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松江调查队
(2024年4月7日)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05.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9.03亿元,比上年增长3.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1.26亿元,比上年增长6.2%(见表1)。
2023年松江区地方财政收支及增长速度
全年经注册登记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40358户。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内资企业(含私营)33552户,比上年增长17.8%;外资企业311户,比上年增长110.1%。至年末,经注册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共计249808户,比上年末增加12835户。
2023年,G60科创走廊再次被写入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的意见》。松江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蔬菜播种面积0.3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3%。全年粮食产量9.03万吨,比上年增长4.0%;蔬菜产量9.07万吨,比上年下降1.8%;生猪出栏18.35万头,比上年增长29.5%。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列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获评首批国家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乡村振兴综合考核连续四年全市第一。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粮食亩产连续五年全市第一,绿色食品认证率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地产农产品品牌发展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在全市举办的大米、大闸蟹、小番茄品鉴评优活动中,松江获得金奖数均位列第一。
三大优势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860.15亿元,占全区规上的比重为76.9%。其中,电子信息业实现产值1359.24亿元;现代装备业实现产值1191.70亿元;都市型工业实现产值309.21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169.81亿元,比上年下降27.5%,占全区规上的比重提升至58.4%。其中,六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66.28亿元,比上年下降6.0%。部分产业取得较快增长,如:新能源比上年增长16.7%(见表2)。
2023年松江区战略性新兴产业
(制造业部分)产值及所占比重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吃、穿、用、烧和各经济类型零售额实现全面增长(见表3)。
2023年松江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速度及所占比重
继续发挥购物节辐射效应,提振全区消费信心,拉动经济增长。2023年全区加强商旅文体农联合,开展了“五五购物节”“松江购物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打响松江消费增长“潮”。不断优化社区商业布局,2023年九里亭街道被纳入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单位试点创建。
聚焦市民日常出行,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对老旧公交车辆进行更新,至2023年末(松江公交不含松江巴士)保有公交车858辆,累计投入运营的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辆779辆,占车辆总数的90.8%。2023年全区共有运营公交线路132条,其中松江公交公司所属125条,公交营运里程长度4517.75万公里,年客运量5795.68万人次。中运量有轨电车日最高客流量近2.74万人次,日均客流量2.2万人次。共有区域出租车147辆,区域出租车年载客车次34.89万次,单车日均载客车次9.16次。至年末,松江区机动车保有量为42.68万辆。
强化道路设施管养,打造高品质通行环境。累计完成公路和市政道路路面病害维修约10.20万平方米,人行道维修约1.50万平方米。完成乐都路(永丰路-玉树路)、卖新公路(九新公路-新庙三路)等8个中修项目。完成茸城路(迎宾路-中山东路)、松金公路(松汇东路-利农桥)等4个路段超韧超薄沥青铺装层,累计2.02万平方米。完成辰塔路(辰花路-广富林路)、沈砖公路(沪松公路-嘉松南路)等5条道路预养护工程。完成通波路(文翔路-思贤路)、人民北路(辰花路-文翔路)等7条道路井盖专项整治。
2023年度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项目58条,计51.85公里、中修项目19条,计12.81公里,其中列入乡村振兴民心工程49条,计42.19公里;农村公路预养护项目29条,计35.63公里;农村公路三类桥整治22座;农村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41处,计30.03公里。全区共有33条,计44.28公里的农村公路获评上海市“四好农村路”示范路。
全区经营备案场库数据信息已全面接入“上海市公共停车信息平台”智能停车系统,196家备案停车场(库)开通线上缴费功能,14家停车场(库)共计162个泊位完成停车共享电子签约功能。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全区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完成业务量1.89亿件,比上年增长31.1%;完成快递业务收入12.59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3.10亿元,比上年增长7.2%。至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18.24万户,比上年下降5.5%,其中,住宅电话15.82万户,比上年下降5.3%;宽带用户数35.04万户,比上年增长0.1%;移动用户数57.02万户,比上年增长13.4%。
2023年末松江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及增长速度
加速推进企业上市,上市挂牌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全区新增上市企业4家,其中上交所主板1家、北交所1家、港交所1家、纳斯达克1家;累计上市企业总数达到38家,居全市第三。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新受理全区上市企业5家,其中上交所主板1家、科创板1家、创业板3家。2023年全区新增上市挂牌企业104家,累计上市挂牌企业735家,其中上市企业达38家、新三板36家、E板49家、小E板25家、N板76家、展示板511家。上股交挂牌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传媒、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贸易等行业,2023年新增挂牌数量全市排名第一。
全年实现工业投资181.09亿元(见图2),比上年增长4.0%,绝对量位列郊区第一。至年末,计划总投资过亿的工业项目172个,实现投资额143.58亿元,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9.3%。
2023年松江区公用事业主要指标及增长速度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出台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改革方案、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建立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推动惠企政策举措精准直达,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40.92亿元。多元化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百亿规模国有资本投资母基金设立运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位居全市第三,科技贷款授信总额位居全市第二,上市企业总数位居全市第三。强化土地等资源高质量利用,推动“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实施一批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完成建设用地减量化194公顷,促成全市首单水权交易。聚焦“高精尖缺”,人才引进落户7979人。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21个,增资项目59个,实现项目总投资46.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4.0%;合同外资36.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3%,其中增资项目8.6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6.3%;实际到位资金8.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在松江投资的国家和地区累计达143个,2023年新批准项目前三位的分别为:中国台湾80个,中国香港75个,韩国21个。
松江聚焦松江枢纽和上海科技影都示范样板区建设,持续推进110个重大项目建设。产业方面,推进复宏汉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开源精准医疗全球研发转化生产松江基地项目等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抢抓正泰智电港三期、G60科创之眼一期项目、北斗时空(上海)产业基地等项目有序建设。交通方面,松江枢纽站本体已开工。新城快速路网沪松快速化项建书已批复,G60莘砖公路匝道建设已开工建设。公共服务方面,“十四五”松江教育规划基建项目新城范围30项,开工率已达90%,目前竣工17项,在建项目10项,前期项目3项;市一南院二期改扩建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松江医院项目建设正常推进中。生态方面,推进新城绿环先行段建设,已完成9个大师园的方案征集,启动先行段的征地前期工作,完成10.4公里新城绿环主水脉河道整治,完成了华阳湖驳岸和开挖工程及洞泾港三期河道整治工程。人文方面,举办首届上海科技影都电影科技创制大会暨中国电影虚拟制片技术顶级专家圆桌对谈系列活动,推出2023“春季问山、夏季拜水、冬季祈福十八游”活动。
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深化。完成旧住房修缮60.3万平方米,惠及居民6841户。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签约50台、完工35台。开启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启动石湖荡塔汇、小昆山大港、洞泾沪松公路地块等项目。
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数字治理效能加快显现。“一网通办”让政务服务更便捷,实际网办和全程网办率分别达到94%、90%,推出93项好办、快办和智能办服务,开辟长三角“跨省通办”线下远程虚拟窗口。“一网统管”让城市运行更智慧,已接入视频1.3万个、物联感知设备2.5万个,推出15个标杆应用场景。“一网协同”一体化办公、公共数据上链等攻坚行动取得积极成果。加强数字赋能多元化社会治理,新增智慧菜场、便捷就医等一批数字生活场景。推进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实体化运作,积极参与社会组织规范化等级评估,区级服务中心达5A级,17个街镇服务中心达3A级,区级层面成立松江区社会组织联合会,17个街镇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推进职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发展,全区已建成17家街镇社工站。
至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26所,中、小、幼、职、特五类教育在校学生18.03万人,比上年增长2.6%。全区各类学校教职工2.18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专任教师1.47万人,比上年增长0.9%。
2023学年松江区各类学校、
在校生数及增减情况
高能级创新载体加速集聚,G60脑智科创基地二期等重大研发平台稳步推进,低碳技术功能型平台、石墨烯新材料中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33个项目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嵌合体猴、AST大硅片等12项原创成果亮相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1219家,保持全市第二。2023年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18家、全区共有院士(专家)工作站97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增量和总量位居全市前列,累计引进院士专家426名,其中院士23名,专家403名。
全年实现电子信息业工业总产值1359.24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6.6%。全年实现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71.05亿元,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39.2%。深入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参加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智G60”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年新建5G基站407个,累积建成5G基站5458个,位列全市第三,实现5G网络全区广覆盖; 500M用户占比排名全市第一。
持续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车墩镇“三新”社区获批上海市成长性社区书院,脑智科学2035、余天成中医药文化、富林窑科普活动中心、上海宏烨农机获评区级科普教育基地,中建材凯盛机器人、国网上海松江供电公司获评G60企业科普教育基地,目前全区共有科普教育基地60家,其中国家级5家、市级11家。
创新活力不断释放。专利授权17011件,数量排名全市第三。至年末,全区有效专利92658件,比上年增加6048件,数量排名全市第三;其中有效发明专利12617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4.55件。松江区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区建设,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6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2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1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1家、市级专利工作示范(试点)企业67家、市级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园区9家。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69家企业主导或参与123项政府类标准制修订(其中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92项,行业标准22项,地方标准8项)。
深入推进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戚宇豪“95后辅警奋不顾身跳水救人 在群众危难之际伸出援助之手”荣获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称号;李朱峰“90后多次献血并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获“2023年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称号。评选产生2023年度“感动松江”道德模范10名、先进典型10名。
全区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包括线上)约2.8万场次,参与约2000多万人次;全区公共图书馆流通约17.3万人次,全区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线下接待观众约72.66万人次;配送图书4.2万册(含电子图书3.2万册),公益演出4550场, 公益电影900场。加强新闻舆论氛围营造,全年《松江新闻》《云间播报》共采编并播出新闻2378条,被市级以上媒体录用615条(市媒604条)。
顺利举办2023“G60”上海佘山半程马拉松比赛、松江区第十三届端午龙舟赛、业余足球联赛等一系列品牌赛事。全年共承办、协办市级及以上赛事、活动23次,举办区级赛事、活动270余次,吸引43万余人次市民参与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全年新建改建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22个、市民健身步道18条、市民运动球场5片,新建市民健身驿站2个、社区市民健身中心2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1个。截至2023年底,松江区共有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050个,市民健身步道147条,市民运动球场109片(89处),市民健身房14个,体育公园6个,市民健身中心7个。全年区属各场馆累计接待市民健身锻炼近50万人次,场馆开放收入共计193.4万元。
2023年松江区卫生机构情况及增长速度
本区户籍人口 74.69万人,比上年增长3.7%,其中城镇人口 65.38万人, 比上年增长4.4%。全年户籍出生人口 3904人,出生率5.23‰,死亡人口 6933人,死亡率9.28‰,人口自然增长率-4.06‰。
全年实现新增就业岗位27176个,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507人,帮扶引领成功创业720户,城乡登记失业人数7276人。全年开展职业培训54193人,其中高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发证2939人,中高级层次培训数量占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总量49.6%。
据抽样调查,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435元,比上年增长7.5%,增速超过全市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六。其中,工资性收入54925元,比上年增长8.5%;经营净收入2116元,比上年增长18.9%;财产净收入7099元,比上年增长2.1%;转移净收入7295元,比上年增长2.8%。
全年保障房施工面积575.4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2%;保障房投资67.13亿元,比上年增长0.2%;保障房销售面积71.77万平方米。全年区属动迁安置房开工5716套,竣工4030套。新增供应公共租赁房项目11个,共637套房屋。全年为810户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约2021万元,廉租房源已分配196套。
完成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残疾人两项补贴和帮困粮油调整,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年实施各类救助17.52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83亿元,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23万人次、5500.83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0.62万人次、739.51万元。
完成新建4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4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2个社区长者食堂、22个助餐点,1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1个乡村长者照护之家,136张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床位、166张护理型床位改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0%,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206户等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现有养老机构34个,长者照护之家10个。总床位数9294张,其中养老院床位9001张,长者照护之家床位293张。建有综合为老服务中心30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6个,老年人助餐点189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409个,社区睦邻点229个。共为5738名服务补贴对象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全年提供居家养老服务6.45万人次。由1496名志愿者为8000名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家庭互助关爱服务,开展健康探访58.02万人次,社区活动0.76万人次。发放养老综合津贴2.77亿元,发放68.23万人次。17个街镇居村养老顾问点覆盖率达到100%,现有养老顾问550人。发放养老护理员区级分级奖励补贴218.35万元。发放老年人就餐补贴139.47万人次,405.75万元。
全年完成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改造2个,组织推进12个,维修改造排水管网87公里。全年污水处理量17017万立方米,日均污水处理量46.62万立方米。城镇污水处理率98.4%,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松江西部污水处理厂三期改扩建项目,2023年底前已完成竣工验收。
城市品质加快提升。认真按照“做减法、全要素、一体化”的工作要求,对标“六化十无”建设标准,完成了22个“美丽街区”建设;着眼打造整体城市夜景形象,完成了思鲈园景观照明、方松滨湖路、石湖荡东夏村等6处灯光建设;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场所提升改造户外招牌特色道路17条。
垃圾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分类实效稳中向好,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全年生活垃圾清运总量89万吨,其中,干垃圾日处置量1211吨,湿垃圾日分出量(含餐厨垃圾)658吨,可回收物日回收量585吨,有害垃圾日收运量0.08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7%。村居、单位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全程体系更加完善,全程体系更加完善,成功创建市级精品示范居住区16个,完成2个可回收物示范型中转站和50个高品质可回收物服务点建设、47个标准化垃圾房提升改造、50个公共场所可回收物容器细分升级,湿垃圾处理设施扩建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环境卫生管理全面提升。保洁服务精益求精,2023年推开4条路段(广场)高标准保洁区域创建,累计完成包括世纪滨湖美丽街区、洞泾镇中心美丽街区、九峰源书法广场和泖港镇新宾路等19个市级高标准保洁创建区域。公厕管理提档升级,完成29座公厕改造,形成一批“人性化、景观化、智能化、生态化”的示范型公厕;不断提升公厕人性化服务,全区105座公厕评为区级“星级公厕”,星级达标率达到72.4%。推进31辆环卫新能源车应用,新增更新道路保洁车7辆,作业机具186辆,垃圾清运车33辆。2023年度,松江区在上海市市容环境质量综合测评中垃圾收集点环境管理全市第一;道路、公厕保洁均排名郊区第一;上海市道路保洁和垃圾清运行业文明指数测评排名全市第四;上海市公厕管理服务行业文明指数测评排名全市第三;南期昌路公厕获得2023年度上海市“最美公厕”称号,泗泾镇古楼路转角公厕获评“最佳创意设计奖”。
2023年,全区林地面积12976.35公顷,森林面积11651.6公顷,森林覆盖率由上年度的19.1%提升至19.3%,共建成4个开放休闲林地。全速推进绿化建设,全年新建绿地总量82.69公顷、绿道15.37公里、立体绿化1.83公顷,新增1座口袋公园,“出门见绿、推门入园”成为市民生活常态。
城市运行与管理安全有序。累计建成上云智能安防社区850个、智能安防楼宇176个。深化平安松江建设, 刑事治安类(报警类110)警情数、违法犯罪案件接报数分别比上年下降4.1%和12.1%。全年松江地区共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15起,死亡15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比上年增长50.0%。共发生交通事故54794起,28141人受伤,其中,死亡事故126起,造成126人死亡。发生火灾事故1459起,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336.73万元。
全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99.85%,中型以上餐饮单位“明厨亮灶”工程覆盖率达100%。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区域食品安全状况有序可控。全年对全区食品药品领域作出行政处罚1375起(其中食品1335起,药品40起),罚没款1169.04万元(其中食品1156.05万元,药品12.99万元)。食品安全监督方面,监督抽检食品流通环节3019件、合格率98.08%,餐饮服务环节1924件、合格率98.80%,生产环节2041件、合格率99.95%。
2、本公报松江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均为市级核算数据,绝对额以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以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