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塘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壤塘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改革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壤塘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国、省、州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农牧立县、文旅兴县、能源富县”发展战略和“一城三副”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加快推动稳增长政策落地实施,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在规模总量、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绿色转型等方面都呈现出诸多的积极变化,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1. 综 合

2024年,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784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同)增长7%。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0086万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181万元,增长9.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3574万元,增长7.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9%、14.1%和7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1和5.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22:10.6:67.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020元,增长6.6%。

民营经济】年末全县民营经济主体2411户,增长12%,占市场主体总量97.6%。按登记注册分类:企业481户,比上年增长24.9%,占市场主体总量19.5%;个体工商户1766户,比上年增长9.7%,占市场主体总量71.5%;农民专业合作社164户,占市场主体总量6.6%。按行业分类:农、林、牧、渔业213户;采矿业3户;制造业116户;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2户;建筑业59户;批发和零售业988户;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4户;住宿和餐饮业517户;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6户;房地产业6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0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2户;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8户;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29户;教育4户;卫生和社会工作14户;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04户;其他15户。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5661万元,增长7%,民营经济占GDP比重46.4%,比上年同期提高9个百分点。

  1. 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13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3.3%。分产业看,农业产值累计完成6937万元,增长5.3%;林业产值累计完成11337万元,增长11%;牧业产值累计完成68189万元,增长2.1%;渔业产值累计完成16万元,净增长;农林牧渔辅助性活动产值累计完成3652万元,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累计完成52695万元,增长3.3%。

种植业】引进久富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开展食用菌生产收储 16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000亩,推广种植“昆

仑 17号”(黑青稞)良种5000亩,燕麦 12000亩等作物。落实 2024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13.4113万元。全县有 5个乡镇 11个村 98户农户投保,种植业投保完成 2883.35亩,保费12.2677万元。全年耕地面积46908.3亩,农作物播种面积39596亩,增长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2169亩,粮食总产量4561吨,增长3.6%;油料播种面积3308亩,油料产量399.8吨,增长6.1%;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3205亩,蔬菜产量4564吨,增长7.3%,食用菌产量517.16吨,增长9441.7%。花椒、鲜切花、核桃产量分别为1.35吨、12176枝、30吨,为净增长。

生态林业】全县林地面积328622.8公顷,草地291735.84公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85.3%。森林面积220948.48公倾,森林蓄积量2629.3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3.3%。完成全县国有森林管护总面积225.0461万亩,其中:国有林管护213.0461万亩;纳入生态效益补偿的国家级公益林面积为12万亩。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壤塘县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2万余株云杉大苗补植任务。完成人工种草3万亩、退化草原改良5.5万亩,项目投资1790万元。完成鼠害防治面积7万亩,项目投资34万元。义务植树栽植云杉大苗2000株,高山柳等裸根苗栽植32000余株。继续实施林下羌活及川赤芍种植项目403亩。实施大渡河流域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1333.33公顷,完成投资1332.02万元。

全年办理林草行政处罚案件38起,其中盗伐林木案件11起,毁坏林木、林地案件3起,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案件2起,非法收购木材案件14起,非法运输木材案件1起,非法占用草地案件2起,破坏湿地案件2起,违法使用林地案件3起。行政罚款15.4314万元,没收木材53.832立方米,移交刑事案件3起。对2023-2024年度32名涉及林草领域违法犯罪处罚判决人开展补植复绿活动,完成栽植云杉900株。

畜牧业】引进四川睿禾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年实施人工种草+卧圈种草 12000亩。完成提升改造昂科牦牛扩繁场1个,组建 5个选育群,选育牦牛 300头,培育家庭牧场养殖示范户 29户,完成建设牲畜暖棚 305户,牛羊定点屠宰场进入试运行阶段。养殖中蜂4000余箱,中蜂蜂蜜产量达30吨;新注册牦牛毛、牦牛绒商贸公司 2家,奶产品合作社2家。2024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涉及全县 11 乡(镇)、51个村,8657户,实施禁牧面积193万亩,禁牧补助资金 1476.45万元;实施草畜平衡面积314.75万亩,草畜平衡奖励资金786.875万元。实施政策性牦牛保险 15.5万头,保费 100.75万元。全年出栏牛40485头,增长0.03%,出栏羊13533只,下降36.2%,出栏马14匹,净增长。牲畜出栏率38.4%。肉类总产量5067吨,下降1.6%,其中,牛肉产量4826吨,增长0.7%;羊肉产量239.5吨,下降33.1%;马肉产量1.7吨,净增长。奶产量11921吨,下降3.8%。年末牛存栏132993头,增长0.9%;羊存栏4357只,下降12.3%;马存栏3223匹,增长5.6%。

农机水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4940千瓦,增长0.4%。落实2024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6.995万元。全年农村用电量1117万千瓦小时,与去年同期持平。投资10698万元实施工程建设项目 7个、非工程建设项目 1个。完成中壤塘镇则曲河、宗科乡加斯满村防洪治理工程。实施完成 150万应急抢险项目,实施尕多安朗沟、吾伊石里、尕多草饲料基地、恩则柯等防洪治理项目,完成堤防建设 6481米,护岸1606米,综合治理河道 7.4公里。完成覆盖全县 73处安全饮水点位维修养护、12处水质提升;聘用 315名生态公益性河道管护员,完成对河道 1587公里分段管护。

  1. 工业和建筑业

工 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002万元,增长7.1%。占GDP的比重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2户,属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年末规模产和供应业企业1户;制造业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096万元,增长32.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01万元,增长5.2%,利润亏损8万元。利税总额为373万元,下降214.6%;营业收入利润率0.1%。产销率100%。

建筑业】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实现4179万元,增长19.8%。占GDP的比重1.8%。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1户,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8584万元,增长68.4%。实现利润总额2019.4万元,增长235.4%,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1009.6万元,增长1206.2%。

  1.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本年新开工项目43个,新增固定资产4840万元。全年施工项目共72个,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5.2%。

按投资结构分,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5.4%,产业投资增长74.6%;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下降35.8%;其他投资增长16.7%。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4.9%,占总投资的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8.3%,占总投资的7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6.7%,占总投资的25%。

按行业分:农林牧渔业投资下降14.9%;采矿业投资下降100%;制造业投资增长170.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79.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86.4%;房地产业(含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9.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下降10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8.2%;教育投资下降63.6%;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28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净增长;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100%;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投资下降40.9%。

表1:202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行业 比上年增长(%) 行业 比上年增长(%)
总计 25.2 金融业 -
农、林、牧、渔业 -14.9 房地产业[46] -69.4
采矿业 -100.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00.0
制造业 170.8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79.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8.2
建筑业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批发和零售业 - 教育 -63.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6.4 卫生和社会工作 281.8
住宿和餐饮业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0.0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40.9
  1. 服务业

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53574万元,增长7.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3224万元,增长10.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401万元,增长3.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434万元,增长5.2%;金融业增加值4428万元,增长3.6%;房地产业增加值11280元,增长2.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636元,增长7.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5783元,增长33.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060万元,增长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4366万元,增长8.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5978万元,增长19.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2609,增长5.3%;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93375万元,增长7.1%。全县3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510.8万元,增长156.7%。

  1.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年末,行政区划面积内公路总里程达1028公里,其中:国道171公里,省道113公里,县道318公里,乡道209公里,村道217公里。公路交通密度15.5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年客运量4.16万人,旅客周转量292.72万人公里,增长130%。货运量18.09万吨,货物周转量5710.95万吨公里,增长165.2%。

【邮电通信业】年末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收入5258万元,增长6.6%。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888个。固定电话机用户达6057户,增长12%,固定电话普及率12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达38341户,同比增长4.5%,移动电话普及率77部/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14246户,同比增长5.8%。

年末累计完成邮政业务收入311.27万元,增长21.7%。全年邮政行业完成寄递业务量2.66万件,增长38.2%。其中,快递业务量0.93万件,快递业务收入18.12万元,下降22.9%。特快件1.73万件,快递业务收入39.73万元,增长23.8%。全县快递法人网点13个,末端网点12个。邮政网点13个(代办12个,自营1个)。县域邮政网路条数10条,邮路总长度(单程)560公里,无农村邮路。

七、国内贸易业

消费品市场】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28万元,增长6%。按经营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422万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606万元。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8081万元,餐饮收入8947元。

全县统计入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额以上单位8家。其中,企业7家,个体户1家。零售业单位4家,住宿和餐饮业单位4家。限额以上企业(个体户)实现零售额5642元,增长37.3%。其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2723万元,增长38%。按国民经济行业分: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5102万元、157万元和383万元,分别增长39.8%、47.3%和8.5%。按主要商品零售额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96.2%,书报杂志类增长38%,其他未列明商品类增长1.1%。

八、财政和金融业

【财政收支】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07万元,增长216.7%,其中各项税收收入4128万元,增长122.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0074万元,增长11.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901万元,公共安全支出8390万元,教育支出23092万元,科学技术支出9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668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6679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1769万元 ,城乡社区支出9142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48901万元。财政自给率为6.4%,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

【金 融】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7721万元,增长4.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01709万元,增长2.3%。各项贷款余额130258万元,增长28.1%,存贷款比率73.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 育】年末,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5所,其中中小学校13所(高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初级中学1所、县寄宿制小学校1所、城关小学校1所、乡镇中心小学校7所);幼儿园12所(县城关幼儿园1所、乡镇中心幼儿园11所)。幼儿园在校学生总数2681人,小学在校学生总数6620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总数2301人,高完中在校学生总数113人。幼儿园专任教师122人,小学专任教师442人,初级中学专任教师179人,高完中专任教师9人。小学师生比达到1:14.98,初中师生比为1:12.85,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我县中小学师生比符合国家标准。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巩固率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08%,残疾儿童入学率100%。采取“1+1+N”的校点管理和教学模式,完成了7—15岁适龄儿童少年956人控辍保学任务。完成全县593名干部职工普通话等级培训及测试。完成各项资助补助发放,非义务教育阶段高海拔取暖补助惠及学生2418人,经费保障进城务工人员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就读学校30名,减免“保教费”惠及2341名幼儿;为74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学生发放高中助学金;为333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为111名“一村一幼”辅导员发放劳务报酬。

2023-2024学年,壤塘县中考成绩取得显著突破:原一类模式考生700分以上27人,5人跻身全州前30名,俄陈同学以858分荣膺全州榜首;原二类模式考生700分以上19人,8人进入全州前30名,曲斯基以833.5分摘得全州桂冠。全县普高上线率突破50%大关,教育成果获州级表彰2个集体、47名个人,县级嘉奖40个先进集体、212名先进个人及125名优秀学生。

【科 技】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98万元,比上年下降34.2%。全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407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94人。2024年,深入推进科技帮扶与人才培育工作:组建21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选派16名“三区”科技人才,精准对接8个重点产业,开展田间技术指导并协助龙头企业攻克技术难题;组织65名农牧技员参与壤塘县年度知识更新培训,形成“专家下沉+人才培育”的双轮驱动模式,助推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文旅体育和卫生

【文 旅】年末,全县县级图书馆1个,乡镇图书馆分馆11个,图书馆藏书量52640册。县级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53个。县级体育馆1个,影剧院1个,县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我县有A级景区共5个,其中:3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1个,高原林海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

全年接待旅游人次63.8万人次,同比增长9%,旅游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9%。持续实施“两馆一站”及体育馆免开,县体育馆免开接待近70000人次;普及川西北民歌、藏戏等48节课,参训学员达1000余人次。举办“书香迎新春·阅读辰龙年”等全民阅读线上线下活动近30次,“戏曲进乡村”活动66场,送书下乡4000册,服务7000余人次。认定32名州级非遗传承人,申报32道非遗美食为县级非遗名录以及11道州级非遗美食名录,“觉囊唐卡”成功申报为2024年“非遗四川·百城百艺”项目。

【卫 生】以县人民医院为总院的医共体框架初步形成,完成“五大中心”、健康体检中心、血透中心建设,完成三级电子病历达标,体检系统、输血系统、排队叫号系统、自助打印报告、人脸识别、医保电子凭证终端等应用系统投入使用,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有力保障。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66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4所,乡镇卫生院1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村卫生室49个。开放床位339张,卫生技术人员293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6.8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员6人。

2024年,门急诊9.01万人次,同比增长7.6%;住院诊疗0.41万人次,同比增长22.8%。完成手术269台;健康体检5100余人次。“五大中心”成功救治危重患者187例。在全州率先建立县级医院骨科、眼科博士工作站,成功实现显微镜下正中神经断裂吻合术、腹腔镜手术等县域高难度手术“零”突破,累计完成大骨节病手术606例、白内障手术144例。合作建立“高原地区眼健康研究壤塘县基地”,对全县1500名中学生开展近视防控筛查工作。

2024年底,全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乙、丙类13种711例,传染病发病率为1570.16/十万,与去年同期累计比上升29.04%。全县网络报告肺结核病患者153例,发病率为337.88/10万,累计管理高血压1203人、糖尿病166人、在册精神病人136人,规范管理率分别为86.87%、74.47%、93.38%。肿瘤患者90例,发病率200/10万,死亡8例,死亡率17.78/10万。完成包虫病防治B超筛查15527人;大骨节病患者管理 7433人,7-12岁儿童大骨节监测2336人;开展艾滋病检测18451人次;免费接种9岁-14岁适龄女学生600剂;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已完成24817剂次。

2024年,免费孕前优生检查121对,免费婚前医学健康检查253对,全县活产752人,住院分娩活产691人,住院分娩率91.88%,住院分娩补助204人,补助资金20.23万元。年度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4人,新生儿死亡率5.31‰,婴儿死亡6人,婴儿死亡率 7.97‰,5岁以下儿童死亡8人,死亡率10.63‰。

【广播电视】县广播电视台拥有广播电视台1座,调频广播台1座,中央农村无线覆盖工程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机4台。广播综合覆盖率98%,电视综合覆盖率98%,有线电视用户200户。

全媒体平台累计播发稿件1855余条,开设《民族团结》《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家事国事天下事 办好教育是大事》等20余个专题专栏。发布《小玖说事》《问政壤塘》爆款栏目,发布短视频579条,阅读量达30+万人次。《文化原乡•福地壤塘—北京行》《2024壤巴拉牦牛绒文化节》《壤塘非遗亮相2024天府书展》等220余条相关新闻稿件先后被《中国新闻网》《四川观察》《阿坝日报》等多家上级媒体采用。共播发电视新闻汉藏双语共900余条,州台用稿110余条,130余条稿件被川观新闻、安多、康巴等省级平台采用;直播5场,累计观看人数达10万+人次。壤塘家园客户端发布信息1300余条,app下载用户达3.3万余人,覆盖率超过全县总人口73%。“微壤塘”微信公众号用户达4万余人,“微壤塘”抖音号用户数1.9万人。微壤塘公众号刊发1000余条,微壤塘公众号总阅读量达30+万人次。

十一、环境保护和应急管理

【环境保护】全县净水厂1座,日生产生活饮用水3000吨,主供水管网25公里,全县水表总数3617只,年内共完成供水总量 73.5万立方。编制完善中壤塘镇百强中心镇专项规划和送审资料,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储备。完成壤塘县2024年财政、德吉、卫生、工商住宿、民贸医药、畜牧局住宿、壤塘县农业局 7个小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项目。完成32户危房改造任务。完成8宗商品房交易网签备案,交易面积为0.0707万平方米,交易金额达352.11万元;完成67宗存量房交易网签备案,交易面积为0.4775万平方米,交易金额达 1185.2万元。

全年,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检查12次,发现隐患问题216条,下发整改通知59书,停工整改6起,行政处罚18起,罚款27万元,全程督促各责任主体完成整改。2024年住建局工程审批系统涉及事项受理主线办件357件,办理391件。辅事项办理582件,共开展4次培训,召开约谈会2次。

全年监管房屋市政建设项目共60个。全年共下发工程质量隐患整改通知书8份,监督记录140份。监督房建市政项目公开招标项目38个,发出招投标监督意见书6份、提示函30份。

【应急管理】现有储备应急物资23373件,汛期主动服务基层前置沙袋、铅丝笼等应急防汛物资2300余件。

全县受洪涝、泥石流、强降雨等自然灾害影响,共计1219户504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73公顷,成灾面积4.73公顷,绝收面积3.4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251.26万元。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申报1.47亿,住房倒损恢复重建共申报18.5万元。全年受理政策性农房保险理赔12笔,发放赔款4.84万元。

全县开展执法检查1398家/次,发现问题隐患1031项,立案调查26起,行政处罚15.22万元。

十二、人 口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总数49708人,其中:男性25160人,女性24548人;农业人口43932人,非农业人口5776人;少数民族47347人,比重95.25%(藏族46915人,占比94.38%,羌族321人,占比0.65%,回族80人,占比0.16%,其他少数民族31人,占比0.06%),汉族2361人,占比4.75%。年末常住人口4.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7万人,农村人口3.1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0.04%,比上年提高2.13百分点。

表2:202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年末数(人) 比重(%)
全县人口 49708 100
其中:城镇 5776 11.6
乡村 43932 88.4
其中:男性 25160 50.6
女性 24548 49.4
其中:0-17岁(含不满18周岁) 16914 34.0
19-34岁(含不满36周岁) 13171 26.5
35-59岁(含不满36周岁) 14299 28.8
60周岁及以上 5324 10.7

十三、居民收入消费与社会保障

十三、居民收入消费与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786元,增长4.9%。其中工资性收入33880元,增长4.9%;经营净收入4849元,增长5.1%;财产净收入1937元,增长4.7%;转移净收入2122元,增长6%。人均消费支出26087元,增长4.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4.1%。

【农村居民收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114元,增长7.2%。其中工资性收入7066元,增长8.5%;经营净收入8470元,增长5.9%;财产净收入200元,增长5.9%;转移净收入2378元,增长8%。人均消费支出12371元,增长7.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9%。

202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36,较2023年下降0.04个百分点,较2022年下降0.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

劳动就业】年末,我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1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控在3.5%以内。全年安置公益性岗位419人,拨付乡镇公益性岗位补贴294.83万元。全县共建有见习基地12个,收集见习岗位40个,实现青年见习就业31人,发放见习补贴61.46万元。

依托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政策,组织浙江、绵阳优质企业赴壤塘开展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制作就业推荐书300余份,促成40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全年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0期,参训人员达855人次;举办创业培训班1期,培训30人次,为脱贫人口提供创业补贴7人次,发放补贴7万元。

【社会保障】年末,全县参加养老保险26921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617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230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5397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5617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9780人。参加失业保险3145人,参加工伤保险5904人。年末全县共有326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5091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79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9人享受城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县共有农村敬老院3所,养老服务设施开放的床位数280张,收养救助人数97人。

注释:

1.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壤塘县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2024》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历史数据(包括图1、图2、图5、图9、图11)进行了修订。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含成阿工业园区和德阿园区数据,其余细项均不含。工业增加值、工业财务指标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4.公报中人口、农业机械化、水利、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财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应急管理和社会保障数据来源于县级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