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202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选择区域:>>

2020年,是舒兰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沉着应对、迎难而上,勠力同心、砥砺前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有力维护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综合
  国民经济在合理区间内运行,一产占比进一步提高。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57.1亿元,比上年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8.7亿元,比上年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51.9亿元,比上年下降2.8%。一产占比进一步提高,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38.7:15.2:46.1发展为44.7:14.6:40.7。
  受疫情影响财政收入有所下降,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全市实现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为5.4亿元,比上年下降24.3%。地方级财政收入3.7亿元,比上年下降26.3%。全市财政支出50.8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教育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节能环保支出、交通运输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32.2%、10.4%、0.5%、66.9%、170.2%,卫生健康支出比上年下降16.2%。全年争取国家和省各类专项资金3.3亿元,有力保障了各项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的顺利开展。
  二、农业
  2020年,全年共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8467万元,购置新型农机具补贴资金3828万元。
  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全市完成作物播种面积13.96万公顷,其中稻谷4.9万公顷,玉米7.9万公顷,大豆0.8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98.76万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603.5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4678台,新增农机动力17.2万千瓦,农机总动力达到135.2万千瓦。
  畜牧业经济小幅增长。2020年全市生猪饲养量达到134.1万头,出栏量达到88.1万头,分别同比增长14.6%和9.4%;肉牛饲养量达到35.2万头,同比增幅1.4%出栏量达到19.9万头,同比下降2.9%;肉鸡出栏量达到2593.1万只,蛋鸡存栏量达到91.5万只,分别同比下降15.1%和25.6%。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成林抚育面积为9485公顷;幼林抚育面积为23056公顷;全年采伐产量为55534立方米;培育苗木602公顷。全市四旁植树为19万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户,形成了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保健品业、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矿产资源开发业、供热及建材等六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
  全市资质内建筑业企业12户,完成产值比上年增长61.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2.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0.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施工项目55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4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8.7%。商品房销售面积24.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
  五、国内贸易
  受疫情影响,居民购买力下降,随疫情逐渐向好,消费品市场积极恢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6.5亿元,同比下降13.9%。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额为24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0%,2020年新增外贸出口企业3户,为外贸出口企业争取外贸扶持资金50万元人民币。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市公路货运周转量78418万吨公里,同比下降18.1%;公路旅客周转量11957万人公里,同比下降47.0%。邮政业务总量完成7202万元,同比增长2.8%。
  初步统计,全市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0.6亿元。全市现有4个国家AA景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水利景区、5家漂流景点、3处大型宗教文化旅游场所、2处滑雪场、8家旅行社营业部。
  八、金融保险业
  金融保险业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服务功能,金融运行总体比较平稳。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24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29.5亿元,比上年增长3.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8789万元,其中:财产保险收入2431万元;政策性农险收入701万元;人身保险费收入4259万元;财产险赔款金额为2216万元,人身险赔款金额为1391万元,政策性农险赔款金额为680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投入不断增加。2020年全年共投入资金22181万元,其中:新建、改扩建学校4所,新建校舍8栋,总建筑面积46085.35平方米,总投资18386万元;新建、改建学校操场5所,改造总面积52599平方米,总投资1730万元;对全市44所学校70个项目进行了维修改造,累计投入资金2065万元。全市学校的装备总投入为1917.3万元,为全市40余所学校配备生活设施、教学、实验室等设备。全市有学校184所,其中:高级中学4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初级中学2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9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市在校学生共计4.9万人。
  2020年,列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4项,其中:省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2项,累计争取资金620万元。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市共有文化艺术馆一座,图书馆一座,少年业余体校一座,档案馆一座,全年共接待服务1013人次,查阅档案1293卷;全年共接收一级立档单位60个全宗、档案4434件。建立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舒兰资讯”APP上线启动,协调引进并播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安全》等系列公益广告30集,完成1300集省供片节目的接收协调工作。在《舒兰新闻》中共开设《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舒兰加油同心抗疫》《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农村环境整治进行时》《大国点名 没你不行》《统战助力百村振兴行动》等专栏18个,共播出新闻280期、1960条。在吉林市节目创优评比工作中,选送的多个节目均送省参评,并取得优异成绩。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文化体育旅游活动化整为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举办了第四届“净土稻心”冰雪节暨“千名干部•万名学生”上冰雪系列活动、“稻乡舒兰过大年”文艺晚会和“红叶赏秋节”,承办了农民丰收节和“2020舒兰好人•最美奋斗者”发布活动,组织开展了线上演歌舞•文旅庆党生活动,“书香飘万家”送图书下基层全民阅读月活动,举办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抗疫主题书画剪纸展。推出了线上文化讲座、美术展,线上图书馆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建设完成朝阳镇多功能运动场、笼式足球场项目和南阳健身步道项目。完成了第八批省级文保单位申报工作(秀水石棺墓群、黄九恭墓地、龙王西山石棺墓群、朝阳沟遗址、溪河鳇鱼圈遗址)。加强文化管理,开展“清源”专项行动,“护考”专项行动,重点对场所安全、噪音和接待未成年人现象进行专项检查。开展了文化旅游市场专项整治4次。在全市开展了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行动。
  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医环境。舒兰市人民医院异地新建项目主体建筑已完成,发热门诊已投入使用。舒兰市中医院、莲花乡卫生院异地新建项目已投入使用。对二院康复中心,市医院、二院、疾控中心PCR实验室进行改造建设并投入使用。部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完成了维修和改扩建。目前,全市开设床位2582张,职工372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057人。注册执业医师1186人、注册执业护士1465人,能够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2020年,全市共有40295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乡人口参保率为97%,共为202473人次城乡居民报销医药费用34779.6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年度筹资总额33368.8万元。城乡医疗救助有序开展,全年共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990万元,累计救助27209人。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舒兰市“一河两库”水体达标方案》和《舒兰市卡岔河水体达标方案》确定的重点工程建设已完成24项。完成沙河水库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完成沙河水库4座桥、响水水库5座桥道路穿越应急防护工程建设,共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村屯建设截污池32座,截污沟37536延长米,沙河水库和响水水库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三类水体标准,水质达标率达到99%;关停取缔了城区浴池用19台共17.3蒸吨燃煤供热小锅炉、全市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完成高效除尘、脱硫脱硝改造。完成了全市加油站双层罐改造和油气回收工作。完成了黄标车和柴油货车专项整治工作。完成了上级确定的21个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完成了72个入河排污口标志牌制作与设置工作,完成了8个乡镇污水处理站和工业企业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评估和审批。完成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共普查污染源企业1182家,其中工业源609户,农业源536户,集中式污水处理厂2户,集中式生活垃圾处置厂共1户,移动源加油站共34户,生活源非工业锅炉100户,生活源入河排污口22个,行政村210个。完成排污许可证清理整顿和发证登记工作,截至2020年底,共核发排污许可证67户,下发整改通知书48户,完成排污登记1030户。完成秸秆打捆作业面积10843.93公顷。
  2020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354起,死亡1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6起,死亡1人,未发生安全生产性交通事故。消防安全338起,无人员伤亡。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5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27.1%;男性人口为30.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0.9%;女性人口为29.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9.1%;全年出生人口为991人,人口出生率1.8‰,政策生育率97.6%,死亡人口3094人,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3.8‰,保持了适度低生育水平。
  城乡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据全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新口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63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99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6.7%。
  社会保险政策实现全覆盖。全市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人数为42452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达到279457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0190人,享受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数为48383人,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89498人。全年共发放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115287万元,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11587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87万元,及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通过“免、减、缓、返、降”5个政策性措施,2020年为全市参保单位减轻社会保险费负担6178万元。
  积极制定和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64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89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5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71万人。农民工转型培训2913人,城镇失业人员技能培训519人。登记失业率为4.15%。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迈出新步伐。2020年末,全市共有城乡低保户15451户、25242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5899户、9071人,补助水平470元/月,农村低保对象、9552户、16171人,补助水平为345元/月,发放低保金12370万元。全年通过临时救助解决了1523人生活遇到困境的家庭,共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55万元;全市共有特困人员2442人,发放特困救助金2042万元。全市共有社会福利服务中心15个,民办养老机构45个,共收养老人2043人。
 
  说明: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国家统计局对各地区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本公报中涉及2019、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和以地区生产总值为分母计算的强度指标均以国家统计局反馈修订后的2018年数据为基数;
  3.本公报部分指标系有关部门(行业)提供;
  4.本公报价值量指标按现行价格计算;
  5.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6.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部分相关指标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7.受核算体系修订影响,最终数据与公报数可能会有较大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