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扎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

选择区域:>>

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稳重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扎扎实实推进现代化新尖扎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62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6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9.05亿元,同比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13.4亿元,同比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从上年的10.92:51.04:38.04调整为8.87:53.51:37.62。人均生产总值59966元,比上年增长12.5%。年末全县常住人口5.9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7万人,增加0.1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为3.24万人,减少0.12万人;全县城镇化率45.45%,较上年提高2.02个百分点。

二、种植业和畜牧业

2024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234万元,同比增长3.49%。其中:种植业产值19795万元,同比增长6.33%;林业产值1031万元,同比下降12.26%;畜牧业产值16030万元,同比增长8.61%;渔业产值2540万元,同比下降34.04%;农业服务业产值2838万元,同比增长9.34%。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6834亩。同比下降0.4%,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9万亩,同比增长13.52%,粮食产量为1.39万吨,较上年增长9.85%;油料播种面积1.13万亩,同比下降19.62%,油料产量为0.11万吨,较上年下降12.47%;蔬菜播种面积0.5万亩,同比下降2.3%,蔬菜产量为0.83万吨,同比增长1.8%;其他作物播种面积1611亩。年末各类牲畜存栏14.71万头(只),同比下降5.68%。其中:牛存栏5.86万头,同比增长23.86%;羊存栏8.85万只,同比下降18.55%;其它大牲畜存栏0.1万头(只)。年末生猪存栏0.4万头,同比增长11.5%,出栏0.43万头(只),同比增长77.5%。全年累计出栏牲畜7.18万头,同比增长2.42%。其中:牛出栏1.96万头;同比增长27.94%,羊出栏5.22万只,下降6.11%。年末各类家禽存栏7.79万羽,同比下降28.4%,出栏10.19万羽,同比增长172.4%。全年肉产量3790吨,禽蛋产量1103吨、牛奶产量3066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39亿元,同比增长20%;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2%。从经济类型看:规模以上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5%;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其他经济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6%;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增加值同比增长15.1%。工业企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9.62%。规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21%。

年末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有3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49亿元,同比增长7.85%。从总产值构成看,完成建筑工程产值0.95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63.85%,同比下降9%;完成安装工程产值0.39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25.89%,同比增长31.18%;其他建筑业产值0.15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10.26%,同比增长263.64%。签订合同额同比增长9.64%。其中:本年签订合同额同比下降10.67%;上年结转合同额同比增长48.1%。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490.42万元,同比增长3.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65.3万元,同比增长1.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962.5万元,同比下降3.5%;金融业增加值8807.62万元,同比下降2.2%;房地产业增加值9537.74万元,同比增长29.3%;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6397.45万元,同比增长35.8%;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86721.18万元,比上年下降1.1%。公路通车里程达855.92公里,拥有营运车辆252辆,其中:货运车辆93辆、班线客车13辆、出租车105辆、公交车15辆。完成客运周转量17.44万人次;邮政业务总量162.6万元,报刊征订量100.081万份;固定电话用户8320户,移动电话用户45168户,互联网接入用户24586户。年末实现旅游总收入9.46亿元,同比增长21.15%;

五、国内贸易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21万元,同比增长1.1%。按经营地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840.8万元,同比增长1.06%;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880.2万元,同比增长1.22%。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12507.5万元,同比增长2.36%,餐饮收入实现4165.6万元,同比下降6.02%。

六、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全县500万以上施工项目105个,同比增加24个,增长29.6%。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48个。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53.4%;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7.7%;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0.2%。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7.1%;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投资同比下降4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77%。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一般预算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16.01%。其中:税收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22.8%;非税收入0.51亿元,同比下降1.58%;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9.04亿元,同比下降6.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5亿元,同比下降3.87%;教育支出2.4亿元,同比下降7.2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亿元,同比下降1.86%;卫生健康支出1.45亿元,同比下降4.04%;其他支出0.13亿元,增长11.0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1.15亿元,同比下降15.2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7.97亿元,增长4.45%;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2.98亿元,增长20.22%。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88亿元,增长12.07%,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2.92亿元,同比增长16.72%;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4.96亿元,同比增长8.35%。年末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742万元,同比增长2.5%。

八、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86元,同比增长5.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93元,同比增长4.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64元,同比增长6.1%。年末全县参加养老保险43954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参保3744人、企业参加养老保险参保520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5002人,城乡居民享受养老保险待5212人。失业保险参保3625人,工伤保险参保9052人。城镇新增就业40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04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1%。全县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为55911人,其中:城镇职工6086人,城乡居民49825人。全县城镇低保对象331户555人,全年累计发放城镇低保金420.3万元;农村低保对象2450户7564人,累计发放农牧区低保金4253.56万元;年内享受特困人员供养政策330户332人,累计发放救助资金609.59万元;孤儿供养3人、发放补助4.08万元,困境儿童72人,发放补贴13.75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303人,331.23万元;高龄补贴3084人,发放补贴494.05万元。年末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4个,社会服务床位410张。

九、教育

全县共有各类学校76所,其中:幼儿园54所,小学17所,九年一贯制3所,完全中学2所。中小学在校学生9576人,其中:小学生5967人,初中生2401人,高中生1208人。全县学前教育入园率98.8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58%,高中阶段入学率93.2%。全县共有专任教师904人,其中:高中专任教师96人,初中专任教师181人,小学专任教师414人。在园幼儿人数2789人,幼教老师213人。

十、文化和卫生

全县共有乡镇综合文化站9个,农家书屋86家,寺院书屋19家。全县从事文化产业单位108家,从业人员640人;公共图书馆1家;艺术表演场馆1个;各类体育场185个;足球场地17个,篮球场地61个。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47家,其中:县级综合医院2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家、卫生监督机构1家、乡镇卫生院11所、村卫生室83个、民营医院2家、个体诊所46家。从事医疗卫生技术人员511人,其中:高级职称47人、中级职称88人、初级职称153人。年末实有病床410张。

十一、环境和资源

年末全县森林面积82.15万亩,森林覆盖率31.62%,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17.54万亩,天然林保护面积60.42万亩,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全民义务植树6万株600亩。

十二、安全生产

全年发生生产经营性安全生产事故1起,发生其他事故109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98起,死亡0人,轻微受伤3人,共造成经济损失1.42万元;消防火灾事故11起,死亡0人,受伤0人,抢救财产损失2.6万元;全县非煤矿山、危化品、特种设备、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无事故发生。资料来源: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州统计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尖扎县调查队;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县医疗保障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县民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交通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文化、卫生、旅游数据来自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和县卫生健康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环境和资源数据来自县自然资源和林草局;邮电业务总量来自邮政公司、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保险数据来自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尖扎县财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