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着力改善市场预期,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全年经济运行呈稳健恢复、回升向好态势,有效保障现代化莒南建设稳步推进。
一、综合
根据县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年全县生产总值34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4.7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59.7亿元,同比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126.3亿元,同比增长5.1%。
二、农林牧渔业
全县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实现总产值106.08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农、林、牧、渔和服务业产值分别为44.19亿元、7.59亿元、41.25亿元、4.7亿元和8.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1%、7.1%、1.5%、5.1%和11.9%。粮食面积111.24万亩,同比增长0.6%;总产量45.56万吨,同比增长1.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规模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27个大类行业中,有15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55.6%。农副食品加工业、冶金两大主导行业实现产值605.2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0.7%。
全县41家资质以内建筑施工企业实现总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6.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5.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竣工面积2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4.6%;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0.4%;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
五、消费市场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1亿元,同比增长8.4%。从限额以上企业情况看,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7.1%;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6.7%;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1%;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7.7%。
六、旅游发展
全县4A级旅游景区2处、3A级旅游景区7处、2A级旅游景区3处。茶溪川旅游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石泉乡创1959项目被评为全市乡村振兴十大“好项目”。“沂蒙红芽”青少年研学品牌入选山东省研学旅行创新设计大赛优秀奖。举办首届新春灯会、草莓大会、樱桃大荟、炒鸡大赛等节会活动10余场,激发文旅市场新活力。莒南县第二届炒鸡大赛入选全市十大最具人气文旅消费活动。年末全年接待游客57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6亿元。
七、财税、金融
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税收收入15.4亿元,同比下降16.4%,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6.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9亿元,同比增长0.3%。
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55.58亿元,较年初增加71.3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86.94亿元,较年初增加63.16亿元。
八、科学技术
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3家,7家企业获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全县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总数78家,其中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9家。新建共性研发平台4个。
全年发明专利授权116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00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60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82件。
九、就业、社会保障和居民生活
新增城镇就业7808人,组织各类培训3891人次。其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2163人次。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820人,城镇公益性岗位101人。
全县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2万人、6.05万人、7.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4.6万人。
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98元,同比增长5.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63元,同比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28元,同比增长6.5%。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377元,同比增长6.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745元,同比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115元,同比增长8.0%。
附注:
1、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莒南县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326亿元。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5、固定资产投资包括辖区内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不包括农户投资。
6、本公报所列数字是年报、快报数字,如有变动,以《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