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202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选择区域:>>

重庆市长寿区统计局

2024年4月2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统领,坚决落实市委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全力推进“两地一城”建设整体成势,大力实施“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95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85.1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305.0亿元,增长6.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0:61.2:3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0万元。按所有制类型分,国有经济增加值346.5亿元,增长10.4%,占GDP比重36.2%;民营经济增加值514.1亿元,增长6.1%,占GDP比重53.7%,外商港澳台经济增加值96.2亿元,增长1.3%,占GDP比重10.1%。

年末,全区共辖7个街道、12个镇,含221个行政村、49个社区。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8.14万人,城镇化率71.9%。年末户籍人口8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8.0万人,乡村人口48.4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0987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4049人,城镇困难人员就业2867人。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82426户、增长8.5%,其中内资企业18032户、外资企业112户、个体工商户6354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33户。新增市场主体12832户,其中内资企业2064户、外资企业6户、个体工商户1062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40户。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6.6亿元,增长4.5%。实现农业总产值101.2亿元,增长3.0%。粮食播种面积90.7万亩,产量33.1万吨;谷物播种面积53.3万亩,产量26.0万吨;豆类播种面积16.3万亩,产量1.9万吨;折粮薯类播种面积21.1万亩,产量5.1万吨;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2.9万亩,产量40.6万吨;瓜果类播种面积2.0万亩,产量3.7万吨;园林水果播种面积23.0万亩,产量21.9万吨;油菜籽播种面积10万亩,产量1.4万吨。

全年生猪出栏60.9万头,增长3.7%;全年猪肉产量4.9万吨,增长5.7%;年末生猪存栏36.9万头,增长1.8%;全年牛出栏0.4万头,下降12.6%;年末牛存栏1.1万头,下降1.6%;全年家禽出栏1142.6万只,增长6.1%;全年禽肉产量1.8万吨,增长7.3%;全年禽蛋产量7.1万吨,增长8.8%。水产品产量4.8万吨,增长3.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01.2亿元,增长7.7%,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全区303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577.9亿元,增长6.2%,其中:长寿经开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49.5亿元,增长10.5%;长寿高新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03.0亿元,下降12.2%;其中:钢铁产业实现产值538.4亿元,增长17.1%;化工产业实现产值313.2 亿元,下降3.2 %;家居产业实现产值69.3亿元,下降28.6%;医药产业实现产值66.8亿元,下降18.8%。规上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实现总产值336.7亿元,下降4.5%。

全年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401.2亿元,下降1.4%;利润总额18.2亿元,下降72.6%;税金26.7亿元,增长4.5%;收入利润率1.3%,下降3.4个百分点。

全年生铁产量651.6万吨,下降9.9%;粗钢产量789.2万吨,下降9.8%;钢材产量1074.1万吨,增长15.7%;精甲醇产量154.8万吨,下降0.9%;合成氨产量17.8万吨,增长17.4%;冰醋酸产量47.9万吨,下降1.2%;合成纤维聚合物产量15.9万吨,增长3%;轮胎产量513.9万条,增长10.2%;发动机产量2477.4万千瓦,增长61.9%;家具产量156万件,下降47.1%;变压器1009.3万千伏安,增长29.4%;印制电路板3.4万平方米,下降76.9%。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3.9亿元,增长9.2%。全区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346.5亿元,增长9.9%。

四、服务业

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2.0亿元,增长8.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8.8亿元,增长7.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2.5亿元,增长10.9%。全年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64.8亿元,增长1.8%。

全年公路运输客运量761.0万人次,增长6.9%;公路运输旅客周转量35626.0万人公里,下降0.7%;公路运输货运量10814.0万吨,增长6.7%;公路运输货物周转量803807.0万吨公里,增长6.0%。全年水路运输客运量3.9万人次,增长25.4%;水路运输旅客周转量70.4万人公里,增长25.9%;水路运输货运量325.9万吨,增长8.7%;水路运输货物周转量663908万吨公里,增长7.5%。

年末公路总里程3825.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8.0公里,国道195.4公里,省道152.2公里,农村公路3369.5公里。

年末全区机动车保有量为249197辆,较去年同期保有量245200辆,增长1.6%。其中,载客汽车152371辆,载货汽车20296辆,摩托车73057辆,新能源汽车8779辆,其他机动车2599辆。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7亿元,增长9.2%。在限额以上单位中,网上零售额增长24.5%,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9.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20.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2.9%,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4.5%。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1232.0亿元,增长9.7%;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56.6亿元,增长15.7%。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5.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0%,民间投资增长16.0%,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0.4%。

全年房地产施工面积178.2万平方米,下降7.0%;房地产新开工面积15.7万平方米,增长9.5%;房地产竣工面积55.3万平方米,增长64.1%;商品房销售面积29.7万平方米,增长6.4%。

七、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01.0亿元,下降22.7%;实际利用外资1096.0万美元,增长5.3%。2023年,全区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15个,引资额708.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引资额605.5亿元,战新产业引资额265.3亿元,外资项目引资额5.0亿元。招商引资项目中,引进百亿元级项目1个,十亿元级项目17个,亿元级项目59个。

八、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1亿元,增长1.3%。其中税收收入25.6亿元,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0.5亿元,下降0.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5亿元,下降8.5%;教育支出15.8亿元,增长0.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2亿元,增长8.7%;卫生健康支出8.2亿元,增长7.0%;城乡社区支出20.0亿元,下降12.2%。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835.1亿元,增长11.4%;其中住户存款666.3亿元,增长12.3%;非金融企业存款120.0亿元,增长17.2%;广义政府存款48.2亿元,下降10.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595.9亿元,增长13.1%;其中住户贷款184.5亿元,增长5.9%;中长期贷款136.4亿元,增长5.7%;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411.4亿元,增长16.7%。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96元,增长5.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25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4元,增长6.3%。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311元,增长5.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309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914元,增长5.5%。全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6%,比上年下降0.0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0.9%,农村为34.6%。

年末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4.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4万人。

十、科学技术与教育

拥有科研机构数160个,科技成果认定登记55件,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678件。新增科技型企业28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1049家、高新技术企业215家、市级研发机构84家,国家科技成果登记833件。2023年度新增专利授权95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27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3.64件,有效发明专利1625件。

年末全区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199所(含化工职业学院、民办学校)、教职工9224人,在校学生95877人。其中基础教育机构195所,教职工8163人,在校学生78321人;职业教育机构(含化工职业学院)4所,教职工1061人,在校学生17556人。基础教育中,学前教育机构119所,教职工2025人,在校学生14643人。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全年全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5.0%。全区共有博物馆1个,文化馆(站)20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覆盖率和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全区共有市级历史文化街区1处、市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市级历史文化名村1处,市级历史建筑11处。市级非遗项目12项、区级非遗项目72项。市级非遗传承人8名、区级非遗传承人76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革命文物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馆藏国有可移动文物887件(套),其中:国家二级文物7件、三级文物95件。

全年全区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20.3亿元,增长3.6%。全年接待游客1381万人次,增长22.7%;旅游接待收入103.0亿元,增长9.8%。年末全区共有国家4A级景区3个。长寿湖旅游度假区被评为“2023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区”。长寿湖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长寿湖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分别入选川渝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榜单和川渝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年末全区共有医疗机构482家,其中,公立医院2所(三甲医院1所,三级医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所,镇卫生院1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所,村卫生室204个。全区拥有医院病床位总数5636张,每千人口编制床位数7.9张,注册执业(助理)医师2469人,注册护士3935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6人,每千人注册护士5.7人,每万人口全科医师人数达到5.0人。

年末全区共有体育场地3604个,体育场地面积233.1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4平方米。我区竞技体育国际级赛事获1金,国家级赛事获5金6银3铜,市级赛事获42金47银69铜。2023年我区承办国际棋联女子世界锦标赛对抗赛、长寿湖全国铁人三项冠军杯系列赛总决赛、全国太极拳公开赛(南部赛区)等世界、全国顶级赛事。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区规上工业能源消耗总量1096.9万吨标准煤,增长1.0%。其中,规上工业用煤831.9万吨,增长6.0%;规上工业用天然气23.8亿立方米,下降4.8%;规上工业用热力2428.5万百万千焦,下降4.2%;规上工业用电97.3亿度,增长10.2%。

全年全区年降水量1139.6毫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8天。长江长寿段水质保持Ⅱ类,龙溪河、御临河监测断面水质分别保持Ⅲ类、Ⅲ类,城市、街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危险废物、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率均达100%。废弃矿山生态修复41.6公顷,治理水土流失972.6公顷。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完成营造林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0.0%。

全年安全生产事故数15起,与上年持平;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18人,增长12.5%。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资料来源:

部门排序以文中数据为序: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区公安局;城镇新增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人力社保局;市场主体、专利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管局;交通数据来自区交通局;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区商务委;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区招商局;科技数据来自区科技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委;文化、旅游、体育数据来自区文旅委;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区卫健委;气象数据来自区气象局;空气、水质、废物规范处置率数据来自区生态环境局;矿山修复、水土流失治理数据来自区规资局;造林、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区林业局;安全生产事故数据来自区应急局。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