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威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选择区域:>>

2021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局部反弹的影响,威远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贯彻“稳农业、强工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畅循环、提质量”工作部署,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全县经济呈现总量创新高、结构更优化、质量再提升的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1年威远县地区生产总值(GDP)400.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2%(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72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177.17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170.17亿元,增长10.6%。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3:43.9:41.8优化调整为13.2:44.3:42.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4%、33.5%和54.1%。

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247.46亿元,增长8.6%,占全县GDP的比重为61.9%。

二、农    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2887公顷,比上年增加287公顷,增长0.5%,其中:谷物36647公顷,增长0.2%;豆类12373公顷,增长4.5%;折粮薯类13867公顷,增长0.1%。油料播种面积18959公顷,增长3.1%;其中:花生3247公顷,下降3.1%;油菜籽15712公顷,增长4.5%。蔬菜播种面积24961公顷,增长2.0%。

全年粮食总产量343543吨,增长1.3%,其中:谷物249892吨,增长1.4%;豆类33333吨,增长1.7%,其中:大豆27339吨,增长2.1%;折粮薯类60318吨,增长0.7%。油料总产量42174吨,增长8.0%,其中:花生6373吨,下降0.9%;油菜籽35801吨,增长9.8%。蔬菜产量1068927吨,增长5.7%。水果产量86854吨,增长3.4%。(见表1)

表1  202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 标 计量单位 2021年 增减(±%)
粮食总产量 343543 1.3
   #  稻谷 130052 0.7
      玉米 119840 2.2
      薯类 60318 0.7
      豆类 33333 1.7
油料产量 42174 8.0
   #  油菜籽 35801 9.8
      花生 6373 -0.9
茶叶产量 2422 4.1
水果产量 86854 3.4
蔬菜产量 1068927 5.7

初步统计,全年出栏肉猪51.57万头,增长15.8%。肉类总产量62146吨,增长46.7%,其中:猪肉产量37659吨,增长20.8%;禽肉产量7815吨,增长10.4%;兔肉产量4843吨,增长383.3%。禽蛋产量11149吨,增长3.5%。水产品产量22560吨,增长0.2%。(见表2)

表2   2021年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

指   标 计量单位 2021年 增减(±%)
出栏肉猪 万头 51.57 15.8
出栏肉牛 2908 35.7
出栏山羊 万只 23.10 15.5
出栏家禽 万只 520.92 5.5
出栏兔 万只 403.12 352.1
肉类总产量 62146 46.7
水产品产量 22560 0.2

202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6亿元,增长7.8%(增速为可比价)。其中:农业产值47.3亿元,增长5.9%;林业产值3.4亿元,增长5.5%;牧业产值24.9亿元,增长13.4%;渔业产值4.8亿元,增长5.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亿元,增长5.5%。

三、工    业

2021年,全年共有8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55.2亿元,增长25.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营业收入843.2亿元,增长16.9%;产品销售率99.4 %;全部工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 33.0%。冶金建材、食品饮料、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电力能源等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全县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846.3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的比重达99.0%。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3.9亿元,其中,利润总额24.0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2.3 %,比上年增长15.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3.3%。主要工业品中,瓷质砖、塑料制品、茶叶、机制纸板产量增长迅速;玻璃纤维纱、耐火材料、陶质砖产量稳步增长;水泥、粗钢与上年基本持平;原煤、焦炭、成品钢材产量有所下滑。(见表3)

表3  202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      标 计量单位 2021年 增减(±%)
原煤 万吨 27.1 -65.2
焦炭 万吨 103.2 -24.6
瓷质砖 万平方米 3447.8 41.3
陶质砖 万平方米 1860.2 6.2
耐火材料 万吨 8.3 6.9
玻璃纤维纱 万吨 23.0 9.5
水泥 万吨 122.1 0.8
粗钢 万吨 520.5 -0.2
成品钢材 万吨 499.2 -2.3
塑料制品 万吨 2.4 28.5
机制纸板 万吨 3.2 16.4
茶叶 2751 17.9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202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其中,技改投资增长12.4%;房地产业投资增长3.9%;民间投资增长3.6%;工业投资增长6.2%。

从产业上来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9.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5%。

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26.7万平方米,下降2.1%;房地产销售面积83.5万平方米,增长0.5%;商品房施工面积286.18万平方米,增长17.5%。

全县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1个,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6.0%;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增长16.3%。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5亿元,增长18.4%。按销售地来看,城镇市场60.3亿元,增长18.3%;乡村市场59.2亿元,增长18.5%。按达标限额来看,限额以上零售额11.4亿元,增长28.3%;限额以下零售额108.1亿元,增长17.4%。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9637万元,增长142.7%。其中:出口总额26401万元,增长117.3%;进口总额3236万元,增长5055.4%。招商到位市外资金170.2亿元。

六、交通旅游和邮电通讯

全县境内公路里程2953.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0.4公里,国道35.1公里,省道174公里,县道512公里,乡道458公里,村道1683公里。全年客运量562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4.13亿人公里,货运量5773万吨,货物周转量58.85亿吨公里。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748.46万人次,增长9.5%。实现旅游总收入87.31亿元,增长72.3%。

全年实现邮政主营业务收入7584.5万元,增长9.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7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8.66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18.92万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财政总收入实现40.05亿元,增长27.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2亿元,增长15%。财政支出51.53亿元,增长23.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16亿元,增长16.6%。

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30.35亿元,增长8.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93.29亿元,增长10.2%。金融单位贷款余额211.75亿元,增长11.2%。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3556.3万元,下降0.9%。其中,人保收入15586.7万元,下降1.8%;财保收入7969.6万元,增长0.7%。保险支付各类赔款与给付8567.5万元,增长1.4%。其中,人保赔付3249.4万元,下降15.5%;财保赔付5318.1万元,增长15.5%。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89所,其中:小学54所,普通中学32所,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63877人,毕业学生数17729人;教职工5366人,其中专任教师495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1.97%。全县高考上线4475人,其中:大学本科上线1755人,大学专科上线2720人;高等院校录取3922人,其中:大学本科录取1694人;大学专科录取2228人。

全年完成重点科研项目2项,推广应用新技术8项,开发新产品15个。订立技术合同3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456.3万元。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2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0.8亿元。全年专利申请授权量313件。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2021年,全县共有文化站20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乡镇广播站14个,广播覆盖率96.41%,电视覆盖率99.34%,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剧场、影剧院5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13400册。

全县拥有公共体育场馆3个,市级以上运动会获取前三名25个,其中:第一名10个,第二名8个。

2021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747个,其中:医院18个,卫生院14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执法监督机构1个,门诊部、诊所、医务室139个,村卫生室572个。实有床位数3920张,卫生技术人员4784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476人,注册护师(护士)1588人,其他人员1720人。卫生防疫工作成绩卓著,全县乙肝疫苗接种率99.76%,卡介苗接种率99.87%,脊灰疫苗接种率99.8%,麻疹疫苗接种率99.69%。

全县水利工程11260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930公顷,较上年增加240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达32620公顷。全年农村改水累计投资20248万元,改水累计受益人口44.44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3.2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4.23%,全域内畜禽粪污利用率99.18%。

十、市政建设和安全生产

2021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4.6平方公里,今年新增0.3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8.83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12.8%;建成区绿地面积7.9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率12.3%;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8.5平方米,城市人均住宅使用面积31.8平方米。

全县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4起,较上年减少3件;死亡4人,较上年减少4人;受伤0人,较上年减少3人;全县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1人;直接经济损失318.5万元,下降4.6%。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1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690584人,全年净减少户籍人口5380人。全年出生人口4910人,人口出生率7.1‰;死亡人口6336人,人口死亡率9.1‰;人口自然增长率-2.0‰。(人口主要构成情况见表4)

表4  2021年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指    标 2021年末数(人) 比重 %
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 690584 100
其中:乡村人口 511135 74
      城镇人口 179449 26
其中:男 354316 51.3
      女 336268 48.7
其中:0—17岁 103671 15
      18—34岁 134610 19.5
      35—59岁 295684 42.8
      60岁及以上 156619 22.7

注:出生人口为当年6岁以下儿童户籍登记人口,死亡人口为当年户籍注销人口。

2021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0075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68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00元,增长10.4%。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147元,增长8.9%。其中:工资性收入27654元,增长9.3%;经营净收入9627元,增长8.7%;财产性收入2828元,增长6.8%;转移性收入3038元,增长7.3%。城镇人均消费支出29110元,增长9.0%;消费支出中食品烟酒支出9308元,增长7.1%。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88元,增长10.9%。其中:工资性收入10773元,增长9.4%;家庭经营收入6709元,增长12.2%;财产性收入797元,增长8.5%;转移性收入2308元,增长15.6%。农民人均消费支出15773元,增长9.9%;消费支出中食品烟酒支出5730元,增长7.4%。

全县年末社会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8054人;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6545人,其中:城乡居民参保人数267663人,企业职工参保人数88882人。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599915人,其中:城镇居民522634人,城镇职工77281人。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861人,其中:城镇低保人数3782人,农村低保人数9079人。城镇和农村低保资金实际支出4531万元。

注解:

1.本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水利工程、水土流失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村改水投资等数据来自县水利局;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畜禽粪污利用率等数据来自县农业农村局;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县商务和经济合作局;招商到位市外资金数据来自县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公路里程、客运量、货运量等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学校、学生、体育等数据来自县教育和体育局;文化站、体育馆、旅游人数和收入数据来自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邮政主营业收入数据来自县邮政公司;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国际互联网用户数据来自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和电信公司;财政收入和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等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等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威远县支行;保费收入、保险支付各类赔款与给付等数据来自人保公司威远支公司和财保公司威远支公司;科研项目、技术合同等数据来自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全年专利申请授权量等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局;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疫苗接种率等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城镇建成面积、人均住宅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数据来自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类伤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等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人口相关数据来自县公安局;人均支配收入、经营性收入、消费支出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威远县调查队;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等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保障管理局及其下属单位;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人数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最低生活保障经费支出等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