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都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县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动力,锚定“六个都安”建设目标,着力学思想、拼经济、稳增长、惠民生,凝心聚力、奋发进取,推动全县经济稳步发展,奠定了新时代都安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GDP)89.2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3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55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53.28亿元,增长4.0%。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5.1%、15.2%和59.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9%、12.7%和58.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778元,比上年增长5.1%。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52.7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7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4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48.19%,比上年末提高0.8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53万人,出生率为7.25‰;死亡人口0.44万人,死亡率为6.03‰;自然增长率为1.2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81人,比上年减少12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36%,比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42229公顷,比上年增加11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63公顷,增加264公顷;甘蔗种植面积3152公顷,增加129公顷;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9878公顷,增加430公顷。桑园面积3694公顷,增加15公顷。

全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21362吨,比上年增加95吨,比上年增长0.1%。其中,春收粮食产量111吨,下降33.1%;夏收粮食产量69888吨,下降1.3%;秋收粮食产量51364吨,增长2.1%。全年谷物产量108141吨,比上年下降0.8%。其中,稻谷产量33545吨,下降0.7%;早稻产量14901吨,下降0.4%;玉米产量74595吨,下降0.9%。

 

全年全县油料产量105吨,比上年增长8.6%;甘蔗产量263375吨,增长8.9%。蔬菜产量(含食用菌)130213吨,增长4.5%。园林水果产量49829吨,增长5.5%。

全年肉类总产量44481吨,比上年增长3.1%。其中,猪肉产量28111吨,增长2.8%;牛肉产量6109吨,增长3.3%;羊肉产量5568吨,增长1.5%;禽肉产量4397吨,增长7.8%。禽蛋产量521吨,增长28.9%。全年生猪出栏36.05万头,增长2.7%。年末生猪存栏24.56万头,下降0.5%。蚕茧产量9817吨,增长10.6%。

全年全县水产品产量3025吨,比上年增长4.5%。

全年全县木材产量12.0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1.2%。油桐籽产量4吨,增长9.1%。油茶籽产量752吨,增长52.1%。天然松脂217吨,增长12.6%。八角产量3吨,增长0.3%。板栗产量3吨,增长3.6%。核桃产量105吨,下降74.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62亿元,比上年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20.1%;股份制企业增长6.6%;非公有工业企业下降12.9%。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5.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长11.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电力供应增长4.4%;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4.9%,纺织业下降81.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下降73.6%,家具制造业增长10.7%,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9.1%,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9.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9.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5.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0.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41.2%,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171.2%。分门类看,制造业利润总额下降235.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8.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44%,比上年下降7.40个百分点。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0%,比上年末上升7.2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93亿元,比上年下降3.2%。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57亿元,比上年增长43.2%。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29亿元,增长5.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81亿元,增长11.5%;金融业增加值4.40亿元,增长10.1%;房地产业增加值7.02亿元,增长2.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3.14亿元,增长1.7%。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5]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1.2%,营业利润下降170.5%。

 

年末全县境内管养公路总里程4004公里,比上年增加73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总里程4001公里,比上年增加732公里;等外公路3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127公里,二级公路370公里,三级公路88公里,四级公路3415公里。

全年全县旅客运输总量146万人,比上年下降4.3%。旅客运输周转量13159万人公里,下降9.9%。

全年全县货物运输总量759万吨,比上年增长3.7%。货物运输周转量49151万吨公里,增长8.2%。

 

全年全县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6]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邮政行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0.63万件,包裹业务0.07万件。邮政行业快递业务量124.50万件,快递业务收入0.38亿元。完成电信业务总量[7]4.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年末全县电话用户总数54.44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49.23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0.33万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3.57亿元,比上年增长1.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2%。按消费类型统计,餐饮收入增长19.7%,商品零售增长0.8%。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下降4.6%,饮料类增长1.3倍,烟酒类增长64.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1.0%,化妆品类下降96.1%,日用品类增长2.3%,五金、电科类下降62.9%,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50.4%,书报杂志类下降86.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5.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0.1%,家具类下降86.7%,石油及制品类下降39.9%,机电产品及设备类下降16.1%,汽车类增长36.1%。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28.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9.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5.7%,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5.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8.6%。基础设施投资[9]下降41.6%,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0]下降28.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26亿元,比上年下降35.6%。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83亿元,下降47.5%;办公楼投资0.07亿元,增长100.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91亿元,增长30.9%。商品房销售面积14.65万平方米,下降3.7%,其中住宅13.30万平方米,下降6.0%。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3.22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86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1.68万平方米,增加1.37万平方米。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县货物进出口总额1.88亿元,比上年下降11.5%。其中,出口1.88亿元,下降11.4%。

 

全年区外境内产生投资项目24个,其中本年新签约项目16个。全年引进区内外资金28.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八、财政金融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5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税收收入1.70亿元,下降23.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41.0%。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05亿元,下降3.2%。其中,民生支出44.8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6.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2.61亿元,比年初增加12.19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62.52亿元,比年初增加12.21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4.85亿元,比年初增加15.18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4.85亿元,比年初增加15.18亿元。

 

全年全县保险保费收入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人身保险保费收入1.14亿元,下降4.3%。健康险和人身意外险业务保险保费收入0.28亿元,下降5.7%;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67亿元,增长38.3%。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21亿元,增长35.2%。其中,人身保险业务赔款及给付0.21亿元,下降3.2%。健康险和人身意外险业务赔款及给付0.07亿元,增长0.5%;财产保险赔款及给付1.01亿元,增长47.2%。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37元,比上年名义(下同)增长5.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62元,比上年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72元,增长7.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44:1,比上年缩小0.09。

 

全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127元,名义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711元,名义增长5.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2.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6%。

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6.20万人,比上年增加0.9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2万人,增加0.45万人。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4.13万人,减少1.71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7万人,减少0.3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1.36万人,减少1.3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29万人,增加0.3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78万人,增加0.58万人。

年末全县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工作机构数1个,床位数1620张。不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工作机构数283个,其中社区服务机构数195个。社会福利院1个,床位数76张。敬老院4个,床位数1940张,收养人数586人。

年末全县共有13400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74051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县城乡特困人员一共4626人,其中城市特困人员供养798人,农村特困人员供养3828人。全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支出0.66亿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2.10亿元。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县有各类科研所1个,科研所从业人员10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人。全年安排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1项,资助经费9万元。全年科技成果登记15项,其中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15项。

全年授权专利48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年末拥有发明专利40件。

全县中等职业学校1所,教职员工183人,其中专任教师172人,在校学生5805人,当年招生2147人,当年毕业生1952人。普通中学(含初、高中)27所,教职员工3128人,其中专任教师2957人,在校生50851人,当年招生18899人,当年毕业15533人。普通小学137所,教职员工3550人,其中专任教师3407人,在校生62050人,当年招生9175人,当年毕业1290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职员工36人,其中专任教师34人,在校生327人,当年招生20人,当年毕业46人。幼儿园187所,教职员工1951人,其中专任教师971人,在校生20162人。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3.05万册。文化馆1个,基层文化站19个,博物馆1个。全年组织各类演出、文艺活动101场。

全年接待境内游客335.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2.3%。境内旅游总消费36.08亿元,增长44.4%。入境游客382人次,增长41.4倍。入境旅游收入17.27万美元,增长114.1倍。全县星级饭店3家,星级农家乐3家。截至2023年,全县创建A级旅游景区共计10个,其中4A级旅游景区4个,3A级旅游景区5个,2A级旅游景区1个。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48个,其中医院8个,乡镇卫生院19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64个,村卫生室25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妇幼保健院1个。年末全县卫生技术人员3706人,其中执业医师827人,执业助理医师288人,注册护士1699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663张,其中医院2449张,乡镇卫生院964张。

全年全县在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14枚,银牌15枚,铜牌7枚。参加2023年广西“潮动三月三·民族体育炫”抛绣球项目比赛获得1个二等奖。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县土地面积4088平方公里。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81万公顷。

全年全县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87.04公顷,比上年下降5.6%。其中,工矿仓储用地6.51公顷,下降76.6%;住宅用地2.28公顷,下降83.0%;基础设施用地73.13公顷,增长50.2%。

全年全县总用水量1.70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3%。其中,生活用水0.33亿立方米,下降13.8%;工业用水0.02亿立方米,下降40.0%;农业用水1.35亿立方米,与上年持平;生态环境补水0.01亿立方米,下降45.0%;人均用水量62.08立方米。全年耕地灌溉面积9635公顷。

全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1.17千公顷,森林面积30.16千公顷,森林覆盖率13.67%。

全年全县环境空气监测365天,优良天数362天(优257天,良105天),污染天数3天(轻度污染2天),优良率为99.2%,PM2.5浓度23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55。

全年全县平均气温为23.0℃,年总降雨量为1173.3毫米。全年全县气象台共发布气象预警信号81次。

全年全县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起,死亡2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起,死亡2人,直接财产损失2万元。

年末全县共有地震台站8个,经过认定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个。

 

注释:

[1]本公报中2023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最终数据以《都安统计年鉴(2023)》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常住人口指在本县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户口在本县、外出本县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口。

[4]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对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数据进行了修订。

[5]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6]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

[7]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价格计算。

[8]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及有关制度规定,对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修订。

[9]基础设施投资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管理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10]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城乡居民收入、支出和恩格尔系数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都安调查队;进出口、科技数据来自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外商投资数据来自县投资促进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河池市分行;保险数据来自河池保险行业协会;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公路客、货运周转量数据来自市道路运输服务处;水路客、货运周转量数据来自市港航建设发展中心;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数据来自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文化馆(站)、博物馆、公共图书馆、体育和旅游数据来自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卫生健康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社会服务、低保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安全生产、地震台站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平均气温、降雨量、气象预警数据来自县气象局;用水量数据来自县水利局;林业数据来自县林业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县生态环境局;土地面积情况数据来自县自然资源局;专利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