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麻江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麻江县统计局

(2022年4月2日)

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县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沉着冷静应对风险挑战,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工业实现较快增长,消费市场稳步恢复,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全县经济呈现平衡健康、向好发展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47.12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11.31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9.38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26.42亿元,增长4.7%。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4.0%、19.9%和56.1%。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人均GDP为36079元(5659美元)。

2021年末,全县户籍户数5.12万户、户籍人口17.11万人,基本与上年持平。按性别分,男性9.13万人,女性7.98万人。按年龄分,0-17周岁3.72万人,18-34周岁的4.36万人,35-59周岁6.44万人,60岁及以上2.59万人。按地域划分,城镇人口6.06万人,乡村人口11.05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5.4%。年末常住人口13.00万人。2021年全县出生人数1575人,出生人口性别比122.77,人口出生率10.16‰,人口自然增长率4.4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9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62%。

2021年末,各类市场主体11509户,比上年末增长6.0%。其中,企业1879户,增长15.7%;个体工商户9329户,增长5.0%;农民专业合作社301户,增长2.4%。

表1    2021年新增市场主体总量

市场主体

12月末总量

新增总量

市场主体(户)

11509

652

企业(户)

1879

255

个体工商户(户)

9329

392

农民专业合社(户)

301

5

二、乡村振兴

2021年,全县获上级下达财政衔接乡村振兴发展资金7946万元;建立健全防贫预警监测和帮扶机制,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2021年累计召开防贫监测帮扶机制联席会议15次,处理预警线索1048条,纳入预警帮扶94户,落实低保、临时救助、红十字会爱心救助等56.22万元,全面消除了返贫致贫风险,全县漏评认定率为0。

全力推进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点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全年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家庭1808户4388人,实现就业1808户4256人,就业率96.99%,实现“一户一就业”就业目标;搬迁户中符合条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06户861人,实现了应保尽保。获得中央、省级财政衔接资金切块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资金391万元。

三、农业

202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27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农业13.19亿元,增长5.7%;林业1.08亿元,增长5.5%;畜牧业4.63亿元,增长17.6%;渔业0.32亿元,增长12.6%;农林牧渔业服务业2.04亿元,增长7.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53亿元,增长7.3%。

2021年,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6%。油菜籽种植面积2576公顷,增长34.7%。烤烟种植面积358公顷,下降3.8%。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20万公顷,增长1.5%。

2021年,全县粮食总产量6.23万吨,比上年增长7%;油菜籽产量4535吨,增长39.2%。烤烟产量675吨,下降1.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3.83万吨,增长5.7%。

表2   202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62286

7.0

其中:谷物

54396

4.2

其中:稻谷

44510

1.3

玉米

9094

33.3

豆类

1334

41.6

薯类

6557

29.8

油料

5900

26.3

其中:花生

1322

-2.8

油菜籽

4535

39.2

烤烟

675

-1.9

蔬菜及食用菌

238321

5.7

茶叶

14.7

-52.6

水果

36810

59.1

2021年,生猪出栏11.36万头,比上年增长18.2%。牛出栏0.47万头,下降2.5%。羊出栏0.33万只,增长1.5%。家禽出栏98.76万只,增长4.8%。四肉总产量1.25万吨,增长15.1%。禽蛋产量3145吨,增长13.1%。

表3   2021年主要牲畜存栏、出栏及畜产品产量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增长(%)

猪存栏数

万头

11.99

17.2

牛存栏数

万头

1.7

-20.0

羊存栏数

万只

0.85

61.7

家禽存栏数

万只

83.14

-3.7

猪出栏数

万头

11.36

18.2

牛出栏数

万头

0.47

-2.5

羊出栏数

万只

0.33

1.5

家禽出栏数

万只

98.76

4.8

四肉总产量

12464

15.1

其中:猪肉

10114

19.0

牛肉

583

5.5

羊肉

55

3.3

禽肉

1712

-0.9

禽蛋产量

3145

13.1

四、工业和建筑业

2021年,全县工业增加值6.21亿元,比上年增长2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6%。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制造业增长32.3%;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7.2%。全社会用电量66192万千瓦时,增长0.1%,工业用电量39916万千瓦时,增长0.2%。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主营业务收入15.14亿元,应交增值税0.24亿元。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钢筋22.18万吨,比去年增长46.5%。水泥69.12万吨,下降11.3%。水泥熟料62.39万吨,下降9.6%。辣椒制品6800吨,增长15.3%。碳酸钡2.11万吨,增长22.0%。发电量6628万千瓦时,下降12.6%。

表4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去年增长(%)

钢筋

万吨

22.18

46.5

水泥

万吨

69.12

-11.3

水泥熟料

万吨

62.39

-9.6

辣椒制品

6800

15.3

碳酸钡

万吨

2.11

22.0

发电量

万千瓦时

6628

-12.6

2021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3.17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全县资质内注册地总专包建筑企业5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89亿元,增长58.6%。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县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9.3%,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下降25%;房地产投资增长58.5%。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9%。交通投资增长335.6%。水利投资增长213.6%。在库项目81个,建成投产项目40个。

六、贸易和旅游

2021年,全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1%。从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5.43亿元,增长17.4%;零售业销售额14.26亿元,增长17.5%;住宿业营业额0.27亿元,增长16.3%;餐饮业营业额1.77亿元,增长26%。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9%。年末,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共11家,其中:限上批发业企业3家,限上零售业企业7家,限上餐饮业企业1家。

2021年,全县共有国家级旅游景区7个,其中,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6个。2021年全县接待游客762.27万人次,全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76.08亿元。

七、交通运输和邮政通信业

2021年,县境内共有公路里程1432.231公里,其中:过境高速公路有沪昆高速(水山至贤昌)26公里,兰海高速(良田至下司(金竹与下司交界))8公里,凯里环北高速5.4公里,都安高速9.483公里;过境国道2条共计42公里,其中G210(24公里),G320(18公里);过境省道3条共计108.169公里,其中S206(46.646公里),S311(22公里),S205(39.523公里(隆昌经龙山、宣威至琅琊段));城市快速通道1条(凯都大道)22.06公里,县道7条206.2公里,乡道18条213.65公里,村道139条403.209公里。通组公路172条388.17公里。全县农村公路桥梁共134座延4275.9米。全县有城市公交4条线路,公交车24辆,其中新能源高级电动公交车辆12辆。全年公路客运量69万人,旅客周转量2637万人/公里。货物运输6.91万吨,货物周转量323万吨/公里。

表5  2021年交通运输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万吨公里

323

-10.4

公路旅客周转量

万人公里

2637

-2.8

公路货运量

万吨

6.91

-10.0

公路客运量

万人

69

-2.8

2021年,全县电信业务总量1.51亿元,增长10.2%。邮政业务总量2051万元,增长7.1%。全县4G网络基站704个,5G网络基站130个。固定电话用户数6747户,移动电话用户数14.8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46万户。

八、财政和金融

2021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75亿元,比上年增长0.8%。税收收入0.83亿元,下降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9亿元,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81亿元,下降5.3%。工业增值税3275万元,增长77.3%。商业增值税1246万元,下降18.2%。

表6   2021年财政收支情况

指标名称

绝对数(万元)

增速(%)

财政总收入

27537

0.8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4948

6.6

税收收入

8319

-7.9

其中:增值税

2918

-4.1

企业所得税

550

-45.8

非税收入

6629

32.7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48118

-5.3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9668

32.2

公共安全支出

4211

1.0

教育支出

30490

0.8

科学技术支出

1743

-55.7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1900

7.9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8032

-15.6

卫生健康支出

13424

-5.9

节能环保支出

2018

-68.3

城乡社区支出

5905

31.5

农林水支出

32412

14.4

交通运输支出

1915

-72.8

住房保障支出

7244

-34.31

2021年,全县金融业增加值2.38亿元,比上年增长7.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130.80亿元,增长13.5%;其中:各项存款余额59.69亿元,增长15.3%;各项贷款余额71.12亿元,增长12.1%。保费收入8244万元,下降6.9%。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1年,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46元,比上年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927元,增长12.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56元,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527元,增长7.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3.06。

2021年,每百户城镇常住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02.9辆、空调34.4台、彩色电视机118.2台、洗衣机110.6台、热水器109.9台、移动电话328部。每百户农村常住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62.6辆、空调4.5台、彩色电视机119.1台、洗衣机106.2台、热水器98.7台、移动电话331.7部。

表7  2021年末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拥有耐用品

                                                     单位:台、辆

指标名称

城镇

农村

彩色电视机

118.2

119.1

电冰箱

115.8

109.5

洗衣机

110.6

106.2

家用汽车

102.9

62.6

家用电脑

96.2

22.9

空 调

34.4

4.5

热水器

109.9

98.7

移动电话

328

331.7

照相机

3.9

1.4

摩托车

34.5

80.7

2021年,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9.71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2605人(未含退休3239人),发放养老金待遇1640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5431人(未含退休1324人),发放养老金7975万元。城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4153人。参加工伤保险12027人(其中,农民工1095人)。

2021年,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919人,征缴基金6143万元,共计报销17.18万人次4113万元,其中住院报销2995人次2112万元,门诊(含个人账户)报销16.88万人次2001.91万元。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参保3265人,共计报销137人次 88.9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5.36万人,共计筹集参保资金1.32亿元,共计报销36.92万人次10086万元,其中住院报销2.7万人次8038万元,门诊报销34.22万人次2047.94万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共计报销3297人次699.6万元。

2021年,全县对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实现报销12.83万人次4429万元。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就诊12071人次,享受报销共计492万元。突发困难户就诊1224人次,享受报销共计222万元。低保对象就诊18328人次,享受报销共计1091万元。特困人员就诊882人次,享受报销共计36万元。

2021年,全县发放农低保资金2386万元,城低保资金713元。发放低保季节性缺粮550户1132人9万斤。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426万元,特困分散失能半失能照料护理费22万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65户949人86万元,其中因病救助444人,因学救助119人,因灾救助41人。

十、教育、科技

2021年,有各级各类学校75所,学生27223人,教师1724人。其中,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2631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428人。初级中学5所,在校学生5272人。小学21所,在校学生12408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学校1所,在校学生1488人。幼儿园47所(公办43所,民办4所),在园幼儿6484人。教师中高中教师239人,职校教师65人,初中教师494人,小学教师729人,幼儿园教师197人。其中拥有县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校长、班主任)199名。2021年中考,全县中考人均总分433.10分居全州第2名,高于州人均分36.06分。2021年高考,全县一本上线率13.8%(比2020年增加19人);二本及以上上线率44.68%(比2020年提高0.37个百分点)。

2021年,麻江县《传统酸汤—蓝莓复合发酵健康产品的研究与示范》《贵州山地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酸汤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高值化延伸产品开发》分别获贵州省科技厅立项,分别获得54万元、41万元和24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将项目落实到麻江县明洋食品有限公司、麻江县富锌硒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家企业。指导企业申报2022年省科技项目6个,申报2021年、2022年州级科技项目13个。

十一、文化、体育和卫生

2021年,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陈列馆1个,表演团队50个,电视转播发射台1个,电视综合覆盖率97.2%,广播综合覆盖率99.4%,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24万户(在册)。

2021年,全县共有室内体育馆13个,露天体育场567个,游泳馆1个,体育公园1个。成功举办麻江县2021年“五一·五四”职工篮球运动会,贵州省2021年第二届“建安杯”乡村组男子篮球邀请赛,黔东南州2021年第二届“棋协杯”象棋大赛,黔东南州第三届县级篮球公开赛,贵州•麻江2021年185限高篮球争霸赛等赛事活动。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60人,其中:国家级2人,一级11人,二级10人,三级237人。文化志愿者107人,艺术考级机构5个。

2021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9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4个,乡镇卫生院6个,村卫生室(包括服务点)72所,个体诊所3个,民营医院4个。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084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337人,注册护士471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73人、注册护士3.82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30人,每千人口拥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0.24人。全县实际开放床位989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8.02张;全县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1种共计404例,发病率为324.06/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2021年,全县州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8678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9.1%。全年营造林面积276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76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2.4%。

2021年,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为 2.22,优良率98.9%,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县城翁威马龙洞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5个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稳定保持三类水质以上,卡乌大桥断面和三岔河大桥断面水质达到二类水质标准,达标率均为100%。县城区域噪声监测点昼夜噪声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交通噪声监测点昼夜噪声均达《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标准,达标率为100%。县城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29微克每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0微克每立方米,二氧化硫(SO2)均值为5微克每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均值为8微克每立方米,一氧化碳第(CO)95百分位数均值为0.8毫克每立方米,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值第90百分位均值为122微克每立方米,均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农村集中供水率90.75%。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9.25%,垃圾治理覆盖率达100%。

2021年,各乡镇平均气温为15.4℃(坝芒)~16.9℃(龙山);县城区平均气温15.8℃,与历年同期相比偏高0.8℃。各乡镇累计降水量为1278.4mm(龙山)~1665.5mm(贤昌)。麻江城区降水量为1487.6mm,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多7.7%。城区总日照时数为1027.1小时,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38.9小时。年蒸发量904.8mm。

2021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起,同比2020年持平,死亡2人,下降33.3%,3起均为道路运输事故。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与上年度对比的同期数为2020年年报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部分指标数据采用四舍五入法,与实际数据有出入。

2.2017-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现价总额为修正数。

3.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产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4.出生人口数县公安局与县卫健局差距较大,本次采用县卫生健康局提供数据。

5.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限额以上批发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和个体户,限额以上零售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和个体户,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和个体户。

资料来源:

本统计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源于县公安局;卫生数据、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等数据来源于县卫生健康局;乡村振兴数据来源于县乡村振兴局;市场主体数据来源于县市场监管局;交通运输数据来源于县交通运输局;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宽带接入等数据来源于县工信和商务局;财政收支数据来源于县财政局;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来源于州统计局;教育、科技数据来源于县教科局;文化、体育和旅游数据来源于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社会保障、就业数据来源于县民政局、县医保局和县人力资源保障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数据来源于县林业局、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州生态环境局麻江分局、县气象局和县安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