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铜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铜山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铜山调查队

(2023年3月)2022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区经济经受疫情等不可抗力的严峻考验,由开局良好,到季度间波动不断,最终实现平稳收官,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

一、综合

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07.3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9.67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656.99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540.74亿元,增长3.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8.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4%。

图1:三次产业占比及第三产业详细分类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115.3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0%;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5.7亿元,增长25.2%。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9.2万亩,粮食总产达84.26万吨。其中夏粮生产面积为90.62万亩,单产411.9公斤,总产37.3万吨;秋粮播种面积98.6万亩,单产476.2公斤,总产46.9万吨。

全年蔬菜播种面积达73.5万亩,同比增长4.4%。总产量218.2万吨,同比增长3.1%;单产与上年基本持平。从品种上看,叶菜类和瓜菜类种植面积最广,分别达26.1万亩和9.3万亩,占全部面积的35.5%和12.7%。

表1: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品  种 单 位 2022年
粮  食 万吨 84.3
#夏粮 万吨 37.3
秋粮 万吨 46.9
油  料 万吨 0.51
水  果 万吨 9.2
蔬  菜 万吨 218.2

全年肥猪出栏79.3万头,同比增长5.8%,存栏52.63万头。牛出栏1.18万头,同比增长34.1%;羊出栏11.9万只,同比下降1.4%;家禽出栏2505万只,同比增长13.7%。禽蛋产量4.5万吨,同比下降17.8%。水产品总产量达3.43万吨,同比增长21.6%。

表2: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情况
品  种 单位 2022年 增幅(%)
猪肉产量 万吨 6.45 5.39
牛肉产量 万吨 0.23 29.94
羊肉产量 万吨 0.13 -7.14
禽肉 万吨 4.33 11.03
禽蛋 万吨 4.52 -17.82
生牛奶 万吨 2.68 -24.51
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52.63 -2.9
出栏肥猪数 万头 79.25 5.77
牛年末存栏数 万头 1.67 5.03
牛出栏数 万头 1.18 34.09
羊年末存栏数 万只 7.63 0.93
羊出栏数 万只 11.93 -1.4
活家禽年末存栏数 万只 755.71 -7.54
家禽出栏数 万只 2505.28 13.73

年末实有果园面积130079亩,年末实有桑园面积21000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51.9亿元、同比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从行业看,全区30个大类行业中21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70%。绿色冶金(6.58%)、安全产业(35.06%)、火力发电(10.71%)、汽车制造(9.97%)、绿色食品(3.25%)等重点行业增速较快。

表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产  品 单 位 2022年 增长(%)
水泥 570369 -42.3
电力电缆 千米 22280 -24.9
工业锅炉 蒸发量吨 15 -98.8
乳制品 90976 -18.7
钢材 3066328 9.8
冻肉 1099 -49.4
钢结构 431328 10.2
粗钢 3202296 -0.1
饲料 319382 -25.6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3284642 -35.4
铝合金 21923 0.7
生铁 2920617 5.8
变压器 千伏安 12156400 1.5

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3.2亿元,与上年持平,占GDP比重6.3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1%,服务业投资下降7.4%。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50%,商品房销售额下降54.3%。

表4: 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增速

指    标 增长(%)
商品房新开工面积 -71.9
     #住宅 -69.2
商品房销售面积 -50
     #住宅 -55
商品房销售额 -54.3
     #住宅 -57

重大项目入库率提升,省、市重大项目完成序时进度。(省重大)计划投资额54亿的象屿宝元(徐州)工程机械及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全年完成最后投资17.4亿元,预计2023年投产;总投资35.8亿的徐州汉华景的方特乐园及配套项目,本年投资11.6亿元,预计2023年投入试运行。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93.7亿元,增长6.1%。限额以上单位按行业划分来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433亿元,同比增长38.2%;零售业实现销售额72.1亿元,同比增长17.4%;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86亿元,同比增长2.3%;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5亿元,同比增长31.2%。

全年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52.06亿元,其中出口总额完成145.54亿元。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92亿美元,下降39.2%。

六、交通和邮政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8.6亿元,增长0.2%。

2022年末,全区公路总里程2000.816公里(不含高速),其中:一级公路 223.313公里,二级公路227.849公里、三级公路163.767公里,四级公路1385.887公里。

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21500万元,各类邮政函件12.19万件,总里程5345公里。

七、财政金融

全年实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3.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3.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144.1亿元和1092.8亿元,分别增长9.6%和25.7%,持续保持稳定。

八、科技和教育

全年专利授权数4676.5件,有效发明5109件。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科学谋划建设科创大走廊,全力打造创新核心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小升高”“小巨人”培育计划,华源节水等3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292家、实现产值326亿元。科创体系更加健全完善,科技创新谷、安科园、汽车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专业园区承载能力持续增强,进驻院士团队2个、企业800家,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农业智能化典型示范园区1个。

2022年末,全区拥有普通中学41所,其中:初级中学34所,高级中学7所;本年招生29047人,其中初中招生20117人,高中招生8930人;在校学生84423人,其中初中61506人,高中22917人。职业中学2所,本年招生职业高中4421人,在校学生11990人。小学123所,本年招收学生12798人,在校学生105721人。学龄前儿童入学率98.6%,在园幼儿数38829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拥有文化馆(站)21个,公共图书馆(室)藏书33.25万册。拥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电视、广播覆盖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蓬勃发展,有线电视台节目频道达219套,高清76套,标清143套;联网入户终端总数8.66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25.1% ;架设光缆总长度达5837.68公里。

全区公布不可移动文物8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51处,实现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制度及文物安全巡查评估工作100%完成率,全年编制通过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方案3个,文物保护规划立项2个,实施文物保护修缮工程3处,完成1处。

末全区卫生系统卫生机构528个,拥有病床5811张,卫生人员952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030人。

全区现有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5509人,其中国家级社会指导员30名,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7名,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195名;晨(晚)练点1800多个。

十、居民收入和居民生活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28元,增长5.2%,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443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35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066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981元,增长4.4%,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475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8.9%。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65:1缩小为1.62:1。

图2:2017-2022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面积56.87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面积52.47平方米。

百户居民耐用物品拥有量如下:家用汽车48辆、助力车176台、洗衣机112台、电冰箱(柜)103台、彩色电视机123台、空调185台、热水器108台、移动电话257部、家用计算机67台。

十一、人口

2022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221000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639024人,乡村户籍人口581976人。

202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2.0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71%。

表5:2022年年末户籍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年末数(人) 比重(%)
全区户籍人口 1221000 100.0
 #城镇 639024 52.3
  乡村 581976 47.7
 #男性 631344 51.7
  女性 589656 48.3
 #0-17岁 299187 24.5
  18-34岁 244832 20.1
  35-59岁 440910 36.1
  60周岁及以上 236071 19.3

数据来源:

本公报中果园面积、设施农业数据来自区农业农村局;畜产品产量、牲畜存栏、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铜山调查队;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区邮政管理局;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区商务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专利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管局;科技数据来自区科技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文化、体育数据来自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委;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区公安局;GDP、蔬菜产量、工业、投资、贸易等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

注:

1.公报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均为初步核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