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威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威远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市委八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县委十五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牵引、“做大工业、做强物流、美乡优城、共同富裕”总抓手和县委“1346”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六项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4年威远县地区生产总值479.6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7%(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6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219.65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202.4亿元,增长7.7%。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6:43.1:44.3优化调整为12.0:45.8:42.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4%、47.9%和46.3%。

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278.68亿元,增长7.4%,占全县GDP的比重为58.1%。

二、农 业

2024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3567公顷,比上年增加44公顷,增长0.1%,其中:谷物37267公顷,增长1.5%;豆类14387公顷,增长0.3%;折粮薯类11913公顷,下降4.4%。油料播种面积21717公顷,增长2.1%;其中:花生3292公顷,增长0.1%;油菜籽18425公顷,增长2.5%。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7512公顷,增长1.5%。

2024年,粮食总产量347083吨,增长1.2%,其中:谷物262754吨,增长2.9%;豆类31590吨,下降0.1%,其中:大豆25812吨,增长0%;折粮薯类52740吨,下降5.7%。油料总产量48802吨,增长8.1%,其中:花生6778吨,增长4.0%;油菜籽42024吨,增长8.8%。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06981吨,增长4.0%。水果产量107003吨,增长4.9%。(见表1)

表1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    标 计量单位 2024年 增减(±%)
粮食总产量 347083 1.2
   #  稻谷 131225 0.3
      玉米 128141 4.5
      薯类 52740 -5.7
      豆类 31590 -0.1
油料产量 48802 8.1
   #  油菜籽 42024 8.8
      花生 6778 4.0
茶叶产量 2899 2.2
水果产量 107003 4.9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 1206981 4.0

2024年,出栏肉猪49.1万头,下降7.6%。肉类总产量56317吨,下降1.8%,其中:猪肉产量38012吨,下降2.0%;禽肉产量7069吨,下降5.3%;兔肉产量7935吨,增长8.9%。禽蛋产量11242吨,下降4.5%。水产品产量24435吨,增长4.1%。(见表2)

表2   2024年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

指   标 计量单位 2023年 增减(±%)
出栏肉猪 万头 49.10 -7.6
出栏肉牛 2645 -12.9
出栏山羊 万只 20.00 -15.1
出栏家禽 万只 466.67 -7.2
出栏兔 万只 549.29 -3.4
肉类总产量 56317 -1.8
水产品产量 24435 4.1

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0亿元,增长2.7%(增速为可比价)。其中:农业产值56.2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5.4亿元,增长21.3%;牧业产值22.6亿元,下降5.2%;渔业产值5.2亿元,增长3.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亿元,增长10.2%。

三、工 业

2024年,全年共有13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14.07亿元,增长4.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营业收入605.59亿元,增长2.0%;产品销售率98.0%;全部工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3.9%。冶金建材、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电力能源等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全县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602.9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的比重达98.2%。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0.14亿元,其中,利润总额10.63亿元。主要工业品中,陶质砖、耐火材料、玻璃纤维纱、水泥、粗钢、成品钢材、机制纸及纸板、茶叶产量增长迅速;原煤、焦炭、瓷质砖、塑料制品产量有所下滑。(见表3)

表3  202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      标 计量单位 2024年 增减(±%)
原煤 万吨 40.4 -5.8
焦炭 万吨 101.44 -1.1
瓷质砖 万平方米 1166.86 -57.9
陶质砖 万平方米 1141.77 2.4
耐火材料 万吨 3.68 4.3
玻璃纤维纱 万吨 79.3 3.0
水泥 万吨 102.32 27.5
粗钢 万吨 491.75 4.9
成品钢材 万吨 574.51 11.0
塑料制品 万吨 0.92 -2.3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4.77 3.1
茶叶 870.8 7.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其中,技改投资增长24.0%;房地产业投资下降29.9%;民间投资增长11.1%;工业投资增长27.0%。从产业上来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4.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5.1%。

2024年,商品房竣工面积增长2276.4%,房地产销售面积下降2.9%,商品房施工面积下降21.8%。

全县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5个,建筑业总产值增长9.4%,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增长7.7%。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5.1亿元,增长6.1%。按销售地来看,城镇市场70.1亿元,增长7.6%;乡村市场65.0亿元,增长4.5%。按达标限额来看,限额以上零售额17.8亿元,增长18.9%;限额以下零售额117.3亿元,增长4.4%。按消费业态分,餐饮收入25.0亿元,增长9.8%;商品零售110.1亿元,增长5.3%。

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1.5亿元,增长0.2%。其中:出口总额11.45亿元,增长3.9%;进口总额0.08亿元,下降83.4%。2024年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84.17亿元。

六、交通旅游和邮电通讯

2024年,全县境内公路里程3113.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8.1公里,国道35.1公里,省道173.9公里,县道511.9公里,乡道458.1公里,村道1934.2公里。全年客运量4492.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1.75亿人公里,货运量4777.5万吨,货物周转量60.43亿吨公里。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065.85万人,增长5.6%。实现旅游总收入133.35亿元,增长14.7%。

全年实现邮政主营业务收入9816.57万元,下降2.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4年,财政总收入实现41.95亿元,下降1.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4亿元,增长7.0%。财政总支出77.67亿元,增长11.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22亿元,增长11.4%。

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0.12亿元,增长10.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09.60亿元,增长9.7%。金融单位贷款余额327.31亿元,增长18.0%。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1530.1万元,下降2.5%。其中,人保收入14037.4万元,下降2.6%;财保收入7492.7万元,下降2.3%。保险支付各类赔款与给付9329.6万元,增长5.1%。其中,人保赔付4426.9万元,增长15.6%;财保赔付4902.7万元,下降2.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4年末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59所,其中:小学32所,普通中学25所,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55313人,毕业学生数16207人;教职工4900人,其中专任教师470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6.67%。全县高考上线4930人,其中:大学本科上线1965人,大学专科上线2965人;高等院校录取4135人,其中:大学本科录取1899人;大学专科录取2236人。

全年完成重点科研项目3项,推广应用新技术5项,开发新产品15个。订立技术合同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1470万元。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3个,实现总产值418.6亿元。全年专利申请授权量150件。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2024年,全县共有文化站20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乡镇广播站14个,广播覆盖率100.00%,电视覆盖率100.00%,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剧场、影剧院4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3.55万册。

全县拥有公共体育场馆3个,市级以上运动会获取前三名6个,其中:第一名2个,第二名1个,第三名3个。

2024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711个,其中:医院18个,卫生院14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执法监督机构0个,门诊部、诊所、医务室163个,村卫生室513个。实有床位数4131张,卫生技术人员4936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533人,注册护师(护士)1718人,其他人员1685人。卫生防疫工作成绩卓著,全县乙肝疫苗接种率97.86%,卡介苗接种率99.31%,脊灰疫苗接种率96.31%,麻疹疫苗接种率94%。

全县水利工程11298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979公顷,较上年增长3189公顷;有效灌溉面积达32600公顷。全年农村改水累计投资24636万元,改水累计受益人口45.9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1.2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6.4%,全域内畜禽粪污利用率93%。

十、市政建设和安全生产

2024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4.8平方公里,今年新增0.0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9.3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7.59%;建成区绿地面积9.00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率36.19%;城市人均道路面积7.1平方米,供水综合生产能力8.2万立方米/日。

全县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3起,较上年减少1件;死亡3人,较上年减少1人;受伤2人,较上年增加1人;直接经济损失130万元,下降55.6%。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4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672055人,全年净减少户籍人口7152人。全年出生人口3222人,人口出生率4.8‰;死亡人口7208人,人口死亡率10.7‰;人口自然增长率-5.9‰。(人口主要构成情况见表4)

表4  2024年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指    标 2024年末数(人) 比重 %
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 672055 100.0
其中:乡村人口 493809 73.5
      城镇人口 178246 26.5
其中:男 344312 51.2
      女 327743 48.8
其中:0—17岁 89112 13.3
      18—34岁 115279 17.2
      35—59岁 289251 43.0
      60岁及以上 178413 26.5

注:出生人口为当年6岁以下儿童户籍登记人口,死亡人口为当年户籍注销人口。

2024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817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56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22%。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86元,增长5.8%。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3元,增长4.8%。其中:工资性收入28448元,增长5.5%;经营净收入8503元,增长4.9%;财产性收入2828元,增长5.1%;转移性收入7634元,增长2.0%。城镇人均消费支出29761元,增长4.2%;消费支出中食品烟酒支出8715元,增长3.1%。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72元,增长6.5%。其中:工资性收入11337元,增长5.0%;家庭经营净收入7802元,增长6.5%;财产净收入788元,增长28.1%;转移性收入2245元,增长7.8%。农民人均消费支出16577元,增长5.6%;消费支出中食品烟酒支出5853元,增长4.5%。

全县年末社会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7009人;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7456人,其中:城乡居民参保人数264639人,企业职工参保人数162817人。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561908人,其中:城镇居民482994人,城镇职工78914人。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3403人,其中:城市低保人数3770人,农村低保人数19633人。城市和农村低保资金实际支出9111.03万元。

  注解:

1.本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水利工程、水土流失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村改水投资等数据来自县水利局;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畜禽粪污利用率等数据来自县农业农村局;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县商务和经济合作局;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数据来自县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公路里程、客运量、货运量等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学校、学生、体育等数据来自县教育和体育局;文化站、图书馆、旅游人数和收入数据来自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邮政主营业收入数据来自县邮政公司;财政收入和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等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等数据来自县财政局;保费收入、保险支付各类赔款与给付等数据来自人保公司威远支公司和财保公司威远支公司;科研项目、技术合同等数据来自县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局;全年专利申请授权量等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局;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疫苗接种率等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城镇建成面积、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数据来自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类伤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等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人口相关数据来自县公安局;人均可支配收入、经营性收入、消费支出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威远县调查队;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等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其下属单位;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人数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最低生活保障经费支出等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