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龙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选择区域:>>

2022年,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及市委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快推动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顶压前行、奋勇争先,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582.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50.4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25.8亿元,增长5.0%。三次产业结构为1.1:24.8:73.1。人均生产总值83431元,增长0.9%。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2.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1.0万人,乡村人口11.4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84.2%。全年出生人口5240人,出生率7.6‰;死亡人口4904人,死亡率7.1‰;自然变动净增人口336人,自然增长率0.5‰。

表1:2022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构成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常住人口 72.4 100.00
   #城镇 61.0 84.25
    乡村 11.4 15.75
   #男性 35.8 49.45
    女性 36.6 50.55
   #0-14岁 14.0 19.34
    15-64岁 50.6 69.89
    65岁及以上 7.8 10.7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775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141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324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89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5%。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全年各类市场主体新开业登记16048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7.3万户,比上年增长18.3%。

二、 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1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7万亩,玉米种植面积3.2万亩。全年油料种植面积6463亩,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4.0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3.0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6万吨,秋粮产量1.5万吨;小麦产量1.6万吨,玉米产量1.4万吨。油料产量1047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0万吨;水果产量3380吨。

表2:202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2022年产量(吨)
粮 食 30210
# 夏粮 15576
秋粮 14634
蔬菜及食用菌 120459
油 料 1047
水 果 3380

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1185吨,禽蛋产量7334吨,牛奶产量1725吨。年末生猪存栏8822头,生猪出栏13049头。年末牛存栏631头,牛出栏55头。年末羊存栏4048只,羊出栏2016只。年末家禽存栏51.9万只,家禽出栏12.8万只。

表3:2022年主要畜牧产品产量

产品及畜禽名称 单位 2022年产量
猪牛羊禽肉产量 1185
禽蛋产量 7334
牛奶产量 1725
生猪存栏 8822
生猪出栏 13049
牛存栏 631
牛出栏 55
羊存栏 4048
羊出栏 2016
家禽存栏 万只 51.9
家禽出栏 万只 12.8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7055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095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581.6吨,农用柴油使用量171.7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区工业增加值86.5亿元,增长7.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9.4%;股份制企业增长10.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3.6%;私营企业增长14.4%。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1%;电力、热力和燃气生产供应业增加值下降15.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8.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6%,医药制造业下降1.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9.1%,纺织业下降12.6%,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7.7%,汽车制造业下降22.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9.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5.6%,实现利润总额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05%。

表4: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22年产 同比增速%
小麦粉 22907 -12.1
熟肉制品 2262 14.7
3367 -7.4
万米 1763 -11.8
涂料 6456 -11.5
化学试剂 1566 32.9
多晶硅 6508 61.7
兽用药品 426 -9.1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177751 -57.5
钢结构 5167 0.1
锻件 7858 38.6
起重机 3886 9.8
滚动轴承 万套 26173 -3.2
矿山专用设备 11586 -28.0
混凝土机械 5 150.0
金属冶炼设备 1353 -3.6
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 台(套) 136 -6.2
改装汽车 5217 -65.1
摩托车整车 21079 -23.0
高压开关设备(11万伏以上) 10706 -20.4
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 万千瓦 101 -23.8
房间空气调节器 万台 500 46.9
太阳能热水器 平方米 185504 -33.3
光电子器件 万只 486 15.8
电子元件 万只 9296 -10.5
光学仪器 台(个) 185284 87.4

   全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64.0亿元,比上年增长4.1%。区内资质建筑业企业127家,比上年增加6家;完成建筑业产值2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四、服务业

全年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8.2亿元,比上年下降1.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35.3亿元,增长7.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3亿元,下降2.7%;金融业增加值49.1亿元,增长1.3%;房地产业增加值44.2亿元,增长4.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83.0亿元,增长13.1%。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94.4亿元,增长19.6%。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0.0%。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7.5%;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4.9%。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37.5%,民间投资增长59.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7%。

表5:2022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国民经济行业 比上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 -
工业 37.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8.6
批发和零售业 662.5
住宿和餐饮业 3.1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8.5
金融业 -100
房地产业 47.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0.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84.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7.7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教育 27.0
卫生和社会工作 -16.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4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住宅投资83.5亿元,增长22.6%。商品房销售面积164.1万平方米,增长6.1%;其中住宅158.2万平方米,增长22.3%;商品房销售额162.1亿元,下降2.6%。

表6:2022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增速

指标 单位 总量 比上年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亿元 91.3 19.4
  其中:住宅 亿元 83.5 22.6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435.8 -3.7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322.7 -3.4
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56.2 -1.8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51.1 41.0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164.1 6.1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58.2 22.3
商品房销售额 亿元 162.1 -2.6
  其中:住宅 亿元 156.8 12.6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22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4个,比上年增加18个,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46.8%。洛龙区海澜集团服装产业基地项目、洛龙区大东村(二期)城中村改造项目、洛龙区大西村安置房建设项目、基础器件产业园项目一期落地实施,聂湾里坊改造项目、洛阳大河荟项目、格力(洛阳)冰箱洗衣机生产基地项目进展顺利,洛阳龙门站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北广场项目、洛阳市统建人才公寓建设项目、滨河南路东延工程竣工完成。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限上企业零售额115.3亿元,增长18.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零售额234.0亿元,增长2.7%;乡村零售额24.6亿元,下降7.4%。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4.8亿元,下降11.9%;零售业203.5亿元,增长2.6%;住宿业2.2亿元,增长10.4%;餐饮业28.1亿元,增长8.7%。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商品零售额中, 五金电料类增长203.5%,粮油食品类增长129.9%,书报杂志类增长91.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2.2%,日用品类增长41.2%,烟酒类增长27.8%,汽车类增长19.5%,化妆品类增长5.9%,中西药品类下降1.2%,家具类下降5.9%,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8.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5.0%,石油及制品类下降23.0%。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通过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4.9%。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区货物进出口总值40.39亿元,比上年增长48.2%。全年全区实际吸收外资605万美元,引进省外境内资金76.5亿元。

八、财政

全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1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税收收入14.3亿元,下降12.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59.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7亿元,下降22.0%,其中民生支出18.6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4%。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18元,比上年增长5.2%,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169元,比上年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34元,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315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28元,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188元,增长0.7%。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含离退休人员)7.8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9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4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5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6.5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9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7.94万人。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区共有高中10所,其中普通高中6所(市直),十二年一贯制学校4所(民办),招生4538人,在校生14078人,毕业生4462人。初中24所,其中普通初中14所(13所区直,1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7所区直,3所民办),招生10495人,在校生30156人,毕业生7986人。小学41所,其中区直40所、民办1所,招生11513人,在校生65969人,毕业生9868人。幼儿园在园儿童33078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539人,在校生1856人。

年末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6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5个,其中国家级1个。年末共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4个。全年签订技术合同360份,技术合同成交额15.77亿元。全年共授权专利2770件,比上年增加1033件;截止年底,有效发明专利1470件,比上年增加561件。

十一、文化和卫生

2022年全区新建文仲大道城市书房、龙跃小区城市书房2座,打造河东社区精品书屋、龙祥社区精品书屋、光合城社区精品书屋3个,图书馆及31座城市书房共接待读者93.7万人次,图书借阅量22.2万余册,办理读者证1735张,持续擦亮洛龙读书会品牌活动,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436场。协调省级舞台艺术送基层8场、市级文化进基层演出6场,持续开展“街头艺人表演”活动,开展流动服务下基层30次、举办公益培训班40场,全市文化进社区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开展国庆节系列群众文化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展演5场,参与非遗项目6个,接待群众5000余人次。

2022年全区共有卫生机构445个,床位4541张,卫生技术人员668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958人。其中:医院13个,床位3330张,卫生技术人员1920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50个,床位362张,卫生技术人员845人;门诊部、诊所、医务室、卫生所139家,执业(助理)医师1129人;村卫生室237家,执业(助理)医师274人;妇幼保健院(中心)2个,床位849张,卫生技术人员1416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家,卫生技术人员19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2人;卫生监督执法大队2家,卫生技术人员46人。       十二、环境保护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5.4%。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41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81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47微克/立方米。全区国考、省考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1.21%,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

注释:

①本公报2022年数据为初步统计结果。经最终核实,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为540.2亿元,比上年增长7.0%,三次产业结构为1.2:25.7:73.1。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合计与分项不等的情况。

②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③ 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④ 由于统计调查制度规定的口径调整、统计执法、剔除重复数据等因素,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指标增速及变化按可比口径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区商务局、区投资促进中心;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社保中心、区医疗保障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体局;科技数据来自区发改委、区科技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文化数据来自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环保数据来自区环保分局;农业机械总动力数据来自区农业农村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区统计局。