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进“三个大抓”、实施“三大工程”、抓好“十大攻坚行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6473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1815万元,增长2.6%,拉动经济增长0.5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46128万元,下降3.7%,拉动经济增长-1.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96788万元,增长7.1%,拉动经济增长3.27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4%、-42.6%和121.2%。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0:30.5:47.5,分别比上年下降0.9、下降0.8和上升1.7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为74446元,比上年增长3.7%。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为61187元(按年末人民币汇率折算折合8512美元),比上年增长3.0%。民营经济增加值809166万元,比上年增长3.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2%,与上年持平。

表1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情况表
指          标 生产总值(万元) 民营经济增加值(万元)
绝对数(万元) 比上年增长(%) 绝对数(万元) 比上年增长(%)
合计 1464731 2.7 809166 3.3
第一产业 321815 2.6 203099 2.0
第二产业 446128 -3.7 222759 -5.3
第三产业 696788 7.1 383308 9.7
按行业分        
 农林牧渔业 334248 2.7 215532 2.1
 工  业 314050 3.2 140334 5.6
 建筑业 132723 -15.9 82819 -18.9
 批发和零售业 214723 11.5 137687 11.8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86095 10.7 59666 13.7
 住宿和餐饮业 48760 7.3 47870 8.2
 金融业 40569 4.0 1907 1.0
 房地产业 46272 -1.3 45326 -0.3
 其他服务业 247291 4.6 78025 11.4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1%。在八大类居民消费品价格变化中,食品烟酒下降0.2%(粮食价格上涨1.1%),衣着上涨0.1%,居住上涨1.7%,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4%,交通和通信下降3.2%,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0%,医疗保健与上年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5.6%。

年末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户数33472户:企业7683户,其中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215户,私营企业7468户;个体工商户2522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67户。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55304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7%。其中:农业产值261723万元,增长6.6%;林业产值78472万元,增长8.1%;畜牧业产值187275万元,下降4.0%;渔业产值4435万元,增长6.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1135万元,增长4.2%。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12523亩,比上年增加13905亩,增长2.3%。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47835亩,增加511亩,增长0.15%;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64688亩,增加13394亩,增长5.3%,其中:烤烟种植面积82500亩,增加7498亩,增长10.0%,油料种植面积43834亩,增加4664亩,增长11.9%,蔬菜种植面积88680亩,增加3236亩,增长3.8%。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为56.8:43.2,经济作物种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全年粮食总产量119417吨,比上年增加1304吨,增长1.1%,其中:夏粮26743吨,增长0.9%;秋粮92674吨,增长1.2%。

表2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增减量(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19417 1304 1.1
其中:夏粮 26743 230 0.9
      秋粮 92674 1074 1.2
烤烟 11110 949 9.3
蔬菜 139142 8773 6.7
油料 7164 767 12
水果 16221 845 5.5
其中:园林水果 15197 859 6
中药材 14563 228 1.6
野生菌 13834 1653 13.6
茶叶 382 2 1.6
核桃 16328 815 5.3
板栗 372 13 3.6
花椒 28 7 33.3

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28558吨,比上年减少5.2%,其中猪牛羊肉23466吨,减少6.5%。年末大牲畜存栏65009头,减少9.4%,其中:牛存栏61168头,减少10.2%;马存栏17匹,增长88.9%;骡存栏2562匹,增长10.0%;驴存栏1262头,增长1.3%。水产品产量1663吨,比上年减少292吨,减少14.9%。

表3              2024年畜牧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吨) 比上年增减量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28558 -1561 -5.2
其中:猪肉 18549 -1397 -7.0
      牛肉 3496 -78 -2.2
      羊肉 1421 -148 -9.4
年内生猪出栏 196740 -16876 -7.9
年内牛出栏 25790 -635 -2.4
年内羊出栏 97852 -12347 -11.2
年内家禽出栏 万只 263.37 -14.28 -5.1
大牲畜年末存栏 65009 -6709 -9.4
生猪年末存栏 148229 -12977 -8.0
羊年末存栏 103231 -5595 -5.1
家禽年末存栏 万只 146.17 -5.4 -3.6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404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9.994千公顷,水利化程度达79.78%。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5757吨,比上年减少365.5吨,减少2.3%;农药施用量277.79吨,比上年减少7.51吨,减少2.6%。

三、工业、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14050万元,比上年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比上年下降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增长0.8%,其中:采矿业增长27.3%,制造业下降8.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9.3%。

全县资质建筑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5.7%。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5.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34.5%,其中计划总投资在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下降40.6%。

按投资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比上年下降35.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94.3%。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64.8%;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8.9%,其中工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5.5%;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3.6%。

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3.1%。商品房销售面积129479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2%。

年内新开工建设项目130项,续建项目119项,实际建成投产210项。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8220.1万元,比上年下降4.0%。按城乡市场分:城镇零售194781.4万元,增长0.2%;乡村零售413438.7万元,下降5.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零售108717.6万元,增长2.6%;商品零售499502.5万元,下降5.3%。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946万元,同比增长61.4%;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5.11亿元,比上年增长29.0%。

全年引进州外产业项目到位资金47.40亿元,其中,引进省外产业项目到位资金36.58亿元。

六、交通运输、邮电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4068.4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公里,国道61公里,省道20公里,农村公路3942.45公里。年末全县有货物运输经营户867户,货运车辆1792辆,其中危险货物运输企业1户,危险货物运输车辆604辆。有班线客运企业1户,客运班线15条,营运客车33辆;有公交客运企业1户,公交营运线路12条,营运公交车71辆(其中大型新能源电动公交车36辆,小型柴油公交车35辆);有出租车企业2户,有新能源出租车92辆;有网约车企业1户。有机动车驾驶培训企业4户,共有教练车154辆,教练员182人,全年完成机动车驾驶培训6224人次(其中摩托车培训1853人次),申领普货驾驶员从业资格证92人次。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570.96万元,同比增长20.3%。城乡投递杂志和报刊207.8万份,包裹收寄13.23万件。快递出口(寄递)业务量345.11万件,快递进口业务量721.35万件。快递业务总量2180.62万元,同比增长2.0%。

年末共有通信企业5户,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1639.9万元,同比增长12.0%。新建5G基站186座,铺设光缆548公里,实施电信服务行政村项目建设4G基站649座。全县实现县城区和10个乡(镇)政府所在地5G网络全覆盖。

七、财政、金融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382万元,比上年增收1588万元,增长3.2%,其中:税收收入33402万元,减收673万元,减少2.0%;非税收入17980万元,增收2261万元,增长14.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4091万元,比上年增支4421万元,增长2.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141948万元,同比增长4.9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88415万元,同比增长12.9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30048万元,同比增长9.1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有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13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48所,幼儿园63所(民办17所)。有教职工2748人,其中专任教师2082人。在校学生28141人,当年招生7003人,当年毕业生7769人。学龄儿童毛入学率103.16%,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11.4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4.76%。

表4            各类学校情况
学校类别 学校(所) 专任教师(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人) 毕业生(人)
高级中学 1 216 1005 2738 684
初级中学 13 548 2250 6843 2290
职业高中 1 37 101 320 148
普通小学 48 961 2205 13598 2439
幼儿园 63 320 1442 4642 2208

全年获得专利授权79件,其中:实用新型76件,外观设计3件;获得注册商标93件,7家企业获得“楚雄牛肝菌”地理标志商标保护许可。全县完成R&D经费支出5586.1万元,同比增长46.6%,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0.43%。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年末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非遗中心1个,图书馆1个,年末藏书7.19万余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个,城乡文化站10个。村组文化活动场所482个。业余文艺队138支,队员4813人。

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170个。县级医疗机构4家、民营医疗机构4家、乡镇卫生院12家、村卫生室128家、个体诊所22家。卫生机构床位1615张,其中:医院床位1146张,卫生院床位469张。全县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988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688人。传染病发病率264.79/10万人。

全年共争取到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07.19万元,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2024年,南华籍运动员在代表国家、省州比赛中获金牌15枚、银牌22枚、铜牌28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9.6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22万人,男性人口9.96万人,女性人口9.75万;出生人口0.13万人,出生率6.61‰,死亡人口0.15万人,死亡率7.62‰,人口自然增长率-1.01‰。人口年龄结构:0-15岁3.24万人,16-59岁12.36万人,60岁及以上4.01万人(65岁及以上2.83万人)。

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县总户数80076户,比上年减少488户,年末总人口239088人,比上年末减少594人,减0.25%。其中:乡村人口139617人,城镇人口99471人;女性人口118462人,男女性别比为101.8(以女性为100计算)。全年出生人口1669人,死亡人口1788人,出生率6.98‰,死亡率7.47‰,人口自然增长率-0.49‰。少数民族人口108103人,占总人口的45.21%,其中:彝族94984人,占总人口的39.73%;白族9619人,占总人口的4.02%;回族2081人,占总人口的0.87%。

表五           2024年人口数及构成
指 标    年末数(人) 比重(%)
全县总人口 239088 100
  其中:城镇 99471 41.6
        乡村 139617 58.4
  其中:男性 120626 50.5
        女性 118462 49.5
  其中:0-17岁 39768 16.6
        18-34岁 54826 22.9
        35-59岁 98629 41.3
        60岁以上 45865 19.2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59元,比上年增加1533元,增长5.9%;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036元,比上年增加1238元,增长6.0%。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59元,比上年增加1265元,增长7.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726元,比上年增加1284元,增长7.8%。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954元,比上年增加2105元,增长4.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236元,比上年增加1140元,增长3.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和再就业人数3152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64人;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99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9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6%。全年共组织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9.61万人。

全年共有169321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6791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42530人。参加失业保险0.9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12万人。全年共有22165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3312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8343人。

年末共有城乡敬老院6所,床位207张,在院收养老人98人。全年救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户259户、502人,共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257.87万元;救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3851户(特困户636户)、8887人,共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3796.5万元。全年共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80万张,销售社会福利彩票金总额3722.77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能源消费总量24.9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0.4%。单位GDP能耗0.1875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3.0%,单位GDP电耗315.1024千瓦时/万元,比上年下降1.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3.2吨标准煤,下降14.8%;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0.1251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15.5%。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49.04万亩(国土三调耕地面积数据),耕地面积21.44万亩(第二轮承包土地面积数据)。

全县有中小型水库78座,总库容7236.6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28.3万立方米;全年水利工程供水量674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98万立方米。

全县森林面积14.23万公顷,覆盖率62.85%。

全年全县降雨量769.5毫米,比上年偏少25.6毫米;年平均气温15.6℃,比上年偏低0.1℃;年日照2059.1小时,比上年偏少120.3小时。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为36.81%,比上年提高1.65个百分点;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为41.6%,比上年提高2.28个百分点。

全年纳入统计范围内的生产安全事故共发生1起,死亡1人,造成经济损失70万元。非统计范围内的各类事故共发生2964起,受伤576人,死亡5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3.55万元。火灾事故发生52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2.24万元。全年县内发生自然灾害7起,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1520.93万元,发放自然灾害救灾资金378.9万元。

注:1.本公报农业数据均为初步审核统计数。

2.本公报所列数据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投资、建筑业、商贸等均为州统计局最终审定的年快报数。

3.各项指标对比基数均为2023年公布的年报统计数。

4.生产总值、各类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5.物价指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国家统计局南华调查队提供。

6.社会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县级各行业主管部门。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有效灌溉面积、中小型水库、水资源总量数据来自县水务局;森林面积数据来自县林草局;财政数据、金融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学技术局;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县投资促进局;公路通车里程、机动车拥有量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总量来自上级反馈;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图书、乡镇文化站数据来自县文化和旅游局;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县教育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居民消费价格、商品零售价格、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南华调查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县医保局;城乡低保、敬老院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生产安全事故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数据来自县应急局;年平均降雨量、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来自县气象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