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单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重点突破、争创一流”工作主基调,着力稳生产、扩内需、优结构,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全县经济稳中有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5.0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9.79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58.32亿元,比上年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236.94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3.1%,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4.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2.1%。

二、农业

全县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增加值62.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53亿元,增长7.8%。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05.98万亩,粮食总产量92.86万吨,粮食平均亩产450.85公斤。其中,全县夏粮播种面积为101.41万亩,夏粮总产45.43万吨;全县秋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4.56万亩,总产量47.44万吨;油料、棉花、蔬菜及食用菌、瓜果类总产量分别达到4.33万吨、0.77万吨、193.6万吨、37.96万吨。

全县生猪年末存栏46.78万头、出栏64.33万头,猪肉总产量5.41万吨;羊出栏32.33万只、羊肉总产量0.68万吨;家禽存栏367.35万只,家禽出栏1078.38万只、禽肉总产量1.52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县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2.3%,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长4.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1家,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2%。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9.4%,分产业看,高端化工业营业收入增长2.4%;生物医药业营业收入增长0.6%;机电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长43.9%;农副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增长14.6%,新能源新材料业营业收入增长3.0%。从用电量看,全县完成工业用电量12.91亿度,比上年增长6.3%。

建筑业。全县建筑业增加值2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县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8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51亿元,比上年增长9.3%;营业收入下降22.8%,利润总额下降45.8%。

四、服务业

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4.27亿元,比上年增长8.8%;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9.00亿元,增长3.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02亿元,增长17.7%;金融业增加值18.85亿元,增长8.5%;房地产业增加值26.73亿元,增长0.6%;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53.03亿元,增长10.4%;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63.06亿元,增长2.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38.38亿元,比上年增长6.8%,占服务业比重为58.40%。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0.2%,利润总额增长103.46%。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7.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0.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9%,三次产业占比为2.9:48.6:48.5。分领域看,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1.1%,民间投资增长18.4%,四新投资增长23.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9.6%,基础设施投资下降6.5%。

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2.5%,其中住宅投资下降13.1%。房屋施工面积增长15.7%;房屋竣工面积增长200.3%;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0.6%。

六、国内、外贸易

国内贸易。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零售额178.21亿元,增长10.4%;乡村零售额52.04亿元,增长15.8%。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07.13亿元,增长11.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3.12亿元,增长12.1%。年末,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达到198家,零售额实现27.3亿元,增长31.7%。全县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达到10个,交易额达到48.05亿元。

对外贸易。全县完成进出口总额24.91亿元,其中出口23.96亿元,进口0.95亿元。

七、财政、金融

财政税收。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16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税收收入17.62亿元,增长5.7%。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4.9%。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25亿元,比上年增长6.3%。

银行业。全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74.60亿元,比年初增加71.9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86.48亿元,比年初增加 65.6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56.73亿元,比年初增加6.6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07.44亿元,比年初增加50.65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254.90亿元,比年初增加27.8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52.55亿元,比年初增加22.79亿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

科技。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达到65家,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0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家、“晨星工厂”6家,博达医疗、海迪科分别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瞪羚”企业,成功立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5个。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13所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搭建齐鲁特色技能大师工作站等省市级创新平台111个,“一企一平台”覆盖率达到83%。单县番茄研究所7000粒种子搭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开展航天育种实验。

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考本科上线人数7865人、占全市近三分之一,再创历史新高。稳步推进10个城乡学校新改扩建项目,实验中学8战全胜勇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排球冠军,职业中专再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先后承办全市高中、小学、学前教育工作现场会,荣获全市唯一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县。

文化旅游。加快全域旅游高地建设,浮龙湖、科技馆分别入选省级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示范景区、省级智慧旅游样板景区,四君子诗酒文化园获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林台古镇成功创建国家AA级景区,南湖湾、芝樱花海等一批新景点流量变“留量”,成为广受群众欢迎的打卡地,浮岗镇被评为省级精品文旅名镇、第三批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培育单位,全县A级景区达到9家、全市最多。

卫生。全力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完成县中心医院、县中医医院2家医共体总医院建设。国家、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增至37个,中心医院内外科综合楼、妇幼保健院新院区、新疾控中心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中医医院医养楼、东大医院门诊综合楼、海吉亚医院二期投入使用。省市级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达到40家,市级精品国医堂达到10家,新创建示范标准村卫生室40家。新建“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10处,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

九、城乡建设

城镇。完成嘉善路、天舜路等7条道路贯通和提升工程,改造渠化路口20处。完成改造老旧小区9个、6936户,惠及群众2.5万人。新建新能源智能充电站4座、充电桩358台,新投入非机动车充电接口5936个。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建绿、扩绿、补绿”工程扎实推进,绿地率41.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新建口袋公园6处,入选全省第一批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县,城市公园、健身场所串珠成链,成为了居民运动休闲的好去处。

乡村。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6万亩、农村电网线路160千米、农村公路202公里、变压器212台,获评省级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县。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加固840户,整改户厕5348户。高标准打造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5个、达到34个,创建美丽庭院4.3万户。深入推进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三年专项行动,提升改造主管网246公里,大沙河水库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全县供水设施提档升级。

十、人口、居民生活

人口。全县年末总户数42.27万户,户籍总人口125.5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65.56万人,女性人口60.0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8900人,死亡人口7492人。全县常住人口100.48万人,城镇化率52.90%,比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

居民生活。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74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71元,比上年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57元,比上年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75,比上年缩小0.03。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461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45元,比上年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300元,比上年增长10.3%。

备注:1.人口为公安年报数据,专业数据均为快报数据,部门数据由各单位提供。

2.公报中涉及GDP、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卫生、城乡建设等部分数据出自《单县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