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金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攀高比强、跨越赶超”的实际行动,全面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   合

综合实力不断跃升。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34.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9%。高于全市0.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74.47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203.06亿元,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1%、40.2%、46.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0914元,在全省40个县中位于15位,同比增长5.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36.1%。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2%,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3.1%。

市场主体强势“出圈”。全年新增私营企业1488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004户,全县拥有私营企业 12292家、个体工商户24363家。在各招引项目陆续投产达效和全县规模企业培育的奖励政策引导下,我县2023年新增规模企业140家,数量为历年之最,其中工业62家、贸易55家、服务业16家、建筑业6家、房地产1家,为全县创造新新的经济增长点奠定基础。2023年底,全县规模企业766家,其中工业414家、贸易198家、服务业73家、建筑业53家和房地产28家。

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8.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2.15%。全县户籍人口33.21万人;人口出生率3.53‰,人口死亡率10.65‰,人口自然增长率-7.13‰。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94.46亿元、增加值59.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和7.3%。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3.82万亩,比上年增加0.16万亩,增长0.1%。粮食总产量57.63万吨,较上年增长0.5%。其中夏粮产量21.28万吨,较上年持平略增,秋粮产量36.35万吨,同比增长0.8%。蔬菜总产25.58万吨,较上年持平略减。畜牧业增长势头迅猛,近年招引的畜牧业项目产能释放。全年生猪出栏18.85万头、同比增长11.4%;家禽出栏218.19万只、同比下降25.1%,生猪存栏13.03万头,同比增长21.6%,家禽存栏169.98万只,同比增长26%。猪牛羊禽肉产量1.98万吨、增长7.0%。全年水产品总产量57759吨,增长1.5%。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新建高标准农田4.73万亩。建成2万亩以上工厂化集中育秧中心1个、水稻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780亩。新建现代化粮食仓容2.89万吨,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623亩,建成吕良千亩稻虾标准化示范基地、芡实加工产业园,创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家。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57.63 0.5
油料 万吨 0.55 5.8
#油菜籽 万吨 0.52 6.1
生猪存栏 万头 13.03 21.7
生猪出栏 万头 18.85 11.4
家禽存栏 万只 169.98 26.0
家禽出栏 万只 218.19 -25.1
禽蛋 万吨 1.41 24.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势良好。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10.03亿元,增长7.5%。全部工业增加值153.33亿元,可比价增长8.3%,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4.2%。从主导产业看,全县规上工业中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从上年94.5%提升至95.3%。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8.7%,新材料产业受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影响,下降0.3%,大健康产业以外贸企业为主,外贸订单不足造成产值下降16.5%。全部工业用电量13.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全部工业应税销售收入508.25亿元,同比增长4.5%。

建筑业较快恢复。在库44家总专业承包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123.45亿元,同比增长10.3%。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1.2亿元,可比价增长3.3%,建筑行业依靠项目投资增长东风,逆转不景气的局面。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07.58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项目投资增长20.5%。建安工程投资同比增长5.0%。分结构看,民间项目投资增长22%,占比为92.1%。高技术投资增长43.5%,占比为21%。工业投资160.25亿元,同比增长13.2%。年内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有191个,其中南高齿二期、雪榕现代食品产业项目对全县投资贡献力度大。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2023年全县贸易额353.98亿元,增长8.4%。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77.76亿元,同比增长12.8%;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41.97亿元,同比增长3.7%;住宿业实现营业额5.03亿元,同比增长15.1%;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9.22亿元,同比增长6.3%。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82亿元,同比增长3.4%。

旅游发展回暖加快。成功举办“金情消费 乐享湖城”系列促消费活动。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荷花荡景区创成省级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平湖花海、向日葵营地建成运营,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西派集团创成省工业旅游区。

六、开放型经济

出口增长放缓。外贸进出口总额43.39亿元(人民币),增长9.6%,其中出口39.59亿元(人民币),增长3.5%,外贸进口3.80亿元(人民币),增长184.1%。注册到账外资总额6033万美元,同比下降49.7%。

进出口贸易、外商投资情况

指   标 总量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值(亿人民币) 43.39 9.6
   出  口(亿人民币) 39.59 3.5
   进  口(亿人民币) 3.80 184.1
 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 6033 -49.7

七、交通、邮政电信业

宁淮高铁金湖段主线全面施工,淮河入江水道特大桥617根水中桩全部完工,建成承台35个、墩身15个。完成金湖东路、长乐西路等8条道路改造提升。建成农村公路示范工程164.8公里。420省道金湖段获评省交通优质工程。

邮政电信业务发展稳定。全县邮政业务网点25个,全年邮政业务收入达 0.80亿元。固定电话用户2.0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1.51万户、互联网用户14.68万户。

八、财政、金融

2023年,全县财政总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1亿元,增长10%;税收占比83.3%;全县财政总支出83.01亿元,增幅2.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00亿元,同比下降4.2%。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18.93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住户存款341.48亿元,增长17.4%。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25.28亿元,增长26.3%,其中住户贷款122.29亿元,同比增长11.8%;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402.99亿元,增长31.5%。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招引科技项目48个、人才项目40个,引进高层次人才44名。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新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23家。金湖(南京)协同创新中心创成省科创飞地,获批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4家。开发区创成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园区,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全市唯一。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小学阶段巩固率100%,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9.58%,残疾儿童入学率100%。推进实施“振兴县中”计划,扎实推进《金湖县振兴普通高中三年行动计划》,高考保优率达107.5%,一本达线率达38.3%,达线人数同比增长55%。金湖中学获市普通高中质量提升先进集体。校外培训机构全国平台监管率达98.2%。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百花齐放。县档案馆创成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县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获省表彰。成功举办第23届中国·金湖荷花节、半程马拉松赛、全国中学生手球锦标赛。县体育中心主体竣工。新增省级非遗项目2个。塔集镇获评中国诗词之镇。人民兵工展示馆荣获第二批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唯一。获批省科普教育基地2家,创成省科普示范县。

卫生服务普惠均衡。县中医院综合楼、黎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完工。县人民医院入选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县中医院获评省就业见习示范基地。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13个,其中:综合医院2个、卫生院5个,社区服务中心3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所1个。全县卫生机构床位数1839张,卫生技术人员1833人,其中:执业医师576人,助理医师88人,注册护士817人。

体育文化生活丰富。第五次承办全国中小学生手球锦标赛。举办2023淮安金湖半程马拉松赛,11000名马拉松爱好者相聚金湖。承办金湖2023年首届社区运动会,设集体太极、单人太极两个项目,全县各体育类社团和晨晚练点共计900余人参加。

十一、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完成大气重点治理项目136个,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256辆,PM2.5年均浓度30.9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82.3%。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主体竣工。整治城乡河道167.6公里,打造农村生态河道41条,建成幸福河湖18条,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淮河入江水道获评省美丽河湖,创成省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2个。获评“中国天然氧吧”。

社会治安稳定安全。建成县镇村三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省交办信访突出问题化解率100%,获评省信访工作示范县。开展夏季治安百日整治行动,刑事发案数同比下降13.2%,夜间安全感指数蝉联全省第一。顺利通过全省首批智慧版技防城验收,全市唯一。县政府连续3年实现行政诉讼零败诉。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增收平稳。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43.8元,增长6.6%;其中,工资性收入25059.5元,增长4.6%;经营净收入6362.4元,增长8.5%;财产净收入1918.7元,增长5.0%;转移净收入5603.2元,增长1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005.5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48元,比上年增长8.4%,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5: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2平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61平米。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212元,比上年增长6.4%,恩格尔系数为29.7%。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指    标 人均消费支出(元) 比上年增减(%)
人均消费支出 30212 6.4
食品烟酒 8965 5.6
衣着 1996 4.8
居住 7214 2.8
生活用品及服务 2469 5.9
交通通信 2711 15.5
教育文化娱乐 4191 6.9
医疗保健 2203 10.5
其他用品和服务 463 18.4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033元,比上年增长10.2%;恩格尔系数为30.9%。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指    标 人均消费支出(元) 比上年增减(%)
人均消费支出 23033 10.2
食品烟酒 7119 9.3
衣着 1256 16.6
居住 4732 2.9
生活用品及服务 1753 10.2
交通通信 2813 17.6
教育文化娱乐 2987 8.6
医疗保健 2022 19.0
其他用品和服务 351 28.6

 

城乡保障日臻完善。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8188万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实现15连增,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6%。发放低保、特困供养、困境儿童等各类救助资金7228万元,惠及1万余人。居家上门服务对象范围扩大到78周岁以上,适老化改造187户。乡村公益医疗互助实现镇街全覆盖。残疾人康复救助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全省第一。

备注:部分数据为快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