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甘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县委、县政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五个扎实”“五项要求”“四个着力”等重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践行“三个年”活动,抓项目、转作风、优环境,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精准有力实施宏观政策调控,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生产供给稳步增加,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全县经济持续向好,结构持续优化,动能积聚增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亿大关,完成41.28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8.4%。高于全国GDP平均增幅3.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GDP平均增幅4.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GDP平均增幅6.6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1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24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5.96亿元,同比增长22.1%;第三产业增加值19.08亿元,同比增长2.2%。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5:34.2:49.3调整为15.1:38.7:46.2。人均生产总值54609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9.1%。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6.92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1%。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7.52万人,城镇化率63.37%;人口自增率-1.41‰,出生率5.51‰,死亡率6.92‰。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11.5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81617万元,同比增长4.6%,占总产值70.7%;牧业产值26217万元,同比增长3.6%,占总产值22.7%;林业产值1900万元,同比增长2.9%,占总产值1.6%;农林渔牧服务业产值5693万元,同比增长4.6%,占总产值4.9%;渔业产值94万元,同比增长14%,占总产值0.1%。

全年猪出栏22700头,同比增长7.4%,存栏11880头,同比下降5.7%;牛出栏1675头,同比下降1.2%,存栏4660头,同比增长12.8%;羊出栏46978只,同比下降3.1%,存栏79810只,同比增长29%;禽蛋产量5502.1吨,同比下降7.7%;猪牛羊禽肉全年产量3482.8吨,同比增长6.1%。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1022亩,粮食总产量44405吨。园林水果总产量15657吨,比上年增加3142吨,增长25.1%。全县蔬菜面积28728亩,比上年增长3.7%,蔬菜总产量10.6万吨,比上年增加6266吨,增长6.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7.04亿元,同比增长23.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1.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2位。其中,能源工业完成产值24.09亿元,增长50.5%;非能源工业完成产值12.95亿元,下降6.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3%,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3.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2位。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同步增长:开采天然气4.75亿方,增长167.7%;原油23.01万吨,增长9.0%;管材制造15.6万吨,增长17.8%。

完成建筑业增加值9288万元,下降14.7%。规模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17068.7万元,同比下降23.4%。

四、服务业

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08亿元,同比增长2.2%,低于全市平均增幅1.5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8位。占生产总值比重46.2%。三产六大行业呈现“5增1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85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较3季度放缓3.3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08亿元,同比增长1.9%;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12亿元,同比增长1.1%;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56亿元,同比增长8.3%;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9089万元,同比增长10.4%;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03亿元,同比下降15.3%。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1.91亿元,同比增长9.4%,高于全市平均增速7.7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3位;全年41个县属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95亿元,同比增长210.9%,占固投总额77.4%。

全年完成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比上年增长423%,增速位居全市第1位。

六、贸易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3亿元,同比下降14.4%,低于全市平均增幅14.5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12位。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7463.3万元,同比下降57%,增速位居全市第12位。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8515.3万元,增长-4.6%;商品零售46778.8万元,增长-15.9%。按城乡类型划分:城镇零售额42183.9万元;乡村零售额13110.2万元。在上年高基数的背景下,2023年全年社零总额呈现持续下滑态势。

七、财政

全县财政总收入30481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284万元,增长6.0%。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6756万元;非税收收入6528万元。财政支出170861万元。

八、交通和邮政

全县完成客运量7万人次,节能环保公交车12辆。全县公路里程633.83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条57.907公里,高速公路连接线23.5公里,国道39.61公里,省道62.7公里,县道61.8公里,乡道96.54公里,村道291.78公里。

全县邮政业务总收入1511万元,邮政函件业务3486件,包裹业务15032件,快递业务量35万件,快递业务收入79万元。

九、教育、文化、卫生

全县拥有各类学校19所,其中职业中学1所,普通中学6所,小学12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10619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416人,小学在校学生5750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数453人。全县拥有教职工1185人,其中:普通中学教职工570人,小学教师568人。全县幼儿园23所,在园幼儿1971人,教职工29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全县文化事业机构11个,其中:乡镇文化站6个。档案馆1个,馆藏案卷3.1万卷,8.1万件。党史办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5.1万册。博物馆1个。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年末全县共拥有各类卫生机构75个,卫生技术人员725人,卫生机构床位429张。

十、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3天;全县饮用水源水质达到Ⅲ类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

全县城区绿化覆盖率39.25%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06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100%,城市垃圾回收利用率36%;全年共清运和处理生活垃圾1.87万吨。全年共完成供水量161.35万吨,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

十一、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12元,同比增长6.6%,高于全市平均增幅0.2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7位。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864元,绝对值位居全市第7位,同比增长8.0%,低于全市平均增幅0.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11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31元,绝对值位居全市第8位,同比增长5.1%,低于全市平均增幅0.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9位。

城乡收入比2.64,较2022年2.71缩小0.07个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和月快报数。

2、生产总值、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总量为现价,增速为可比价。

3、教育、文化卫生、交通邮政、财政、生态环境等部门数据由对应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