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3.95亿元,比上年下降5.2%。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36亿元,下降6.7%,总量列全市第8位,增幅列全市第14位。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9.77亿元,比上年下降1.3%(见表1)。
表1: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总量及其增速
全年税收收入558.81亿元,比上年下降3.6%;其中区级税收185.06亿元,下降4.6%(见表2)。
表2:2024年税收收入总量及其增速
表3: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企业175户,完成总产值611.26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4.4%。其中,高端装备产业完成总产值256.06亿元,绝对值居首位,增长15.3 %,其次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114.25亿元,增长18.3%。
前十大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03.24亿元,比上年增长0.4%,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79.0%(见表4)。
表4:2024年全区工业前十大行业产值完成情况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19.28亿元,比上年增长4.2%,实现利润总额152.48亿元,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25.1%。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3.8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0.7%;产值能耗0.0472吨标准煤/万元,下降1.0%。六大国家高载能行业综合能耗11.75万吨标准煤,下降9.5%,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的14.0%;产值能耗0.0520吨标准煤/万元,增长0.7%。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4.26亿元,比上年增长39.5%。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7.34亿元,增长19.4%。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14.11亿元,增长17.5%;安装工程和其他产值为23.93亿元和9.30亿元,分别增长31.0%和39.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54.19万平方米,增长42.2%;新开工面积279.92万平方米,增长38.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0.67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488.35亿元。西虹桥公司完成社零总额159.17亿元,增长67.5%,总量和增速均列全区第一。服饰类企业全年完成零售额194.98亿元,比上年增长39.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1.9%。作为全区消费品类龙头板块,拉动全区社零总额稳定增长。
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全年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销售额389.94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占全区限上商品销售总额的20.2%。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143.65亿元,增长26.2%,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3.5%。
全区公交运营公司4家,运营车辆1021辆(含备车),公交线路142条(含子线路)。全年公共交通客运总量7065.05万人次;区域内运营出租车辆87辆,客运总量88.96万人次。全年更新纯电动公交车辆176台。
全区备案经营性公共停车场库共233家,其中正常运营204家。停车泊位共79497个;收费道路停车场18条,泊位数684个。
全年出口国内平函27.11万件,比上年增长13.7%;国际及港澳台函件10045件,增长52.4%;国内包件26749件,增长1.3%;代理特快专递16.65万件,增长45.6%;兑付汇票15550笔,增长34.7%;代理邮储平均余额49.93亿元,增长8.1%。
全年实现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356.32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全区117家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单位实现营业收入720.75亿元,增长27.6%。
至年末,全区共有上海股交中心挂牌企业162家,今年新增企业15家。区内四家保理公司共放款77.94亿元。
至年末,全区30家银行各项存款余额3532.5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4%。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664.04亿元,增长3.4%;个人存款余额1784.39亿元,增长9.3%。各项贷款余额2132.55亿元,增长8.7%。其中,单位贷款1400.15亿元,增长12.7%;个人贷款716.11亿元,增长2.6%。年末存贷比为60.4%。
年内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共有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800.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0%。企业展继续保持36万多平方米的超大规模,国别(地区)数和企业数都超过了上届,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7家,创历史新高,186家企业和机构成为七届“全勤生”。本届进博会青浦交易分团注册单位3534家、注册专业观众20038人,专业观众注册数超过往届规模。进博会期间,“招商百人团”累计对接企业1255家(次),打造“四个圈层”特色服务,为企业提供咨询办证等服务,服务进博工作站累计落户企业167家。从2018年首届进博会以来,青浦区已连续七年签下上海交易团“首单”,累计首单金额达21.8亿美元,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落实“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
完成基础设施投资额77.00亿元,比上年下降4.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1.4%。
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369.87亿元,比上年增长3.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4.9%。其中,住宅投资265.73亿元,增长4.0%;办公楼投资22.34亿元,下降16.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5.60亿元,增长13.1%。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9.7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5.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6.71万平方米,下降37.3%。以房屋性质划分,普通商品房销售面积61.70万平方米,占61.9%;保障性住房销售面积38.05万平方米,占38.1%。
全年商品房销售额285.41亿元,比上年下降53.5%。其中,住宅销售额264.41亿元,下降54.2%。以房屋性质划分,普通商品房销售额219.73亿元,占77.0%;保障性住房销售额65.69亿元,占23.0%。
全年新建商品住宅均价50359元/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3%。其中公寓房成交均价48937元/平方米,下降8.1%;花园住宅成交均价95804元/平方米,上涨7.9%;联列住宅成交均价55628元/平方米,下降7.5%(见表5)。
表5:2024年青浦各板块新建商品住宅均价情况表
全年各经济小区共有现存企业14.57万户,比上年下降1.2%,共缴纳税金总额389.1亿元,下降1.2%。新增有效纳税户数7601户,下降17.7%;新增企业纳税额8.4亿元,下降45.9%。
新城公司——全年税收收入30.21亿元,比上年下降2.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91亿元,增长11.4%。
区公共卫生中心、漕盈路幼儿园、中铁逸都幼儿园、青湖东路小学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顺利竣工。“盛青云海”建设者之家项目顺利交付运营,为城市建设者提供196套房、428间房、1016张床。美丽家园项目涉及13个老旧小区51.3万平方米综合修缮改造全面完成,惠及居民4887户。
西虹桥公司——全年税收收入69.29亿元,比上年增长0.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77亿元,增长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17亿元,增长67.5%。限额以上商品销售总额705.94亿元,增长41.2%。
积极推进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建设。新增会展企业110家,累计引进会展产业链企业425家。累计完成会展业营业收入约30亿,税收收入3.3亿,会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青发集团——全年引进企业963户,税收收入21.37亿元,比上年下降16.7%。其中,市西软件信息园引进企业46户,税收收入1.35亿元。
至年末,青发创投基金实缴规模24亿元,对外出资15.57亿元。百村基金规模4.46亿元,到位资金1.15亿元。崧源创投获出类榜单“2023年中国最佳政府引导基金TOP50”、母基金周刊“2024新质生产力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区县级母基金TOP30”、母基金研究中心“2024地市及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最佳退出TOP30”和“2024最具潜力母基金TOP30”。
年内新增市级孵化器1家,各科技创新创业载体新增在孵企业263家;全区科技孵化器孵化企业数历年累计2749家。全区有经认定备案的各类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含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43家,市级及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创业载体数量21家,孵化场地总面积约33万平方米。全区6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市级验收入库。
1个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7家企业分别获得202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和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累计认定登记技术合同839项,比上年增长10.7%;成交金额213.79亿元,增长28.6%;全年认定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55项。
旅游经济加速复苏,全年全区接待游客3042.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实现旅游收入105.67亿元,增长 7.8%。
至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460所,卫生技术人员9374人。全区各级各类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数846.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出院病人次为11.02万人次,增长38.9%;手术人次数为11.56万人次,增长18.4%;床位使用率为77.1%,上升0.3个百分点。全区5家公立医院(2023年为4家,新增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青浦分院),医疗费用25.88亿元,增长5.3%,其中门急诊费用增长2.3%,住院费用增长7.7%。全区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30.1%,下降4%,其中门急诊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36.2%,下降3%,住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23.7%,下降4.5%。全区公立医院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38.94元,上涨0.27元。孕产妇死亡率0、婴儿死亡率0.66‰。
至年末,全区现有注册运动员2923人;为一线运动队输送水球、皮划艇、摔跤、帆船等4个项目4名运动员,为二线运动队输送射箭、乒乓球、象棋、国际象棋、击剑、散打、摔跤等7个项目9名运动员。向上海市体育局申报并获批一级运动员23人、二级运动员40人和三级运动员11人。组织4184余人(次)参加市级及以上比赛,获388.5枚奖牌(124金132银132.5铜)。其中我区在本年度市青少年精英系列赛总决赛76.5枚奖牌(23金、27银、26.5铜),市排名团体总分第13名。
全年职业技能培训人数4.55万人,其中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26万人,企业职工线上培训1.85万人,企业职工集中培训服务1356人;完成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1200人。全年贫困人员参保率91.7%。
至年末,全区共有低保对象3588人;重残无业对象4228人;特困供养对象102人、临时救助对象33人次,及时足额发放救助款项资金1.68亿元。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1.3万人,累计发放金额4250.98万元。
全年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儿童84人,妥善处置4起涉及未成年人的突发事件,累计发放社会散居孤儿、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219.5万元,安置孤儿1名。
至年末,全区绿化覆盖总面积7363.45万平方米。全区绿地总面积7316.96万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402.12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08平方米/人。全区纳入上海市城市公园名录的公园数量达31个。
至年末,全区累计建设5G基站4020个。
至年末,全区已投运110千伏变电站21座,合计容量2421兆伏安;投运35千伏变电站39座,合计容量1881兆伏安。全区共有10千伏及以上高压架空线路582条,长度3789.73公里;380伏低压架空线路5564条,长度2435.97公里;10千伏及以上高压电缆7274条,长度3988.87公里;380伏低压电缆75137根,长度5597.31公里。
至年末,全区用电客户数59.17万户,全年用电量86.8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1%。第二产业用电量36.13亿千瓦时,增长0.9%,其中工业用电量34.42亿千瓦时,增长0.4%;第三产业用电量30.44亿千瓦时,增长13.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9.82亿千瓦时,增长19.7%。
至年末,全区自来水供水能力为70万立方米/日,与上年持平。全年供水总量为1.67亿立方米,增长1.2%;售水总量为1.36亿立方米,增长3.0%。其中,工业用水量0.19亿立方米,下降5.5%;生活用水量0.66亿立方米,增长2.4%。
至年末,全区天然气管道总长度2535公里,销售天然气总量21253万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气量11501万立方米,家庭用气量7043万立方米;用气总户数31.65万户,其中家庭用户31.43万户。全年销售液化气总量9833吨,其中家庭用气量8575吨;用气总户数8.93万户,其中家庭用户8.80万户。
区管城市道路117.20公里,桥梁147座,总长度8119延米。
全年发生违反治安案件7918起,刑事案件3402起。发生重大交通事故76起,死亡77人,受伤11人。发生火灾998起,死亡1人,受伤3人。
2.本公报青浦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均为市级核算数据,绝对额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为市级核算数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