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麻江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强总理在麻江县调研时的指示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按照“五个坚持”要求,统筹推进“五个二”重点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53.71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12.4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10.31亿元,增长20.6%;第三产业30.93亿元,增长4.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2:19.2:57.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1477元,比上年增长7.5%。
2024年末户籍人口51985户172848人。按性别分,男性91967人,女性80881人。按年龄分,0-17周岁的36430人,18-34周岁的40053人,35-59周岁的66564人,60岁以上的29801人。少数民族人口141233人。按地域划分,城镇人口61504人,乡村人口111344人。年末常住人口12.9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2.7%。
全年全县出生人口1259人,人口出生率8.32‰,自增率1.8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8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93%。
2024年末,各类市场主体13880户,比上年末下降2.5%。其中,企业2225户,下降2.0%;个体工商户11386户,下降2.5%;农民专业合作社269户,下降7.9%。
表1 2024年新增市场主体总量 | ||
市场主体 | 12月末总量 | 其中:新增 |
市场主体(户) | 13880 | 1277 |
企业(户) | 2225 | 212 |
个体工商户(户) | 11386 | 1062 |
农民专业合作社(户) | 269 | 3 |
二、乡村振兴
2024年末,全县累计识别监测对象2039户7083人,全年全县获上级下达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419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资金780万元,东西部协作(佛山市南海区)援助资金5035万元,中央定点帮扶(南京农业大学)投入帮扶资金 265 万元,引进帮扶资金1150万元。
三、农业
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51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总产值14.92亿元,增长4.8%;林业总产值1.29亿元,增长10.6%;畜牧业总产值4.64亿元,增长3.0%;渔业总产值0.43亿元,增长0.5%;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2.23亿元,增长2.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80亿元,比上年增长4.3%。
全年全县粮食总产量6.72万吨,比上年增长2.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8.57万吨,比上年增长2.1%。
表2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吨、% |
||
产品名称 | 产品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67225 | 2.3 |
油料 | 7608 | 2.0 |
烤烟 | 505 | -26.1 |
蔬菜及食用菌 | 285673 | 2.1 |
茶叶 | 44 | 62.3 |
水果 | 52833 | 7.0 |
全年生猪出栏14.35万头,比上年下降0.4%。牛出栏0.44万头,比上年下降4.4%。羊出栏0.37万只,比上年下降10.1%。家禽出栏77.87万只,比上年下降13.6%。四肉(猪肉、牛肉、羊肉、禽肉)总产量1.55万吨,比上年增长4.4%。禽蛋产量4589吨,比上年增长30.6%。
四、工业和建筑业
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4%;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3.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2.4亿元。全社会用电量6.9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2%,工业用电量4.2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钢筋21.72万吨,比上年增长87.3%;水泥68.14万吨,比上年下降3.1%;水泥熟料49.87万吨,比上年增长11.7%;辣椒制品1.46万吨,比上年增长21.3%;钡盐2.37万吨,比上年增长2.1%;发电量7804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9.1%。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4.59亿元,比上年增长35.8%。年末,全县资质内注册地总专包企业4家,资质内注册地总专包企业总产值增长25.2%。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全县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13.9%,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60.5%。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3.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67.4%。按投资类型分,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33.0%,高新技术投资比上年下降47.8%,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28.4%,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763.4%,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94.6%。
全县房地产开发项目7个,房地产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77.7%,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增长137.2%。
六、贸易和旅游
2024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8亿元,比上年增长3.5%。批发业销售额6.73亿元,比上年增长7.8%;零售业销售额17.04亿元,比上年增长5.8%;住宿业营业额0.31亿元,比上年增长6.4%;餐饮业营业额2.23亿元,比上年增长8.9%。年末,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共21家,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6家,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11家,限额以上住宿业1家,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3家。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45亿元,比上年下降4.1%。
表3 2024年商贸业销售(营业额)及增速 | ||
指标名称 | 绝对值(亿元) | 增速(%) |
批发业商品销售额 | 6.73 | 7.8 |
零售业商品销售额 | 17.04 | 5.8 |
住宿业营业额 | 0.31 | 6.4 |
餐饮业营业额 | 2.23 | 8.9 |
2024年末,全县共有国家级旅游景区6个,其中,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4个。全年全县接待游客243.0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6.89亿元。
七、交通运输和邮政通信业
2024年末,全县境内共有公路279条1114公里(不含重复路段)。其中:过境高速公路4条51公里(分别是:G75兰海高速20.5公里,G60沪昆高速凯麻段16公里、S08都匀绕城高速9.5公里、S07凯里绕城高速5公里);城市快速路(佛山大道)22公里,国道2条36公里,省道3条110公里,县道11条175公里;乡道21条197公里,通村公路160条426公里,通组公路77条96公里,全县农村公路桥梁共155座延4536.55米,100%建制村通客运和村村通水泥路。全年全县电信业务总量1.58亿元,比上年增长33.9%。邮政业务总量2868.44万元,比上年增长8.24%。全县4G网络基站704个,5G网络基站431个。固定电话用户6747户,移动电话用户数14.8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46万户。
八、财政和金融
202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7139万元,比上年下降1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525万元,增长7.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8793万元,下降7.4%。
表4 2024年财政收支情况 |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万元) | 增速(%) |
财政总收入 | 27139 | -17.6 |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21525 | 7.0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148793 | -7.4 |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 18780 | 6.2 |
公共安全支出 | 3992 | -7.7 |
教育支出 | 30976 | 1.0 |
科学技术支出 | 153 | -46.1 |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 674 | -36.3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22621 | -1.6 |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 | 10203 | -15.5 |
节能环保支出 | 961 | -43.3 |
城乡社区支出 | 4620 | 74.3 |
农林水支出 | 27622 | -5.9 |
交通运输支出 | 627 | -71.8 |
住房保障支出 | 12351 | 17.9 |
2024年全县金融业增加值2.95亿元,比上年增长0.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170.23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各项存款余额76.90亿元,比上年增长4.0%;各项贷款余额93.33亿元,比上年增长7.1%。保费收入8380元,比上年下降6.2%。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4年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22元,比上年增长4.3%,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980元,增长2.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77元,比上年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947元,增长3.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2.78。
全年每百户城镇常住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78.6辆、摩托车35.7辆、彩色电视机107.1台、洗衣机112.9台、空调28.6台、热水器100台、移动电话307.1部。每百户农村常住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64辆、摩托车60辆、彩色电视机106台、洗衣机114台、空调2台、热水器100台、移动电话348部。
表5 2024年末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拥有耐用品
单位:台、辆 |
||
指标名称 | 城镇 | 农村 |
家用汽车 | 78.6 | 64.0 |
摩托车 | 35.7 | 60.0 |
彩色电视机 | 107.1 | 114.0 |
洗衣机 | 112.9 | 118.0 |
空 调 | 28.6 | 106.0 |
热水器 | 100 | 2.0 |
移动电话 | 307.1 | 100.0 |
2024年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9.4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57万人,发放养老金待遇2.25亿元。参加失业保险4731人。参加工伤保险1.27万人。
2024年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0707人,征缴基金5157万元,职工共计享受20.79万人次,基金支出5078万元。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参保7913 人,共计报销1868 人次189 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4.22万人,共计筹集参保资金1.49亿元,共计报销46万人次1.29亿元,其中住院报销3.26万人次9044.54万元,门诊报销42.74万人次3868万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共计报销6840人次1037万元。
2024年全县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136.86万元,城市低保资金714.95万元。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786.24万元,特困分散失能半失能照料护理费14.86万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453户1609人109.76万元。
十、教育、科技
年末,各级各类学校65所,在校学生25801人,专任教师1989人。其中,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2522人,专任教师221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0人,职校专任教师27人(在编59人,其中到中小学交流轮岗32人);初级中学5所,在校学生5849人,专任教师455人;小学20所,在校学生12324人,专任教师804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学校1所,小学1所,在校学生1797人;幼儿园44所(公办42所,民办2所,基东、乐坪、乐埠、笔架、河坝为小幼连贯制学校),幼儿5106人,专任教师482人。拥有县级及以上名师骨干教师(校长、班主任)400名。2024年中考,全县中考人均总分470分,总均分排名全州第6,实考成绩居于全州前列。
全年全县实施科技项目15个,涉及资金596万元。全县有高新技术企业3家,成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5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9项,金额共计3.82亿元。规上工业企业R&D内部经费支出395万元,比上年增长34.4%;规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企业占比为25%。
十一、文化、体育和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陈列馆1个,表演团队5个,电视转播发射台1个,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广播综合覆盖率100%,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21万户。
年末,全县共有室内体育馆13个,露天体育场635个,游泳馆1个,体育公园1个。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93人,其中:国家级8人,一级15人,二级30人,三级140人。文化志愿者30人,艺术考级机构4个。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2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4个,乡镇卫生院6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72所,民营医院4个。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213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413人,注册护士563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64人。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
十二、环境保护
2024年全县有州级自然保护区1个(麻江县老蛇冲州级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区面积8677.64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06%。全年营造林面积2.4万亩。
2024年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04,优良率99.7%,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县城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24.0微克每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16.0微克每立方米,二氧化硫(SO2)均值为6.0微克每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均值为8.0微克每立方米,一氧化碳(CO)第95百分位数均值为0.9毫克每立方米,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值第90百分位数均值为116.0微克每立方米,均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2024年各乡镇平均气温为15.1℃(谷硐)~17.9℃(宣威),县城区平均气温16.2℃,较2023年偏低0.1℃。各乡镇年降水量为1164.9mm(贤昌)~1528.8mm(谷硐),县城区1289.7mm,县城区年降水量较2023年偏少225.4mm。县城区总日照时数为1125.6小时,较2023年偏少49.1小时。县城区年蒸发量895.3mm,较2023年偏多25.9mm。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与上年度对比的同期数为2023年年报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部分指标数据采用四舍五入法,与实际数据有出入。
2.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4.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5.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不变价计算。
6.“五个坚持”:指坚持抓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抓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抓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抓民生促进高质量发展、抓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7.“五个二”重点任务:指抓好酸汤和蓝莓两大产业、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底线任务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抓好宣威水库和北京汇源麻江蓝莓全产业链两大项目、抓好国企和园区两大改革、抓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卫生健康两大民生。
资料来源:
本统计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农业、工业、投资、建筑业、贸易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源于州统计局;户籍人口数据来源于县公安局;卫生数据、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等数据来源于县卫生健康局;乡村振兴数据来源于县农业农村局;市场主体数据来源于县市场监管局;交通运输数据来源于县交通运输局;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宽带接入等数据来源于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财政收支数据来源于县财政局;教育来源于县教育局;科技数据来源于县科学技术服务中心;文化、体育和旅游数据来源于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社会保障、就业数据来源于县民政局、县医保局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环境保护数据来源于县林业局、州生态环境局麻江分局、县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