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主要任务,交出了一份殊为不易的答卷。

一、综合

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15亿元,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8.78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6.70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1.67亿元,增长4.5%。第一、二、三产业占比由上年的32.7:23.7:43.6调整到34.1:23.7:42.2,第一产业占比上升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不变,第三产业占比下降1.4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上年的55865元上升到59162元,增长5.90%。

全市新增“四上”企业94家。全市“四上”企业共635家,其中工业196家,批零住餐301家,建筑业52家,房地产业44家、服务业42家。

二、农业

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254.52亿元,增长3.9%。实现农业增加值147.81亿元,增长3.8%。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4.65万亩,比上年增加0.26万亩。全年粮食总产64.93万吨,比上年增加0.08万吨,增长0.1%。

棉花总产量1714吨,增长0.1%。

油料总产量7.95万吨,下降8.2%。

全年生猪出栏29.1万头,下降0.5%;家禽出笼362.87万只,增长9.9%;全年水产品产量45.97万吨,增长4.2%;水产养殖面积80.30万亩,与上年一致。

三、工业、能源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87.36亿元,增长6.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1.30%,比上年上升0.12个百分点。其中6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0.19亿元,增长4.6%。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例为39.36%。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3.0%。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1.31亿元,增长1.0%;实现利税11.20亿元,下降32.1%。全部工业企业入库税金5.59亿元,下降39.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库税金3.21亿元,下降39.3%。

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6.55亿元,增长9.5%;实现增加值10.07亿元,下降0.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25亿元,增长8.1%。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1.22亿元,增长15.3%。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94.89亿元,增长27.4%。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4.88%。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38.64%。

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7.03亿元,下降13.3%。商品房销售面积42.45万平方米,下降11.7%。

五、内外贸易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41亿元,增长5.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62.81亿元,增长11.1%。2024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12.32亿元,增长9.3%。其中出口完成12亿元,增长8.5%;进口完成0.32亿元,增长45.6%。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41万美元,增长135.0%。

六、交通和旅游

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实现增加值7.26亿元,增长1.6%。全市年末公路通车里程3680公里,比上年增加59公里。

全市旅游人次830万,增长16.4%;旅游收入58亿元,增长14.6%。

七、财政、金融

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17.96亿元,下降5.3%。其中税收收入13.93亿元,下降15.7%。全市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08亿元,增长7.7%。其中地方税收9.05亿元,地方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9.17%,下降10.61个百分点。全市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72亿元,增长4.8%。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为518.19亿元和311.4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52.18亿元和42.29亿元。全市金融贷存比60.10%,比上年高出2.07个百分点。

八、教育、体育、文化、卫生和科技事业

全市学校共93所,其中小学、普通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分别49所、42所和1所,另有特殊学校1所。全市在校小学学生、普通中学学生分别为4.10万人、3.44万人。

全市体育场馆3个,体育场地数1954个,其中足球场地数73个,篮球场地数459个,排球场地数6个。

全市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场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图书藏量32.1万册。

全市年末拥有卫生机构数544个,卫生技术人员4480人,其中职业(助理)医师1840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487张,比上年增加67张。

全市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9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1家;纳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统计的企业126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3.6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3.18%;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16家;选派省市县科技特派员232名,20个乡镇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实现乡镇全覆盖;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6.52亿元;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荆州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4家,市级星创天地4家。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户籍户数27.99万户,户籍人口87.95万人。

全市常住人口68.8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6.16万人,城镇人口32.66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7.46%,比上年提高1.37个百分点。

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51元,增长4.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05元,增长5.7%。城乡收入比为165.67%。

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9283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9916人,城乡居民月人均领取养老金金额175元。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97929人,比上年减少7403人,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37747人,比上年减少7758人。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全市相关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为初步核算数,其中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