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周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2023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强动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两个确保”、加快实施“十大战略”三年行动计划,以“十二个紧盯”统筹经济发展,以“五个清单”抓实产业项目,以农业强市“七个专项行动”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推动经济加快恢复与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

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8%。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9%。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66.6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92.66万人,乡村人口473.94万人,城镇化率45.31%,比上年提高1.0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7.40万人,出生率8.47‰;死亡人口7.90万人,死亡率9.04‰;自然增长率-0.57‰。

图片

全年全市实现新增城镇就业7.52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7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355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3万人,新增返乡入乡创业1.68万人;新增技能人才24.2万人、高技能人才10.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300.05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21.36万人,省外输出178.31万人。

截至2023年末,全市现有市场主体88.55万户,增长7.6%。2023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9.91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3.57万户,增长25.2%;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6.16万户;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871户,增长9.8%。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与上年持平。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上涨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0.8%,其中,粮食类上涨1.9%,鲜菜类下降8.1%,畜肉类下降7.2%,水产品类下降3.2%,蛋类下降2.1%,鲜果类上涨1.7%;衣着类价格上涨1.3%;居住类价格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与上年持平;交通通信类价格下降1.4%;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上涨1.6%;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0.5%;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7%。

图片

农      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185.63亿元,增长2.3%。其中,农业总产值773.04亿元,林业总产值5.40亿元,牧业总产值296.70亿元,渔业总产值6.5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03.92亿元。

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066.70万亩,总产量902.61万吨,下降3.2%。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101.60万亩,总产量508.58万吨,受烂场雨影响,下降8.6%;秋粮播种面积965.10万亩,总产量394.03万吨,增长4.8%。

图片

全年全市油料产量56.43万吨,比上年增长6.8%,其中花生产量50.65万吨,增长7.5%。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186.96万吨,增长4.2%。瓜果产量356.92万吨,增长1.4%。

全年全市生猪出栏量745.02万头,增长2.7%,年末全市生猪存栏547.01万头,增长2.0%,猪肉产量55.08万吨,增长4.7%;牛出栏量18.98万头,增长8.4%,牛肉产量2.87万吨,增长7.1%;羊肉产量4.28万吨,增长2.6%;禽肉产量22.23万吨,增长4.8%,禽蛋产量49.48万吨,下降2.0%;牛奶产量4.32万吨,增长10.9%。

图片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94.6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0%;农用拖拉机30.14万台,下降2.2%。

截至2023年底,全市有效期内绿色食品21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8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4个,已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国家级农产品品牌1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9个,省级农业企业品牌19个,省级农产品品牌68个。116.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竣工,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基本完成。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1.2%,轻工业增加值增长0.2%,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7.2%。分行业看,全市32个行业大类中,有18个行业同比增长,增长面56.3%。分产品看,全市133种产品中,有72种产品同比增长,增长面54.1%。
全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4%、6.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6.4个、1.3个百分点。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

图片

图片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3.7%。

全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长9.4%。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59家。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同比增长10.5%。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12.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0.1%,民间投资增长7.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82.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4%。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4.4%。其中,住宅投资下降25.2%。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8.4%,商品房销售额增长2.5%。

交通和邮电

全年全市货物运输总量2.92亿吨,比上年增长6.6%;货物运输周转量962.97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5.4%;旅客运输总量4448.38万人,比上年增长110.6%;旅客运输周转量36.7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7.4%。2023年周口市境内高铁发送旅客516.2万人次。
2023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4081万吨,同比增长23.5%,占全省的87.1%;集装箱吞吐量10.54万标箱,增长163%。目前,全市已累计开通国内集装箱航线14条,国际集装箱航线10条,已建成规模性港口8个、泊位91个,拥有航运企业20家,从业人员2.5万人,货运船舶1389艘,总载重吨位151万吨以上。沙颍河周口中心港达到四级内河航道标准,具备常年单船2000吨级、拖船10000吨级的通行能力。

图片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130.2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9%,其中私人汽车118.34万辆,增长1.0%。民用轿车保有量59.29万辆,下降3.9%,其中私人轿车57.94万辆,下降3.7%。
全年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33.34亿元,增长30.1%。其中快递业务总量2.24亿件,增长59.4%。电信业务总量70.79亿元,增长18.7%。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9.3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11.9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361.2万户。全年新开通5G基站2298个,全市5G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26.3万户。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4.60亿元,同比增长6.4%。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15.23亿元,增长6.3%,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861.74亿元,增长5.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9.37亿元,增长6.7%。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273.45亿元,增长6.0%;零售业零售额1247.37亿元,增长6.2%;住宿业零售额23.61亿元,增长7.3%;餐饮业零售额410.17亿元,增长7.0%。

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32.58亿元,同比增长6.3%。限额以上单位烟酒类、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39.2%、6.6%。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和书报杂志类分别增长2.4%、3.7%和7.1%。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4.2%,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49.6%。

全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109.26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出口64.6亿元,下降23.2%;进口44.66亿元,增长177.4%。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5个,全年实际使用外资2万美元。

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306.05亿元,同比增长1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27亿元,增长12.3%。其中,税收收入136.35亿元,增长15.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31.49亿元,增长5.9%。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625.03亿元,比年初增加586.9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870.84亿元,比年初增加585.66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578.80亿元,比年初增加345.32亿元。

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4563所,毕业生55.6万人,在校生211.74万人,招生51.75万人,教职工16.49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学校5所,毕业生2.49万人,在校生10.64万人,招生4.26万人,教职工0.4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37所,毕业生2.19万人,在校生6.85万人,招生2.27万人,教职工0.48万人。普通高中学校70所,毕业生6.99万人,在校生22.95万人,招生7.88万人,教职工2.07万人。初级中学461所,毕业生14.49万人,在校生46.5万人,招生15.55万人,教职工4.55万人。普通小学学校1705所,毕业生15.54万人,在校生92.53万人,招生13.8万人,教职工5.8万人。幼儿园2275所,毕业生13.85万人,在校生31.69万人,招生7.92万人,教职工3.03万人。特殊教育(含随班就读)10所,在校生5820人,招生707人,教职工457人。民办学校1858所,招生15.3万人,在校生61.42万人,毕业生21.07万人,教职工5.38万人。

2023年全市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家,获批高新技术企业112家,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14家,新增“瞪羚企业”9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4家,省中试基地1家。新增省级科普基地1家。

2023年全市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58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4家。297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全部完成,新增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优秀场景2家、河南省服务型制造标杆企业1家、河南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家、智能车间(工厂)17家。

截至2023年底,全市有效专利拥有量18619件,增长19.6%。新增授权专利3046件,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3家。周口“智慧岛”、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审查协作周口工作站、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周口分中心挂牌运营。

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国有院团11家,文化馆12个,博物馆2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广播电台10座,电视台10座,调频转播台1座。本年新增图书藏量7.51万册,其中少儿类0.72万册,成人类6.79万册。公共文化场馆继续免费开放。

全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605.61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605.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7.24亿元。年末全市共有A级景区39家。其中,4A级景区6家,3A级景区23家,2A级景区10家。旅行社46家,星级饭店8个。

年末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7处,不可移动文物3884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0项。

2023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534个(含村卫生室7771个),医院(含民营)288个,卫生院17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00万人,注册护士3.10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卫生监督所11个。乡镇卫生院177个。编制床位4.78万张,实有床位数7.1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7.24万人。三级医院共14家,其中,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家,三级中医院4家;二级医院75家,其中,中医医院9家。

第十四届河南省运动会,周口市代表团(青少年组)共夺得31枚金牌、31枚银牌、40枚铜牌。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02元,同比增长5.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84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42元,增长7.5%。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286元,同比增长8.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197元,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638元,增长18.4%。

图片

截至2023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8.96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5.55万人,参保在职职工81.33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4.2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33.41万人,参保在职职工21.28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2.1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08.63万人。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26.69万人,其中,全市城镇职工医保参保60.68万人,全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966.0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6.6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1.26万人。全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参保38.06万人。

全年全市发放城市低保金0.76亿元,年末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1.91万人;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9.36亿元,年末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35.52万人。全年发放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4.57亿元,年末共保障农村特困人员5.71万人。全年发放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810.19万元,年末共保障城市特困人员620人。

十一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47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7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54天;截至2023年底,全市17个省级以上地表水目标考核断面全部达到目标值要求,累计平均达标率为10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全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74.43万亩。2023年末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地21个。其中,湿地公园18个,森林公园2个,风景名胜区1个。

2023年,受强对流天气影响,我市共发生5次自然灾害过程,其中洪涝灾害3次、风雹灾害2次。共造成全市693.61万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5.41万公顷,成灾面积18.00万公顷,绝收面积14.6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33亿元。

注释:

向上滑动阅览
[1]本公报2023年数据为初步统计结果。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为初步核算数据,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4]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就业相关数据和参加养老、失业保险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