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甘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县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统筹推进“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县经济总量稳步提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群众收入不断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36.8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2%,高于全市增速3.6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2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076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596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142亿元,增长7.1%。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2:32:50.8调整为16.5:34.2:49.3。人均生产总值48376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8.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5.09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1%。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7.6万人,城镇化率62.28%;人口自增率0.02‰,出生率6.37‰,死亡率6.35‰。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11319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农业产值77575万元,增长4.2%,占总产值的68.5%;牧业产值28304万元,增长5.8%,占总产值的2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413万元,增长8.5%;林业产值1812万元,增长26.2%;渔业产值86万元,增长2.1%。

全年累计出栏猪21135头,增长8.4%,猪存栏12600头,增长13.7%;羊子出栏48478只,下降1.95%,羊存栏61860只,增长1.7%;牛出栏1695头,下降0.9%,牛存栏4130头,增长20.4%。肉类总产量3231.7吨,增长1.3%。禽蛋产量5959.2吨,增长0.24%。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8158亩,粮食总产量44616吨。园林水果总产量12515吨,比上年增加2384吨,增长23.5%。全县蔬菜面积27710亩,比上年增长6.5%,蔬菜总产量99518吨,比上年增加5423吨,增长5.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76865.9万元,同比增长38.6%,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3.7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2位。其中,能源工业完成产值137952.7万元,增长54.4%;非能源工业完成产值138913.2万元,增长25.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高于全市平均增速9.4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4位。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同步增长:开采天然气1.78亿方,增长638.2%;原油21.11万吨,增长0.4%;管材制造13.25万吨,增长20.3%。

全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345.7万元,同比增长12.6%,完成增加值11120万元,同比增长4.8%。

四、服务业

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1%。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6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4位。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49.3%,拉动生产总值增长3.8个百分点。三产六大行业呈现“5增1降”态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9.2%,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4.4%,金融业增加值增长4.2%,批发零售业增加值下降5.0%,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8.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8%。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00197万元,同比增长19.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2.8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3位;其中,县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4516万元,增长4.4%。

全年完成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7091万元,比上年下降33.1%。

六、贸易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569.1万元,同比增长1.0%,低于全市平均增幅6.5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12位。1-12月份全县限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6519.9万元,同比下降0.5%,增速位居全市第12位。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4168.3万元,增长50.8%;商品零售12351.6万元,增长-5.0%。按城乡类型划分:城镇零售额8437.3万元;乡村零售额8082.6万元。

七、财政

全县财政总收入26419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531万元,增长9.1%。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8221万元;非税收收入4310万元。财政支出139199万元。

八、交通和邮政

全县完成客运量8.32万人次,节能环保公交车12辆。全县公路里程630.93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条57.907公里,高速公路连接线23.5公里,国道39.61公里,省道62.7公里,县公路53.8公里,乡公路94.84公里,村级公路298.58公里。

全县邮政业务总收入1215万元,邮政函件业务2937件,包裹业务78235件,快递业务量13520万件,快递业务收入67万元。

九、教育、文化、卫生

全县拥有各类学校19所,其中职业中学1所,普通中学6所,小学12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10913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4296人,小学在校学生数6400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数217人。全县拥有教职工1198人,其中:普通中学教职工553人,小学教师598人。全县幼儿园24所,在园幼儿2459人,教职工32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全县文化事业机构10个,其中:乡镇文化站6个。档案馆1个,馆藏案卷31293卷,62586件。党史办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49800册。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年末全县共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0个,卫生技术人员706人,卫生机构床位425张。

十、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6天;全县饮用水源水质达到III类水质,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

全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96%,绿地率达39.25%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06平方米;全年共清运和处理生活垃圾1.72万吨,垃圾清运及时率达到97%以上,进场垃圾处理率达97%。全年共完成供水量167万吨,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

十一、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62元,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95元,增长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08元,增长4.8%。城乡收入比2.71,较2021年2.75缩小0.04个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和月快报数。

2、生产总值、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总量为现价,增速为可比价。

3、教育、文化卫生、交通邮政、财政、生态环境等部门数据由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