,比上年增长11.4%。

、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全县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7%。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3.1%,占全部投资的2.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7%,占全部投资的27.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1%,占全部投资的70.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下降1.3%,占全部投资的38.7%;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14.4%,占全部投资的61.3%,其中民间投资下降16.2%,占全部投资的38.1%。

3: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2024

同比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00万元以上项目)

其中:房地产开发

按产业分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

%

 

%

%

%

7.7
3.0
 
-53.1
15.7
9.1

2024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3.0%。商品房施工面积356475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5%;商品房销售面积544973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5%,商品房销售额357038万元,比上年下降13.6%。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8524万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35504万元,增长13.9%。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01622万元,增长16.1%;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87788万元,增长10.3%;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7789万元,增长23.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0188万元,增长5.7%。

2024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41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1.7%;实际利用省外2千万元以上项目资金76.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交通和旅游

2024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4279.87公里,其中,乡村公路通车里程3826.592公里。完成旅客周转量10738万人公里,比上年同比下降0.5%。

2024年,我县实现年接待游客人数1680.8万人次,同比增长9.7%;旅游综合收入159.58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红色旅游接待总人数1155.9万人次,同比增长16.1%,红色旅游收入达96.12亿元,同比增长14.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4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56所,其中,幼儿园  185所,小学217所,初中41所,高中9所,职业中学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专门学校1所。全县在编在岗教师10922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含在园幼儿)194026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7458人,毕业生2407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8524人,毕业生8670人,初中学校在校生47790人,毕业生16683人;小学学校在校生81982人,毕业生1564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7974人,离园幼儿11781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60人,毕业生78人,专门学校在校生3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初中升学率为100 %。

2024年,境内授予专利权480件,境内有效发明专利212件,比上年增长24.7%,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33件,增长24.7%。

2024年,国家、省、市重点研发计划共安排3个重点专项。共签订技术合同373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84658万元,比上年增长12.1%。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4年,全县有文化艺术中心1个,文化馆1个,全年组织大型文艺活动125场次,送戏下乡演出230场次;乡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3个,全年组织文艺活动156场次;长征源合唱团截止12月31日完成了669场公益巡演。公共图书馆1个,有藏书37.6万册;历史博物馆1个,文物藏品2211件(套),参观人数515.37万人次;拥有电视台1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2024年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总数895个,增长1.2%,其中,医院12个,乡镇卫生院2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所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门诊部、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848个,其他还有单采血浆站、血液透析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全县拥有病床数6282张,比上年增长0.4%;全县医疗机构职工总人数7771人,比上年增长3.6%;全县拥有执业医师1756人,比上年增长10.2%;执业助理医师572人,比上年下降7.7%;注册护士3330人,比上年增长1.0%。

2024年,全县共组织有影响的各类群众健身活动50次,参与人数30万人次;县级体育社会组织20个(含俱乐部);二级裁判员发展人数312人,二级运动员发展人数10人;公共体育场地(县本级管理使用)6个,其中田径场1个,体育馆2个,全民健身广场2个,游泳馆(池)1个。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2024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116353人,比上年末增加158人,其中城镇人口281784人,比上年末增加2781人,乡村人口834569人,比上年末减少2623人。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2024年末,全县常住人口899627人,比上年末减少4218人,其中城镇人口426223人,乡村人口473404人,城镇化率达47.38%,比上年提高0.7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7342人,出生率8.14‰,比上年提高0.04个千分点,死亡人口7347人,死亡率8.15‰,比上年提升0.0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0.01‰,回升0.01个千分点。

2024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14元,比上年增长4.2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30元,比上年增长6.4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5.2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9.15%。

十一、就业和社会保障

2024年末,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865人,比上年增加363人,上升8.06%。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4.0%,下降0.2个百分点。

2024年,全县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36730人,比上年末增加10751人,其中:企业参保职工86978人,比上年末增加9568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4237人,比上年末增加923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职工18857人,比上年末增加66人,参保离退休人员6658人,比上年末增加194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53973人,比上年增加2536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883547人,比上年增加12102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71363人,比上年末减少  3396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36800人,比上年增加2331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40313人,比上年末增加5132人。2024年,全年共有47910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居民4571人,农村居民43339人。全县有公办综合福利院、敬老院和光荣院共23个。全县有民办养老服务机构3个。

十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

2024年,全县林地面积298.1214万亩,森林覆盖率 71.68 %,低质低效林改造76.7万亩,全县已建成罗田岩、屏山2个省级森林公园,面积8.4393万亩;已建成于都长征源省级湿地公园,面积1.7199万亩,建立了于都祁禄山县级自然保护区,面积5.9991万亩。

2024年以来,我县PM2.5浓度为16μg/m3,同比下降15.7%;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PM2.5浓度和优良率均完成了年度考核目标。与去年同期相比,主要污染物浓度实现“四降”(PM2.5浓度下降16%、PM10浓度下降28%、臭氧下降11%、NO2浓度下降8.3%)、“一升”(CO上升25%)、“一持平”(SO2)。境内地表水考核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到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100%。

2024年,全县能源消费总量93.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29%;单位GDP能耗(按2015年可比价)0.2623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3.4%。

2024年,全县发生工矿商贸事故1起,死亡3人;地质灾害0起,死亡0人;道路交通亡人事故54起,死亡54人,同比上升3.8%、3.8%,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

注释:

1.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指标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

2.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系有关部门提供,户籍人口数据来源于县公安局人口统计年报。

4.本《公报》发布的数据为年度快报初步统计数据,《公报》数据与《统计年鉴》数据不一致时,以《统计年鉴》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