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岳池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县委决策部署,紧扣“同城融圈、优镇兴乡、品质主导、产业支撑”战略,统筹推进“一城引领、三区带动、六片共兴”发展布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关键经济指标取得亮眼成绩,产业园区建设成果显著,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民生福祉等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 合
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26.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4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73.9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191.9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5:22.7:58.8,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5.5%、24.8%、69.7%,分别拉动GDP增长0.42、1.88、5.3个百分点。
二、民营经济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03.7亿元,增长7.1%,占GDP的62.4%。其中,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59.0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47.8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96.9亿元,增长9.9%。
三、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2亿元,增长2.2%。其中农业产值实现70.4亿元,增长5.2%;林业产值2.0亿元,增长7%;畜牧业产值28.4亿元,下降5.0%;渔业产值4.2亿元,增长2.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1亿元,增长5.4%。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2.4亿元,增长2.3%。
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1.44万亩,增长0.7%。其中:小春粮食播种面积11.03万亩,增长5.3%;大春粮食播种面积100.41万亩,增长0.18%。全年全县粮食总产量50.03万吨,增长1.3%。其中,夏粮产量2.87万吨,增长3.2%;秋粮产量47.16万吨,增长1.1%。分品种看,水稻产量32.22万吨,增长1%;玉米产量10.73万吨,增长2.7%;薯类产量5.93万吨,下降1.5%。全年油料产量3.9万吨,增长7.3%;蔬菜产量91.9万吨,增长4.5%;水果产量8.4万吨,增长2.2%。
全年生猪出栏79.22万头,下降8.7%;年末生猪存栏48.91万头,下降5.9%。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39万吨,下降0.03%。其中,猪肉产量6.19万吨,牛肉产量0.07万吨,羊肉产量0.03万吨,禽肉产量1.09万吨。全年蛋奶产量2.31万吨,下降3.3%。其中,牛奶产量0.07万吨,禽蛋产量2.24万吨。
四、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37.6亿元,增长10.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29.2亿元,增长14.2%。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9%。其中,规上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4%,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8%。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1.5亿元,增长18.1%。
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1户,其中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1.5亿元,增长18.1%。
分行业看,生物医药产业工业企业产值23.2亿元,增长18%;米粉产业工业企业产值1.0亿元,下降3.2%;输变电产业工业企业产值0.7亿元,增长66.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7亿元,增长14.2%;实现利税总额6.3亿元,下降6.7%,利润总额5.1亿元,下降6.9%;应收账款净额11.8亿元,增长39.7%;负债总额52.2亿元,增长12%。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6.3亿元,增长5.3%,全年四级以上资质等级建筑企业55户(不含劳务分包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5.2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2.1万平方米,增长23.6%;商品房销售面积28.5万平方米,增长9.7%。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2.5亿元,增长8.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6.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7.6%,其中,全年工业投资增长37.6%,生物医药投资增长66.4%,技改投资下降10.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7%。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下降25.2%;产业投资增长45.6%;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增长34.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3%。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5亿元,增长8.0%。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6.6亿元,比上年增长7.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亿元,增长8.9%。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12.7亿元,比上年增长7.9%;零售业零售额95.9亿元,比上年增长8.3%;住宿业零售额0.9亿元,比上年增长2.3%;餐饮业零售额18.1亿元,比上年增长7.1%。
全年限上商贸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30.8亿元,增长30.7%。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零售额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1%,比去年提高5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统计,限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25.5亿元,增长31.7%;限上企业(单位)餐饮收入额5.3亿元,增长26.2%。
七、交通和通信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1亿元,增长6.4%。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4049公里。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3.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70.5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28.9万户。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亿元,增长2.4%,其中,税收收入6.5亿元,下降8.7%;非税收入11.9亿元,增长9.7%。税收收入中增值税2.2亿元,增长12%;企业所得税0.9亿元,增长29.5%;个人所得税1109万元,下降15.3%。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5亿元,增长6.4%。其中,一般公共管理服务支出5.3亿元,增长4.0%;公共安全支出2.2亿元,增长8.5%;教育支出16.5亿元,增长0.1%;科学技术支出225万元,下降7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亿元,增长6.1%;卫生健康支出4.4亿元,下降13.9%;节能环保支出1.1亿元,增长160.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7亿元,下降65.9%。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6.2亿元,增长11.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0.3亿元,增长1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小学学校25所,在校学生44095人,专任教师3384人;普通中学学校69所,在校学生37932人,专任教师355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4639人;普通高级中学6所,在校生人数13478人。
全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69家;促成技术合同登记2.2亿元。全县科技特派员57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852人。获专利授权173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有体育场馆1个,影院3个,文化馆(岳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图书馆(县级文化资源共享支中心)各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15万册。
全县卫生机构592个,床位4362张;卫生技术人员444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30人。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为31.2%。
撤并小微学校22所,推进广安电力职业技术学校等项目建设,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督导评估认定。县中医医院顺利接受三级中医医药周期性评审工作,县妇幼保健院迎接“三乙”评审。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省级验收,成功创建为第一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完成12家敬老院标准化建设,建成投用顾县、石垭养老服务综合体。新增普惠托育服务机构2家。承办广安市第十届运动会暨2024年青少年锦标赛,岳池籍运动员在省青少年赛艇锦标赛斩获金牌数全省第一。承办四川省老年人健身秧歌比赛,持续举办“快乐岳池”系列活动。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公安户籍人口统计显示,年末全县总户数33.4万户,总人口1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9万人,乡村人口9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64万人,人口出生率5.79‰,死亡人口1.12万人,人口死亡率10.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3‰。
年末常住人口7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3.6万人,乡村人口40.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5.53%。
按常住地分,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8410人,帮助脱贫人口就业3.4万人次,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4.1%左右。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7.1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2.1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重点人员动态参保率达100%。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4.2万人。全年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2.8亿元。深入开展治理欠薪专项行动,为375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589万元。
十二、环境保护和应急管理
污染防治扎实推进。持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PM2.5平均浓度下降13%,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9.3%、提升2.5个百分点。落实河(湖)长制,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县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生态修复力度加大。严格落实林长制,开展巡林2.57万次,森林资源管护水平稳步提升。实施储备林、人工林、退化林等项目,新增营造林2.6万亩。完成18家页岩砖厂阶段性生态修复。增殖放流16万尾,补充渠江等水域渔业资源。
绿色发展深入人心。出台《岳池县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4—2030年)》等系列文件,系统推进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公共充电站4座。创建省、市级绿色工厂3个。推进天然气勘探,已探明储量约380亿立方米。
平安建设纵深推进。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治理成效明显,森林火灾保持“零发生”,建立食品安全川渝地区跨区域联合监管机制。法治班主任工作深入推进,在全省警校共育暨校园安全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刑事案件发案数下降44.6%,十类涉恶和八类暴力案件破案率均达100%。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交通运输、电信、金融、对外贸易、财政、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