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射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实干实效的定力、敢闯敢试的魄力,全力以赴稳增长、强产业、抓改革、谋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81.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9.06亿元,比上年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9.24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2.83亿元,增长6.2%。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15.24:34.47:50.2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达103386元,比上年增长5.3%。

就业创业形势稳定。加速构建全链条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50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25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282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981人。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1.4亿元,增长4.1%。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面积和总产实现“双增”,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36.2万亩,比上年增加0.5万亩;粮食总产量114.8万吨,增加0.2万吨;粮食亩产485.9公斤,减少0.2公斤。畜禽生产有所下滑。年末生猪存栏47.0万头,比上年增长5.0%,出栏72.7万头,下降14.2%;年末家禽存栏890.3万只,下降16.7%,出栏984万只,下降27.7%。渔业生产平稳有序。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5.8万吨,比上年增长1.5%。

现代农业加速发展。新建提升高标准农田10.8万亩,入选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成投用全国首座智慧渔业码头—黄沙港渔港二期码头,全省第一艘海上移动加工船开工建设,杰龙麦芽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射阳大米”入选世界稻米地理标志品牌百强榜、获评“一带一路”新时代农食品牌建设创新案例,和盈黑鸡、中华绒螯蟹“申江1号”获批国家级新品种,光明银宝“娟姗牛鲜牛奶”通过江苏精品认证,特庸镇获评省蚕桑特色小镇。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势头强劲。全年实现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收入8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开票销售收入616.3亿元,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81.2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规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受射阳港电厂、能投沿海拉动,保持较快增长,增加值和产值分别增长58.6%、54.5%。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0.2亿元,比上年增长6.6%,实现利润总额49.1亿元,下降10.6%。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2家。

建筑业产值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0.9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建筑工程完成产值116.1亿元,增长9.3%,安装工程完成产值3.3亿元,下降10.7%。房屋施工面积214.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4%,其中新开工面积69.1万平方米,下降31.3%;房屋竣工面积69.9万平方米,下降19.9%,其中住宅房屋竣工面积44.3万平方米,下降23.7%。从事建筑业活动的平均人数4.1万人,比上年下降8.2%。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小幅提升。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分产业看,工业投资增长1.4%,服务业投资下降3.8%。分领域看,项目投资增长0.8%,制造业投资下降8%,民间投资下降6.8%。全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0.7%,低于全部投资0.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7.5%,高技术服务业投资下降34.5%。新签约京弈绿能、海洋钢构模组等亿元以上项目145个,新开工信达LED、蓝水新能源装备等亿元以上项目92个,新竣工兰邦特种纤维、中车大兆瓦叶片等亿元以上项目56个。73个列省市重大项目完成入统投资250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0%。

房地产市场低位运行。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从开发用途看,住宅投资25亿元,下降0.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4亿元,增长127.7%。商品房销售面积83.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3.5万平方米,下降13%。商品房销售额50.79亿元,比上年下降5.4%,其中住宅销售额41.3亿元,下降18.5%。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7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86.0亿元,增长8.7%。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销售额(营业额)411.8、202.0、5.9、34.4亿元,分别增长11.4%、9.5%、14.8%、16.0%。粮油食品类、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新能源汽车4大类商品实现较快增长,限额以上销售额分别增长20.5%、331.5%、31.0%和150.6%。全年新增限额以上贸易企业128家,比上年增加16家。

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98.78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出口87.8亿,增长27.5%,进口10.98亿元,增长9.2%。建成盐城港跨境电商国家体验馆,实现“跨境电商+实体零售店”新模式,全年实现跨境电商41.3亿元。口岸运营步入正轨,先后完成远景能源风电叶片、鼎坤建设钢结构、射阳港电厂石膏外贸出口,实现外贸吞吐量20万吨。

利用外资实现突破。全年实际使用外资33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6.6%。落户正道海洋氢能、橙烁光电等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8个。协议外资3000万美元的埃迪而丝绸实现开工建设,规模体量刷新记录。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建设提质升级。年末公路总里程3720.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639.7公里,高速公路80.6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570万人次,货运量247.5万吨。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2042.5万吨、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234.0万吨,水上货运量784.0万吨。四明互通建成通车,实现30分钟内进入高速的镇区全覆盖,11个镇区能够在15分钟内进入高速公路。348省道射阳段基本完成路基桥涵施工,完成投资1.5亿元。3.5万吨级进港航道整治工程、射阳港电厂粉煤灰出运码头工程、射阳港区综合仓储物流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邮电业务稳定增长。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7%。快递服务企业完成业务量4138.4万件,比上年增长28.7%,实现快递业务收入21391.4万元,增长22.4%。全年实现电信业务收入8.2亿元,比上年增长2.1%。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4.87万户,比上年下降0.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3.7万户,增长8.7%。互联网宽带接入户数39.6万户,比上年增长3.6%。

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建成开放“水稻时光之旅”等农文旅融合新业态,“四季果香”创成全国乡村旅游精品园区,“渔家歌谣”获评国家等级旅游民宿,日月岛创成零碳旅游景区。放大央视“三餐四季”“乐游新乡村”活动效应,推出“射阳十二味”“跟着短剧游射阳”等新场景,承办举办市湿地公路自行车赛、日月岛太空音乐节、桑葚采摘嘉年华、“音浪狂欢”电音季等活动,全年旅游综合收入实现58亿元。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稳健运行。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税收收入24.19亿元,增长0.6%,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2.0%。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53亿元,比上年下降0.7%。全年民生支出达83.3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7%,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80%以上。

金融市场增长较快。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17.28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住户存款769.71亿元,增长10.99%。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093.03亿元,比上年增长20.41%,其中中长期贷款607.33亿元,增长22.47%。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专利授权数1319件,比上年增长10.9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265件,增长40.96%;有效发明专利量1370件,增长15.03%。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产业企业205家,其中147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39.7亿元,下降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4.1%。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9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家。创成省智能制造车间15个,益维光电建成省级智能工厂,明科橡塑等3家企业入选省瞪羚企业,丰源生物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教育事业成绩斐然。全县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0.32万人;普通中学32所,在校生3.62万人;小学25所,在校生3.83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0.98万人。射阳中学跻身省高品质高中建设行列,县高级中学创成省四星级高中,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通过省级核查验收,国家老年大学江苏分部射阳分院挂牌成立,射阳中等专业学校创成省优秀中等职业学校。中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C9、985达线人数位列全市各县(区)之首,中考高分段人数持续全市领先。获评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县,英雄航天员王亚平来射开展大思政主题讲座反响热烈。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产业繁荣稳定。全县共建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博物馆(纪念馆)1个。优化提升文化场馆服务形式,常态化组织品牌活动150场次,创新开展“公益夜课堂”、淮剧戏迷票友日等特色活动230余场次。充分利用村居等基层服务阵地,开展文化展览、民俗体验、文艺培训等特色活动300余场次。县工人文化宫入选全省工人文化宫联盟唯一县级单位、获评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县淮剧团连续三年荣获省国有文艺院团评价考核优秀,杂技艺术中心入选省级小剧场建设优秀案例。淮剧《我家住在渔歌村》荣获省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小淮剧《抠婶赶猪》荣获十四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最佳剧目奖,杂技《战友·双人技巧》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医疗能力持续提升。年末全县拥有卫生医疗机构36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卫生机构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721张,卫生技术人员526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512人,注册护士1946人。建成运行数字化医共体驾驶舱,新建名医工作室12个,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等3家医院建立医联体,县人民医院创成三级综合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创成全市县级首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体育事业实现跨越。新建健身步道5公里,为2个社区健身房、5个老旧小区和60个街道、社区、行政村添置体育健身器材,新建乡镇体育公园2个。先后承办2024年全国“冰轮之星•滑起来”城市英雄赛(盐城射阳站)、省青少年摔跤锦标赛、2024年盐城黄海湿地公路自行车赛等10项省级以上体育赛事。蒯曼、孔凯戈等一大批射阳籍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中摘金夺银,乒乓球运动员蒯曼成为我县首位世界冠军。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略有下降。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29.78万户,总人口89.77万人,比上年减少7535人。全年出生人口为2862人,出生率3.19‰,全年死亡人口为7470人,死亡率8.32‰,人口自然增长-5.1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75.43万人,城镇化率62.76%。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81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工资性收入为18114元,增长6.6%;经营净收入10834元,增长5.1%;财产净收入1730元,增长4.0%;转移净收入8003元,增长4.9%。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57元,增长4.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48元,增长6.5%。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47∶1,较上年同期缩小0.02。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224元,比上年增长6.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574元,增长2.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062元,增长15.7%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年末全县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2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5.77万人。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8.88万人,其中职工医保人数16.24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7.24万人、12.15万人、8.26万人。全县建有公办养老机构18家,民办养老机构10家,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41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0张(全县床位数共计8180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数为3456张,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床位数4724张)。新建城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个、幸福助餐小院6个、长者幸福食堂15个,入选全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县民政老年护理院创成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县社会福利院创成四级养老机构,特庸王村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新坍儿童“关爱之家”建成省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乡环境不断升级。完成16个片区、60.3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4136套,新建充电场站30个,体育路、燃化桥等6个市政路桥通车,千鹤湖体育公园、海都公园入选省级开放共享绿地名单。建成投用港城污水处理厂,完成132个片区雨污分流改造、52.7公里城乡污水管网建设,县城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新建农村生态河道200公里,建成幸福河湖23条,改造农厕8965户,改善农房2927户,改造农路20公里、桥梁20座。临海金海、洋马贺东、盘湾裕民等11个村创成省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海通射南获评省特色田园乡村。

生态环境加快改善。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9.3%,PM2.5年均浓度29.4微克/立方米,5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均值均达Ⅲ类。建成全市首家生态环境保护联勤工作站,完成海洋生态保护修复890公顷、退渔还湿305公顷、海岸线修复16.9公里、互花米草治理2.3万亩,蝉联中国最美县域。

 

注:

[1]公报中使用的部分数据为快报数,最终年报数据以《射阳统计年鉴2024》公布数据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射阳县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743.04亿元。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问题,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