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周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周口市统计局
2025年4月30日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十二个紧盯”促发展,以“五个清单”抓项目,以农业强市“七个专项行动”强基础,务实重干、加压奋进,有力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稳中蓄势的发展态势。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635.62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2.30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197.85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1855.47亿元,增长6.7%。三次产业结构为16.0:33.0:51.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038元,增长7.6%。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63.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1.40万人,乡村人口461.7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6.51%,比上年末提高1.20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7.65万人,出生率为8.85‰;死亡人口7.76万人,死亡率为8.97‰;自然增长率为-0.13‰。
表1 2024年末周口市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全市常住人口 | 863.10 | 100.0 |
其中:城镇 | 401.40 | 46.51 |
乡村 | 461.70 | 53.49 |
其中:男性 | 425.80 | 49.33 |
女性 | 437.30 | 50.67 |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 | 206.80 | 23.96 |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 | 460.70 | 53.38 |
60周岁及以上 | 195.60 | 22.66 |
其中:65周岁及以上 | 146.30 | 16.95 |
全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7.3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9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456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3万人,新增返乡入乡创业1.80万人;新增技能人才20.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315.52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25.84万人,省外输出189.35万人,境外转移就业0.33万人。
截至年末,全市现有市场主体99.50万户,比上年增长12.82%。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9.81万户,比上年增长49.69%。其中新设企业3.54万户,比上年下降0.78%;新设个体工商户26.15万户,比上年增长61.87%;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1126户,比上年下降39.82%。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下降0.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1.5%,其中,粮食类下降0.2%,鲜菜类上涨7.7%,畜肉类下降1.8%,水产品类上涨0.3%,蛋类下降5.5%,鲜果类下降4.6%;衣着类价格与上年持平;居住类价格下降0.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2%;交通通信类价格下降1.3%;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上涨1.4%;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0.3%;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4.8%。
表2 2024年周口市居民消费价格主要数据
类 别 | 比上年涨跌幅(%)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0.3 |
一、食品烟酒 | -1.5 |
#粮 食 | -0.2 |
鲜 菜 | 7.7 |
畜 肉 | -1.8 |
水 产 品 | 0.3 |
蛋 | -5.5 |
鲜 果 | -4.6 |
二、衣着 | 0.0 |
三、居住 | -0.5 |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 1.2 |
五、交通通信 | -1.3 |
六、教育文化娱乐 | 1.4 |
七、医疗保健 | 0.3 |
八、其他用品及服务 | 4.8 |
二、农 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209.94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农业总产值778.44亿元,林业总产值5.80亿元,牧业总产值302.39亿元,渔业总产值6.40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16.91亿元。
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066.59万亩,总产量918.49万吨,比上年增加15.88万吨,增产1.8%。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100.14万亩,总产量551.47万吨,增产8.4%;秋粮播种面积966.45万亩,总产量367.03万吨,减产6.8%。
图1 2020-2024年周口市粮食总产量
单位:万吨
全年全市油料产量51.44万吨,比上年减产8.9%,其中花生产量45.89万吨,减产9.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30.33万吨,增产3.7%。瓜果产量366.62万吨,增产2.7%。
全年全市主要猪牛羊禽肉产量89.57万吨,比上年增长6.1%。其中,猪肉产量58.73万吨,增长6.6%;牛肉产量3.02万吨,增长5.3%;羊肉产量4.52万吨,增长5.7%;禽肉产量23.29万吨,增长4.8%。禽蛋产量47.00万吨,下降5.0%。牛奶产量3.51万吨,下降18.9%。
表3 2024年周口市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产量(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918.49 | 1.8 |
其中:夏粮 | 551.47 | 8.4 |
秋粮 | 367.03 | -6.8 |
其中:谷物 | 893.35 | 2.1 |
其中:小麦 | 551.47 | 8.4 |
玉米 | 341.38 | -6.6 |
豆类 | 14.47 | -15.4 |
薯类(鲜薯) | 53.38 | -0.1 |
油料 | 51.44 | -8.9 |
其中:花生 | 45.89 | -9.4 |
蔬菜及食用菌 | 1230.33 | 3.7 |
瓜果 | 366.62 | 2.7 |
猪肉 | 58.73 | 6.6 |
牛肉 | 3.02 | 5.3 |
羊肉 | 4.52 | 5.7 |
禽肉 | 23.29 | 4.8 |
禽蛋 | 47.00 | -5.0 |
牛奶 | 3.51 | -18.9 |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117.5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农用拖拉机29.8万台,下降0.86%。
截至年末,全市有效期内绿色食品22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60个,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面积177万亩。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9家、省重点龙头企业79家、市重点龙头企业134家。入选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97个,其中区域公用品牌10个、农业企业品牌19个、特色农产品品牌68个;入选河南省农业区域公用品牌“豫农优品”商标及标识使用目录36家企业,60个产品。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其中,重工业增加值增长8.2%,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1.7%,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4%,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12.6%。分行业看,全市32个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同比增长。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4.1%、17.6%、10.1%。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4%,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13.8%,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6%。
表4 2024年周口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指标 | 比上年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0.1 |
在总计中: 轻工业 | 11.7 |
重工业 | 8.2 |
在总计中: 国有企业 | 15.1 |
集体企业 | 158.2 |
股份制企业 | 9.7 |
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12.6 |
其他 | 30.2 |
在总计中: 公有制 | 3.5 |
非公有制 | 10.9 |
表5 2024年周口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饲料 | 吨 | 877108 | 19.3 |
食品添加剂 | 吨 | 172313 | 4.2 |
糖果 | 吨 | 44424 | 50.0 |
商品混凝土 | 吨 | 6028819 | 5.9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吨 | 372774 | 67.3 |
熟肉制品 | 吨 | 19015 | 32.2 |
饮料酒 | 千升 | 24459 | 6.2 |
饮料 | 吨 | 154331 | 43.9 |
纸制品 | 吨 | 973294 | 8.3 |
布 | 万米 | 17007 | 33.0 |
工业锅炉 | 蒸发量吨 | 17324 | 6.7 |
化学药品原药 | 吨 | 1831 | 13.1 |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6.8%,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3%。
全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9.0%。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62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增长8.7%。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34.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7.5%,民间投资下降1.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2.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4.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7%。
工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4.3%,五大主导产业增长29.4%,传统支柱产业投资增长26.3%,高载能行业投资增长13.0%,高成长性制造业投资增长41.1%,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投资增长28.2%。
基础设施投资中,信息传输业投资比上年增长0.7%,交通运输业和邮政业投资下降16.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不含土地管理业)投资增长0.2%。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4.9%。其中,住宅投资下降13.8%。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3%,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下降0.9%。
五、服务业
全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75.51亿元,比上年增长6.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71.68亿元,增长10.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3.52亿元,增长1.8%;金融业增加值94.21亿元,增长2.9%;房地产业增加值237.84亿元,增长1.4%;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78.40亿元,增长13.2%;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43.40亿元,增长3.1%。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3.5%。
全年全市货物运输总量2.70亿吨,比上年下降7.4%;货物运输周转量1018.99亿吨公里,增长5.8%;旅客运输总量1.15亿人,增长76.0%;旅客运输周转量66.61亿人公里,增长72.2%。2024年周口市境内高铁发送旅客582.7万人次。
全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5205.64万吨,比上年增长27.5%;集装箱吞吐量16.3万标箱。新开通集装箱航线8条,国内、国际集装箱航线分别达到18条、14条,已建成规模性港口8个、泊位97个,拥有航运企业21家,货运船舶1181艘,总载重吨位146.36万吨以上。沙颍河周口中心港达到四级内河航道标准,具备常年单船1000吨级、拖船10000吨级的通行能力。
表6 2024年周口市交通运输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货物运输总量 | 亿吨 | 2.70 | -7.4 |
#铁路 | 亿吨 | 0.79 | -1.4 |
水运 | 亿吨 | 0.35 | 0.09 |
公路 | 亿吨 | 1.56 | -11.6 |
货物运输周转量 | 亿吨公里 | 1018.99 | 5.8 |
#铁路 | 亿吨公里 | 129.58 | -7.2 |
水运 | 亿吨公里 | 169.95 | -3.03 |
公路 | 亿吨公里 | 719.46 | 11.0 |
旅客运输总量 | 万人 | 11546.01 | 76.0 |
#铁路 | 万人 | 186.11 | 25.2 |
高铁 | 万人 | 582.70 | 11.4 |
水运 | 万人 | 34.20 | 14.9 |
公路 | 万人 | 10743.0 | 83.4 |
旅客运输周转量 | 亿人公里 | 66.61 | 72.2 |
#铁路 | 亿人公里 | 1.72 | 25.6 |
水运 | 亿人公里 | 0.02 | 14.9 |
公路 | 亿人公里 | 64.87 | 74.0 |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139.7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1%,其中私人汽车130.02万辆,增长16.6%。民用轿车保有量70.72万辆,增长19.3%,其中私人轿车69.21万辆,增长19.4%。
全年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47.69亿标准量,比上年增长43.0%,其中快递业务总量4.21亿件,增长74.3%。电信业务总量71.17亿元,增长13.1%。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9.3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49.9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374.5万户。全年新开通5G基站2070个,全市5G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72.9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4.63亿元,比上年增长6.7%。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22.32亿元,增长6.6%,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920.34亿元,增长6.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2.31亿元,增长6.8%。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292.05亿元,增长6.8%;零售业零售额1329.70亿元,增长6.6%;住宿业零售额25.22亿元,增长6.8%;餐饮业零售额437.67亿元,增长6.7%。
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0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饮料类增长32.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1.6%,粮油、食品类增长20.6%;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增长52.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5.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1.2%;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45.8%,智能手机增长33.1%,新能源汽车增长32.2%。
全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值83.6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出口57.0亿元,下降11.8%;进口26.6亿元,增长41.5%。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526万美元。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305.58亿元,比上年增长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1.92亿元,增长4.8%,其中税收收入127.40亿元,下降6.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1.93亿元,下降5.3%。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232.85亿元,比年初增加611.7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445.99亿元,比年初增加576.84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91.75亿元,比年初增加313.18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4283所,招生50.16万人,在校生203.94万人,毕业生56.03万人,教职工16.03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学校6所,招生4.24万人,在校生11.26万人,毕业生3.93万人,教职工0.5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37所,招生2.05万人,在校生5.9万人,毕业生1.8万人,教职工0.47万人。普通高中学校78所,招生9.3万人,在校生24.83万人,毕业生7.44万人,教职工2.17万人。初级中学453所,招生16.15万人,在校生46.61万人,毕业生14.9万人,教职工4.58万人。普通小学学校1588所,招生12.25万人,在校生87.7万人,毕业生15.97万人,教职工5.44万人。幼儿园2109所,招生6.17万人,在校生27.4万人,毕业生11.99万人,教职工2.79万人。特殊教育(含随班就读)10所,招生728人,在校生6014人,毕业生538人,教职工493人。民办学校1723所,招生20.03万人,在校生58.59万人,毕业生19.28万人,教职工5.1万人。专门学校2所,招生130人,在校生185人,毕业生35人,教职工28人。
全年全市荣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43家,通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71家。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340个,新增省级智能工厂(车间)19家、绿色工厂6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5家。
截至年末,全市有效专利拥有量13064件;全年全市专利授权量3269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0亿元。11个开发区创新中心建成投用,伏羲实验室正式运营,周口智慧岛在省评价中位列第一方阵。全球领先的“轧机之王”周钢宽厚板项目试车成功,入选“世界钢铁工业年度十大技术”。巨鑫生物“庆卡霉素”获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新一代抗生素空白。
九、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国有院团7家(2024年有4家国有院团合并至文化馆),文化馆12个,国有博物馆14个,民营博物馆8个,公共图书馆11个。广播电视台1座,融媒体中心9个,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15个。本年新增藏量4.95万册。公共文化场馆继续免费开放。
全年全市共接待游客5393.8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0.77亿元。年末全市共有A级景区46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6家,3A级景区29家,2A级景区10家。旅行社41家,星级饭店8个。
年末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7处,不可移动文物3884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1项。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695个(含村卫生室7702个),医院254个,卫生院17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个。执业(助理)医师3.21万人,注册护士3.16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8个。卫生院177个。编制床位4.78万张,实有床位数6.6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7.45万人。三级医院共17家,其中,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家,三级中医院4家。二级医院77家,其中,中医医院9家。
全省青少年各单项锦标赛中,周口市代表队共夺得43枚金牌、27枚银牌、41枚铜牌。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15元,比上年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03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51元,增长7.4%。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738元,比上年增长2.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891元,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981元,增长2.4%。
图2 2020-2024年周口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元,%
截至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9.82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6.22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81.21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5.01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33.60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21.32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2.2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04.51万人。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00.57万人,其中,全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936.5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6.8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0.75万人。全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参保40.22万人。
全年全市发放城市低保金0.7亿元,年末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1.64万人;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9.68亿元,年末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35.38万人。全年发放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4.67亿元,年末共保障农村特困人员5.59万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长0.6%,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6%。
全年全市PM2.5年平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PM10年平均浓度7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45天;截至年末,全市17个省级以上地表水目标考核断面年均水质全部达到目标值要求,达标率10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年末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地21个。其中,湿地公园18个,森林公园2个,风景名胜区1个。
全年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30.72万公顷,洪涝干旱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23亿元。
注释:
1.本公报2024年数据为初步统计结果。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为初步核算数据,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3422.49亿元。
3.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确定。高技术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确定。
5.2024年交通运输数据统计口径发生调整,与往期数据不可比。
6.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就业相关数据和参加养老、失业保险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经营主体数据、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管局;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拖拉机等数据来自市农机技术中心;有效期内绿色食品等农业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公路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铁路数据来自漯阜铁路公司;高铁数据来自市发展改革委;水运运输、港口数据来自市港航局、临港开发区码头运营管理办公室;民用汽车、轿车保有量数据来自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邮政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电信数据来自市通信管理办;对外贸易数据来自市商务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周口中心支行;医疗、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科技进步奖、高新技术企业等相关数据来自市科技局;创新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智能化改造项目、智能工厂(车间)等相关数据来自市工信局;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市教育体育局;旅游、文化数据来自市文广旅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低保相关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环保状况、水质状况、空气状况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大气质量优良天数为新标准[AQI]);自然保护地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受灾数据来自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粮食数据、畜牧业数据、居民收入、消费支出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周口调查队;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