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永州市决策部署,在市委坚强领导下,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大力实施“八大行动”,牢牢把握“六大战略支点”,紧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祁阳目标,全力以赴拼经济、全面加速促发展、全员行动抓落实,经济实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53.30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03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65.04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217.24亿元,增长5.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7:36.4:47.9。工业增加值增长6.1%,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9%。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9%、36.3%和53.8%。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5、1.8、2.7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2.44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农业产值66.74亿元,增长3.1%;林业产值15.38亿元,增长7.0%;牧业产值26.02亿元,增长-0.4%;渔业产值16.78亿元,增长4.0%;服务业产值7.53亿元,增长9.1%。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4.9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22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70.53公顷,增长0.7%;糖料种植面积954.87公顷,增长4.8%;油料种植面积28987.33公顷,增长6.8%;烟叶种植面积35.8公顷,下降0.4%;蔬菜种植面积29350.73公顷,增长2.5%。全年粮食总产量56.39万吨,比上年增加0.1万吨。油料产量5.77万吨,增长9.4%;其中,油菜籽产量4.18万吨,增长9.7%。棉花产量92.8吨,增长2.9%。烟叶产量87.5吨,下降9.8%。茶叶产量310.31吨,增长0.8%。蔬菜产量94.19万吨,增长4.0%。
全年猪牛羊肉总产量7.3万吨,比上年下降0.5%。其中,猪肉7万吨,下降0.4%。年末存栏生猪54.18万头,下降13.2%;全年出栏生猪92.73万头,下降3.0%。全年出栏牛1.32万头,增长0.8%;全年出栏羊8.04头,下降12.8%。禽蛋产量2.39万吨,增长10.1%。
年末机械总动力91.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3%;农民专业合作社136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2.75万户。实施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个数36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14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137.02万人次,名优特水产品养殖面积2.26万亩。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478万吨,下降0.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30.92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96.6亿元,增长8.2%。规模工业销售产值495.7亿元,增长11.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中,石灰石313.63万吨,下降21.7%;大米22.38万吨,下降3.7%;饲料19.37万吨,增长24.7%;精制食用植物油5.34万吨,增长109.4%;食品添加剂0.16万吨,增长77.8%;印染布10.73亿米,增长27.3%;服装907.73万件,下降12.7%;鞋6117万件,下降8.4%;硅酸盐水泥熟料169.92万吨,下降9.5%;水泥207.83万吨,下降27.3%;石灰6.14万吨,下降70.8%;商品混凝土303.12万立方米,下降13.4%,铝材2.62万吨,增长23.0%;砖5.89亿块,增长54.6%;金属压力容器10.18万吨,增长39.8%。
表1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 标 | 计量单位 | 产量 | 同比±% |
石灰石 |
万吨 |
313.63 |
-21.65 |
大米 |
万吨 |
22.38 |
-3.70 |
饲料 |
万吨 |
19.37 |
24.65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万吨 |
5.34 |
109.41 |
食品添加剂 |
万吨 |
0.16 |
77.84 |
印染布 |
亿米 |
10.73 |
27.28 |
服装 |
万件 |
907.73 |
-12.67 |
鞋 |
万双 |
6117 |
-8.40 |
硅酸盐水泥熟料 |
万吨 |
169.92 |
-9.50 |
水泥 |
万吨 |
207.83 |
-27.32 |
石灰 |
万吨 |
6.14 |
-70.83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303.12 |
-13.36 |
砖 |
亿块 |
5.89 |
54.59 |
沥青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万平方米 |
32.62 |
-71.23 |
铝材 |
万吨 |
2.62 |
23.00 |
金属压力容器 |
万吨 |
10.18 |
39.84 |
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 |
台 |
825.00 |
-19.90 |
2024年,全市有建筑业资质等级以上企业 28个,完成总产值8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4.11亿元,增长0.1%。房地产销售面积37.76万平方米,下降23.8%。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8.0%。民间投资下降17.0%,工业投资下降12.2%,技改投资增长3.1%。
表2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指 标 |
比上年增长(%) |
全社会总投资 |
-8.0 |
其中:房地产投资额 |
-25.6 |
建筑安装投资 |
-15.8 |
五、国内外贸易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11亿元,比上年增长6.1%。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3.13亿元,增长7.0%;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1.98亿元,增长4.5%。按行业分,批发业完成37.41亿元,增长4.6%;零售业完成73.69亿元,增长18.9%;住宿业完成20.11亿元,下降1.7%;餐饮业实现13.90亿元,下降25.2%。
表3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
零售额(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1451135.0 |
6.1 |
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 |
|
|
城镇 |
931338.4 |
7 |
乡村 |
519796.6 |
4.5 |
按行业分: |
|
|
批发业 |
374102.6 |
4.6 |
限额以上 |
91876.8 |
-18.4 |
限额以下 |
282225.8 |
15.1 |
零售业 |
736900.9 |
18.9 |
限额以上 |
267868.8 |
-13.6 |
限额以下 |
469032.1 |
51.5 |
住宿业 |
201112.8 |
-1.7 |
限额以上 |
15784.1 |
-25.3 |
限额以下 |
185328.7 |
1.1 |
餐饮业 |
139018.7 |
-25.2 |
限额以上 |
11675.7 |
-22.4 |
限额以下 |
127343.0 |
-25.4 |
全年进出口总额16.9亿元,比上年下降76.7%。其中,出口14.53亿元,下降79.4%;进口2.38亿元,增长17%。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2.15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全年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153160.66万吨公里,增长8.9%。货运量4025.48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3649.45万吨;水运货运量376.03万吨。货物周转量137849.46万吨公里,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129200.99万吨公里;水运货运量8648.47万吨公里。客运量682.35万人,其中:公路615.25万人;水运67.1万人。旅客周转量15311.2万人公里,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14585.66万人公里;水运旅客周转量725.54万人公里。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量1.26亿元,比上年下降0.6%。移动公司业务总量1.35亿元,增长1.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0.55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6.98万户。电信公司业务总量1.95亿元,增长4.7%;电信公司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4万户,下降0.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0.3万户,增长1.3%;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11.4万户,增长0.8%。
七、财政、金融
全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8亿元,比上年下降18.3%。地方收入完成18.07亿元,下降9.8%。税收收入11.24亿元,下降31.1%,非税收入完成6.83亿元,增长83.4%。一般预算支出63.44亿元,比上年下降1.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89亿元,下降0.6%;教育支出14.84亿元,增长0.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74亿元,下降1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03亿元,增长1.9%;卫生健康支出5.06亿元,下降20.4%;节能环保支出0.83亿元,下降20.6%;农林水支出11.5亿元,增长0.7%;住房保障支出2.26亿元,增长7.7%。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09.67亿元,比上年增长8.7%。境内存款609.4亿元,增长8.7%,其中:住户存款560.73亿元,增长10.8%;非金融企业存款21.51亿元,下降27.9%。境外存款0.26亿元,下降3.9%。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46.78亿元,增长6.3%。其中住户贷款余额为152.11亿元,增长2.1%;企(事)业贷款191.66亿元,增长9.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4390人,普通高中毕业生5975人,初中学校毕业生12362人,普通小学毕业生11564人。在园幼儿14685人。各类民办学校144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17652人。落实义务教育保障金13996万元。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387万元,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中职学生3870人次;落实中职免学费资金2999.76万元,中职免学费资助中职学生24998人次。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549.75万元。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生升初中比率为 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4.02%。
表4 2024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指 标 |
招生(人) |
在校生(人) |
毕业生(人) |
中等职业教育 |
4737 |
12984 |
4390 |
普通高中 |
6449 |
18435 |
5975 |
初 中 |
11587 |
33255 |
12362 |
普通小学 |
6701 |
51489 |
11564 |
特殊教育 |
12 |
221 |
112 |
全年专利授权量为233件,比上年下降16.2%。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授权33件,增长94.1%;实用新型专利107件,下降1.8%;外观专利93件,下降38.8%。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有艺术表演团体448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个,公共图书馆22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430千册。博物馆、纪念馆1个,剧场、电影院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3个。全市体育场地2502个,其中:体育馆1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17万人,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7项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60个。
2024年共有各类卫生机构740个,其中:医院18个,妇幼保健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9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64个,村卫生室626个。卫生技术人员582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290人,注册护士2773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104人。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监督所卫生技术人员16人。医院床位数3338张,乡镇卫生院26个,乡镇卫生院床位数1862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308人。
十、人口、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全年出生人口4754人,人口出生率为4.7‰;死亡人口6447人,人口死亡率为6.38‰,全年自然增长人口为减少169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8‰。
2024年常住人口78.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1.92万人,农村常住人口46.08万人,城镇化率40.92%。
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99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924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24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7.69万人,企业、灵活就业参保人数7.2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员16.63万人,企业、灵活就业退休人数3.3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6.5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5.43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396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77.6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2.2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7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3.66万人。
2024年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人数5269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2783.83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人数22473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8026.4万元。
提供住宿民政机构床位7787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数1169张。提供住宿民政机构收养人数2860人,其中养老机构服务人数746人。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80个。销售社会福利彩票6688.6万元。筹集福彩公益金1702.3万元。
2024年全市全体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50元,比上年增长5.6%。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1663元,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913元,增长5.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6%。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4661元,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419元,增长5.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
十一、城建、环境和安全生产
2024年祁阳市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19个建制镇。城市污水处理率98.9%,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2024年完成造林面积5509.53公顷。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8538.63公顷。
2024年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6起,死亡6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941起,比上年下降5.3%。
公报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上年相比较。
4.资料来源:本公报中部分农业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外贸数据来自市商务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电通讯数据来自市邮政局、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市人民银行;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市市监局;卫生及出生死亡等人口数来自卫健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保局、民政局;林业数据来自市林业局;交通及安全生产数据来自交警大队、应急管理局;城市建设数据来自住建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除主要经济指标外,其他部门数据均未包含金洞管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