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2022年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历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一年来,舒兰市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工作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抗击疫情,攻坚克难助力经济发展,全市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第一产业占比较大,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二三产业体量较小,相对偏弱。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30.0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59.3亿元,比上年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9.0亿元,比上年下降11.4%;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51.7亿元,比上年下降3.0%。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43.1:15.9:41.0发展为45.6:14.7:39.7。
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全市实现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为51721万元,比上年下降29.2%。地方级财政收46451万元,比上年下降14.4%。全市财政支出456455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教育支出比上年下降8.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比上年下降29.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比上年增长33.9%、卫生健康支出上年增长16.8%、节能环保支出比上年增长98%、交通运输支出比上年增长132.9%、全年争取国家和省各类专项资金40亿元,有力保障了各项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的顺利开展。
二、农业
2022年,全年共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8440万元,购置新型农机具补贴资金4005.4万元。
全市完成作物播种面积13.92万公顷,其中稻谷4.9万公顷,玉米8.1万公顷,大豆0.8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09.3万吨。新增农机动力12.3万千瓦,农机总动力达156.3万千瓦。
畜牧业经济发展呈回落态势。2022年全市生猪饲养量达到110.5万头,出栏量达到75.3万头,分别同比下降11.3%和11.8%;肉牛饲养量达到42.2万头,同比增长6.6%,出栏量达到26.0万头,同比增长4%;活家禽出栏量达到3114.5万只,同比下降13.8%。
林业生产稳中有进。幼林抚育面积为27005.2公顷;全年采伐产量为49212立方米;培育苗木672公顷;人工造林面积为621公顷。全市四旁植树为13.5万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户,形成了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汽车零部件及农机制造业、医药化工及保健品制造业、畜牧产品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建材、金属品及生物质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八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9.6%。
全市资质内建筑业企业12户,完成产值比上年增长0.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在库项目64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4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1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2.3%。商品房销售面积12.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0.5%。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复苏回暖。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2亿元,同比增长0.6%。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700万美元,同比增长3.0%,2022年为外贸进出口企业争取外贸扶持资金50万元人民币。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市公路货运周转量62510万吨公里,同比下降24.5%;公路旅客周转量4073万人公里,同比下降69.6%。邮政业务总量完成8559万元,同比下降6.9%。
2022年全市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7亿元。全市现有4个国家AA景区、2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水利景区、4家漂流景点、4处大型宗教文化旅游场所、3处滑雪场、6家旅行社营业部。
八、金融保险业
金融保险业服务功能持续强化,金融运行保持稳定。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30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3%;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54.0亿元,比上年增长7.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7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7434.3万元,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863.5万元;政策性农险收入1791.2万元;财产险赔款金额为919.96万元,政策性农险赔款金额为680.2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投入不断增加。2022年全年共投入资金4389万元,对全市53学校75个项目进行了维修改造。启动并实施了舒兰市职业高级中学校、第三中学校操场新建塑胶面层及人工草坪铺设工程及第十四小学校新建操场混凝土基础工程。为舒兰市平安镇中心校等5所义务教育学校新建水冲厕所5栋,新建建筑总面积690平方米。维修改造了全市45所学校67个设计安全、保暖的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全年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装备总共投资了1482.6万元,主要用于采购交互式一体机、护眼灯、幼儿设备、电脑、心理健康教室等,大大改善了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学效率。全市有学校142所,其中:高级中学4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初级中学2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7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市在校学生共计4.5万人。
2022年,组织企业申报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4项;我市5户企业入库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鼓励引导企业与省内外大学、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对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及推广,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5项。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市共有文化艺术馆一座,图书馆一座,少年业余体校一座,档案馆一座。市档案馆全年共接待查档人次862人次,提供档案资料1145件(卷)次;完成全市一级立档单位2016年文书档案接收进馆工作,总计54个全宗3634卷。完成脱贫攻坚档案接收进馆工作,总计12321件;完成疫情防控档案接收进馆工作,总计2802件,光盘8张。全年《舒兰新闻》开设专栏34个,播出新闻300余期近700条。“舒兰发布”微信公众号、“舒兰融媒”APP共发布新闻1万余条,其中“舒兰发布”微信公众号总用户数达44300余人,“舒兰融媒”APP下载量62000多人。“舒兰融媒”抖音号发布短视频120余个,总浏览量达170万次,获赞1.4万次,粉丝量近万人。“舒兰发布”视频号发布作品100余个,总浏览量达87万次。纪录片《青春作伴好还乡》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2年第二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是全国唯一县级融媒体中心获奖作品。广播专题节目《你好东北虎》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提名奖,是近几年来全省县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作品。
文化旅游活动丰富多彩,办了市民文化节、农民文化节等“送演出下基层”文化惠民工作,完成送戏下乡24场次、送图书下乡40场次、送演出送展览18场次。开展了线下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18场次,线上文化惠民活动16次、全民阅读活动3次。举办了2022“稻香舒兰”杯首届大众长跑比赛和2022中国篮球公开赛舒兰赛区暨“创城杯”篮球赛。
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完成了《舒兰市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及吉林市十四五规划意见征求工作,将我市二合雪乡、驿路舒兰、青松森林公园、鹅文化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纳入吉林市十四五规划项目库。组织旅游商品企业参加“吉林省旅游商品大赛”,吉林宝龙仓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选送的“吉兰•舒兰大米(富硒米)”荣获银奖。设计了游冰嬉雪民俗风情之旅、寻访古迹遗址之旅等7条旅游线路,全面宣传我市15个景区景点及8个乡村游经营单位资源。
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条件。一是改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利用原市人民医院门诊楼进行改建,于8月26开工,于年底全部竣工投入使用。二是改造民训集中医学观察点。目前,已完成项目勘察、图纸设计、预算评审和招标工作。三是市中医院能力提升项目。四是吉舒二社区异址改造项目。五是改建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项目。六是改建新安乡卫生院、新建上营镇卫生院。目前,全市开设床位2662张,职工401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81人。注册执业医师802人、注册执业护士1470人,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2022年,全市共有39985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乡人口参保率为98.3%,共为371160人次城乡居民报销医药费用51506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年度筹资总额35408万元。城乡医疗救助有序开展,全年共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973.1万元。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提升,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生态安全得到切实维护,生态宜居城市环境基础不断夯实。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全面开展生态强市建设。生态强市工作稳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印发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完成了试点区域污染现状调查、监测等前期工作。推进绿色交通和公共机构节能,更换新能源公交车15台,充电桩建设处于场地平整工作阶段。35家单位完成省级节约型机关单位创建,1家完成国家级节约型机关单位创建,完成29家节水型机关单位。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稳定运行,覆盖18个乡镇街、211个行政村、1291个自然屯。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组织实施政府投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1个,包括10个历史遗留矿山和5个到期关闭矿山,恢复治理面积34.48公顷;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低碳绿色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绿色成色更浓。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深入,辖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蓝天、碧水、净土、生态环境安全“四大保卫战”成效显著。生态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了优化调整,调整后我市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766.4平方千米,占市域国土面积的16.8%。全面推行田长制,全市农田保护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实施保护性耕作作业面积5.6万亩。恢复治理矿山24座,恢复治理面积58.1公顷。对19个湿地斑块完成了碑、牌、桩的设立工作,建立了湿地资源数据库。建立健全了“林长制”组织、制度和责任体系。2022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594起,死亡7人。其中,煤矿发生0起,死亡0人。道路交通事故11起,死亡4人,未发生安全生产性交通事故。火灾事故581起。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3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58.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26.6%;男性人口为29.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0.9%;女性人口为28.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9.1%;全年出生人口为737人,人口出生率1.5‰,政策生育率100%,死亡人口3054人,死亡率6.3‰,人口自然增长率-4.8‰,保持了适度低生育水平。
城乡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据全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新口径数据显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23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293元,分别比上年下降0.3%和增长3.5%。
社会保险政策实现全覆盖。全市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人数为48855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达到277497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1892人,享受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数为50588人,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94848人。全年共发放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146300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3132万元,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1120万元,发放工伤保险待遇661万元。发放机关保险待遇46000万元。及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
通过“稳岗返还”、“降费率”等政策性措施,2022年共为303家企业持续降低失业保险费158万元,为208家企业降低工伤保险费84万元。为28家企业缓缴养老保险费407万;为26家企业缓缴失业保险费24万元;为2家企业缓缴工伤保险费1.0万元。为241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353.7万元。为266家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补助培训365.1万元,惠及职工7302人。为117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人员价格临时补贴2925元。
积极制定和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203.7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61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4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2万人。组织开展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技能培训282人;创业培训合格355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迈向新台阶。2022年末,全市共有城乡低保户14490户、23305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4980户、7388人,补助水平550元/月,农村低保对象9510户、15917人,补助水平为410元/月,发放低保金12444.2万元。全年通过临时救助解决了52586人次生活遇到困境的家庭,共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26.1万元;全市共有特困人员2405人,发放特困救助金2197.2万元。全市共有社会福利服务中心6个,民办养老机构63个,共收养老人2278人。
说明: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
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国家统计局对各地区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本公报部分指标系有关部门(行业)提供;
4.本公报价值量指标按现行价格计算;
5.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6.受核算体系修订影响,最终数据与公报数可能会有较大出入。
数据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公路客货运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政数据来自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吉林省舒兰市分公司;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舒兰市支行;保险数据来自人寿保险舒兰分公司、人保财险舒兰分公司;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旅游、文化、体育数据来自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融媒体中心;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局、市医疗保障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市环保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