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临高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全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八届历次全会和县委十四届历次全会精神,聚焦“三区一园”发展定位,以“五色经济”为重要路径,笃定实干、奋力拼搏,全县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向好趋势。

一、综  合

  经济持续保持稳步增长。初步核算,2024年,全县生产总值261.4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2.2%。人均生产总值61670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44亿元,增长1.3%(渔业增加值118.89亿元,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14.15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79.83亿元,增长1.7%。

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在全县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64.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9.5%,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2%,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30.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拉动GDP增长0.03个百分点。

从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62.8%上升到今年的64.0%,上升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1%上升到今年的5.5%,上升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2.1%上升到今年的30.5%,下降1.6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增速放缓。2024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167.44亿元,增长1.3%,其中渔业增加值118.89亿元,增长0.5%,占农业增加值的71.0%。

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增幅较一季度(增长2.5%)、上半年(增长2.5%)、前三季度(增长1.3%),有所回落,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7个百分点。

其中,种植业产值47.15亿元,比上年增长6.1%;林业产值5.22亿元,比上年增长21.4%;畜牧业产值1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渔业产值162.73亿元,比上年增长0.5%,仍是农业经济的主力支撑;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68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守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底线,建设高标准农田1.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31.5万亩、产量12.28万吨,超额完成省定粮食生产任务目标。水稻制种面积1.39万亩,增长18.18%。冬季瓜菜种植面积17.07万亩,2个大型田头冷库投入运营,农产品储存保鲜能力进一步增强。蔬菜产量31.04万吨,比上年增长7.3%。热带特色水果产业规模壮大,凤梨种植3.95万亩、产量5.2万吨,蜜柚2.1万亩、产量3.7万吨,产量分别增长53.4%、51.5%,成功获批省级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园。香蕉、凤梨释迦、黄晶果等热带特色水果扩面提质。槟榔收获面积3670亩,产量948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3.3%和116.2%。油茶收获面积1228亩,产量93.6吨,分别增长3.2%、117.7%。慧源种猪场、新盈文昌鸡养殖集群、光吉佳乐肉鸽场等蓄禽规模养殖场实现数字化赋能,双胞胎集团年产27万头的美梅种猪场建成。禽类出栏量308.06万只,比上年减少3.5%;生猪出栏量21.99万头,比上年增长48.1%。县农产品检测中心通过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双认证”评审。水产品总产量41.34万吨,比上年增长0.13%;其中海产品产量40.93万吨,比上年增长0.1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止跌回升。2024年,全县工业增加值4.43亿元,同比增长3.6%,比前三季度上升了14.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比前三季度增幅回升了10.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3个百分点(全省增长7.4%),同类市县增速排名第3。分行业看,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呈现出“五升四降”态势:规模以上采掘业产值9655万元,增长384.2%;电力(光伏)发电业产值14621万元,增长58.2%;机制糖业产值6527万元,增长37.3%;纸制品业产值6428万元,增长18.8%;装配式建筑业产值80796万元,增长5.4%;生物柴油加工业产值下降100%,木材加工业产值3017万元,下降84.4%;钢材加工业产值15714万元,下降21.0%;非金属矿物制品(混泥土)业产值20280万元,下降1.6%。

建筑业快速发展。2024年,全县注册地有总包专包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经营状态良好,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5亿元,同比增长31.7%。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72亿元,同比增长23.9%,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8.3%,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2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66.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减少24.1%,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0.8%。

2024年,县委、县政府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建立健全项目建设跟踪服务机制,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2024年延续了上年的高增长态势,迈入百亿级投资市县行列。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月度累计增速始终牢牢占据全省“榜首”位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分别揽获全省项目建设“奔牛奖”荣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8%,比全省平均水平(7.1%)高59.7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1个百分点。

2024年,全县房地产销售面积21.7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8.8%,房地产销售额21.43亿元,同比增长7.0%。

五、乡村旅游、市场消费

消费市场活力持续回升。2024年,全县共接待过夜人数152.79万人次,同比增长16.0%,增幅全省排名第2;实现游客总花费18.7亿元,同比增长16.3%。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72亿元,同比增长0.6%。按四大行业分,批发业销售额16.22亿元,同比减少16.8%;零售业销售额34.91亿元,增长1.0%;住宿业营业额1.19亿元,增长0.3%,餐饮业营业额5.18亿元,增长0.9%。

乡村旅游稳步发展。2024年,海南解放公园全年入园78万人次,接待来访单位1045个,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东英国际慢城慢山、慢海、慢生活品牌获得越来越多游客认可,民宿旅游渐成气候,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将26个文旅项目“串珠成链”,依托环岛旅游公路打造公路旅游。成功创建耕读山房等3个省级高椰级旅游点,椰级乡村旅游点总数达19家。成功举办开渔文化节、“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等36场文旅活动,吸引人流超百万人次。乡村振兴暨高质量发展论坛音乐狂欢之夜吸引大批观众,无人机表演和烟花焰火秀广受群众喜爱。

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较快增长2024年,一是推动完成了临高县和舍镇南雅村至布佛村茂力漫水桥改建工程、红华八队桥危桥改造工程及2024年临高县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海榆西线—礼训村等13条公路)等3个2024年省级民生实事改善农村出行条件项目,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出行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按照既定的目标计划逐步完成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制度机制,全面落实路长制,积极创建申报县道波抱线为2024年度“美丽农村路”;三是开展城区桥梁命名工作。我县城区桥梁(除临高大桥外)自建成后一直未完成命名工作,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县城城区桥梁名称管理,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开展了临城镇城区桥梁命名工作,结束了我县城区桥梁建设以来没有名字的历史。

2024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业完成增加值14697万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7%。

七、财税、金融业

公共财政预算收支较快增长。2024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105855万元,同比增长7.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6166万元,增长38.1%;政府性基金收入29689万元,减少31.6%。

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33306万元,占比重43.7%,增长5.3%;非税收入42860万元,占比重56.3%,增长82.3%。

2024年,全县地方财政支出805090万元,同比增长24.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06572万元,增长15.9%。

金融存款稳步增长,贷款规模较快增长。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91.51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55.77亿元,同比增长9.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6.30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49.20亿元,增长10.8%。

八、教育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2024年,一般公共教育支出10.58亿元,同比增长1.37%。全面推行基础教育提升“1+4+N”新模式,新增教育集团6个,整合撤并小规模学校9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810个、义务教育学位1240个、高中学位498个,招聘、引进教师196名,试点开展教师岗位调整88名。全县“四率一分”实现“四升一降”。实验中学中考平均分排名全省第四,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均排名全省第一;红华中学中考平均分增加132分,涨幅全省最高。澜江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表彰,和舍中心学校王玲老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临高中学被授予清华大学“生源中学”。

九、文体和卫生

文体事业繁荣发展2024年,扎实推进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完成149处文物普查登记和现场核实。临高烤乳猪技艺、临剧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推进文化惠民和全民体育健身工程,建成第二思源图书综合楼、临高县游泳池等项目,完成11个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举办2024年海南省“村晚”活动等20余场文艺活动,开展送戏下乡130场,观看人次达8.6万。

医疗卫生体系扎实推进。2024年,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全覆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托管共建县人民医院,并与县中医院达成医联体合作,县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实施医疗卫生新技术、新项目26项。县域急救网络高效实施,2024年院前急救指挥中心评价排名全省第三。县人民医院获得全国脑卒中中心建设认证。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整治全面提效。2024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PM2.5、臭氧、优良天数比例实现“两降一升”,全省大气环境管理业务培训班在我县举办,推广我县大气样板经验。全县地表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均达到100%,流域生态评估工作排名全省第三。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禁塑”工作评估保持全省前列,工作经验受全省推广。生态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印发《临高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应用新型建筑面积35.58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积达95.92%,超出既定目标5个百分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7.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0%。林业碳汇开发模式申报全省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成功申报国家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获中央专项资金3亿元支持。文澜江获评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后水湾获评全省美丽海湾。

十一、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388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4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28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省级劳务品牌“金牌住工”举办29期新型建筑技能培训班,培训2398人。

社会保障兜得更牢。2024年,坚决扛起“三保”责任,投入47.65亿元保障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84.9%,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1亿元。基本养老参保扩面任务率先完成,成功申报全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项目。

社会治理持续向稳。2024年,深入推进“五大澜江行动”及“带刀整治”,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8.09%,“两抢”案件同比下降25%,盗窃案件同比下降19.26%。抓获盗窃、电信诈骗团伙29个124人,全县吸毒人员占常住人口比例降至0.65‰。创新开展“晚安守护”行动,巡查劝导深夜未归未成年人1053人。创造连续27个月“零命案”记录,在平安海南建设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县公安局情报大队获“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集体”。在全省率先设立运行县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化解矛盾纠纷297件。信访工作呈现总量、进京、赴省、重复信访及网络信访量“五个下降”的良好态势,信访事项办结率100%。

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可控2024年,全县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同比下降64.3%、57.1%、23.9%。强化渔业生产安全监管,完成渔船“四证”发放1141艘。完成持证船员培训4100人,持续提高职务船员持证比例。妥善化解房地产风险,完成“保交楼”任务1436套、“保交房”任务516套,交付率100%。严密防控金融风险,各项存贷款指标平稳运行,未发生非法集资案件。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及利息7.33亿元,有效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城乡居民收入稳增长2024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34元,同比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79元,同比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09元,同比增长6.4%。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为预计数,最终核实数以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海南统计年鉴—2025》公布的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对三次产业进行划分。

3.本公报中部分指标合计数与分项数有出入主要是四舍五入的原因,均未作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