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统计局(2025年4月22日)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四强”行动,加快建设“三城五地”,加力实施“六抓三强三促”,全力以赴抓经济,千方百计促发展,铆足干劲、聚力攻坚,全县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4亿元,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27.4亿元,同比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5.5亿元,同比增长2.8%。三次产业结构情况:全县一、二、三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4.01:37.08:48.91调整为12.81:37.95:49.24。
图1 2023年、2024年三次产业结构占比
2024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8.9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5‰。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7.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3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1.9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31万人;城镇常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36.97%,比上年末提高1.38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1.1万亩,同比增长0.77 %;谷物种植面积13.25万亩,同比增长1.21%;油料种植面积4.52万亩,同比增长2.33%;蔬菜种植面积9.06万亩,同比增长5.80%。
全年粮食总产量4.52万吨,同比增长3.81%,其中,夏粮产量1.31万吨,同比增长27.76%;秋粮产量3.21万吨,同比下降3.59%。油料产量0.58万吨,同比增长16.18%,蔬菜产量13.42万吨,同比增长6.33%;园林水果产量2.51万吨,同比增长6.62%。
特色产业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中药材产量1.54万吨,同比增长7.79%;油橄榄产量0.16万吨,同比增长15.11%;核桃产量0.91万吨,同比增长4.42%;花椒产量0.6万吨,同比增长10.14%;茶叶产量0.1万吨,同比增长13.51%。
全年全县肉类总产量0.65万吨。年末牛存栏1.19万头,比上年下降5.59%;猪存栏5.51万头,比上年下降0.88%;羊存栏4.32万只,比上年增长0.28%;家禽存栏32.67万只,比上年下降10.6%;兔子存栏3.68万只。
牛出栏0.46万头,比上年增长4.46%;猪出栏6.77万头,比上年增长1.17%;羊出栏2.60万只,比上年增长6.79%;家禽出栏17.53万只,比上年增长2.35%;兔子出栏3.92万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16.4%,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25%;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7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7%;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8.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13.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8%。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6053.4万元,同比增加23.5%;实现利润总额4058.8万元,同比下降88.7%。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2%。年末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9个。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45.4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1.26%。全县两个高耗能行业总耗能44.6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4.06%,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98.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3%。其中:国有投资比上年下降30.5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7.2%;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0.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2.8%。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6.99%;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5%,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5%;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2.12%。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15%,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下降5.9%。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境内公路403条,其中普通国道2条、国家高速2条,普通省道7条、县道9条、乡道27条、村道356条。通车总里程2374.84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7.181公里、二级公路99.398公里、三级公路230.288公里、四级公路1937.047公里、等外公路8.930公里。
全年全县营运客车完成公路客运量为71.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旅客周转量为8753.7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2%;全年全县营运货车完成公路货运量为168.8万吨,比上年增长10%;货物周转量14115.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
全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807.35万元,同比增长9.6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749万元,同比增长7.8%;移动业务总量9651.73万元,同比增长10%;联通业务总量1672万元,同比增长3.48%;邮政业务总量1734.62万元,同比增长21.5%。
六、商业和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9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亿元,同比增长16.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88亿元,同比增长3.4%;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01亿元,同比增长5%。分行业看,批发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1%;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3%;住宿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2%;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2%。
图2 2020年—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4.4亿元,同比下降24.5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亿元,同比下降23%。完成税收收入1.45亿元,同比下降25.3%,其中:增值税0.76亿元,同比下降35%;企业所得税0.15亿元,同比增长7.14%;个人所得税0.04亿元,同比增长10.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64亿元,同比下降5.6%。
全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6.31亿元,比上年增长3.14%;贷款余额69.81亿元,比上年下降4.29%。
图3 2020年—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八、文教卫生和广播电视
年末学校总数132所,其中幼儿园41所,小学66所, 中学23所,高中5所,职业中学1所,成人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数30421人,其中幼儿园在园人数5742人,小学在校学生数13290人,初中在校学生数6666人,高中在校学生数4120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数603人。
年末全县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311个。其中,县级以上综合医院2个、中医院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控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村卫生室280个、卫生计生服务中心1个。拥有病床位1855 张,共有卫生人员135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55人、其他人员199人。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助理)医师269人、注册护士724人、药师(士)25人、技师(士)137。
全县有广播电视室 305 个,广播覆盖人口18.75万人,广播覆盖率达到98.34%,电视发射台7台,通电视的行政村305个, 电视节目 186套,电视覆盖人口18.83万人,电视覆盖率达到98.8%。
九、户籍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年末户籍总户数8.07万户,总人口23.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13万人,农村人口16.26万人。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18元,同比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09元,同比增长7.9%。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89:1,比上年缩小0.08个百分点。
全年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6482人,同比增长0.22%。其中,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375人,同比增长1.34%;乡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1107人,同比增长0.17%;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数5483人,同比增加0.53%;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4321人,同比下降0.64%。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494人,同比下降7.46%;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332人,同比增长6.61%;五保户供养人数1770人,同比增长6.3%。 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192580人,同比下降2.9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091人,同比增长4.1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总额22782.6万元,同比下降16.5%。
注:1、本公报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2024年文县统计年鉴》为准。
2、本《公报》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本《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生产总值核算执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4、本公报相关数据由涉及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