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乐清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入实施省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和温州“强城行动”、“十大攻坚”等决策部署,持续奋战“1310”,全年经济稳进向好,充分展示了“经济大县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24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858.50亿元,比上年增长6.9%。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4.45亿元、856.08亿元和977.96亿元,分别增长3.4%、10.1%和4.1%,三次产业结构为1.3︰46.1︰52.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553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17627美元),增长6.2%。 根据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48.48万人,比上年增加0.90万人,城镇化率为69.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根据公安统计年报显示,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40.78万户,户籍总人口131.00万人,其中,男性68.27万人,女性62.74万人,城镇75.85万人。根据人口统计报表显示,全市(含补报)出生人口7770人,死亡人口687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9‰。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5087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99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7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8895人。 全年新设市场主体3.25万户,其中新设企业0.81万户,新设个体工商户2.44万户,完成个转企764户。年末在册市场主体24.29万户,其中企业8.02万户。 二、农业和农村 农业生产保供稳中有进。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39.36亿元,比上年增长3.6%。分行业看,农业产值17.50亿元,增长3.3%;林业产值0.32亿元,增长60.2%;牧业产值4.08亿元,下降4.4%;渔业产值14.62亿元,增长4.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83亿元,增长7.4%。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1.59万亩,粮食产量12.65万吨。在经济作物中,蔬菜播种面积11.13万亩,增长3.1%;油菜籽1.90万亩,增长1.3%;中草药材1.55万亩,增长6.0%;果用瓜1.87万亩,增长2.8%。全年水产品总产量89047吨,比上年增长2.9%。其中,海水产品总产量84401吨,增长3.1%,全部为海水养殖;淡水产品总产量4646吨,增长0.1%。 “三农”工作稳中向好,新建高标准农田5094亩,成功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首批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省级五星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四星级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各1家。乡村风貌显著提升,完成70个村的村道提升,建成省级和美乡村达标村103个,省级和美乡村覆盖率达40%以上。现代“新农人”加速培育,培育农创客230人、乡村实用人才1094人次,10人荣获省级乡村工匠名师,11人入选温州市级乡村工匠,入选首批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上工业企业2153家,实现增加值435.26亿元,增长14.8%,其中大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76.31亿元,增长16.1%。规上工业销售产值2369.64亿元,增长8.0%,其中出口交货值197.21亿元,增长7.8%。 规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65.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91.34亿元,增长22.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366.56亿元,增长16.7%;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4.0%、44.0%和84.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133.07亿元,增长19.4%。 全年规上工业企业支出研发费用7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占营业收入的3.2%。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041.70亿元,增长14.3%;新产品产值率为43.1%;规上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0.84万元/人年,比上年增长12.1%。 获评省委、省政府“浙江制造天工鼎”,通信连接器产业集群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荣获“中国低压电气产业高地”国家级金名片。累计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2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7条,省级绿色低碳工厂27家。入选国家“首批次”新材料企业2家、省内“首批次”新材料企业1家。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1.1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8%。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123家,其中一级10家,特级1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限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7%。全市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9%;工业投资同比下降0.3%,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6%;服务业投资同比下降5.2%,其中交通投资增长4.4%。入列省“千项万亿”项目17个、省重大产业项目3个,建成投产渔光互补、红旗电力金具等重大项目。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1.4%,其中,住宅投资同比下降31.4%。开工建设兆城·缦云轩、瑞信·凤栖悦鸣园等一批高品质住宅。 五、交通、邮电和电力 年末公路总里程为1421.38公里(含村道),其中高速公路里程99.28公里(不含匝道),一级公路里程148.65公里,二级公路104.12公里,国道115.43公里(包括104、疏港公路、228黄华段);铁路总里程106.5公里。 年末机动车保有量56.7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1%,其中,汽车保有量45.03万辆,增长3.5%,私人汽车保有量40.17万辆,增长8.3%,新能源汽车保有量7.07万辆,增长45.4%。 公路客运量199.81万人次,周转量18872.3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2373.75万吨,周转量111565.16万吨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4443.64万吨。铁路客运发送量330.64万人次。 全年通信行业业务收入22.76亿元,比上年下降2.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14.38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199.57万户,互联网用户数240.06万户。 全市电力系统最高负荷212.82万千瓦,增长8.8%。全年用电量100.59亿千瓦时,增长13.4%。其中工业用电量56.09亿千瓦时,增长18.0%;建筑业用电量1.04亿千瓦时,下降18.1%;服务业用电量16.06亿千瓦时,增长8.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6.86亿千瓦时,增长9.1%。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3.31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59.83亿元,增长3.7%。网络零售额333.49亿元,增长12.4%,在重点监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共有各类活跃网络零售网店1.68万家。 限上批零住餐销售额1415.70亿元,增长4.3%。其中,限上批发业销售额1260.80亿元,增长3.7%;限上零售业销售额133.64亿元,增长11.5%;限上住宿业营业额3.51亿元,增长7.7%;限上餐饮业营业额17.51亿元,增长2.0%。 全市共有4A级景区镇8个、3A级景区镇8个;A级景区村150个,其中,金3A级1个、3A级19个。现有旅行社44家,其中5星级1家、4星级7家。共有星级饭店7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共有精品民宿28家,其中,金宿1家、银宿12家、文化主题民宿3家、侨家乐民宿6家,省浙韵千宿6家。共有星级农家乐13家。 七、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308.37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303.11亿元,增长3.4%;进口5.26亿元,增长10.3%。从出口市场来看,对欧盟和美国分别增长12.2%和12.3%,对东盟下降12.0%;对新兴市场巴西增长30.1%,对俄罗斯下降15.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147.77亿元,下降4.0%。对RCEP国家出口61.85亿元,下降9.5%。 全年服务贸易总额9.24亿元,新备案境外投资总额897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48万美元,其中高技术实际利用外资1540万美元,新招引3个重大外资项目。 八、财政、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170.03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06亿元,增长3.1%,其中税收收入85.73亿元,增长3.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5.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92亿元,增长0.2%,其中民生类支出104.71亿元,增长3.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2%。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002.4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082.15亿元,增长6.9%;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593.21亿元,增长2.1%。金融机构外币贷款余额2826.55亿元,增长10.2%,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349.10亿元,增长4.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462.37亿元,增长17.4%。 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累计1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23家。13家证券公司营业部证券交易额6150亿元;2家期货公司营业部期货交易额2676亿元。 全市保费收入39.52亿元,比上年增长3.1%,赔款给付支出14.22亿元,增长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44亿元,下降0.2%,赔款给付支出9.74亿元,增长0.9%;人身保险保费总收入24.08亿元,增长5.3%,赔款给付支出4.48亿元,增长23.1%。 九、教育和科技 年末全市共有小学82所,在校生11.09万人,小学入学率100%,小学专任教师5973人;初中47所,在校生5.06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为99.82%,专任教师3755人;普通高中16所,在校生2.19万人,专任教师1827人;中等职业学校5所,在校生1.33万人,专任教师726人。幼儿园182所,在园幼儿3.75万人(不含托班),3-5周岁幼儿入园率103.05%。 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8家,累计1202家,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80家,累计3311家。新增工信部单项冠军企业1家、累计4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累计47家,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3家、累计434家。 全市新增1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累计培育省级智能工厂(数字车间)23家、“未来工厂”3家、“未来工厂”试点企业1家。新增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5家。全年专利授权量1084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510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2.89件。 创新人才不断汇集,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工程10人,认定省级卓越工程师11人,新增大学生2万人、技能人才1万人,实现顶尖人才引育“零的突破”;智能电气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评省级园区。 全市拥有注册商标11.79万件,其中,驰名商标1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集体商标5件。新增培育“品字标”23家,主导制定国家标准1项,培育标准创新型企业13家、中级2家。 十、文化、卫生、体育 全市共有文化站25个,文化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各1个。图书馆总藏书量162.00万册,比上年增加2.32万册。现有“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32个、城市书房(百姓书屋)29家、文化驿站36家。现有乡村博物馆省级8家、温州市级1家,民办博物馆2家。共有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9个,温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8个,乐清市级非遗项目17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1人,温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9人,乐清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1人。开展文艺赋美活动1023场、“乐读”活动483场、“农商艺邻里”品牌活动70场,“三送一走”送戏下乡135场、送书下乡47069册次,文化走亲12场。 全市共有医院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乡镇卫生院2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0家。年末医疗机构床位5632张,其中,医院床位4874张,乡镇卫生院床位758张。卫生技术人员11423人,其中,医生5253人,注册护士4707人。孕产妇死亡率0‱,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61‰和3.53‰。 全年新建百姓健身房8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4个、体育设施进公园3个、国球进社区进公园8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1个,三人制篮球场5个、足球场3个、主办或承办的群体赛事活动56场,主办或承办国字号赛事4场。 十一、市政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面收官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级“无废城市”。建成污水管网500公里,累计1.25万公里;运维、疏通污水管网1.34万公里,雨水管网4487万公里。完成全市农村水站的智慧化改造,城乡供水数字化覆盖率达100%。全市污水处理累计9340.61万吨,COD减排2.21万吨,氨氮减排3452吨,农污终端水质达标率94.23%。全市县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87.5%,无Ⅴ类水质断面。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建成区新增绿地22.15公顷,城乡生活垃圾处理量60.11万吨,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新建市政管道22.66公里,新增燃气安装用户1.76万户,新增通气用户1.63万户。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Ⅰ级标准的有228天,Ⅱ级标准的有124天,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6.2%;PM2.5平均浓度为23.08微克/立方米。全市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35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1.4%。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171元,同比增长4.7%。按常住地分,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5218元和51602元,分别增长4.6%和6.4%。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3803元,增长6.4%,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61143元和38806元,分别增长6.0%和8.8%。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6.5%和32.7%。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4.18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在保43.34万人,退休10.96万人;城乡养老保险在保11.33万人,退休18.55万人。参加工伤、失业保险分别为45.64万人、30.23万人。 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19.46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0.83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8.63万人,长护险参保38.63万人。“浙里惠民保温州益康保”参保63.46万人,参保率53.33%。新增医保定点医药机构15家,年末定点医药机构298家;年末定点护理机构9家。 全市共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33所,新增养老床位数700 张,拥有床位数3355张,每万人拥有床位数1.2张。年末低保对象6613户,9115人。年末共有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14家。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4389对,离婚登记2181对。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0起、死亡10人,同比均下降9.1%。其中工矿商贸行业领域发生事故2起、死亡2人,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33.3%和持平;道路交通领域发生事故8起、死亡8人,与去年同比分别持平和下降11.1%。渔业船舶领域、水上交通领域均无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最终数据以《乐清统计年鉴》为准。 2.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中,其他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 3.出生人口数采用市卫健局年报,死亡人口数采用市公安局年报。 4.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