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面对经济下行和多重风险冲击挑战,全县上下坚持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县经济持续回稳。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4608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755万元,增长5.0%,拉动经济增长1.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57456万元,增长8.2%,拉动经济增长2.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91870万元,增长5.7%,拉动经济增长2.34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7%、44.8%和36.5%。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8:36.7:39.5,分别比上年下降0.6、上升1.1和下降0.5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为62087元,比上年增长7.4%。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为51682元(按年末人民币汇率折算折合7450美元),比上年增长9.4%。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61676万元,比上年增长7.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662604万元,比上年增长6.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9%。在八大类居民消费品价格变化中,食品烟酒上涨1.3%(粮食价格上涨1.2%);衣着下降0.4%;居住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2.4%;交通和通讯上涨3.5%;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0%;医疗保健上涨4.3%;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3%。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4%。

年末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户数23695户:企业户数4493户,其中: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202户,私营企业4291户;个体工商户1868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21户。

二、农 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52311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7 %。其中:种植业产值208906万元,林业产值78523万元,畜牧业产值211387万元,渔业产值3979万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0318万元。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68434亩,比上年增加21570亩,增长3.94%。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44304亩,比上年增加1953亩,增长0.57%,全年粮食总产量117077吨,比上年增加1656吨,增长1.43%,其中:夏粮26596吨,增长0.82%;秋粮90481吨,增长1.6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24130亩,比上年增加19617亩,增长9.59%,其中:烤烟种植面积74000亩,与上年持平,烤烟产量10000吨,与上年持平;油料种植面积33274亩,比上年减少798亩,油料产量4828.4吨,减少5.1%。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为60.6:39.4,经济作物种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核桃产量15109.4吨,增长47.4%;茶叶产量467.2吨,增长1.2%;园林水果产量13334.1吨,减少17.8%。中草药材种植11463亩,增长190.9%,产量6791.5吨,增长1078.9%。

年内猪出栏206239头,增长4.3%;牛出栏25220头,增长5.3%;羊出栏101131只,增长12.7%;家禽出栏283.45万只,增长6.6%。全年肉类总产量29287吨,增长6.9%,其中:猪牛羊肉24283吨,增长6.6%。年末大牲畜存栏68550头,减少0.28%,其中:牛存栏64524头,增长1.6%;马存栏11匹,减少8.3%;骡存栏2710匹,减少16.9%;驴存栏1305头,减少33.9%。年末生猪存栏168747头,减少1.7%;羊存栏101434只,增长0.9%;家禽存栏156.23万只,增长4.8%。

年内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59千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1.25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9.31千公顷,水利化程度达78.7%,比上年提高4.12个百分点。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6640吨,比上年减少3.42%;农药施用量289.12吨,比上年减少1.7%。

三、工业、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4%(现价计算),其中:采矿业增长36.8%;制造业增长12.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可比价计算),其中:采矿业增长17.6%;制造业增长8.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7%。

全县18家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907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4.9 %,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17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1.8%,其中:计划总投资在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24.2%。

按投资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比上年增长19.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96.3%。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减少27.9%;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9.1%,其中: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50.2%;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6.3%。

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减少13.9%。商品房销售面积16414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5%。

年内新开工建设项目177项,续建项目181项,实际建成投产272项。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186.7万元,比上年增长9.7%。按城乡市场分:城镇零售180916.9万元,增长8.8%,乡村零售411269.8万元,增长10.1%;按消费形态分:餐饮零售100700万元,增长14.7%;商品零售491486.7万元,增长8.7%。

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764.41万元,比上年增长26.0%;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31亿元,比上年增长23.0%。

全年招商引资州外到位资金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9.3%。

六、交通运输、邮电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721.472公里。年末全县共有各类物流企业30户(其中:主流快递企业10户30个网点)。有10辆以上道路货物运输企业4户,有货运车辆1788辆(其中: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717辆)。在经营的公交车65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26辆)。出租车企业2户,有79辆新能源出租车。共有驾校4户,教练车161辆,教练员182名。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101.42万元,同比增长40.02%。城乡投递杂志和报刊总份数235万份,包裹收寄6.51万件。

电信业务总量18183.12万元,同比增长17.4%。年内争取到电信普遍服务试点4G基站2座,新建5G基站136座,县城5G信号实现连续全覆盖并覆盖10个乡镇政府所在地。辖区内有4G基站592座,其中共建共享487座。宽带用户4.17万户。移动4G手机用户达12.42万户。

七、财政、金融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72444万元,比上年减收2462万元,减少3.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797万元,比上年减收755万元,减少1.3%,其中:税收收入28766万元,减少29.8%,非税收入28031万元,增长69.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7680万元,比上年减支22982万元,减少10.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71995万元,同比增长9.8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89107万元,同比增长11.56%;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733952万元,同比增长12.93%。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有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13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59所,幼儿园73所(民办18所)。有教职工2873人,其中:专任教师2110人。在校学生29699人,当年招生8136人,当年毕业生7888人。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3.9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1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33%。

各类学校情况

学校类别 学校(所) 专任教师(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人) 毕业生(人)
高级中学 1 201 1038 2582 735
初级中学 13 576 2332 6906 2461
职业高中 1 40 64 375 146
普通小学 59 958 2092 13759 2431
幼儿园 73 335 2610 6077 2115

全年新增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户、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7户,截至年底有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7户。举办科技培训138场次,培训人数5934人次。组织绿耳蚁巢伞等5户企业参加省州创新创业大赛,取得省级三等奖1个,州级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全县R&D经费支出2033.3万元,增长38%,R&D经费投入强度0.18%(错年统计)。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1个,年末藏书7.03万余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个,城乡文化站10个。全县共建成村级、村组文化活动场所633个,农家书屋141个、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网点134个,128个村(社区)实现综合文化服务全覆盖,200人以上自然村均有了文化活动室。

年末,县卫生健康局有机关1个,机关直属事业单位2个,下属县级卫生健康单位6个、乡镇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村委会(社区)卫生室128个,民营医院4个,个体诊所14个。卫生机构床位1361张,其中:医院床位1068张,卫生院床位293张。全县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207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402人。传染病发病率145.59/10万人,比上年下降5.94个百分点。

全年共组织群众性体育健身竞赛活动19场次,社区健身竞赛活动2场次。县内各行业体育协会、俱乐部和跑吧共组织健身竞赛活动22场次。组织参加了楚雄州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取得金牌13枚,银牌15枚,铜牌4枚,获团体总分第三名,奖牌总数第五名,代表团获“体育道德风尚奖”荣誉称号。竞技体育在2022年度云南省青少年锦标赛中,代表楚雄州参赛的南华籍运动员获金牌6枚,银牌7枚、铜牌12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9.99万人,出生率6.48‰,死亡率8.47‰,人口自然增长率-1.99‰。其中:男性人口10.0万人,女性人口9.99万人;0-15岁3.44万人,16-59岁12.97万人,60岁及以上3.58万人(65岁及以上2.78万人);0-14岁3.13万人,15-59岁13.28万人。

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县总户数81138户,比上年减少648户,年末总人口240594人,比上年末减少1022人,减0.42%。其中:乡村人口146110人,城镇人口94484人;女性人口119121人,男女性别比为101.9(以女性为100计算)。全年出生人口1634人,死亡人口2262人,出生率6.79‰,死亡率9.40‰,人口自然增长率-2.61‰。17岁以下42009人,18-34岁57763人,35-59岁101044人,60岁以上39778人。少数民族人口108245人,占总人口的44.99%,其中:彝族95124人,占总人口的39.54%;白族9621人,占总人口的3.99%;回族2101人,占总人口的0.87%。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15元,比上年增长6.2%,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070元,比上年增长3.6%。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64元,比上年增长7.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839元,比上年增长8.4%。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76元,比上年增长3.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101元,比上年减少3.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和再就业人数521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53人;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167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2%。

全年共组织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98673人,实现务工总收入32.56亿元。

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21898人,全年收缴企业养老保险金总额11279.58万元。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8735人,全年共发放失业保险金338.02万元。

全县共有142351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收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3490.88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7%。

全县共218627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其中:城镇职工参保13136人,城乡居民参保205491人。全县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5265.15万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收入8130.70万元,支出4800.5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入7134.45万元,支出10810.34万元。

年末共有城乡敬老院10所,床位408张,在院收养老人95人。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金2154.05万元,其中:城市居民低保金71.34万元,农村居民低保金2082.71万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944.02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2.7%。单位GDP能耗0.2164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3.5%,单位GDP电耗324.9066千瓦时/万元,比上年下降3.9%。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0.1372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33.9%。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49.04万亩(国土三调耕地面积数据),上年耕地面积21.44万亩(第二轮承包土地面积数据)。

全县有中小型水库79座,总库容7272.0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93.06万立方米,全年水利工程供水量5968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607.25万立方米。

全县森林面积16.27万公顷,覆盖率71.77%。

全年全县降雨量804毫米,比上年偏少89.8毫米,年平均气温14.7℃,比上年偏低0.8℃,年日照1996.4小时,比上年偏少42.8小时。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为33.31%,比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为39.27%,比上年提高2.22个百分点。

全年纳入统计范围内的生产安全事故共发生4起,死亡5人,造成经济损失343.3万元。非统计范围内发生事故共发生2061起,死亡3人,受伤304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1.75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含轻微事故)发生2023起,死亡3人,受伤304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91万元;火灾事故发生38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84万元。全年县内发生雪灾1起,冰雹灾害3起,洪涝灾害1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861.86万元。

注:1.本公报农业数据均为初步审核统计数。

2.本公报所列数据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投资、建筑业、商贸等均为州统计局最终审定的年快报数。

3.各项指标对比基数均为2021年公布的年报统计数。

4.生产总值、各类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5.物价指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国家统计局南华调查队提供。

6.社会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县级各行业主管部门。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有效灌溉面积、中小型水库、水资源总量数据来自县水务局;森林面积数据来自县林草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县人行;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县工信商务科技局;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县投资促进局;公路通车里程、机动车拥有量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总量上级反馈;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图书、乡镇文化站数据来自县文化和旅游局;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县教育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居民消费价格、商品零售价格、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南华调查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县医保局;城乡低保、敬老院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生产安全事故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数据来自县应急局;年平均降雨量、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来自县气象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