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在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评价中,继续保持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九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上升为第七位;蝉联全国市辖区GEP首位。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0.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67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737.15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835.35亿元,增长1.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46.4:52.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3万元,比上年增长3.0%。

产业质量持续攀升。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71.2亿元,增长10.3%;实现工业投资120.4亿元,同比增长13.8%。产业集群加速发展。出台支持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系列政策,“3+3+3”产业跑出“加速度”。主导产业势头更劲,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增长25%,成为我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产业规模620亿元、增长22%;生物医药及大健康实现产业规模超300亿元、增长43%。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劲更足,航空航天产业规模增长18%;智能网联汽车实现产业规模196亿元、增长28%;节能环保实现产业规模180亿元、增长20%。特色产业发展更靓,中国信通院江苏分院成功落户,实现检验检测认证产业营业收入60亿元、增长25%。2022全年新设市场主体3.63万户,其中新设企业1.42万户。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5.8万户,其中企业10.4万户。

财政收入保持稳健增长。2022年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税收占比比为83.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75.26亿元,比上年下降6.6%;非税收入完成35.14亿元,比上年增长70.9%。

二、农业

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83亿元。全区粮食播种面积2.88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4.02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2.32万吨,比上年增长3.0%,其中夏粮产量0.13万吨,下降42.0%;秋粮产量2.2万吨,增长7.7%。年末生猪存栏3.12万头,是上年的1.52倍,全年生猪出栏0.15万头,下降11.0%。主要农产品中,猪肉产量126吨,蔬菜产量10.14万吨,水产品产量0.88万吨。

乡村振兴更见成效。新增高标准农田4474亩,碧螺春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获评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新增国家、省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5家。开展村镇老旧工业载体更新改造,开工项目面积超40万平方米,村均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766万元,农业农村局获评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新增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2个、示范村11个,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东山双湾村等3个村庄入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获评全省唯一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71.2亿元,增长10.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51.13亿元,增长8.9%;实现利税总额185.76亿元,增长1.6%;实现利润总额147.14亿元,增长3.3%。

分经济类型来看,内资企业产值增长14.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增长1.6%,外资企业产值增长1%。分门类来看,主要行业产值均实现较快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8.5%、15.9%和7%。从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来看,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2%,电动车辆增长27.7%,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增长23.9%。

全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99.7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77.8亿元,增长6.5%;安装工程产值32亿元,同比下降5.5%。竣工产值2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746.7万平方米,比上年上升13.5%,其中新开工面积405.1万平方米,下降28.7%。建筑业企业在外省完成建筑业产值41.2亿元,比上年下降2.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3.5亿元,比上年下降3.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0.02亿元,下降92.4%;第二产业投资122.1亿元,增长15.4%,其中工业投资120.4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投资491.4亿元,下降7.1%。分投资主体看,国有、集体经济投资51.9亿元,下降9.1%;民间投资356.8亿元,下降11.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62.7亿元,下降9.7%。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3.9亿元,比上年下降14.5%。

全年完成高技术产业投资5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50.7亿元,增长23.5%,高技术服务业投资7.4亿元,增长2.1%。完成新兴产业投资132.3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1.6%,其中新能源、软件和集成电路、生物和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57.7%、45.4%、41%和33.7%。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92亿元,比上年下降5.6%。房屋新开工面积62.9万平方米,下降74.9%;房屋施工面积993.6万平方米,下降15.9%;房屋竣工面积90.4万平方米,上升5.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45.6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1.9%。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8.66亿元,比上年下降0.6%。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烟酒类、中西药品类等生活必需品类商品零售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42.1%、32.7%、21.9%;限额以上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升级类商品零售分别同比增长12.3%、9.9%、128.8%,其中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大幅增长,同比增长150.6%;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有所下降,同比下降8.5%,其中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零售中逆势上涨,同比增长495.1%。

六、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0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出口73.06亿美元,增长8.7%,进口27.04亿美元,下降2.3%。贸易方式持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7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9%,快于加工贸易21.8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73.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从经济类型看,内资企业进出口54.5美元,增长11.7%;外国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4.6亿美元,同比持平;私营企业进出口53.5亿美元,增长12.3%。

七、财政金融

2022年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75.26亿元,占比为83.3%,比上年下降6.6%;非税收入完成35.14亿元,比上年增长70.9%。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4.7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用于民生改善的城乡公共服务支出为173.4亿元,比上年增长6.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的80.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535.9亿元,比年初增加368.7亿元,比年初增长11.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583.5亿元,比年初增加322.9亿元,比年初增长25.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943.6亿元,比年初增加467.9亿元,比年初增长13.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08.6亿元,比年初增长21.8%;中长期贷款余额2504.亿元,比年初增长8.9%。

八、交通物流

2022年全区交通系统完成客运量839万人次,较上年下降27.5%。至2022年年末,全区公路总里程达1142公里,其中三级以上公路1022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353公里。年末营业性车辆拥有量为7370辆,其中客运汽车280辆,货运汽车7090辆。

九、科技教育

抢抓“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在吴中交汇叠加历史性机遇,科学规划十大科创园区,大力实施十大创新工程。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93亿元、增长12.2%,增速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5%。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50亿元、增长10.1%。发明专利授权量3600件、增长89.3%。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创新主体更加壮大。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20家,新招引创新型企业133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81家、省民营科技企业702家。完成智改数转项目821个。新增上市企业2家、过会1家。凯博易控获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科沃斯获评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银奖,汇川技术荣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浪潮智能入选省级示范智能工厂。省、市“独角兽”培育数量同比增长均突破100%,追觅科技、天瞳威视上榜胡润研究院2022年全球独角兽。创新要素更加集聚。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研究院、清华专项创新中心、硅谷创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级载体签约落户。新增国家级科技创业孵化载体2家、省级3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新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6人,新增姑苏领军人才项目64个、增长94%。专利授权量达23603件、下降0.5%,PCT专利申请483件。

公共服务持续提升。天平中学、独墅湖中学等8所学校建成投用,甪端新区星泽实验学校、太湖新城高中等10所学校开工建设,16所学校完成照明改造,68所学校完成空调安装。高考600分以上考生数同比增长300%,本一达线人数超1000人。“双减”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工作大力推进,民办学校学生数占比压降15%。

十、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宝带桥-澹台湖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完成水生态净化提升改造,孙子兵法博物馆开馆,电竞产业园、360剧场投用。实施吴中“文化使者”培养推广计划。乐曲《听园》获省“五星工程奖”,郭巷塘北遗址出土良渚、秘泽等6个时期文物700多件组。“环太湖1号公路”马拉松11月20日开跑。全域旅游持续复苏,累计接待游客1449万人次,测算旅游总收入达223亿元。

年末全区拥有卫生机构369所,其中医院29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324家。卫生机构床位7184张,其中医院6164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1020张。卫生技术人员889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963人、注册护士3905人。全区各级医疗机构全年完成诊疗量613.4万人次。防住疫情和稳住经济同步发力,累计投入疫情防控相关资金8.13亿元,自主研发疫情防控“天冠”系统针对不同疫情防控形势不断优化核酸检测策略,充分发动志愿者培训防疫员,配足医务人员。加强三级发热诊疗体系建设,各基层医疗机构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设置发热诊疗站82个优化医疗机构门急诊就诊流程,完善疫苗接种服务,加快药品生产、审批、流通、销售,保障群众就医配药需求。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40.7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5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7.43%。年末户籍总人口76.6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358人,出生率为8.37‰,同比下降0.69‰;自然增长率为2.22‰,同比下降0.7‰。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35.3元,增长3.5%。

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新增企业参保2.1万人、住房公积金缴存5.3万人。向困难群众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补贴超6500万元。购买人才住房1020套,新开工安置房2222套,交付安置房914套。完成33个安置小区不动产首次登记,新增个人不动产登记8743套。吴中智慧科技养老生活体验馆、木渎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980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普惠托育体系建设”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

十二、城市建设和公用事业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开工建设。北京西苑医院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落户临湖,征地拆迁、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市立医院总部一期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长三角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成功落地,香山舟山村等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投用。太湖新城优化提升规划编制完成,中心城区、郭巷片区、甪端新区等城市设计和片区更新全面启动。推进拆迁清零暨产业用地更新三年行动,拆迁清零项目340个,腾退土地8500亩。落图落地10万亩工业用地保障线。城市建设更增实效。东太湖隧道、通苏嘉甬铁路等项目启动建设。独墅湖南隧道、东环南延二期等5条道路建成通车。新辟、优化公交线路37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500个。完成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10个,加装既有住宅电梯51部,新、改建口袋公园10个。建成防洪闸、排涝站20座,加固堤防5.5公里。完成16个自然村、1991户天然气开通。坚持专项攻坚、重点推进和全域推进相结合,扎实开展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污防攻坚持续推进。全力推进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交办件整改。实施空气质量提升“百日攻坚”行动,PM2.5平均浓度27.6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率79.5%。深入推进太湖“五位一体”管理,连续15年实现安全度夏。启动澄湖地区河湖生态环境治理,开工澄湖西岸岸线整治工程,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创新构建区镇村三级“林长制”体系,新增林地6950亩,全区林木覆盖率达32.8%、自然湿地保护率达72.7%。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有力应对历史罕见干旱,启动东山、光福、金庭引水上山工程及漫山岛供水工程。新增污水管网148公里,50个小区管网纳入长效养护。整治劣Ⅴ类水体58条,疏浚整治河道113条,建设幸福河湖50条、生态河道41条。生态价值持续凸显。加速太湖生态岛建设,碳汇林、环太湖湿地带等18个项目开工建设。“苏州太湖生态岛农文旅绿色低碳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入选国家第二批EOD模式试点,全省首个综合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顺利落地。全面启动“一岛一案”,完成37个太湖岛屿保护利用规划。率先开展“一山一策”,划定全区山体本体保护线和协调控制线,启动25个主要山体保护修复利用和环境整治。

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同比下降69.2%、60%。深入推进“平安吴中”建设,完善动态巡防体系,“两抢”案件100%告破,违法犯罪警情数、刑事发案数同比下降6.8%、14.6%。深入推进“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中央、省信访联席办交办重复信访化解率100%。设立网上信访“人民满意窗口”、群众满意率97%。深入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办结满意率100%,建立区镇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连续九届获评省级“双拥模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